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3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1页
2004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3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2页
2004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3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3页
2004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3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4页
2004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3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亡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摘自《容斋随笔》)1.解释加点的字。①追信,诈也。诈:②上骂曰上:③遂成汉业。遂:2.请你写出三个含有“亡”字的成语,要求“亡”字的意义都与“诸将亡者以十数”中的“亡”字的意义相同。答:①②③3.“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邦对韩信是怎样的态度?【参考译文】汉高祖行军到达南郑(今陕西南郑),韩信不辞而别,萧何亲自追赶他。刘邦骂道:"诸将逃亡的已有数十人,你没有去追任何一个,而要去追韩信,这是欺诈。"萧何说:"诸将容易得到,至于韩信,是天下无双的奇士,您一定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再也没有可以与之谋天下之计的人了。"于是刘邦封拜韩信为大将,终于成就了汉朝的大业。(2004湖南郴州)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莜,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邀,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枉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因坐法华西亭因使唐雎使于秦B.若垤若穴若为佣耕,何富贵邪?C.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D.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2)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22.本文写西山之特立,是为了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23.我们还学过欧阳修写的一篇写游写宴的散文,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有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参考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2004湖南新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故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好读书,不求甚解:hào喜欢B.性嗜酒:sì爱好C.常著文章自娱:zhuó通“着”D.箪瓢屡空,晏如也:ān悠闲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或置酒而招之B.不知日之入C.友人惭,下车引之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柳先生的兴趣爱好,并写出一个能完整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兴趣爱好:性格:【参考答案】

1.A2.B

3.兴趣爱好:好读书、嗜酒、常著文章自娱。【参考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2004湖南益阳)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②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注:①铛臼:烹茶的工具。②伏谒:拜见。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然所蓄茶有数等蓄:含蓄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恭:通“躬”C.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惑:迷惑不解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热:热情5.将下面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译句: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贵官),希望得到(他的)称赞。6.读完文段后,①请你揣摩一下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②你认为本段文字讽刺了哪一类人?答:①①僧人的心情是失望和沮丧的。②②例:讽刺了趋炎附势的人;讽刺了攀附权贵的人;讽刺了拍马屁的人等等。【参考译文】【乙】灵隐寺某和尚,因为茶出了名。他煎茶捣茶用的铛和臼都很精良。然而他所藏的茶叶有好几等,总是看客人身分贵贱来烹煮献上。其中最上等的,不是贵客或者懂得品茶的人,一次也没拿出来过。有一天,有一位贵官来了,那和尚行礼拜见,态度十分恭谨,拿出上好茶叶亲自沏好奉献上去,希望得到称赞。贵官沉默不语,和尚感到疑惑不解。他又用最上等的茶叶沏好了进奉给贵官。快喝光了,那贵官却没有一句称赞的话。和尚急得忍不住了,向贵官鞠了一躬说:“茶怎么样?”那贵官端起茶碗来拱手说:“很热。”(2004年湖南益阳中考试题)杜处士好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①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③。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fú)掌④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chù)入两股间,今乃掉尾⑥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注]:①所宝:所珍藏的画。宝,珍藏。②戴嵩:唐代画家。③锦囊玉轴:以玉为轴,用锦囊盛起来。④拊掌:拍手。⑤搐:抽缩。⑥掉尾:翘起尾巴。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好:_____________(2)不可改也。改:_____________2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今乃掉尾而斗②处士笑而然芒③有一牧童见之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2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有戴嵩牛一轴”是说,杜处士有一幅画,画的是戴嵩家里的牛。B.‘“一日曝书画”是说,有一天,杜处士打开书画欣赏。C.“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是说,牧童看见杜处士,笑他收藏了一幅画错了的画。D.“处士笑而然之”是说,牧童讲了画错的理由后,杜处士笑着认为他的话是对的。24.故事可从杜处士、牧童、戴嵩等人物的不同角度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1.(1)喜爱(2)更改22.C23.D2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以下方面任选其一作答:(1)杜处土:不以名声大小,地位高低而论事,而能以真伪辨是非等;(2)戴嵩:不注意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有局限性等;(3)牧童:不盲从权威,敢于指陈谬误等。还可以从“实践出真知”“艺术的真实源于生活的真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方面作答。【参考译文】四川境内有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画,他特别喜爱,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翘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2004湖南岳阳)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2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公输盘不说()②将以攻宋()26.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宋何罪之有?答:。(1分)②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答:。(2分)27.文中表明墨子的论说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对的一句话是。(1分)【参考答案】25.①通“悦”(或高兴、愉快等)(1分)②用来(1分)26.①宋国有什么罪呢?(1分)②讲道义不杀少量的人,却要去杀众多的人,(1分)不能说是明白事理。(1分)27.公输盘服。(1分)【参考译文】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呢?”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你的力量去杀了他。”公输盘很不高兴。墨子先生说:“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从来不无故杀人。”墨子先生起身,两次行拜礼,说:“请允许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损失不足的人民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叫明智的行为。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叫做仁爱。明白道理却不向楚王进谏,不能叫做忠诚。诤谏却没有达到目的,不能叫做坚强。你崇尚仁义不愿意帮我杀死一个人却愿意帮楚国攻打宋国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公输盘被说服了。(2004湖南株洲)庞恭与太子质(质,作人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见。((战国策》)2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2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答:。30.上面的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意义?(2分)答:。【参考答案】28.距离(1分)比(1分)29.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清楚的,(1分)可是三个人说市上有老虎,就变成有老虎了。(1分)30.参考答案:①眼见为实,耳听为虚。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③要实事求是。④对社会舆论要有批评意识。⑤不能轻信、传播谣言。⑥不能人云亦云。(答对一点即可)(2分)(主观题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葱对魏惠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这件事吗?”魏惠王说:“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惠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又说:“如果有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了。”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只因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批评我的人又不止有三个。希望大王明辨啊。”魏王道:“我自然不会听信谗言。”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谗言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庞葱回国,果然没有再见到魏王了。(2004湖南株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者()③人皆有之()19、你能说说文中“舍生取义”的“义”与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限定50字以内)20、请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004湖南郴州)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5、①“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日出而林霏开朝而往,暮而归

②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26、本段的主要内容是写山间的景色,结合全文理解,写景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参考答案】25、①表承接表修饰②昏暗香花26、①朝暮和四时②乐无穷(答“乐”也对)(2004湖南永州)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6、翻译下列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感极/而悲/者矣B、而/或长烟/一空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先/天下之忧/而忧18、选段①②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选段③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19、请从选段①②中找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1)“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追求的“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6、(1)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17、D18、描写;议论、抒情19、(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20、考生应先理解“古仁人之心”的含义,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后扣住这一点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2004湖南岳阳)【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