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_第1页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_第2页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_第3页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_第4页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调整亲子关系明确家长育人方向家庭教育有没有规律性?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在一家一户完全封闭的环境下完成“人化”过程的,所以家庭教育一直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当人们在叙述自己的家庭教育或自己如何教育孩子的故事时,由于选材不同,和使用语言能力的差异,使得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方法已经面目全非了。当人们应用听到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发现并不好用,并不能像人家那样把孩子培养成才。那么,我们能否找到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方法,而且谁都能使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才呢?我认为,我已经找到了家庭教育规律。本书将揭示这个重大的规律。并非平凡的故事多年来,我从没有觉得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别之处,好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的热销,以及关于《卡尔·维特的教育》一书的传奇故事,促动我反思回忆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通过回忆与反思,我吃惊地发现,我的父母尽管没有很高的文化,也没有明晰的理论指导,更没有清楚明确的教育理念,却凭借直觉无意识地把事情做对了。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他们竟然在没有人指导而仅凭自己朴素的想法,便把那些教育大师们所教导的事情给做对了,这才有了一家六个孩子,出了五个大学生、三个博士的故事。我1961年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当我驾着回忆之舟,在记忆的海洋中搜寻时,发现童年留给我的记忆,几乎都是美好的。蓝天白云下的嬉戏,草原上的追逐,夜晚的情歌已经是远景镜头;而父母教育我们兄弟姐妹的情景却象昨天发生的一样,每一件事都生动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能随口说出30个以上父母在教育我们兄弟姐妹时发生的故事。我父亲是一个诚实与聪明的人。在我们周围,诚实的人很多,聪明的人也不难找,但把这两种特质结合在一起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有些难能可贵了。我父亲大概应属于难能可贵之列吧。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性情温和却有原则的人,我从没有见过父亲发火,但却从未敢违抗过他的意志。当然他也从没有强迫我及弟弟妹妹们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父亲总是平等地和我们讲话,而且认真看着我们的眼睛听我们说话。这在那个年代是少有的。父亲的这种做法,培植了我们的平等意识,但却又使我们不敢造次。他从不打骂孩子,有问题总是跟孩子讲道理。对于我们那个落后地区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一点就更稀奇了。当时他的同事们就很奇怪,他一不打二不骂,他是凭什么把我们这一帮孩子管好的呢?并且还个个在学校里是尖子学生?如果你问他,他也说不太清楚。他会简单地告诉你:“对孩子不能打皮骂滑了,有话要好好说。”父亲是他工作单位的中心人物,他有很多朋友。他的朋友到我家吃饭,父亲总是当着朋友的面,适当地表扬我们,而在那个时代的通行做法——“人前教子,人后教妻”。由于在大人面前受到父母的表扬,所以我就得更加努力学习。我母亲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在我成年之后,我跟母亲开玩笑说:“我觉得你是一个纯感性的人,理性程序被删除了。”在我印象中,我母亲就是为了爱孩子而存在的。她无条件地爱着我们每一个孩子。在母亲的观念中,她的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她总是对我们说:“你是绝对聪明的孩子,你是最好的。”我经常与母亲打嘴仗:“你怎么知道我聪明不聪明?跟谁比较的?你说我是最好的,根据是什么?我看别人家的孩子也不错哇!”这时母亲就表现出纯感性的典型特点,她根本不跟你讲道理,只是说:“我就是这么认为,我知道我是对的。”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确认,奠定了我最初的自我价值,使我知道我很好,我是有价值的,我母亲喜欢我,因此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安全感。我母亲几乎是凭直觉做事的人的典型,我好象没有母亲用抽象理性讲道理的记忆。她总是用直观的例子并用感性的方式表达她的看法。我母亲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我老爷去世早,被迫失学,所以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我记不清多少次听母亲讲她没能念书的伤心故事,每次她含着眼泪讲完故事,我都会激动不已,从内心里觉得能读书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所以就更加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事实上,正是母亲的这些故事,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动力,而不是关于学习的大道理所起的作用。我母亲天生有一副好嗓子,要是她出生在有条件并且会教育的家庭,她一定会成为一个歌唱家。我记得小时侯,我们经常围坐在她身边,听她给我们唱歌,像《蓝蓝天上白云飘》、《康定情歌》、《敖包相会》、《二郎山》等等都是那时侯听母亲唱的。后来我回忆自己童年,觉得是那样的美好,实际多数是指母亲带给我们的欢乐。这对养成我们兄弟姐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当我回忆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不同角度反思自己的行为时,我似乎都能从童年所受的\o"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找到因果联系。多年来,我一直对“学习”这件事痴心不改,觉得只要学习就是没浪费时间,就是成长,就是收获,就感到快乐。总结起来,这种价值观及情感反应模式的形成,与我童年的家庭氛围和文化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我母亲没能念完书的遗憾,以及我父亲因文化太浅而导致他很多的无奈,这就使我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氛围——崇尚读书。