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6d26d2d668aa6b45789727ac616434/976d26d2d668aa6b45789727ac6164341.gif)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6d26d2d668aa6b45789727ac616434/976d26d2d668aa6b45789727ac6164342.gif)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6d26d2d668aa6b45789727ac616434/976d26d2d668aa6b45789727ac6164343.gif)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6d26d2d668aa6b45789727ac616434/976d26d2d668aa6b45789727ac6164344.gif)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6d26d2d668aa6b45789727ac616434/976d26d2d668aa6b45789727ac61643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PAGE6PAGE《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一、概述《游褒禅山记》是高一年级鲁人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编选的四篇文章,以景物为依托,说理抒情,线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大的民族智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古代文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态度;领略主要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梳理和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通过一次十分扫兴的游历来阐发道理的说理性散文。作者借游褒禅山,阐发了人要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治学处事必须“深思慎取”的道理。文章记游,目的却是为了说理。记游时,语言朴素简洁,为说理留下伏笔;说理时,因事而发,生动自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吸取教益的启示。《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拟探讨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通过读懂内容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二是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本课用两课时完成。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味《游褒禅山记》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2、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3、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2、串讲翻译:通过文本的疏通,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理清“志”、“力”、“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2、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教学难点: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一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自己的习作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培养自学能力。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五、教学过程1、煽情激趣,导入新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篇游记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大量的图片和简要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2)听录音,有感情地小声读,读完之后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和原初体验。(3)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4)完成重点实虚词解释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要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诵读的指导,从内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从语言的品味到思想内容的品评,都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3.整体感悟,找出体现文章结构的关键句,梳理文章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关键句:“于是余有所叹焉。”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游山的心得并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是议论部分。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是记游的结尾,补记部分。4.合作解疑“游山洞”与“做学问”趣比游山洞做学问前洞夷以近游者众后洞险而远至者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随之出者游洞之力物(火把)仆碑文字导致谬传设计意图:将游览山洞和现实学习生活联系起来。5.请你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说说完成一件事需要那些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明确:有志,有力,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志”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内容和找出理解作者思想内涵的关键句子的能力,领悟作者透过记游,重在议论,以小见大景的写作手法。6.当堂训练巩固文言知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余有叹焉叹:感慨B.夫夷以近夷:平坦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2.下列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不出,火且尽。3.对文章三、四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D.道路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设计意图:加强文言文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掌握一些文言文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7.比较《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两课的异同,填写下列表格篇名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内容同不重景物描绘,而重道理的阐发异谈人生哲理:志、力、物缺一不可实地考察,说明要“目见耳闻”不能臆断结构同记游与议论相结合异先记游后议论质疑—考察—议论写法同即事明理,借题发挥异以立论为主破立结合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提高鉴赏文言文的能力。8.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设计意图:强化诵读,增强语感,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9.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记叙记山(山→院→洞→碑)仆碑游洞(前洞→后洞)后洞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漫灭谬传深思慎取(4节)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六、帮助和总结文言文是高一学生不感兴趣并且颇为头疼的,课堂上容易出现教师满堂灌,机械填鸭,学生却觉得枯燥无味,死学死记,教学容易流于空泛和形式化。回首本课教学,借助多媒体通过大量的图片导入新课,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将学生带入了作者当时记游的情境当中,从而获得了那份独特的情感体验。“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只有在反复诵读之中才能增强语感,读出味道来,我用了常用的方法“以读带品,以品促悟”,在反复的诵读当中,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上共鸣。教学过程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做到学完一课有一个收获。但在引导过程中,往往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对自主式课堂教学方式还不很适应,师生始终有隔;本人对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精神理解还不够,尤其是在具体教学中的贯彻实施上还有不明了的地方;自主、探究、合作是有层次的,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步骤,确立难易高低程度不同的标准来安排教学步骤,达成教学目的。