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师范学院人事处2022年招考1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湛江师范学院人事处2022年招考1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湛江师范学院人事处2022年招考1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湛江师范学院人事处2022年招考1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湛江师范学院人事处2022年招考1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湛江师范学院人事处2022年招考1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雪灾∶交通瘫痪∶异乡过节A.结婚∶合家欢乐∶欢天喜地B.下雨∶心灰意冷∶举步维艰C.战争∶房屋倒塌∶无家可归D.鼓励∶信心百倍∶察言观色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雪灾”是“交通瘫痪”的原因之一,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交通瘫痪”是“异乡过节”的原因之一,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结婚”是“合家欢乐”的原因之一,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合家欢乐”与“欢天喜地”属于近义关系,排除;B项:“下雨”与“心灰意冷”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战争”是“房屋倒塌”的原因之一,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房屋倒塌”是“无家可归”的原因之一,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鼓励”是“信心百倍”的原因之一,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信心百倍”与“察言观色”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①员工一般通过深层扮演和表层扮演这两种方式来实现情绪劳动②情绪劳动是指员工为了给顾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而表达出组织所需情绪的行为③此时员工的情绪体验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对其服务对象的情绪表达④从本质上来说,深层扮演是员工改变自己情绪体验的过程⑤情绪劳动对组织而言有更多的积极效应,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消极影响更多⑥表层扮演是员工通过掩饰、夸大或抑制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表达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③①④⑥⑤B.②①④⑥③⑤C.⑤②③①④⑥D.⑤①④⑥②③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②句是情绪劳动的定义,引出“情绪劳动”话题,⑤句是对情绪劳动的影响的解释。根据行文逻辑,先引出话题再进行具体阐释,故②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对比A项和B项差异,判断②后面接①还是③。①句论述实现情绪劳动的方式,与②句话题一致,可以相连。③句由代词“此时”引导,故前句应为某个时刻,而②句为情绪劳动的定义,②③不能相连,排除A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并观察选项,可根据首句特征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可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逻辑关系确定分句间顺序。文段主要围绕“情绪劳动”展开,“是什么”一般放在段首,故关于“情绪劳动”定义的②应为首句,排除C、D。③由“此时”开头,前文应有相关内容,放在②后则无法衔接,排除A。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从选项中确定首句,对比②⑤两句,②句介绍了“情绪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为常作首句的“下定义”句式,而⑤句是对“情绪劳动”影响的具体介绍,相比之下②句更适合作为首句,通过定义开启下文,故排除C、D两项。再观察A、B两项,A项②后为③,根据③句内容,“此时”应指代某个时刻,而②句中没有出现此意,构不成指代,故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B。【出处】《情绪调节提升劳动者深层扮演能力》3.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A.舍生取义∶《秋水》B.水落石出∶《醉翁亭记》C.盘根错节∶《论毅力》D.功亏一篑∶《促织》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完璧归赵”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二者属于典故与出处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排除;B项:“水落石出”出自《醉翁亭记》,二者属于典故与出处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盘根错节”出自《后汉书·虞诩传》,排除;D项:“功亏一篑”出自《尚书·旅獒》,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1,3,8,15,(

)A.22B.26C.28D.24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较快,考虑平方递推。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1+3=4=2²,1+8=9=3²,1+15=16=4²,规律为第一项+第n项=n²(n>1),所求项为第五项,则1+所求项=5²,所求项为5²-1=24。因此,选择D选项。5.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予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正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B.精益求精C.字斟句酌D.心无旁骛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开头点明“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可知,作家写作是很珍惜文字的,“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那阅读者的状态就应该是仔细品味。A选项“孜孜不倦”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排除;B选项“精益求精”侧重好上加好追求更完美,排除;C选项“字斟句酌”,即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符合文意,当选;D选项“心无旁骛”形容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的状态,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出处】《求知在字外》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文段中“字不虚设”“作者良苦用心”“

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可知,古人行文每一个字的设置都有其意义,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应该对每个字仔细推敲。所选的词要有“对每个字仔细推敲”的意思,而且要对应双引号中的“字不虚设”。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字斟句酌”指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有仔细推敲的意思,符合语境。A项“孜孜不倦”、B项“精益求精”、C项“心无旁骛”三个词均不能表达“仔细推敲”的意思,排除A项、B项和C项。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根据前后文逻辑关系找到对确定答案有帮助的提示信息,由“那样”可知,考生必须归纳前文的信息。第二步,分析四个选项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契合的一项。根据古代优秀作品“行文简略”“字不虚设”的特点可知,作者行文都有其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也要像作者写作时那样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斟酌,否则可能忽略作者的良苦用心。“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精益求精”指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选项中能体现作者用心推敲字句的只有“字斟句酌”。故本题选D。6.12

