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参考答案:B2.下图能正确表示城郊间、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是

参考答案:A3.图中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4.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②①③④8.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参考答案:7.D

8.D5.南极的冰层平均厚度为1700米,最厚处可达4000米,冰川总体积约为2800万立方千米;北极的冰层厚度约为2~4米,冰川总体积也只有南极的十分之一。南极比北极更寒冷,冰川也更多。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分析完成38-39题。38.关于图中南极地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水汽输送,②和⑤为降雨B.④为蒸发,⑤为降雪C.③为蒸发,④为升华,⑤为降雪[Z&X&XD.图中水循环为逆时针方向39.下列关于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的主要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纬度高,太阳高度角更小B.冰的反射率强C.高原大陆且地势高D.受西风漂流影响,与外海区热量交换弱参考答案:C

A6.我国1980年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8年上半年,很多地方的“二胎效应”不断减弱,多地人口出生数量走低。下图为我国2013—2017年出生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据表可知A.近五年出生人口持续增加B.一孩数降低的速度高于二孩增长的速度C.人口变化仅受政策影响D.二孩出生人口的变化趋势与政策影响下的生育释放有关6.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A.社会负担明显降低B.人口年龄结构得到优化C.我国的就业压力会明显变大D.加大人口性别比7.推测“二胎效应”不断减弱的原因可能是A.婚育年龄推迟 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C.生育意愿下降 D.人口文化水平提高参考答案:5.D

6.B

7.C5.读图结合图例可知,近五年出生人口波状变动,并非持续增加,A错。一孩降低的速度低于二孩增长速度,B错。人口变化与政策及人们的生育观念等有关,C错。二孩出生人口数量不断上升,说明与人口政策影响的生育释放有关,D对。故选D。6.全面两孩后,新生儿童增加,社会负担增大,A错。新增人口增多,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人口年龄结构优化,B对。由于新生儿童不属于劳动力人口,成长为劳动力人口尚需时日,我国的就业压力不会增大,C错。由于二胎政策的实施,一胎的选择性生育减少,会使性别比逐渐平衡,D错。故选B项。7.我国放开二孩,并未使得法定结婚年龄提前,A错。居民收入水平与生育之间没有直接联系,B错。二胎效应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C对。人口文化水平提高,会使得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故选C。7.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因素是A.地质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台风侵袭参考答案:C略8.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6~17题。16.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A.产业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后17.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参考答案:D

B9.下列关于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B.正午太阳是当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阳高度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小于0°D.只要当地太阳高度大于0°时,该地就位于夜半球参考答案:A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之间的夹角。正午太阳高度是当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只要当地的太阳高度大于0°时,该地就一定位于昼半球上。10.下图中,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由图甲和图乙可知()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11.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能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参考答案:10.B

11.C10.由图3和图4可知a曲线昼夜变化小,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昼夜变化大,表示昼晴夜晴,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③(大气逆辐射强)的影响;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也是受到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③(大气逆辐射强)的影响。11.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气逆辐射变弱,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11.右图是美国宇航局网站公布的一张火星北极新月形沙丘的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21.图示地区盛行的火星风风向为A.甲吹向丙 B.乙吹向丁

C.丙吹向甲 D.丁吹向乙22.下列地区易形成图示地貌的是A.沙质海滩 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参考答案:CB12.右图为天气系统示意图(气压值P1>P2>P3),读图回答20-22题。20.该天气系统是(

)A.北半球气旋,甲为冷锋B.北半球反气旋,乙为暖锋C.南半球气旋,甲为冷锋

D.南半球反气旋,乙为暖锋21.受气压中心和锋面的共同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空气下沉运动特别强烈

B.③、④两地可能是阴雨天气C.①地受冷气团控制,②地受暖气团控制

D.①地风力大于②地22.图中箭头表示①地空气水平运动的受力状况,其中表示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B

A13.与仙女座河外星系同一等级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参考答案:C14.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20、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21、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参考答案:20.C

21.B【方法总结】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15.读图11,回答26~27题:图1126.图中所示季节,我国上海和印度孟买的盛行风分别是(