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够,这有待于以后的培养。学生对自主角色的认同感还待于实践的磨砺才能明晰。学情分析本课教授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对文言知识已有一定的积累,有了一定的积淀,掌握了基本方法和常识,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很多学生也仅仅局限在一些皮毛的掌握上,至于文言文鉴赏阅读,思想情感的把握,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读本课,重点在引导学生积累实虚词,体会文章阐述的道理。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精彩的语句可进行背诵默写。学习课文,重要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课外延伸拓展,扩大视野,培养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效果分析语言基础知识题难度较低,正答率在96%以上学生对文本分析能力不错,对作者情感、思想把握到位。比较阅读拓展的把握基本可以,基本上能运用所学文言知识对文本进行分析。文言文的教学,应该做到文言并重,并且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合作交流后答案是丰富多彩,但需要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体评价:学生掌握较好《游褒禅山记》教材分析《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本课是高中语文鲁人版课本第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可与《石钟山记》进行比较阅读。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重点掌握“其”的不同用法。(重点)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把握文意,合作探究,掌握文章叙议结合的结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文章阐述的哲理。(难点)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游褒禅山记》评测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有碑仆道仆:倒。褒之庐冢也庐冢:庐墓。B.其文漫灭文:碑上残存的文字。有穴窈然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C.有怠而欲出者怠:穷困。咎其欲出者咎:责怪。D.夫夷以近夷:铲平。火尚足以明也明:明亮。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A.余之力尚足以入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9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余有叹焉叹:感慨B.夫夷以近夷:平坦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7.下列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不出,火且尽。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夫夷以近③不随以止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A.①⑥/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③⑤/②/⑥D.②③④/①⑤/⑥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D.道路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为殆。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⑤。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注:①胜国:前朝。②劣:仅仅,才。③磬折:弯腰。④较然:明显的样子。⑤吊:悲伤。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所导火灭会:适逢B.意其穴竟于是 意:料想C.亦阳慑为殆 慑:害怕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 虞:欺骗11.下列四组中,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①是中极暗②烟郁勃满洞中③心骇乱恐甚④如是,仅里所⑤有泣者,恚者,诟者⑥喜幸生手其额者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一个叫龙洞。B.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C.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D.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焉,若高阔可步。(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四、精彩语言运用14.仿照画线句子,另外写两句话,要求与前面的句子语意连贯,构成排比句。大凡,一些名人去过留下过诗文的地方,几乎都跟着出了名。欧阳修写了一篇《醉翁亭记》,滁州琅玡山出了名;《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游褒禅山记》是一篇高中必修的文言文,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由于带着叙事性,游记掌握起来比其他论说性古文要相对容易。但枫叶的学生对文言文普遍存在一种排斥感,而这种排斥感来源于对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正是因为学生怕,所以我就更加坚定了要选择这篇文章的决心。因为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想传达的就是“尽志无悔”,让学生学会克服困难,坚持自我。文言文的文本分析一直都是教学一重点之一,而理解文章,我认为最离不开的环节就是读,所以在文本分析前,先让学生听读,然后再齐声读,这样,一来解决生僻字词,二来对文本初步感知。再让学生小组去交流对文本的理解,交流探讨,取大家都认同的观点,老师只须稍做引导,文本的层次就出来了,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游山时“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悔”,也透析出了作者提出的无悔良药,即“尽吾志。”作者的经历和思想都摆上桌了,我觉得还不够,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认同体悟作者的这种情感观点成了我思考的又一个问题,于是我设置了让学生“说说你的志与力”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很多学生都提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畏难或者没有兴趣而像王安石一样中途放弃甚至是浅尝辄止的,也有坚持到最后,感谢自己曾经的坚持的。这样一来,学生就充分地收获了一种态度“尽志方无悔”不论是做事还是为学。最后,与《石钟山记》比较阅读,寻找异同。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能力。教学教学,边教边学。在这次教学中,当我看到学生在我总结时频频点头的时候,我意识到,学生在要求收获快乐的时候,他们更渴望收获知识。古文教学是座山,平地的坦然是他们的希望,而翻山越岭畅然同样是他们心底的渴望。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勇于鼓励学生翻山,乐于牵着学生的手去登高。人只有不断挑战自己,只有课下多付出,多备学生,才会有课堂的精彩;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引用了王安石所说的三句话:“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变革,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手工巧克力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天麻素制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三氟化铕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台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棱镜胶带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十六硫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波纹型空气弹簧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紫外熔融石英平凸(PCX)透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建筑垃圾分类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课题申报参考:流视角下社区生活圈的适老化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 《openEuler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挑战杯-申报书范本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第1课《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心理健康教育学情分析报告
- 安宫牛黄丸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