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的教案(精选6篇)_第1页
蜜蜂引路的教案(精选6篇)_第2页
蜜蜂引路的教案(精选6篇)_第3页
蜜蜂引路的教案(精选6篇)_第4页
蜜蜂引路的教案(精选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蜜蜂引路的教案〔精选6篇〕蜜蜂引路的教案〔精选6篇〕蜜蜂引路的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第三、四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2、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才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的优秀品质。3、理解“附近、果然、惊讶、向导”等词语的意思。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录像、幻灯片、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引入课题1、猜谜语,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谜语,想不想猜一猜呀?听仔细呀!“嗡嗡嗡,嗡嗡嗡,成群飞进百花丛,传播花粉又采蜜,个个都是爱劳动的小英雄。”〔老师带动作表演〕师:谁知道说的的是谁?〔生:蜜蜂〕对了,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和蜜蜂有关的26课--《蜜蜂引路》认真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2、复习字词,活泼气氛。师:你们喜欢小蜜蜂吗?接下来让我们变成勤劳的小蜜蜂,看看有什么任务等我们去完成呢?〔课件出示快来开小火车读读吧〕我先不出示词语,看谁有胆量来试试,好!你们是蜜蜂一号小火车,你是列车长,看你们的小火车开的快不快呀!〔试两组〕3、回忆全文,引入本课。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二自然段,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19页,小声读一读课文,考虑一下1、课文写了谁?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学生答复板书出———列宁、养蜂人、小山〔如有人提出蜜蜂就顺便画上〕二、研讨互动。1.设疑根据学生答复引出问题:列宁找到养蜂人了吗?是谁带着列宁找到的呢?你是从课文中那句话知道的呢?引出最后一句,课件出示。师:什么是向导?〔给人带路的人〕蜜蜂不是人,也不会说话,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它是怎么给列宁引路的呢。〔课件出示第三段,找一名学生读〕师:这是第几自然段?请你拿起笔,圈画一以下宁在去找养蜂人的路上,都看到了些什么?巡视指导。生:花丛、蜜蜂、小园子、小房子。指导学生说完好的话。师:我想把这些景物画下来,你们要告诉我怎么画呀!〔师画景物,并让学生指出应该画在哪,你是从书中的那句话看出来的〕提出“附近”“旁边”画完后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旁边坐着的都有谁?附近都有谁?师:这都是列宁一路上看到的,他是怎样看的呢?谁能用书中的话说一下呢?一男生:他是一边走一边看。师:很会读书。还有怎样看?学生:仔细观察师:不管是一边走一边看,还是仔细观察,列宁不是简单的“看”。他还在用心去————想。可书中只写了他____,没写他怎么想,大家再来读读这段,试着猜猜列宁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填空题。读完后可以同桌讨论一下。指导学生答复,可以借助板书帮助学生,注意要鼓励学生多说。2、理解词语,练习画道路图师:你们说列宁的想法对吗?生:想对了。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呢?(学生找出第三句读句子)在这个句子里有一个特别的词,告诉我们列宁的想法对了,列宁真的找到养蜂人了,是哪个词啊?学生:(齐答)果然结果和列宁设想的一样,就用了果然一词,假如结果和设想完全相反用什么词呢?〔竟然〕投影填空题。师:列宁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认真考虑,才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了养蜂人的家,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这一自然段,感受一以下宁的认真与仔细。〔找一个同学读,给予指导,再找一个同学读。不行就范读〕三、研读第四自然段1、研读讨论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他们见面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小声读第四自然段,同桌讨论一下,图上的这俩个人是谁?学生答复并说明理由。养蜂人见到列宁后是什么反响?谁说说?生:惊讶。可以把“惊讶”换成什么词?〔惊奇好奇奇怪〕师:我们就来读读养蜂人的话,读读他的惊讶、惊奇、奇怪。(学生读,老师适时评议)列宁的答复很幽默,他说——课件出示,找一学生读一下即可。师:老师也想展示一下,可以吗?注意看,我读的和刚刚两位同学读的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很注意语气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学生:你读的有热情的感觉。学生:就是有惊奇的感觉。学生:就是我觉得你读的好似比他们更夸大一点。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还带上了动作,带上动作读课文啊,能使课文读得更生动。你们以后在读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加上动作,效果会更好的。(分角色读、同座位读)四、小结拓展1、总结中心,紧扣课题本课的课题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的能引路吗?其实蜜蜂采完蜜就回蜂巢只是一种本能,它并不知道列宁利用它引路,所以在这里列宁说“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来的。”其实是列宁的一种幽默说法。课件出示问题“假如你是养蜂的人,听到列宁这么说,你会情不自禁的对列宁说:“列宁同志,你真是一个〔〕的人。”2、再读课文,感受列宁的认真仔细跟着视频小声朗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以下宁的认真与仔细。3、拓展中心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蜜蜂引路的教案篇2教学目的: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3、能领会列宁擅长观察和考虑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派的识记与书写,敲的书写,领会列宁擅长观察和考虑的特点。教学主要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1、师板画蜜蜂,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范写蜂字。2、板书引路二个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二、感知: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⒊合作学习⑴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老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4〕全班交流。4、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感悟1、交流:这件事的起因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点、人物。◎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就亲自去找他。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一说。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话。◎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给惊讶找近义词。◎朗读:你能惊讶地读一读吗?◎读读列宁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4、悬念: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样引路的?下堂课学习。四、写字1、生:分析^p每个字形构造及怎么记2、师:范写,强度笔画。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第二教时一、复习。1、认读词语莫斯科附近派人谈话交谈惊讶引路指引列宁排列蜂蜜敲门推敲2、指名板画列宁的住处。