14

17

22

29

)A.31B.36C.40D.56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数列无明显特征且缓慢递增,考虑做差。后项减前项,可得新数列2,3,5,7,?,为质数数列,下一项为11,因此题目所求项为29+11=40。故正确答案为C。7.当前寨卡病毒成为了全球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以下不能传播寨卡病毒的途径是:A.埃及伊蚊B.性行为C.血液D.空气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寨卡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属黄病毒科,为黄病毒属。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媒(伊蚊)传播,伊蚊叮咬了寨卡病毒感染者后被感染,通过再次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除了伊蚊传播,寨卡病毒也可经其它方式传播,如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但都比较少见。寨卡病毒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因此,选择D选项。8.囊链藻细胞中产生蓝色和绿色是通过一种常规方式将微小的油粒紧密地包裹在一起。这种结构类似于猫眼石中紧密包裹着的硅球体,它会产生衍射光,并产生令人渴望的宝石般的颜色。这些类似于猫眼石的光子晶体的功能尚不清楚。一条线索是:在强烈的光线下,这种有序的结构会进入无序状态,让颜色很快消失。但当黑暗条件回归时,颜色也会回归。科学家表示,这可能有助于植物应对低光照条件。根据文章内容可以推知:A.硅球体是囊链藻细胞发光的关键B.包裹在一起的油粒呈无序状态C.囊链藻在黑暗环境下会闪烁光芒D.海藻通常是呈现蓝色和绿色的光泽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A项,原文表述为“这种结构类似于猫眼石中紧密包裹着的硅球体”,可知“硅球体”是猫眼石中的结构,而非囊链藻细胞中的,排除;B项,原文表述为“在强烈的光线下,这种有序的结构会进入无序状态”,可知油粒可以呈“有序”和“无序”状态,排除;C项,根据原文“但当黑暗条件回归时,颜色也会回归”,可以推断出囊链藻在黑暗环境下会发光,当选;D项,原文表述为“囊链藻细胞中产生蓝色和绿色”,而非海藻呈现蓝色和绿色,偷换概念,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海藻发光秘密揭示》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文段阐述的是囊链藻的情况类似于硅球体,并非硅球体是囊链藻发光的关键,无法推知,排除;B项,原文在强烈光线下有序结构会进入无序状态,选项无法推知,排除;C项,根据文段可知,囊链藻在强烈光线下颜色会消失,在黑暗中颜色会回归,能够推出发光,当选;D项,“海藻”无中生有,文段论述的主体为囊链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9.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遭受挫折后有时会找理由自我安慰,以降低挫折感,恢复心理平衡,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方法。下列不属于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合理心理防御的是(

)。A.小王因工作失误受到批评,感觉领导在利用职权公报私仇B.小李上班途中发现包裹被盗,笑着说破财免灾C.小张的请求被同事拒绝,认为同事肯定有自己的难处D.小范竞争上岗未能如愿,心想这个辛苦的岗位不干也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遭受挫折后”、“找理由自我安慰,以降低挫折感,恢复心理平衡”。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王感觉领导公报私仇,这样会导致心里更加气愤,没有达到恢复心理平衡的目的,不符合“找理由自我安慰,以降低挫折感,恢复心理平衡”,不符合定义,当选;B项:小李上班途中发现包裹被盗,符合“遭受挫折后”,笑着说破财免灾,是在进行自我安慰,符合“找理由自我安慰,以降低挫折感,恢复心理平衡”,符合定义,排除;C项:小张的请求被同事拒绝,符合“遭受挫折后”,认为同事肯定有自己的难处,替同事找理由进行自我安慰,符合“找理由自我安慰,以降低挫折感,恢复心理平衡”,符合定义,排除;D项:小范竞争上岗未能如愿,符合“遭受挫折后”,心想这个辛苦的岗位不干也罢,是在找理由让自己接受竞争失败的事实,符合“找理由自我安慰,以降低挫折感,恢复心理平衡”,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10.下列生态现象中,属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是:A.夏天,池塘中大批鱼类窒息死亡B.水葫芦覆盖河面,造成水质恶化C.近海出现大量浒苔造成水体变色D.鲸鱼被海潮冲进海滩搁浅、死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生态环境恶化事件频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考生要关注各种环境问题,主动学习背后的作用机制。A项错误。池塘流动性差,夏天温度高,池塘水温容易上升,水能够溶解氧气的能力下降,含氧量减少,鱼类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B项错误。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C项正确。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造成海洋大型海藻浒苔绿潮暴发。大量浒苔漂浮聚集到岸边,阻塞航道,同时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威胁沿海渔业、旅游业发展。D项错误。鲸鱼被海潮冲进海滩搁浅死亡,已经脱离水体,与水体富营养化无关。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造成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污染,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浒苔是草绿色藻体,是因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大量繁殖而产生的,属于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因此,选择C选项。1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图形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相同线条重复出现,考虑运算。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图1和图2求异后得到图3,且位置关系为第一图所保留相异线条在上,第二图所保留相异线条在下,并叠加至中心处。第二段应用规律,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12.研究人员发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或使得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将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B.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是在高温、干燥、少雨和强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C.澳大利亚与美国西部、加拿大等一样存在高温、干燥、少雨和强风气候条件D.如果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限制,将使得陆地气温持续上升,陆地气温上升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或使得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论据:无。本题的论点是在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或使得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无明显论据,故加强方式可以用补充论据对论点进行说明即可。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选项在说澳大利亚森林火灾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而论点说的是温室气体导致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经常发生,属于因果倒置,具有削弱作用,排除;B项:该选项在说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是在高温、干燥、少雨和强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与温室气体排放会不会使澳大利亚火灾成为常态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该选项在说澳大利亚与美国西部、加拿大等一样存在高温、干燥、少雨和强风气候条件,但没有明确说明这些气候条件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具体有何关系,也未明确说明上述条件与会使澳大利亚火灾成为常态是否有关,无法加强,排除;D项:该选项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森林火灾的原因进行解释,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或使得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火灾之后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并未提及引发火灾的原因是不是之前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澳大利亚火灾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故不能仅认定“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会使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的一些相同现象,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论据。该项具体解释了温室气体排放和火灾成为常态之间的关系,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题干只有一句话,即其结论。要支持该结论,可以说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发生森林火灾的影响。题干结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或使得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A项,说明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将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但未提及火灾常态化的原因,以及温室气体对火灾的影响,不能支持题干结论。B项,说明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是在高温、干燥、少雨和强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没有提及这些气候条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不能说明温室气体排放是否会使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不能支持题干结论。C项,说明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等存在高温、干燥、少雨和强风的气候条件,但没有提及这些气候条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也没有提及美国西部、加拿大的火灾发生情况,不能说明温室气体排放是否会使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不能支持题干结论。D项,如果不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就会使得陆地气温持续上升,从而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解释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森林火灾成为常态之间的关系,可以支持题干结论。故本题选D。13.健康成人的心率范围为(

