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分析《端午的鸭蛋》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包括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萧乾的《吆喝》,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等。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去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端午的鸭蛋》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端午的鸭蛋》写鸭蛋、叙民俗、谈文化、说生活,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热爱家乡、珍爱民俗文化、怀恋美好生活的深厚情感。2.探究写作技巧,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3.体验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人生趣味,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和诗意。【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的怀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平凡事物中蕴含的情感和平淡生活中的情趣。【教学方法】诵读感知法,合作探究法,赏析法。【教学时数】1课时。学情分析借班上课的是初二年级六班的学生,正处青春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社会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看法,并且有着表达个人观点的强烈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教师必须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带领他们走进文本,再寻找合适的出口,走出文本,走向生活。《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热爱家乡、珍爱民俗文化、怀恋美好生活的深厚情感。2.探究写作技巧,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3.体验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人生趣味,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和诗意。【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的怀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平凡事物中蕴含的情感和平淡生活中的情趣。【教学方法】诵读感知法、合作探究法、赏析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PPT呈现):有这样一位作家,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在不经心、不刻意中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这位作家就是我们今天要结识的汪曾祺。(板书标题及作者)二、走近作者(PPT呈现):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博学多才,情趣广泛,他喜欢写凡人小事、小物、小品,以追求心灵的宁静、闲适、愉悦。代表作: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关于汪曾祺与高邮之间,有一段有趣的逸事。有一位文学青年对汪老先生说:“高邮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曾祺哈哈一笑,说:“不是的。高邮鸭蛋是第二,我是第三!”汪老先生当然是在调侃自己不如高邮鸭蛋有名,但是可以看出高邮鸭蛋在汪老心目中的地位。故乡高邮的鸭蛋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让汪老先生念念不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汪曾祺先生走进高邮,品尝《端午的鸭蛋》。三、明确目标1.领会作者热爱家乡、珍爱民俗文化、怀恋美好生活的深厚情感。2.探究写作技巧,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3.体验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人生趣味,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和诗意。四、检查预习(PPT呈现)(字词略)五、重难突破㈠赏“鸭蛋”,析特点,体味语言风格1.作者家乡高邮的鸭蛋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阅读2—3段,找出描写“鸭蛋”特点的相关语句,美美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然后以“这是_____________的鸭蛋,因为__________(找出课文相关联的语句)”为句式说一说。交流提示:(1)这是“名声远扬”的鸭蛋,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其中的“肃然起敬”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重点赏读:“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强幽默意味。以他乡比故乡,褒贬之情十分突出。“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2)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还”、“不如……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喜不已。”(3)这是“历史悠久”的鸭蛋,因为清代诗人袁枚曾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面提到“高邮腌蛋”。此次记录离现在少说也有200年了,可谓是“老字号”、“老品牌”了。(4)这是“吃法多样”的鸭蛋,因为“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和豆腐炒着吃——‘朱砂豆腐’”……重点赏读:“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汪曾祺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这种绘声绘色,这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5)这是“质细油多”的鸭蛋,因为“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6)这是“色彩鲜艳”的鸭蛋,因为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2.