二、感悟。1、提出问题: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2、解决问题:◎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随学生答复,老师简笔画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如今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方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1〕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3〕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他仔细观察有一所小房子。1〕(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2〕列宁在观察什么?3〕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4〕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5〕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6〕小结: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生读第三句。1〕这句话说什么?2〕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3〕用果然说一句话。◎齐读这段话。1〕看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3〕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方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拓展:1、画列宁找到养蜂的人的道路图。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2、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蜜蜂引路的教案篇3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开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用具生词卡片,媒体资:视频《蜜蜂引路:范读》。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2、提醒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二)自学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2、认清字形。3、理解词语的意思。谈天:聊天,闲谈。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向导:带路的人。二、合作交流〔一〕认读生字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方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先听范读,再自己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3、按自然段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三)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三、品读感悟(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1)考虑: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事件发生的时间:1922年。事件发生的地点:莫斯科。事件: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老师小结。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3)老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3、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2)小组汇报。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回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4)老师小结。由于列宁通过观察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4、学习第四自然段。(1)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2)列宁是怎样答复的?(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4)老师小结。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考虑、分析^p,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快乐的语气。5、总结全文。(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开展顺序写的。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第二课时四、稳固延伸1、复习生字。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3、老师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考虑、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5、创编表演〔1〕、创设口语交际的气氛,深化理解课文内容。〔2〕、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6、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蜜蜂引路的教案篇4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考虑,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2.初步掌握一种学懂段的方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连起来说说。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1.看拼音写词语:páicǎimìjīngyà〔〕〔〕〔〕2.根据意思写词语:离得很近〔附近〕3.请用附近说一句话。4.字形:读题,蜜蜂引路〔正音课题出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蜜蜂引路》。蜜蜂给谁引路?列宁二、带读第二段〔读懂每一句话,以理解段意〕。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请学生口答〕1.答案从课文的哪一段里面找?2.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来学习第二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答复以下问题。①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②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③最后一句是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3.反响。〔1〕第一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谁来说?①读这句话。那个人指谁?②这一句话在说什么?〔在黑板上划下来:列宁想找到养蜂人。〕③读句子,说主要意思。〔2〕第二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①读第2句话。经常是什么意思?〔过去的时间里〕②他指谁?③这一句话是说什么?大家读第二句,谁来说第二句话写什么?〔3〕最后一句,也就是第3句,谁来读读?①这一句话是说什么?〔让学生说〕住得不远什么意思?〔附近〕代进去读读。②在句中用把主要词语划下来。〔4〕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即把第二段意思连起来说说。〕因为列宁想〔〕可是〔〕所以列宁就〔〕。三、研读第三段。〔用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段,稳固学懂一段话的方法。〕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课文第二段详细写了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能不能像学习第二段那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段?。