)次/分钟。A.60-80B.80-100C.60-120D.60-14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大多数为。故正确答案为A。14.研究表明,进入雷云的宇宙射线,使得雷云中的空气产生电离,进而便在周围产生许多悬浮的自由电子。已在云层中的电场,则使自由电子带有更高的能量。当空气中的现有电子和水分子碰撞时,释放出更多的电子,研究者将其称为高能量微粒的雪暴,最终产生一次“逃逸崩溃”,这种放电过程就是人们所认为的闪电。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A.闪电因宇宙射线而产生B.雪暴放电过程产生闪电C.闪电因云朵碰撞而产生D.电子与水分子碰撞引起闪电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由文段可知,闪电由宇宙射线引起,是因“电子和水分子的碰撞”而产生,C项偷换概念成“云朵”,故与原文不符,当选。A项,由“进入雷云的宇宙射线,使得······,进而······自由电子”可知,该项表述符合文意,排除;B、D两项表述与原文相符,根据“当空气中现有的电子和水分子碰撞时,会释放出更多的电子,研究者将其称之为高能量微粒的雪暴······这种放电过程就是人们所认为的闪电”可知,均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出处】《更多证据表明闪电由宇宙射线引起而非云层碰撞》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原文,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对应“进入雷云的宇宙射线,使得……进而……”,可知闪电的产生从宇宙射线开始,符合文意。B项对应“……研究者将其称之为高能量微粒的雪暴……这种放电过程就是人们所认为的闪电”,可知闪电的产生与“雪暴”有一定关系,符合文意。C项“云朵碰撞”在文段中没有出现,不符合文意。D项对应“当空气中的现有电子和水分子碰撞时……这种放电过程就是人们所认为的闪电”,可知闪电的产生与“电子和水分子碰撞”有一定关系,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首句“进入雷云的宇宙射线,使得……产生电离,进而……产生……最终产生……”可知,说法正确。B、D两项,由“当空气中的现有电子和水分子碰撞时,释放出更多的电子,研究者将其称之为高能量微粒的雪暴,最终产生一次‘逃逸崩溃’,这种放电过程就是人们所认为的闪电”可推出。C项无中生有,文中未提到云朵碰撞。故本题选C。15.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根据法律规定设立的B.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C.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D.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错误: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B项正确: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人。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C项正确: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民法调整对象的平等性和财产性也表现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手段上,即民事责任以财产补偿为主要内容,惩罚性和非财产性责任不是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D项正确: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民事法律关系一般是由当事人根据其意思自愿设定的,只要当事人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可,故并非是根据法律规定设立的。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用排除法解题。注意A选项,民法重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因此只要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即可依据自己的意思设立,因此A选项存在明显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为A。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①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②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③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因此A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A。16.学习:脱产:自主A.旅行:徒步:结伴B.比赛:循环:淘汰C.竞争:冲突:战争D.运动:减肥:健康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脱产”是脱离工作、生产岗位,“自主”是指自己主动,二者都是“学习”形式,与“学习”都是形式对应关系,同时,“脱产学习”和“自主学习”是交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徒步”和“结伴”都是“旅行”的形式,且“徒步旅行”和“结伴旅行”为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循环”和“淘汰”都是“比赛”的形式,但“循环比赛”和“淘汰比赛”是两种不同规则的比赛形式,不是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竞争”可能会产生“冲突”,二者为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运动”是“减肥”的一种方式,二者为方式和目的的对应关系;通过“运动”可以让身体“健康”,二者为方式和目的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7.设计高度约为1007米的王国塔将于2018年落成,该塔将成为世界最高建筑。事实上,王国塔最初的设计高度是1500米,自降近500米的原因是什么呢?主因就是风。工程师威廉·勒迈苏尔指出,当地面上人们感觉清风拂面时,500米高处其实已是狂风呼啸。1978年,纽约刚刚立起278.9米高的花旗集团中心大楼,正出自勒迈苏尔之手。一位建筑系学生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楼这么高,有没有可能被风吹倒呢?勒迈苏尔惊出一身冷汗,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设计时只考虑了垂直风向,45度风向的影响被抛之脑后!工作人员只得在半夜偷偷加班,焊上了防风支撑板,并且将这个秘密保守了20年。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建筑高度受制于风B.勒迈苏尔的无心之过C.世界最高建筑将超一千米D.花旗集团中心大楼的独特之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推断。快速浏览文段后,注意抓住1个高频词——“风”。分析可知,文段意在讨论建筑和风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文段先说将于2018年落成的王国塔,从最初的设计高度1500米降为现在的1007米,主要原因是风;接着举了1978年刚刚立起的花旗集团中心大楼,由于设计中未考虑45度风向影响,不得不在半夜偷偷加班,焊上防风支撑板,以确保建筑安全的例子。两个事例均围绕风对建筑的影响来展开,即建筑高度受制于风。A项表述正确。B、C、D三项是文段在举例时提及的一些信息,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列举现象,并且根据现象引出问题:王国塔自降近500米的原因是什么呢?后文回答问题:主因就是风。接着又通过“花旗集团中心大楼”的例子论证来证明风对于建筑高度的影响。文段是