这么好的鸭蛋,我们吃起来是津津有味,可是家乡的鸭蛋在端午节的那天,仅仅用来品尝吗?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PPT呈现)挂鸭蛋—挑鸭蛋—吃鸭蛋—玩鸭蛋追问:对孩子们来说,端午的这一天,是怎样的一天?小结:快乐、幸福、童真、童趣。在高邮孩子的心中,鸭蛋不仅只是“果腹”、“解馋”的食品,还是他们的玩具、饰品和伙伴,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东西,于是,端午的鸭蛋自然就成为汪曾祺特别的回忆。(二)观“风俗”,明构思,探究写作技巧这篇课文写的是“端午的鸭蛋”,而开头一段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故乡的风俗,写了哪些风俗?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中心?交流提示:(1)共写了7种风俗:先写了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⑥“放黄烟子”、⑦吃“十二红”等。(PPT呈现,展示风俗图片)(2)从文章思路来看,谈“端午风俗”也属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必须首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是铺垫,也是蓄势。“也体现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三)诵“鸭蛋”,悟主旨,抒写生活的真趣1.齐读课文4、5段,想想:作者仅仅是在赞扬高邮的鸭蛋吗?说说你从课文中还读到了什么?自由发言:作者高邮鸭蛋的赞美自豪。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作者超然自在的童心。(汪曾祺淡泊名利、豁达开朗。他既无政治野心更无政治头脑,他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作者对童年幸福、快乐生活的怀想怀恋。作者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热爱。……2.一颗小小的鸭蛋,竟然展现了着作者热爱故乡、怀念童年的情怀,这种写作方法是?明确:借物抒情(有的同学可能答成“托物言志”,注意指导区分)。3.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温和、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因为能他从小小的鸭蛋里咂摸出生活的真味。老师相信,同学们也能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请以端午节或元宵节写一段文字,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生活的乐趣吧!100字左右。六、寄语乡愁汪曾祺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对各种洋节很感兴趣(让学生举例),却对于我们传统节日不是很了解,而且缺少感情。这位亲切的老人用一颗赤诚的心教会我们要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更要热爱我们的民俗文化。因为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是我们民族共同的声音。最后让我们怀着一颗虔敬的心,来倾听对乡愁的呼唤。(听赏:沙宝亮《记住乡愁》片尾曲《千古一脉》)(PPT呈现,展示)记住乡愁,珍视民俗文化,留住我们民族的血脉!【附板书设计】评测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门槛(kǎn) 贴符(fú)B.车胤(yìn) 门楣(méi)C.苋菜(xiàn) 浙江(zhē)D.络子(lào) 蛋壳(ké)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藉贯_____________
囊荧映雪_____________
淹蛋_____________城皇_____________
尤为不即_____________3.指出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A.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B.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的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C.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D.这场晚会,小演员们的精湛演奏技能,征服了观众们的心。4.(1)汪曾祺,江苏__________人,__________家。代表作品,小说《》《》,散文集《》《》。(2)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元稹)⒌中国古代留传下来许多苦读书的故事,除车胤“囊萤映雪”之外,请你再简要写出两例:答: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注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已并丕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答:2.对高邮咸鸭蛋出名的原因,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A.高邮大麻鸭是著名鸭种,鸭多,蛋也多。B.高邮人善于腌鸭蛋。C.高邮鸭蛋是双黄蛋。D.高邮咸蛋质细而油多,好吃中看。3.不能说明高邮鸭蛋出名的一句是:()A.外地人对高邮人“肃然起敬”。B.上海店铺必特别标明“高邮鸭蛋”。C.古书上有关于高邮鸭蛋的记载。D.高邮鸭蛋确实好吃,别处鸭蛋不能比。4.为什么“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5.文中画线句可否删去?为什么?6.你怎样理解作者贬别处的鸭蛋“发干,发粉,人口如嚼石灰”?7.下列加点词语有什么表现力?⑴“每逢有人……就……”⑵“必用纸条特别标明”⑶“……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⑷“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段文字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读写结合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温和、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因为能他从小小的鸭蛋里咂摸出生活的真味。老师相信,同学们也能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请以端午节或元宵节写一段文字,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生活的乐趣吧!1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C.2.籍萤腌隍及
