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水“晒盐”(2)》课标分析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化学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化学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本节课,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有利形势,让好生带学困生,老师适时点拔,小组成员相互启发,提高认知。并请能快速理解掌握的学生谈心得。由学生出谋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完整板书给学生以优美格式的典范。悬赏让学生理解社会的竞争,提高其生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为学生创设宽容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原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索的艰辛,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新课程将促使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本节内容是学生定量学习物质溶解性的开始,在教材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既是上节的延续,又为学习下节相关知识做铺垫,也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海水晒盐(2)》学情分析1、认知能力和心理素质:我任教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知识理解能力强,思维转换较快,动手能力较强,课堂活跃。从心理来讲,具有探知欲望和好奇心。2、具备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能够准确判断何为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以及怎么转化饱和和不饱和溶液。在学习的饱和溶液后,对教材的实验认识有了局限性,学生想知道和探知更高层次的知识,来重新认识这个实验。3、具备的技能和学习方法:他们具备进行基础的实验操作能力,准确的现象描述,一定的问题分析技能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他们目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有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学,互助学习,活动展学。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参与,作为课堂的主体。《海水“晒盐”(2)》评测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0℃时,1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4)20℃时,碳酸钙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0.0013g。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2、为了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A、加入大量硝酸钾固体B、升高温度C、加入大量水D、降低温度3、已知:氯化氨在50℃时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氯化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比为()A、1:1B、1:2C、1:3D、1:44、在20℃时,3g某物质溶于200g水中,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abab01020t℃30温度/℃溶解度3020105、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在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结晶法提纯aD、a、b都属于易溶物质《海水“晒盐”(2)》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初三化学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学生一定要系统地掌握好本专题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溶解度是溶液的基础知识。在溶液的学习对于经常遇到的易溶、微溶、难溶等现象做出比较明确的解释。也为过滤、结晶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2)、

了解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并能查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3)、

常识性介绍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2)、情感目标:(1)、培养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知识的科学态度(2)、培养内、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能力目标:根据溶解度曲线,查阅物质的溶解度,并能解释一些简单问题。3、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建立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本节课的关键: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含义。《海水“晒盐”(2)》教学设计一、教学提示“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了解溶解度概念的涵义。2、能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相关的图示信息。3、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4、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5、体验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作用。6、认识数型结合法在体现事物变化规律中的作用。7、通过师生互动、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溶解度的涵义。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四、教学分析本节课运用的主要教学法有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等。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溶解限量”的影响因素,为溶解度概念的建立提供感性材料,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控制变量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溶解限量限定因素的认识细化、对溶解限量实质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通过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两种表示方法——表格法、坐标法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精妙。五、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同学们,糖和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这两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的溶解吗?(不能)事实上,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都会有一个限量。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影响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做出大胆的猜想。2.探究活动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有哪些?)(1)学生猜想(其间贯穿师生活动,配以媒体展示)影响因素影响结果溶质的种类溶质不同,溶解限量不同溶剂的多少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溶解限量越大●应对学生“溶剂种类”的猜想——溶剂的种类对溶质的溶解限量是有影响,但今天研究的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因此,这一因素暂不考虑。●应对学生“搅拌”的猜想——搅拌是影响溶解的因素,但影响的是溶解限量还是溶解速率呢?请你回家后做一个糖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相信你会搞明白的。(2)教师讲述:水涨船高是同学们熟悉的一个成语,由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悟出上述哪一点猜想是正确的?(“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的猜想是正确的);怎样才能知道另外两个猜想是否正确呢?