“分—分”的结构,全面概括即“风对建筑物高度的影响”。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以“未来世界最高建筑王国塔”为例,并通过“事实上”转折提出,王国塔由于“风”的原因,设计高度由1500米降至1007米,并引用工程师“威廉·勒迈苏尔”的表述解释“风”如何影响“建筑高度”;接下来,又以“纽约花旗集团中心大楼”为例,介绍了设计“高楼”只考虑“垂直风向,忽略45度风向影响”的补救过程。故文段通过两个案例,共同强调“风”对建筑物高度的影响,对应A项。B项“无心之过”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的是“风”对建筑物高度的影响,排除;C项“世界最高建筑”仅对应文段第一个案例,D项“花旗集团中心大楼”仅对应文段第二个案例,均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为何人们不造1500m高楼》18.5,12,21,34,53,80,(

)A.121B.115C.119D.117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数列无特征规律,优先考虑做差。后项减前项可得:7、9、13、19、27,再次做差得:2、4、6、8,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为。故正确答案为D。19.下列句子存在歧义的是:A.他连我们局长都不认识B.去不去你们自己定C.你等我一下,咱们一起走D.他迅速地脱掉衣服,钻进被窝里睡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歧义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有歧义,“他连我们局长都不认识”有两层意思:①他不认识我们局长;②我们局长不认识他。B项、C项和D项均无歧义。因此,选择A选项。20.桌上放着10%的甲溶液400毫升和15%的乙溶液200毫升,往甲乙两种溶液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后两种溶液的浓度相同,那么,倒入甲溶液中水的量相当于原来甲乙两种溶液总量的多少?A.B.C.1倍D.2倍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基础溶液,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根据题意,甲溶液溶质为400×10%=40(毫升),乙溶液溶质为200×15%=30(毫升),设分别加入x毫升的水,根据浓度相等则有:=,解得x=400,则倒入甲溶液中水的量相当于原来甲乙两种溶液总量的=。因此,选择B选项。21.“兰桂齐芳”的“兰桂”指:A.子孙B.花草C.理想D.人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兰桂齐芳是一个汉语成语,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又比喻子孙后代一起取得荣华富贵。语出《群音类选·百顺记·王曾祝寿》。“与阶前兰桂齐芳,应堂上椿萱并茂。”兰桂:芝兰和丹桂,指代子孙一辈;芳:比喻美德、美声。因此,选择A选项。22.甲2岁时被一对夫妇收养,22岁时知道了自己被收养的事实,经多方寻找,终于见到亲生父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有赡养生父母的义务B.甲有赡养养父母的义务C.甲的生父母犯了遗弃罪D.甲的生父母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可要求甲赡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常识。A项错误、B项正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C项错误,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题干无具体体现。D项错误,甲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已经消除。法律不禁止被收养的子女自愿赡养生父母的行为,但法律上甲对其生父母不再负担赡养的义务,所以甲的生父母的要求无法律效力。故正确答案为B。23.微生物组在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超乎想象,它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这其中有一个道理,就是微生物之间能够相互协作,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更稳定、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并赋予微生物组具有超越单个微生物的更为强大的功能。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A.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近年来蓬勃发展,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也逐年快速递增B.酿酒微生物场所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资源,可以从中发掘高效纤维素降解霉菌、高乙醇合成酵母等C.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正是为了在所有的生态系统、大自然及人造世界里推动最前沿的微生物科学研究D.将多种微生物一起培养,其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都大为提高,对某些有害化合物的降解效率也提升了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观点,即题干的最后一句话。要支持这一观点,只需说明微生物组比单个微生物的功能更强大即可。题干结论:微生物之间能够相互协作,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更稳定、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并赋予微生物组具有超越单个微生物的更为强大的功能。A项,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逐年快速递增,与微生物组的功能无关,排除。B项,“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资源”不能说明微生物组相较单个微生物具有更为强大的功能,此项为无关项,排除。C项,“推动最前沿的微生物科学研究”也无法说明微生物组具有超越单个微生物的更为强大的功能,此项为无关项,排除。D项,说明多种微生物一起培养具有比单个微生物更为强大的功能,增加了新的论据,支持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微生物组在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超乎想象。论据:①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②微生物之间能够互相协作,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更加稳定、更加有效发挥作用,并赋予微生物组具有超越单个微生物的更为强大的功能。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在做微生物研究,但无法确定微生物组是否可以起到论点论述的作用,不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农药和肥料的市场份额提升,与微生物组的作用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增加论据。多种微生物一起培养的生物系统稳定性和适应性很高,而且可以降解有害物质,说明确实是由于微生物间的相互协作使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的,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只提到了酿酒微生物场所提供的微生物资源可以起到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说明微生物组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作用,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微生物组在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超乎想象。论据:微生物组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微生物之间能够互相协作,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更加稳定、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并赋予微生物组具有超越单个微生物的更为强大的功能。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论点说的是微生物组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作用,该项说的是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的研究内容,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B项:论点说的是微生物组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作用,该项说的是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市场份额,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多种微生物一起培养,微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提高,对有害化合物的降解效率也会提高,指出微生物之间相互协作确实可以发挥更为强大的功能,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D项:论点说的是微生物组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作用,该项说的是酿酒的微生物可以合成酵母,并没有涉及多种微生物是否合作,是否有更强大的功能的问题,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4.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向非虚构写作,从社会小切口观察、思考转型社会的生态。他说:“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这说明:①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③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④非虚构作品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①项:题中材料“从社会小切口观察、思考转型社会的生态”,体现了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①项正确。③项:题中材料“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体现了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③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②项: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②项错误。④项:材料没有体现非虚构作品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这一点。④项错误。25.“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最早是指不知道(