3.D(应为“技巧”)高邮作受戒大淖记事蒲桥集塔上随笔除却巫山不是云5.如,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二、课内阅读1.高邮鸭蛋名闻遐迩。2.C.3.D.4.我认为只称道鸭蛋是小瞧了家乡人:高邮可称道者尚多,岂止一鸭蛋哉!5.删去亦可,不删为好:①一个我并“不喜欢”、又“不会做事”的文人却也在书中辑录了高邮鸭,足见高邮鸭蛋深受人爱,声名远播。
②这“随意”之笔,体现着作者的行文风格。6.用夸张的贬斥反衬高邮鸭蛋的精美可口,幽默而生动。7.⑴“每逢”表无例外,高邮鸭蛋广为人知;“就”说明反应之快,足见鸭蛋印象之深。⑵突出了高邮鸭蛋品质卓越,对顾客有非常的吸引力。⑶用决绝语气尽显热爱家乡夸赞家乡的骄傲与自豪之情。⑷用摹声法使食蛋之状如在目前,声形俱现,生动感人。8.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三、读写结合略。效果分析本次评测共有三个大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读写结合,难易适宜,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综合性。从学生完成情况看,效果相当理想。一、基础知识第1题,学生整体对字音把握较好,只有2位同学选A,对“门槛”的“槛”读音不把握。第2题,学生整体对字音把握较好。第3题,完成情况较差,3位选B,5位照不出错误选项,关键是对“技巧”“技能”二者区别不把握。“技巧”应该属于方法的一个范畴,主要指对一种生活或工作方法的熟练和灵活运用;“技能”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第4题、第5题完成较好。二、课内阅读第5题,第一点基本都能答出,但对第二点,这“随意”之笔,体现着作者的行文风格。三、读写结合从学生的交流情况来看,同学大多都能写出各种生活趣味,不乏精彩之处。几点重要启示:1、重视基础,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和巩固学生对基础的掌握。2、要尊重学习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自读自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获得个性化的体会。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3、注重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课内的积累,课外的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必须采取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观课研讨记录观课时间:2016年3月22日观课地点:录播室评课地点:集体备课室观评人员:管慧茹、李素芳、侯光强、姚冬举、仇汉广活动主题:《端午的鸭蛋》评课记录人:姚冬举主持人:侯光强评议过程:侯光强:姚老师今天为我们上了一节《端午的鸭蛋》的示范课,大家也都认真进行了观课活动,对于这节课,希望大家能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见解、看法和思考。先请姚老师谈谈他对于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姚冬举: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而《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文章,写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设计时,我设计了“激趣导入”“走近作者”“明确目标”“检查预习”“重难突破”“寄语乡愁”六个环节,在“重难突破”中设计了㈠赏“鸭蛋”,析特点,体味语言风格“(二)观“风俗”,明构思,探究写作技巧(三)诵“鸭蛋”,悟主旨,抒写生活的真趣”三个板块。最后寄语乡愁,听赏沙宝亮《记住乡愁》片尾曲《千古一脉》)记住乡愁,珍视民俗文化,留住我们民族的血脉的设计,这是在课文品读基础上的升华,整体感觉尚可,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敬请各位老师指导。管慧茹:1、本课多数导入设计,都是从节日,问端午有哪些风俗,姚老师从“有这样一位作家……”,从作家导入新课,特别是名人轶事,既点了题,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文章的语言的品读较为深入而透彻。师生双方互动较为充分。仇汉广:1、姚老师的这节课,采用“中间开花”的设计,前勾后连,重点突出。2、语言品析和朗读体会结合再紧密一些,再增加点读品,效果会更好。3、课堂节奏可以再快些。李素芳:1、课堂从鸭蛋的直接切入,新颖独特,足见教师处理教材的思维睿智及匠心独运。从这样一个精巧的角度切入教学,前勾后连,实现了课堂教学环节清晰、课堂主题集中的效果。2、教师基本素质较好。3、个别细节值得商榷。如课堂上品读“曾经沧海难为水”,未能回到“鸭蛋”上,点出作者的热爱自豪之情,这样点拨才更到位。侯光强:1、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综合运用诵读感知法、合作探究法、赏析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指导学生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汪曾祺语言风格,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学会思考。2、师生双边互动体现较好。3、结尾聆听《千古一脉》,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孜职业学院《大跨度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做账实操-代理记账行业的账务处理分录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幼儿舞蹈创编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篆刻学全套课件
- GB 1886.375-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钙
- 物业员工晋升述职报告
- 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GF-2003-0213)
- 耳鼻喉科各项规章制度
- 虹吸现象讲解
- 设备采购计划书
- 长兴县合溪水库清淤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
- 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 新闻选题申报单
- 医学伦理审查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