读书好坏成为我家里衡量人行为的第一价值观。我这里说的是真正体现在人们行为及情感活动中的价值,不是人们嘴上说的而实际上并不是按其行为也没有引起情绪反应的那些所谓的价值。所幸的是,我父母虽然绝对笃信读书的价值,却没有强迫我们读书。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感动”我们,鼓励我们好好读书,长大能有所出息。他们在家里创造了一种崇尚读书的氛围,并用读书的好坏来评价每个孩子的行为,与此同时创造了另一个平等的环境,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逼孩子做任何事。这在今天看来,就太难能可贵了,简直就是奇迹。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的人就太少了,那是个读书无用论的时代;而一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不强迫孩子学习的人几乎找不到。绝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中,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根本就没有平等可言,所以家长强迫着孩子做事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我1980年考入大学,进入了我早已向往的学校——\o"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我上大学这件事,对我弟弟妹妹的最大作用,是发现考大学这条路是可以走通的。要知道,在我的家乡,在我之前,从没有人是靠自己努力凭自己能力进入大学的,我是家乡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因此,弟弟妹妹们对上大学有了充足的信心,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后来弟弟妹妹就陆续考上了大学,而我们三兄弟陆续都完成了博士学位。理论的探索1982年,我在大学二年级时,学校团委为了教育我们这些大学生,发给我们每人一本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儿子的信》,我一下子就被这本小册子吸引住了,我对人的成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我几乎把能买到的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书全都买到了,像《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集体的方法》、《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等,并如饥似渴地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学说,奠定了我最初的教育学基础。后来我阅读了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家庭学校》,对家庭的教育功能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当我读完了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后,对人的精神的成长有了较确定性的认识。但是这时候的理论兴趣都集中在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形成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开始对人的潜能产生了极大兴趣,对目前世界上关于人的潜能的各种理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涉猎和研究。通过对人的潜能的研究,我认识到人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可是现实中的人们,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潜能,其最大原因是受“自我观念”的局限,而“自我观念”是童年在\o"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和早期学校教育中形成的;通过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使我清楚地看到人的价值观排列是始自童年的家庭教育,价值观决定了人的思考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从而决定了人的行为。由此,我体会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孩子的精神人格塑造。后来,我又对《卡尔·威特的教育》及续篇、《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俗物与天才》、《神童作坊》、《天才儿童的思维训练》以及蒙台梭利\o"幼儿教育"幼儿教育著作等一系列家庭教育著作进行了深入研读。这些著作的精华,极大地丰富了我关于家庭教育的背景知识,使我对于家庭教育的规律性有了深层的理解实践的验证从1992年以来,我陆续为2000个家长讲过课,并直接为500多个家长提供过咨询。在为家长提供咨询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孩子出现问题,100%是家长有问题。”从实践中,当我跟孩子面谈后,我发现孩子没有什么问题,那些认为孩子的行为有偏差的家长他们自身有问题:是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能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能无条件地爱孩子,不能真正信任孩子,不能体谅孩子是未成年人的现实,不能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规律等等。这一发现,使我不能不把注意力焦点放在研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上。通过观察,我发现,家长的行为与孩子的行为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性。也就是说,孩子身上的问题,并不是家长身上的问题的简单重复映射。我们发现,有些家长身上的毛病,孩子身上并没有;而孩子身上却存在一些家长身上没有的缺点和毛病。那么这里的奥秘在哪里呢?当我开设第四期家长培训班时,在课堂上,一个被诊断为是儿童多动症的孩子在课堂上不停地说话。他的母亲大声地训斥他,而他根本不听。面对那母子俩,我突然来了灵感。我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来自他与父母的关系。也就是说,是孩子与父母之间所形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发现,对我来说,犹如拨云见日,顿时感到豁然开朗。我感到一下子抓到了\o"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本。