)。A.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B.事情的原因、过程、危害C.事情的历史、现在、将来D.事情的内容、本职、形式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三不知”指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原因、过程、危害)都不知道。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带领大军伐郑,齐军前去援郑。齐军中荀寅进谏不被主将采纳,自我反省,他说道:“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其的开始、发展、结果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而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急忙报告,难怪不被采纳。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注:本题有争议,有认为选B的,但是按照最权威的《新华字典》释义应当选A项。故正确答案为A。26.下列哪项列出的是书架与对应书籍可能的组合?A.甲书架就政治类、哲学类;乙书架放经济类、科技类;丙书架放文化类、历史类B.甲书架放经济类、哲学装;乙书架放文化类、历史类;丙书架放政治类、科技类C.甲书架就政治类、历史类;乙书架放经济类、哲学类;丙书架放文化类、科技类D.甲书架放文化类、哲学类;乙书架放经济类、科技类;丙书架放政治类、历史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题干条件确定,优先使用排除法。根据(1)如果甲书架放经济类,则丙书架放文化类,排除B项;根据(4)文化类与科技类不共用书架,排除C项;根据(2)如果甲书架不能放政治类,则乙书架放置历史类,翻译为:①¬甲政治→乙历史,而D项“甲书架放文化类、哲学类”,即甲没有放政治类,是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此时乙书架一定放历史类,但D项“乙书架放经济类、科技类”,因此不符合,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27.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完成,届时发生破坏性地震,我国将能提供秒级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地震发生时,具有破坏性的S波从震中向四周扩散的速度是每秒:A.3.4米B.340米C.3.5公里D.35公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又称P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公里/秒,最先到达震中,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又称S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公里/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又称L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故只有C项3.5公里在S波传播速度范围内。因此,选择C选项。28.鱼饵:鱼竿A.笔:书籍B.写诗:笔C.锅铲:炒锅D.电脑:无线路由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鱼饵和鱼竿为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笔和书籍没有必然对应关系,笔可以书写书籍,但是书籍上的文字也能通过打印形成,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B选项:写诗和笔没有必然对应关系,笔可以写诗,但不是必然的对应关系,并且写诗是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C选项:锅铲与炒锅是配套使用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为正确答案,当选;D选项:电脑和无线路由器没有必然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9.宴会上有10个人,要求每个人都要和别人握手但不重复,已知每人最多握手8次,则10个人共握手多少次?(

)A.90B.44C.45D.4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其他排列组合。第二步,宴会有10人,每人最多握手8次,最多共握手8×10=80(人次),每次握手均被两人各记1次,则10人共握手(次)。因此,选择D选项。30.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读小说就是为了读故事?故事与叙事是不同的,叙事才更接近小说的本质。正如托马斯·曼所说,小说家既要通晓现实,也要通晓魔力。故事所描述的是一种现实,而叙事则是一种语言的魔力。应该说,从先锋小说发起叙事革命开始,小说写作就不仅是再现经验,讲述故事,它还是一种形式的建构,语言的创造。写作再也不是简单的“讲故事”了,只有建构起了自己的叙事方式的作家,才称得上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作家。可是,这个经过多年探索所形成的写作难度上的共识,开始被文学界悄悄地遗忘。更多的人,只是躺在现成的叙事成果里享受别人的探索所留下的碎片,或者回到传统的叙事道路上来;故事在重新获得小说的核心地位的同时,叙事革命也面临着停顿。下列与原文相符的是:A.与故事相比较,叙事才是小说创作的本质B.讲述故事不是小说家们写作的目的C.有创造性的作家必须建构自己的叙事方式D.故事取得核心地位时,叙事革命就停顿了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故事与叙事是不同的,叙事才更接近小说的本质”,把“接近本质”偷换成“才是本质”,属于语气偷换,说法错误。B项“小说家们写作的目的”,属于无中生有,说法错误。C项对应“只有建构起了自己的叙事方式的作家,才称得上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作家”,说法正确。D项对应“故事在重新获得小说的核心地位的同时,叙事革命也面临着停顿”,把“面临着停顿”偷换成“就停顿”,属于偷换语气,说法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31.公文的法定性体现在:公文的制作者是(

),读者是(

)。A.法定的,法定的B.法定的,特定的C.特定的,法定的D.特定的,特定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第二步,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大多数公文都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少数公文(如命令、议案等)以领导人的名义制发。需要注意的是,公文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这些人员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他们只是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已。公文还有特定的读者,也就是主送及抄送单位的相关人员,这种特定性也是其他文体所不具备的。因此,选择B选项。32.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梦想的种子。读书时,曾梦想着做一个________、帮扶弱小的警察,为社会正义________一份力量。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气凛然奉献B.嫉恶如仇

献出C.一身正气

演绎D.惩恶扬善

贡献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第一空应填入与“帮扶弱小”相对应的成语,“帮扶弱小”强调是扬善的一面,而一个警察的职责必然有惩恶的一面。A项“正气凛然”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不符合文中语境,排除A项。C项“一身正气”指一身都是正气,比喻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不符合文中语境,排除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贡献”比“献出”词义更深,更符合表达“梦想”的语境。排除B项。因此,选择D选项。嫉恶如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惩恶扬善:惩罚恶势力,奖励、宣扬善良的意志。演绎:展现,表现。33.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

,丙捐款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

,丁捐款169元,问四人一共捐款多少元钱?A.780B.890C.1183D.2083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说明甲捐款数占总捐款数的