)A.东北风和西北风

B.西北风和东北风C.东南风和西南风

D.西南风和东南风27.该季节,我国东北地区与同纬度的西欧相比(

)A.气温偏低,降水偏少B.气温偏低,降水偏多C.气温偏高,降水偏少D.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参考答案:26.B

27.A16.下图为山西省不同时期主要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26.影响先秦时期村落分布的主导社会经济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农业基础 D.商业贸易27.不同时期村落数量的变化,对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地形趋于平坦 B.河流的含沙量增大C.阶地数量增多 D.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参考答案:26.C

27.B26.地形与水源属于自然因素,不属于社会经济因素,读图可知,先秦时期村落主要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水源便利,农业基础较好,故选C。27.读图可知,清代时期村落增多,人类活动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更加剧烈,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增大,地形及阶地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故选B。17.读地球近地面风带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有关图示风带正确的判断是(

)A.①在北半球

B.②在南半球

C.③在北半球

D.④在北半球4.图中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A.①为极地东风带

B.②为中纬西风带

C.③为中纬西风带

D.④为东南信风带参考答案:3.A

4.B试题分析:3.读图根据风向的偏转方向判断,①为北半球信风带②为北半球西风带,两地风向都向右偏,在北半球A对、B错。③为南半球的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西风带,都向左偏,在南半球,CD错。故选A。4.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为北半球信风带②为北半球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西风带,故选B。【名师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18.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A.严重的环境污染所致

B.严重的经济衰退C.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D.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参考答案:C19.有关水循环的正确叙述是 A.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地球重力 B.水循环只发生在外流区域 C.水循环使全球水资源的总量不断得到增加 D.水循环使陆地淡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参考答案:D20.下图为某工业部门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33.该工业部门在Ⅰ时期时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产品

B.原料

C.能源

D.劳动力34.图示这种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是A.工业布局逐渐远离原料产地,趋向市场布局B.工业布局逐渐远离市场,趋向原料产地布局C.由能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D.由原料导向型转变为劳动力导向型参考答案:33.B

34.A

21.读“昼长与纬度关系曲线示意图”,回答此时西安的节气是(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参考答案:C22.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A.3.5%

B.4.1%

C.1.0%

D.35%参考答案:A23.读锋面示意图,回答下下列各题:22.所示两图中表示暖锋的图是(

)A.①图

B.②图

C.①图、②图都是暖锋

D.①图.②图都不是暖锋23.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C.都出现连续性降水

D.天气转晴参考答案:22.B

23.D试题分析:22.由图可知,①图冷暖气团移动方向相反,为冷锋,②图冷暖气团移动方向一致,为暖锋,所以B正确。23.①图冷暖气团移动方向相反,为冷锋,②图冷暖气团移动方向一致,为暖锋,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被单一气团控制,为晴朗天气。考点:常见天气系统24.工业积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回答15~16题。15.关于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地域都是自发形成的

B.工业地域的扩展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C.钢铁工业区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D.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一定会扩展成工业城市16.体现了工业地域形成逻辑关系的顺序是①工业城市

②工业联系

③工业地域

④工业集聚A.①④③②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参考答案:15.B

16.B略25.右图是海洋某区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23-24题。23.有关该区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24.有关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参考答案:23.D

24.D26.正好处于晨昏线这一空间地带的地区(

A.太阳高度等于0°

B.时刻为零点

C.时刻必是6点或18点

D.完全看不到太阳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共10分)27.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顶部短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在图中用斜线绘出夜半球。(3)此时图中C地的昼长是

小时,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4)图中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5)此日后3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缩小D.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参考答案:(1)见下图(2)(3)12小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4)B>C>A>D(5)C(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的,在北极点处画出逆时针方向箭头即可。(2)地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每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一半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为夜半球。(3)读图可知,C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为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4)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读图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C>A>D。(5)读图可知,此时为夏至日光照图,3个月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缩小,C对。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D错。故选C。28.下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2)图中各点中太阳高度角大于0o的点是