原来无法解释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后续的家长培训课程都以重建“亲子关系”为重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也是一位家长,我在教育我女儿的时候,把我对家庭教育的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现在呈献给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我诚心希望本书能够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更希望我们中国的家长们,认真研究家庭教育的规律,真正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改变自己过去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为我们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那么,改善国民素质将不再是一句口号,同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早日成为现实。原谅孩子原谅我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却没能给你真正的爱因为我误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我用冷漠与无情把你年幼的生命抛进了爱的沙漠孩子原谅我的冷酷和自私曾经把无助的你丢给电视和别人而我却沉溺在无意义的应酬和无聊的娱乐之中我在事业的高尚名义下让初到这个陌生世界的你遭受无边的孤独和恐惧孩子原谅我的无知和愚蠢曾经那么粗暴地打骂你而我还理直气壮地认为都是为你好我在爱的美丽旗帜下残酷地摧毁了你娇嫩的生命花蕾孩子原谅我的私心和专横曾经那么不通情理地逼你学习让最美好的学习留给你的全是痛苦的记忆我用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和虚荣剥夺了你童年的欢乐压垮了你柔弱的臂膀孩子原谅我的任性和顽固在你哀求的目光下我仍不肯做出改变因为我把过时的教育理念当成了真理我固执地用拙劣的教育方法让你幼小的心灵经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和屈辱孩子原谅我的一切过错吧因为那些都不是我的初衷和心愿在我痛苦的胸膛中始终跳动着一颗爱你的心为了你为了你的未来我必须学习改变和成长今后我要用行动来让你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你建立良性亲子关系第一部分调整亲子关系明确家长育人方向第一章教子成功奥秘——建立良性亲子关系难道是我错了对于我们中国家长,最难接受的观点,莫过于说他错了。作为世界上最肯为孩子牺牲的中国家长,一心一意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可以忍受任何的痛苦甚至牺牲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在我们周围,二十几岁的单亲母亲,为不让孩子受委屈,从此不再嫁人是平平常常的事情;三十几岁单亲父亲,怕后妈给孩子气受,从此不再婚娶的事屡见不鲜。这对于西方人来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在这种情况下,当孩子教育出问题的时候,如果你说是他的问题,是他的错误导致的,他会断然否定你的说法。就像一位参加我的家长研习营的家长所说的:“听你这么说,难道是我错了?这怎么可能呢?”在我们家长眼中所看到的都是孩子的行为偏差。当你指出孩子的问题,可能根植于家长,家长会激烈地与你争辩:“怎么是我的错呢?咱就说我那孩子,我让他好好学习,可他不学呀;我不让他上网,可是他上呀;我让他上课好好听讲,可是他不听呀;我让他好好做作业,可是他看电视没完呀;我让他收拾房间,可是他偏不做呀;我让他多多看书,可是他却没完没了地给同学打电话;——哎,真是气死人了!而现在你却又说我错了,请问我错在哪里了?难道是我让他干那些坏事了吗?”中国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其潜在的思维模型是单向的,也即“家长是正确的,孩子是错误的。我们家长的天职就是用自己正确的道理来教育孩子”。所以家长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放在了叫做“正确”的那把椅子上了,而对于孩子来说那自然就是被放在了叫做“错误”的椅子上了。对于家长来说,看到孩子身上有缺点毛病进行批评教育是天经地义的,这还有什么说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家长那么理直气壮地批评孩子的心理原因。根据我的实际调查,很少有家长能够有智慧认识到家长行为与孩子行为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并且双方行为都受彼此之间关系的制约。人们没有能力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毛病只是结果,而这个结果的原因在我们家长身上,是我们的某些行为导致了孩子的那样行了解神奇的“关系”我们人类既是自然生物又是社会生物。作为自然生物的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的个体的人,他们彼此独立不同;而作为社会生物的人,我们应该看到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人,在这里,人与人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才说了那句著名的话:“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从人的行为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人际关系的制约。常识和经验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在陌生人面前,我们的行为比较拘谨有礼貌,在熟悉的人面前我们比较自由和放得开;在我们尊敬的人面前,我们的行为比较谦恭,而在尊敬我们的人面前,我们就表现得比较庄严;同样在爱我们欣赏我们的人面前,我们会表现得轻松自如,说话妙语连珠;而在不接纳我们挑剔批评我们的人面前,我们会浑身不自在,语言笨拙,行动迟缓。为什么同样的我们在不同人面前,会有不同的表现呢?当我们深入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时,我们就会明白,作为社会生物,我们的行为受到我们与周遭的人关系的制约,一方面我们要寻求别人的认同,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对别人的行为做出反应。那些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只要超过一定的时间,他们对我们的看法就固定了,而我们对他们的看法也固定了,至此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就固定了。双方都会按着对对方的“成见”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因此双方的行为方式也就固定了。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爸爸面前表现得像绵羊一样温顺,而一转身在妈妈面前却表现得像疯狗一样不听话的原因。这个孩子跟爸爸的“关系”,使得他表现得温顺,而他与妈妈的“关系”使得他表现得桀骜不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也非常像无色透明用肉眼看不见的迷宫的墙壁一样,在控制着人们的行为。当我们与周围的人的关系固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也就固定了。