,同理,乙捐款数占总捐款数的

,丙捐款数占总捐款数的

,设捐款总数为60x,可得:20x+15x+12x+169=60x,解得x=13(元),60x=780(元)。因此,选择A选项。3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中后一个图形的大小是前一个图形的一半,且观察第一组的前两个图形发现,第二个图形中的线条与第一个图形的下半部分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又不完全相同,第二个图形的右侧小方格中多了一条线,可以从这个特征入手寻找规律,可以发现第一个图形的上半部分翻折下来,与下半部分叠加,即可得到第二个图形。同样运用翻折,看第二个图形经过翻折能否得到第三个图形,得到完整的规律后再将其套用到第二组图形中,即可找出问号处的图形。每组第一个图形上半部分向下折叠,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的左半部分向右折叠,得到第三个图形。故本题选D。35.个人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职业道德知识。第二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广义职业道德的概念。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因此,本题正确。36.根据文字内容,推断正确的是:A.“第四媒体”空前扩大了个体的话语权,使网上“群言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态势B.“话语暴民”破坏了话语秩序,因此互联网上不存在任何真理和公正的话语C.话语权的理性意识和集团性能有效维持话语秩序D.互联网是“话语暴民”的盛宴,法律要赏罚分明,把“暴民”变成“良民”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根据“‘第四媒体’互联网出现之后,话语权失去了控制”可知,作者对于“第四媒体”是持消极倾向的,选项中的使网上“群言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态势,与文段感情倾向不符,排除A项。B项“因此互联网上不存在任何真理和公正的话语”表述过于绝对,不符文意,排除B项。C项,根据“话语权都是具有理性意识的集团的话语权,从而也就使这个话语权成为维持秩序的工具”可知,选项表述正确。D项“法律要赏罚分明,把‘暴民’变成‘良民’”,无中生有,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37.下列属于竞业限制的人员有(

)。A.谢某,某公司职业经理人B.王某,某公司高级工程师C.吴某,某公司职工,负有保密任务D.李某,某公司执行董事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竞业限制的范围。《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A项正确,谢某作为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中的高级管理人员。B项正确,王某作为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中的高级技术人员。C项正确,吴某虽是公司职工但是却负有保密义务,因此也是属于竞业限制的人员。D项正确,李某作为公司的执行董事,能够接触到公司的商业秘密,因此也是属于竞业限制的人员。故正确答案为ABCD。38.把下面六个图形分成两类,使每一类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③⑤⑥C.①④⑤,②③⑥D.①②⑤,③④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图形元素组成不同,没有明显的属性规律和数量规律。观察发现,图形存在凹凸性。即在封闭图形内部,若存在两点,连接这两点的线段与这个封闭图形的边界有交点,则称为“凹图形”;若连接封闭图形内部任何两点的线段与区域的边界都没有交点;则称为“凸图形”。因此①②⑤为凸图形,③④⑥为凹图形。第二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D。39.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第二步,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从而构成的犯罪。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因此,本题正确。抢劫罪构成要件:(1)行为方式。第一,暴力方法,暴力的程度要求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第二,胁迫方法。①胁迫是指,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恐惧心理的程度要求是足以使对方不敢反抗。②由于要求达到这种程度,所以要求以暴力相胁迫,不包括以非暴力的恶害相通告。需要注意的是,以暴力相胁迫,并不要求行为人真正具有加害能力和加害意思。只要行为人的威胁内容使被害人以为行为人会实现威胁内容即可。第三,其他方法。①本质是使对方不知反抗、不能反抗。②昏醉抢劫(使对方不知反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药物、酒精麻醉被害人,然后窃取财物,构成抢劫罪,而非盗窃罪。即,被害人自己陷入昏醉状态,行为人单纯利用被害人这种状态取走财物,仅成立盗窃罪。③拘禁抢劫(使对方不能反抗)。(2)行为对象行为对象包括有形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债权)。有形财物包括价值数额不大,但值得刑法保护的财物,例如银行卡、存折、欠条。40.数字3、5至少都出现一次的三位数有多少个?A.48B.52C.54D.6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第二步,3、5至少都出现一次的三位数情况分以下3类:(1)百位不是3和5,即百位只能有1、2、4、6、7、8、9,共7种选择,后两位由3和5组成,有种,则共有7×=14(个);(2)百位是3,即5在十位或个位,有种,剩余一位在0~9中任意选1个,有种,其中355出现了2次,排除1次,有×-1=19(个);(3)百位是5,和百位是3的情况数相同,有19个。第三步,故共有14+19+19=52(个)。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第二步,3、5至少都出现一次的三位数情况分以下4类:(1)三位数是由3、5、3组成的,5可以出现在百位、十位、个位,其他位置是3,有=3(个);(2)三位数是由3、5、5组成的,3可以出现在百位、十位、个位,其他位置是5,有=3(个);(3)三位数是由3、5、0组成的,0可以出现在十位和个位,另外两个位置是3、5,有×=4(个);(4)三位数由3、5,以及1、2、4、6、7、8、9中的一个组成,有×=42(个)。第三步,则共有3+3+4+42=52(个)。因此,选择B选项。41.最适合填入文中第③段画线处的是:A.谨慎使用B.不断完善C.与时俱进D.推而广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连贯。分析总结横线前后文段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抓住后文“因为”这一解释原因的提示词,选出与之相符的一项即可。完整解析:由横线后的“因为”可知,后文是对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因为”后论述的是现代采集狩猎者毕竟来自现代,他们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因此横线处应是说明通过对现代采集狩猎部落进行研究来解读早期人类历史的方法可能会出现误差,所以研究时需要谨慎小心。A项当选。B项“不断完善”、C项“与时俱进”、D项“推而广之”填入均与后文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填入的词语是对第二种研究方法的描述,根据横线后的原因解释强调现代采集狩猎受到现代社会影响,也就是用它来研究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可能会有不适合不匹配的地方,因此对待这个方法不应过度迷信,而是要小心审慎、有所注意地使用。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谨慎使用”符合语境要求,当选。B项“不断完善”强调这个研究方法还有缺陷,语境未体现这一点,且用“必须”修饰程度过重,故排除B项。C项“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语境中解释说明的部分并未体现这个研究方法陈旧,需要随时代发展之意,故排除C项。D项“推而广之”指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词义和语境无关,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横线后“因为”对空缺处进行解释说明,指出“现代采集狩猎者毕竟来自现代,他们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意思是这种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靠性,A项“谨慎使用”强调在使用过程中要慎重,充分考虑到其中的不确定性,符合文意。B项,文段没有体现出要对该方法进行“完善”,排除;C项,“与时俱进”指随时间发展不断进步,文段没有体现出方法要随时间不断进步,排除;D项,“推而广之”强调要推广使用,而横线后重点体现该方法的局限性,与文意相悖,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极简历史系列》42.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我倾向于后者。照理说,前者_____清晰且渊源有自,容易做成“大学问”,只是因不接地气,很难茁壮成长。后者则_______,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所接纳。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脉络无往不利B.历史所向披靡C.边界无处不在D.源头兼容并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第一空,根据与横线后“清晰”一词搭配,排除B项“历史”与D项“源头”,此二者均无法与“清晰”搭配。对比A、C两项,横线前的“前者”指代“固守五经”,意为此种类型的国学探讨的范围是明确固定的,即只认“五经”为国学,即“边界”清晰,对应C项,保留。A项“脉络”形容事情的条理或者头绪,与范围无关,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C项“无处不在”与后文“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对应,体现其存在于各个方面,符合文段语境,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国学”如何“新视野”》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可根据关键词“清晰”“渊源”,判断备选词语的用法。第三步,辨析第二空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历史”与“清晰”搭配不当,排除B。“源头”填入与“且”后的“渊源”语义重复,排除D。第二空,“无往不利”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无处不在”指涉及范围很广。“无处不在”填入与“兼及……”的语境更契合。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可知,后者适用的层面更广,更加接地气,到处都有。A项“无往不利”指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多指做事顺利,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达的地方,什么也阻挡不住,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无处不在”形容数量之多和存在的范围极大,符合语境。D项“兼容并蓄”侧重包容性,“雅俗”只是渗透于“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之中的,并非将这些包含在内,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答案锁定C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前者”指代“固守五经”,意为此种类型的国学探讨的范围是明确固定的,即只认“五经”为国学,“边界”清晰,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43.莱默特在《社会病理学》中将越轨行为分为两类:初级越轨,即偶尔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角色发生持续的影响;次级越轨,即卷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如“无赖”),越轨者本人也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标签,进而导致更严重的越轨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次级越轨的是(