〔1〕第三段有几句话?〔2〕每一句话写什么?〔用划出主要的词语,连起来说说〕〔3〕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请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说。2.反响。有几句话?〔口答〕〔1〕读第一句,这句话是说什么呢?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怎么读?〔2〕读第三句话,这句话是说什么呢?列宁找到了那个养蜂人。把第三句话读完,紧接着说,这句话写了〔〕。3.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4.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呢?〔即连起来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四、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2.选做一个问题:用自己的话写一写:〔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3〕第2题用图配文。板书:31蜜蜂引路许多蜂蜜他想:飞回园子他想:园子旁边有所房子他想:果然蜜蜂引路的教案篇5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白纸两张。教学目的1.会认“莫、斯”等6个生字,会写“讶、谈”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感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的道理。教学过程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激趣1.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第15课的时候,展示了画风的程度。今天,我们要学习《蜜蜂引路》,老师还想和大家一起画画,愿意吗?2.不过,今天的画画,不光要动手,更要动脑,用我们的智慧来画。觉得自己聪明有智慧的同学举手。3.好啊!个个聪明,人人有智慧!如今请大家听清楚画画的内容和要求。内容:画出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线路图。要求:〔1〕必须使用最简短的文字和最简单的线条;〔2〕三人或四人一小组合作画;〔3〕画正确。4.对聪明又有智慧的孩子来说,这些要求还高啊?1.愿意。2.全部举手。3.啊,要求这么高呀!4.不高──!自主合作学习1.如今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2.等各小组画好以后,我们将进展比赛。比赛优胜组的同学将获得智慧之星的荣耀称号。内容包括三项:〔1〕看哪个小组课文读的熟。〔2〕看那个小组的线路图简单明白。〔3〕根据课文内容介绍画图的根据。怎么样,可以开场了吗?〔每组发一张8开的纸〕1.分组2.可以了!3.小组合作读书、讨论、画图。读书感悟1.可以开场比赛了吗?2.第一项,读书比赛。请第一小组。要求先每人读一段,考察个人才能;再齐读最后一段,考察合作才能。开场。3.如今请第二小组朗读。要求和第一组一样。4.第一项比赛,两组战成平手。5.第二项比赛开场,请展示你们的线路图。第一组展示。〔老师作适当评价〕6.第二组展示。〔适当评价〕7.第二项比赛结果:平局!8.最关键的时刻到了,第三项比赛开场。要求是:先说出画图的课文根据,再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让人听得清楚明白。否那么,就算失败!要不要再练练。9.请第一小组。10.请第二组。11.如今,我宣布比赛结果……〔清清嗓子〕经过剧烈的比赛,被评为智慧之星的是——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全体同学!蜜蜂引路的教案篇6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蜜蜂引路》二、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2、学习按事情的开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3、正确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领会列宁擅长观察和考虑的特点,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四、教学准备:课件等五、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出示投影片〕嗡嗡嗡,嗡嗡嗡,成群飞进百花丛,传播花粉又采蜜,个个都是爱劳动的小英雄。导:这个英雄是谁?〔小蜜蜂〕导:蜜蜂还有一个会引路的本领。2、提醒课题。3、解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4、设置悬念。蜜蜂还有一个本领就是会引路,大家知道吗?〔不知道〕列宁让蜜蜂引去哪儿?蜜蜂又是怎么引路的?请小朋友来看课文。二、学习课文:初读全文,理解课文大意〔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第一小组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同时,考虑下面几个问题。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故事中有哪些人?(2)、比拟句子。〔出示投影片〕列宁住在莫斯科的一座小山上。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板书:(3)、“附近”的意思。〔离得很近〕用“附近”说一句话。(4)、齐读第1自然段。(5)、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列宁的住处、养蜂人在哪儿〕〔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列宁常常派人去找养蜂人,那么他们终究谈些什么?又是怎么去找他的,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读的时候划出列宁为什么要自己找养蜂人的有关句子。①列宁找养蜂人有什么事?②为什么这一回要亲自去?第二段中的第二句前后有什么联络?〔前半句讲列宁亲自去找的原因,后半句讲找养蜂人的结果〕。〔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列宁要亲自去找,他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2)、考虑。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边读边把表示位置的词用“△”画出来。(3)、同学之间分组交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列宁的住处和养蜂人沿途经过的花丛、园子、小房子按书上讲的方法画出示意图。(4)、师:列宁住在小山上,他一边走一边看,看到了花丛、蜜蜂,由此引出了园子、房子,请一位同学上来把老师的板书补充完好,其它同学做下面的填空题:列宁的住处在,花丛在,园子在,小房子在。老师修改一下板书:(5)、①列宁跟着蜜蜂走,结果怎样?②为什么列宁认为跟着蜜蜂就找得到养蜂人?(6)、齐读二、三句。“果然”说明了什么?〔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列宁终于找到了养蜂的人,他们见面后怎样呢?指名读课文。(2)、看图。〔出示插图〕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表情怎样?说一说,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惊讶?〔养蜂人没想到不知道他住处的列宁会自己来到他的家,所以非常惊讶。〕用“惊讶”的语气读养蜂人的话。(3)、列宁是怎样答复的?“向导”是什么意思?请两位同学表演来理解。列宁为什么把蜜蜂称为向导?蜜蜂真能当向导吗?不能,是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考虑、分析^p,利用蜜蜂来引路的。用喜欢、幽默的语气读列宁的话。分角色读。〔五〕总结全文。如今我们已经学习完《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参与,教学才能到达理想化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都动态化。嗡嗡嗡,嗡嗡嗡,成群的蜜蜂飞进百花丛中,传播花粉又采蜜,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蜜蜂好奇,并带着这种好奇心积极地去朗读课文,去寻找其中的机密。2、培养语感以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在“根本理论”局部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阅读目的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提出了“推想课文中有关词的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