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康复课件_第1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康复课件_第2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康复课件_第3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康复课件_第4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康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康复一、脊髓损伤患者为什么要进行呼吸功能的康复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而危险的并发症。美国国立脊髓损伤资料中心汇集13个地区脊髓损伤救治机构的资料,9647例伤后24小时以内患者的死因中,因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而死亡者占首位。即使度过急性期,反复发生的呼吸衰竭、肺部感染也可危及患者生命,所以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康复是很有必要的。二、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1、呼吸肌瘫痪(1)C1—C3损伤由于肋间肌和占呼吸功能60%左右的膈肌均发生瘫痪可出现呼吸暂停。(2)C4以下损伤者肋间肌瘫痪。膈肌可部分维持运动功能,表现为胸式呼吸消失,以此判断损伤水平。(3)颈下或上胸段脊髓完全损伤的病人膈肌功能保留。但肋间肌和上腹肌肉常伴麻痹而影响正常呼吸2、呼吸道阻塞(1)呼吸肌瘫痪即呼吸泵失灵;不仅通气差,呼吸肌起主要咳嗽力量也显著降低。(2)脊髓损伤后交感神经受累,副交感神经优势致气管、支气管内腔收缩变窄,气道内分泌增多,发生呼吸道阻塞。3、胸部复合伤及脊髓损伤后严重腹胀影响膈肌的呼吸运动以及腹肌麻痹;运动能力和呼吸能力均会受到限制。三、正常呼吸实施的要素:1.完整而扩张良好的胸廓;2.健全的呼吸肌;3.富有弹性的肺组织及与之相匹配的肺血循环;4.畅通的气道;5.调节灵敏的呼吸中枢与神经传导系统。四、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1腹式呼吸训练通过增大横隔的活动范围以提高肺的伸缩范围来增加通气。患者处于舒适放松的坐姿,如前倾依靠位。治疗师将手放置于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让患者用鼻缓慢的深呼气,肩部及胸廓保持平静,只有腹部鼓起。然后有控制的呼气,将空气缓慢的排除体外,即呼气时要使腹部下陷,吸气时要隆腹,不要在吸气时收缩腹肌。让患者手放置于腹直肌上,体会腹肌的运动,并且在各种体位下(坐、站)及活动下(走路、上楼梯)练习膈肌呼吸。

2.呼吸肌训练(1)吸气阻力训练患者经手握式阻力训练器训练吸气,可以改善吸气肌的肌力及耐力,减少吸气肌的疲劳。吸气阻力训练器有各种不同直径的管子提供吸气时气流的阻力,气道径愈窄阻力愈大。在患者可以接受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呼气管口径,将阻力增大。开始训练3至5分钟每次,3至5次每天,以后训练至20至30分钟每次,以增加吸气肌耐力。(2)呼气阻力训练腹肌训练腹肌是最主要的呼气肌。训练时患者取仰卧位,上腹部放置1至2kg的沙袋做挺腹训练,沙袋重量必须以不妨碍膈肌及上腹部隆起为宜。吹蜡烛法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口前10cm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每次训练3至5分钟,休息数分钟,再反复进行。每1到2天将蜡烛与口的距离加大,直至距离增加到80至90cm。吹瓶法用两个有刻度的玻璃瓶,瓶的容积为2000ml,各装入1000ml的水。将两个瓶用胶管或玻璃管连接,在其中一个瓶插入吹气用的胶管或玻璃管,另一个瓶再插入排气管。训练时用吹气管吹起,使另一个瓶的液面提高30mm左右。休息片刻可反复进行。通过液面提高的程度作为呼气阻力的标志。3.咳嗽有效的咳嗽可以排除呼吸道阻塞物并保持肺部清洁,是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效的咳嗽只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消耗体力,并不能维持呼吸道通畅。因此应当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促进分泌物排出,减少反复感染的机会。咳嗽的机制咳嗽的全过程可以分解为5个阶段:深吸气、深吸气后短暂的闭气、关闭声门、增加腹内压、声门开放。有效的咳嗽训练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微屈曲,掌握膈肌呼吸,强调深吸气。治疗师示范咳嗽及腹肌收缩。患者双手置于腹部并且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以及感觉腹肌的收缩,训练发“k”的声音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以及腹肌收缩。当患者将这些动作结合时,指导患者做深而放松的吸气,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单独呼气时的第二个咳嗽比较有效。诱发咳嗽训练治疗师协助时,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只手掌掌部置于患者剑突远端的上腹部,另一只手压在前一只手上,手指张开或交叉,患者尽可能深吸气后,治疗师在患者要咳嗽时给予手法协助,向内向上压迫腹部,将横膈向上推。或者患者坐在椅子上,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在患者呼气时给予手法压迫。患者自我操作时,手臂交叉放置于腹部或手指交叉放置于剑突下方。深吸气后,双手将腹部向内上推,并且在想要咳嗽时身体前倾。4.体位引流(1)体位引流方法评估患者以决定肺部那一段需要引流。引流的体位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从某一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引流。将患者置于正确的引流姿势,随时观察患者的脸色及表情:左肺上叶尖段的引流,采取腿上放垫被,两臂抱靠躬背的坐位。左肺上叶下段引流,采取头低脚高右半侧仰卧位。左肺下叶后底段的引流,采取头低脚高右半侧俯卧位右肺中叶外侧段的引流,采取右侧背侧俯卧位。右肺中叶中段的引流,采取头低脚高左半侧仰卧位(2)体位引流时使用的手法技巧叩击:治疗师手指并拢,掌心握成杯状,运用腕动力量在引流部位胸壁上有节奏的敲击,双手轮流叩击拍打30至45秒,患者可自由呼吸。振动:治疗师将双手按住胸壁部加压,患者做深呼吸,在深呼气时缓和的加压,急速的振动胸壁,连续做3至5次,再做叩击,如此反复2至3次,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摇法:摇法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振法,患者呼气时,治疗师的手以大幅度的动作造成的一个间歇性的弹跳手法。治疗师两拇指互扣,置于胸壁,同时压迫并摇动胸壁。5.全身训练主要采用有氧训练,包括上肢训练、下肢训练,以改善肌肉代谢、肌力、全身运动耐力和气体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6.物理因子或电刺激治疗超短波治疗,超声雾化治疗等有助于消炎、抗痉挛、利于排痰保护纤毛功能,超短波治疗的方法是应用无热量或微热量,每日一次,15至20次为一疗程。超声雾化治疗20至30分钟一次,每日一次,7至10次为一疗程。低频电,使用低频电装置或体外膈肌反搏仪,将刺激电极位于胸锁乳突肌外侧,锁骨上2至3cm处(膈神经部位),先用短时间低强度刺激,当确定刺激部位正确时,即可用脉冲波进行刺进治疗。一天1至2次,每次30至60分钟。总结1.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康复非常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