)。A.武某出于好奇,在朋友的影响下吸了一次毒B.小李多次抄袭同学的作业,被老师严加训斥C.刘某辗转各地疯狂实施盗窃行为D.关某因疏忽大意连续两年漏税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标签”,“导致更严重的越轨行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武某出于好奇,吸了一次毒,属于偶尔违反社会规范行为,不符合关键词“导致更严重的越轨行为”,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李多次抄袭同学的作业,不符合关键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标签”,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刘某辗转各地疯狂实施盗窃行为,符合关键词“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标签”,“导致更严重的越轨行为”,符合定义,当选;D项:因疏忽大意连续两年漏税,不符合关键词“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标签”,“导致更严重的越轨行为”,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4.一个人不能失忆,一个国家当然就更不能失忆了,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有时候会有意无意地试图______某方面的回忆。对于这种无奈的现实,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并不是说就应该支持或者默认这么做。在具备了条件之后,我们还是应该寻找和______我们的记忆。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回避恢复B.隐藏修复C.躲避还原D.掩盖复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空,填入的词要能和“回忆”搭配,“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搭配的对象一般是人或者困难,与“回忆”搭配不当,故排除C项。第二空,所填词语与“记忆”构成搭配,“修复”指修整使恢复原样,文段中“记忆”原样并没有变化,用在此处不合适,故排除B项。“复原”一般指病后恢复健康或者恢复原状,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A项“恢复记忆”为常见固定搭配。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光靠声讨是断绝不了谣言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此空与“记忆”搭配。A项“恢复”与“记忆”搭配恰当,符合文意。B项“修复”指修理,针对的对象一般有“破损”之意;C项“还原”指事物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或形状。但文中未体现“我们的记忆遭受破损”的含义,故排除B项和C项。D项“复原”一般指病愈康复,比如,身体复原,与“记忆”搭配不当,故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填入的词和“回忆”搭配,“回避某方面的回忆”搭配得当,且照应前文“一个人不能失忆,一个国家当然就更不能失忆了”,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抓住第一空修饰对象“回忆”,并根据选项词语的词义进行判断。第二步,第二空词语词义相近,但适用对象有差别,由此入手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填入词语修饰的是“回忆”,“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但它通常用于人或者困难,不能与“回忆”搭配。排除C。第二空,“恢复”通常用于还原事物状态。“修复”通常用于被损坏的事物。“复原”通常指恢复健康。“恢复记忆”为常见表述,排除B、D。故本题选A。45.“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该建筑是(

)居住的特点。A.藏族B.壮族C.傣族D.苗族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省情。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是傣族的标志民居,又称傣家竹楼。故正确答案为C。46.事业单位受聘人员首次参加工作,试用期为: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为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因此,选择D选项。47.①所有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人都被隔离了。②所有被隔离的人都与小王接触过。若上述两个命题为真,以下命题为真的是:A.小王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B.小王不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C.可能有人没有接触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但接触过小王D.所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都接触过小王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所有……都……”,确定为集合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人→被隔离②被隔离的人→与小王接触过由①②递推可得:③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人→与小王接触过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题干并未提到“小王是否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无法推出,排除;B项:题干并未提到“小王是否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无法推出,排除;C项:“没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是对③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性结论,所以可以得到:“可能与小王接触过”,可以推出;D项:由③可知“所有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人”都与小王接触过,但未提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是否与小王接触过,无法推出,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48.填入文中【

