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四步阅读法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四步阅读法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四步阅读法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四步阅读法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四步阅读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四步阅读法教学过程:第二步:懂回忆鉴赏的四步法第四步:赏1、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事。2、看了什么景。3、抒了什么情。学会译诗2、读标题、读作者、读注解

1、抑扬顿挫地诵读。第一步、读第三步:析赏析艺术手法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附案例一、

回忆鉴赏的四步法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第一步:读。1、抑扬顿挫地诵读。2、读标题、读作者、读注解,读出有效信息。第二步:译。合理添加、调序。第三步:赏。1、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2、看了什么景。(意象意境)3、抒了什么情。第四步:析。分析艺术手法。第一步、读1、抑扬顿挫地诵读。2、读出有效信息。即读标题、读作者、读注解。

“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闭月”——貂婵“羞花”——杨玉环昭君出塞青冢琵琶毛延寿《汉宫秋》……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怀古咏史诗一般要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或今昔之叹第二步:译。

学会译诗,合理添加、调序。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第三步:析。

1、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事。

2、看了什么景。(意象意境)

3、抒了什么情。毛延寿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时间之长怨恨之强烈生离汉宫思念故国怨什么?怨恨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根源是谁元帝不辨美丑美不得宠昭君诗人思念长安思念故国

才不得用生离汉宫

漂泊西南美不得宠怨恨主旨探究元帝不辨美丑唐皇不分忠佞昭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悲昭以自悲也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第四步:析分析艺术手法。“群山万壑赴荆门”提问: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炼字题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起什么作用。

答: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赴窈窕红颜惊天动地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色彩意境分析对比

怀古咏史诗基本思路:见古迹——思古人——抒己志鉴赏方法明线:对古人古事的见解暗线:抒发自身的情怀

西施滩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西施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学以致用: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