。(3)A点的昼长为

小时,E点的夜长为

小时。(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北京时间为

时。参考答案:(1)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图略)。(2)C(3)12

24(4)(23°26′S,90°W)

14(1)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根据图示自转方向要求画的图为北半球上空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图略)。(2)该图为北半球上空俯视图,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跨过AE弧线进入夜半球,故A和B点都在昏线上。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零,晨昏线上等于零,夜半球上小于零。此时,只有C点在昼半球上,故C点太阳高度大于零。(3)A点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E点位于北极圈线,此时极夜。(4)此时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同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是90°W。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90°W);A点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该地的地方时为6时,即0°经线为6时,此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6+8=14时,即此时北京时间(东经120°)的地方时为14时。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海军第十五批护航编队2013年8月8日从湛江启航,远赴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

(2)红海是由_______板块和小板块_______

(碰撞或张裂)形成(3)舰艇起航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流向是_______

(A或B),因为该季节盛行_______

风。(4)C河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该河上游的森林正在逐渐减少,分析其对河口地貌的影响_______。参考答案:(1)小(或低)

赤道低气压带

(2)非洲

张裂

(3)A

西南(或西南季)

(4)三角洲(或河口三角洲)

加剧上游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能力减弱),使河水含沙量增加,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增多(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分析】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风浪较小。8月份,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是A,呈顺时针方向。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河口三角洲,该河上游的森林正在逐渐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详解】(1)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红海是由非洲板块和小板块张裂形成,位于板块生长边界。(3)舰艇起航时是8月份,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是A,呈顺时针方向,因为该季节盛行西南季风。(4)C河是恒河,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河口三角洲,该河上游的森林正在逐渐减少,保持水土能力减弱,加剧上游水土流失。使河水含沙量增加,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增多,对河口地貌的影响是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30.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和“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中C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B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2)右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分布规律是

,形成该气候类型的气压带、风带是左图A、B、C、D、E、F中的__________;左图所示季节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此季节北半球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3)受气压带E和风带D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4)下图中用来表示D风带的是(

)A.1

B.3

C.4

D.5若某气候全年受B气压带风带影响,则该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是

。参考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西南风(2)地中海气候;30°—40°大陆西岸;B、C;夏;炎热干燥(3)B

(4)D;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解析:(1)左图中C气压带的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风带是盛行西风,B的风向是西南风。(2)右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是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是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形成该气候类型的气压带、风带是左图的B和C;左图所示的气压带向北移动,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此季节北半球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炎热干燥。(3)受气压带E赤道低压带和风带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选B。(4)本题的关键是能判断出三圈环流对应的纬度。由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空气对流运动越强,三圈环流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故图中的1和2组成高纬环流,3和4组成中纬环流,4和5和6组成低纬环流,故5是东北信风,与D风带相同。全年受B气压带(盛行西风)影响,则该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

三、综合题(共38分)3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表示夜半球。(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3)B即将进入_______(昼/夜)半球。(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______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5)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32.读北京首钢迁址示意图和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曹妃甸作为港口发展的优势在于“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且不淤不冻。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首钢搬迁至河北唐山市曹妃甸之后,不仅每年能让北京减1.8万吨可吸入颗粒物,而且可为北京节省5000多万立方米宝贵水资源。材料二:首钢搬迁示意图(1)从首钢所在区位,分析其搬迁的原因。(2)根据图像资料分析说明,首钢搬迁至曹妃甸地区的区位影响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1)钢铁工业是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首钢位于北京的上风向,是北京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钢铁工业又是耗水大户,北京城本身属于缺水城市,因此首钢的发展受到水的制约;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因此首钢的分布和发展与北京的城市职能不匹配。(2)曹妃甸周边煤铁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铁矿进口可以依托自身港口优势,煤矿输入可以依赖秦皇岛港;而且依托京津唐工业区,市场广阔。解析:(1)从资料看出,北京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对环境质量要求高,钢铁工业部门大气、固体废弃物排放较大,因此首钢必须搬迁。(2)从材料中知道,曹妃甸是位于渤海湾唐山滦南的一个小岛,其主要区位优势有:港口优良,海陆交通便利,距原料和能源地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