】处最恰当的词是:A.不计其数B.不可胜数C.浩如烟海D.星罗棋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语境可知,该空用来修饰“书籍”,并且应体现书籍很多的意思。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符合文意。A项“不计其数”和“不可胜数”均是非常多的意思,但不特指书籍,相比之下,C项“浩如烟海”更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B项。D项“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文段未体现书籍的分布情况,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49.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递各种信息,以下不属于光纤通信特点的是:A.传输损耗高B.通信容量大C.抗干扰能力强D.保密性能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的特点有:巨大的传输容量、极低的传输损耗、抗电磁干扰、信道串扰小、保密性好、光缆尺寸小、重量轻、可绕性好等。因此,选择A选项。50.依据人力资源规划中表明的超员领域,减少组织的劳动力供给的活动称为(

)。A.培训B.定向C.解聘D.甄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培训是给新员工或者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工作时所必备的正确思维认识与基本知识的活动。定向是人力资源规划中为员工制定发展或工作的方向。解聘是指人力资源中对于超员劳动力减少供给的活动。甄选是在审查的基础之上择优选择的活动。故正确答案为C。51.时间综合症指由于对时间的紧迫感而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以及生理上的活动改变等导致的病症。下列属于时间综合症的是:A.张先生与李小姐约定下午3点在某公园首次见面,结果李小姐没来,张先生回去后给李小姐发了条短信:第一次约会就不守时,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B.韩女士经常出差,由于在赶往机场、车站的途中经常发生交通拥堵,所以她后来每次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并以此告诫家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赶早C.小明上小学五年级,酷爱玩滑板,但他不耽误作业,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总是争分夺秒,飞快地把作业做完,然后约同伴一起去玩滑板D.雷先生办事总是匆匆的,常唠叨时间紧,偶尔带孩子出去游玩,也是不停地看表,孩子要多玩一会,他就很不耐烦,甚至对孩子大发脾气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定义时间综合症是一种病症类型,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具体表现,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时间综合症的定义要点:①对时间的紧迫感;②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以及生理上的活动改变。A项,约会没有来,未体现出时间的紧迫感,不符合要点①。B项,因为出差经常会发生堵车,所以每次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心理上没有出现烦恼,不符合要点②。C项,小明总是争分夺秒做完作业再出去玩,并未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不符合要点②。D项,雷先生由于时间的紧迫感而导致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很不耐烦,甚至发脾气,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由于对时间的紧迫感而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②生理上的活动改变等导致的病症。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张先生在李小姐爽约后给她发信息,并未体现“时间的紧迫感”给张先生造成什么影响,不符合定义;B项:每次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并未体现“时间的紧迫感而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不符合定义;C项:小明总是争分夺秒做完作业再出去玩,并未体现“时间的紧迫感而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不符合定义;D项:雷先生“由于对时间的紧迫感”而导致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不停看表,很不耐烦,甚至发脾气,体现了“心理上的烦恼、紧张”,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心理上的烦恼、紧张”、“生理上”。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中的张先生的行为并没有涉及到“心理上的烦恼、紧张”,并没有因为李小姐没有赴约而使自己不适,故不属于时间综合症;B项的韩女士对时间有合理的安排,每次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不属于时间综合症;C项小明是对时间的合理利用,也不属于时间综合症;D项的雷先生外出游玩时不停地看表,且他会因孩子多玩一会儿大发脾气,说明时间对他造成了一种压力,属于时间综合症。故正确答案为D。52.(

对于

幸灾乐祸

相当于

怨天尤人

对于

)A.得意忘形;呼天号地B.乐极生悲;饮恨吞声C.兔死狐悲;乐天知命D.睚眦必报;破涕为笑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得意忘形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幸灾乐祸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二者无关;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呼天号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二者无关,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乐极生悲指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与幸灾乐祸无关;饮恨吞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与怨天尤人无关,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兔死狐悲指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伤心,与幸灾乐祸构成反义关系;乐天知命指认为自己的一切都由命运支配,安于现状,与怨天尤人构成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睚眦必报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其狭窄,与幸灾乐祸无关;破涕为笑形容转悲为喜,一下子从哭变为了笑,与怨天尤人无关,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3.互联网医疗是对传统医疗的改造,它可以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有助于扭转延续千年的“医生主导诊疗”局面,使患者逐渐形成“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能力。可以设想的是,未来的患者将是“聪明的患者”,他们能一眼发现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等过度医疗现象;同时这也将倒逼医疗体系克服“以药养医”的积弊,依靠良好的医疗服务体验,较高质量的诊疗效果,实现医院、医生的正常收入。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目前很难具备足够的医学常识B.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医疗服务模式C.传统医疗方式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D.目前过度医疗现象很难被有效遏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话题“互联网医疗是对传统医疗的改造”,然后围绕“互联网如何改造传统医疗”进行具体阐述,即“通过实现信息自由流动,扭转医生主导诊疗的局面,使患者具备为自身健康做主的能力”。之后通过“可以设想的是”引出互联网医疗对未来医疗的影响。B项:根据文段“互联网医疗是对传统医疗的改造,它可以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有助于扭转延续千年的‘医生主导诊疗’局面”可知,符合文意,当选。A、C两项:A项“患者目前很难具备足够的医学常识”和C项“传统医疗方式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文段中均未涉及,为无中生有,排除。D项:文段只叙述了“未来的患者能一眼发现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等过度医疗现象”,而目前过度医疗能否被遏制,并未提及,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互联网医疗拆掉思维的墙》54.印度的母亲河是:A.印度河B.恒河C.尼罗河D.莱茵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佛教圣地遗存。因此,选择B选项。A项: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1947年印巴分治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