(用实验验证)影响溶解限量的因素可能有多种,我们在设计实验验证某一因素的影响结果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法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要探究溶质种类对溶解限量的影响,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溶质种类)必须控制其不变的因素是什么?(溶剂的质量和温度)要探究温度对溶解限量的影响,又要注意什么呢?(温度改变,溶质种类和溶剂质量保持不变)现在请同学们依据刚才的分析以及屏幕上的提示,去设计两个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可以单独思考,可以阅读教材37页的内容,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寻求帮助。(3)学生设计探究实验1、2的方案(探究实验1中,提供的药品是硝酸钾和熟石灰各0.5g;探究实验2中,提供给学生的硝酸钾有三小袋——1.5g一袋,3g的两袋;两个实验中每次用到的水都是5mL)。(4)实验方案汇报交流(教师做简要的点评)。(5)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1:0.5g硝酸钾在5mL水中全部溶解,0.5g熟石灰未能在5mL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溶解限量受溶质种类的影响(说明了室温下硝酸钾在5mL水中的溶解限量比熟石灰大);实验2:3g硝酸钾在5mL冷水中未能全溶,在5mL热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溶质的溶解限量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限量越大)。(6)教师总结:对一句常用成语的感悟,加上刚才的实验探究使我们认识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确受溶质种类、溶剂多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温度对固体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影响情况是很复杂的,绝大多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有极少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实例。(7)反思评价:刚才完成探究实验2的过程中有没有同学将所提供的三袋硝酸钾全用完的?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4.5g硝酸钾在5g热水中也能全部溶解)由此,你们有了什么新的发现?(硝酸钾的溶解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增幅较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实验过程中善动脑筋,大胆探索,常常能使我们获益多多!过渡:溶剂的多少是影响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之一,因此,要确定某种固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限量,必须确定好溶剂的质量,通常情况下,人为地将溶剂的质量确定为100g。3.探究活动2(认识溶解限量)(1)媒体呈现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在100g水中的溶解限量:(2)学生描述31.6g、114g两个数据的含义。(3)引导学生分析几个溶解限量的得出过程中,对哪些因素作了限定?(溶质种类、溶剂质量、温度)(4)组织学生讨论“溶解限量”的实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5)建立溶解度的概念。①要求学生通过添加适当词语的方法,将溶解限量的限定因素与溶解限量的实质串联起来。②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的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6)理解、巩固溶解度的概念。①分析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质量。②课堂练习(教师简要点评)(7)溶解度概念引入的目的——准确衡量物质的溶解性。过渡:在溶质和溶剂都已确定的情况下,影响其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温度)我们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来表示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4.探究活动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方法)(1)媒体呈现硝酸钾溶解度的表格。(2)学生利用表格查找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3)要求学生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4)引导学生将表格法和坐标法进行对比,感悟用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所具有的优势(形象直观;可以查找任意一个温度下固体溶质的溶解度)。(5)教师讲述:这条曲线就叫做溶解度曲线,这种将数字和图形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叫数形结合法,和刚才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时所用到的控制变量法一样,数形结合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分析溶解度曲线的意义。(6)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任意点的意义:某种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在学生查找几种不同溶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基础上得出)②交点的意义: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种溶质的溶解度相等;(通过硝酸钠和硝酸钾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意义得出)③线的意义: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按照上坡型、平坦型、下坡型三种类型,对溶解度曲线进行分类分析)(7)课堂练习(略)。过渡:留心一下几位同学在探究实验2中所做的“多余实验”,我们会发现,在被加热的这支试管里,原先溶解了的4.5g硝酸钾中,现在已经有部分析出了,带着这个发现,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5.探究活动4(留心处处皆学问)(1)学生思考讨论:使硝酸钾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海水晒盐用的是什么结晶方法?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采用这种结晶方法的原因?(2)学生思考讨论:揭开易拉罐饮料的封口以及烧开水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由此,可推出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结果是怎样的?(3)教师总结:显然溶解度曲线不仅可以用来查找溶解度、比较溶解度,还能用来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告诉了我们,留心做过的实验、留心学过的知识,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加以思考,往往能增进我们的学问。6.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2)本节课你运用了哪些好方法?7.结束语: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表明,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积极的、主动的、有效的。最后,我想送同学们几句话: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的,物质的溶解要受到其溶解度的限制,与此不同的是,我们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是无限的,同学们化学学习的道路好似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愿同学们沿着这条上坡路,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攀登新高!8.布置作业1.温习本节课所学内容。2.思考:怎样除去硝酸钾晶体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板书设计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1.溶解限量的影响因素:溶质种类、溶剂质量、温度。2.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一定的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质量。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的意义;线的意义。《海水“晒盐”(2)》效果分析1、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掌握了实验探究的技巧。从实验探究中,对科学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2、问题解决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和学生讲评的方式为学生大胆探索、展示创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