我们下意识地对环境做出反应,以至于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是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当我们在考察彼此近距离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行为时,比如考察丈夫的行为或妻子的行为,再比如考察孩子的行为,我们必须首先研究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状况,才有可能找到他们行为背后的真相。否则我们只是一厢情愿地主观武断地把某些行为归结为我们想象出来的原因。透视孩子的无形生存空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孩子无形生存空间。由于这个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有足够的智慧才能看得见它的存在。当家长们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彼此双方就会形成对对方固定的印象和看法。在他们之间,当一件事情发生时,彼此都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按自己对对方的印象和看法来预测对方的行为反应,然后再根据这个预测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比如,孩子在学校惹了祸,与同学打架或与老师吵架了,不论他是否有理,他只要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认为,回家我要是跟我爸妈说了实情,他们根本就不会听我解释,而会对我一顿臭骂或一顿打。这样他回家后,就绝对不会把学校的事情告诉家长,他会千方百计地隐瞒实情。而在我们家长看来,这个孩子撒谎。同样的事情,如果这个孩子,根据他以往的经验得出结论,回家只要跟爸妈解释清楚了,他们一定会理解并且他们会帮助我分析解决问题。那他回家后会急不可耐地找爸爸或妈妈来说明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我们的文化和习惯使我们单纯地从一个方向看待孩子的行为,几乎没有人想到,这个孩子的所谓“撒谎”行为或“诚实”的行为是由家长的原因引起的。在这里,左右孩子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已往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头脑中形成的对家长的印象,同样家长对孩子的固定看法,也决定了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家长与孩子双方都会根据这些预先存留在其头脑中的“东西”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我们把这种现象表述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即“亲子关系”。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行为起着核心的制约作用。它就象一条看不见的绳索,规范或束缚着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也即家长与孩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支持,那么孩子的行为表现正常,他的外在表现为对人有礼貌,听家长老师的话,学习自觉、好学上进、体贴关爱他人等等。如果家长与孩子相互猜忌、缺乏信任、相互敌视、关系冷漠、彼此误解、相互奴役,那么孩子的行为就一定扭曲,外在表现可能是不听话、看电视没完没了、上课说话、对家长的批评指正有逆反心理、与老师顶撞、上网吧或经常与同学打架等等。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生长的无形生存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是宽松正常的,那么孩子会健康成长;如果这个空间狭窄扭曲,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一定会受到阻碍。我们知道,孩子之所以是孩子,首先,在心理上他们是成长中的人,使他们能够判断是非、分辨好坏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他们会不断地犯错误;其次,在生理上他们是正在发育的人,他们控制使用自己身体的能力尚待生长成熟之中,所以他们会常常受到伤害而把事情做错;再次,他们是学习中的人,使他们把事情做对的技能还没有完全训练出来,所以不论他们主观上怎样努力,他们还是经常把事情做坏。基于这三点,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应该有明确的预期:他们会不断地做错事。通过语言哲学的研究发现,一个陈述句,在没有确定的语言环境下,可以任意解释。这就告诉我们,当听人讲话时,如果我们不合作,不愿意听对方的话,那么我们会对对方的话做出自己的解释,这个解释可能与讲话人初衷完全相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讲话人没有好感,即使讲话人的本意是好话,我们也会听成是坏话。如果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出现问题,孩子不信任家长,不相信家长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好,那么孩子就无法正确理解家长话中的正面意义,此时家长说的尽管都是真理,可是孩子根本就不会按你说的去理解。这样的结果,虽然家长与孩子在表面上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可是在孩子的心灵上,他已经成了一个流浪儿;他得不到成年人正确的指导,他会按他自己的判断和欲望来驱使自己行为;由于他还是一个孩子,他的价值观、身体和技能都处在成长之中,还没有完善,无法按人类正确的法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他基本上是按动物的法则来行为,所以学坏就不可避免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证明了,如果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出了问题,那么孩子的教育就一定会出问题。可能有些家长还想争辩说,那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出了问题,也有孩子的一分责任呀!在这里我们只想强调指出,家长是成年人,在逻辑上,你知道所有的对错规则,你的身体发育成熟,你受过技能的训练,同时家长手中握有物质的支配力量,所以在与孩子的关系上,家长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其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起着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如果这个关系出了问题,家长应该负全部责任。孩子有问题就是家长有问题在我们中华文化中,仿佛孩子有问题,都是孩子的错,与家长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很多家长会不厌其烦地甚至理直气壮地跟人讲他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自己如何如何的辛苦而孩子又怎样的不懂事。其实这是无知导致的误解。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他什么都不懂,他对待生活中一切问题的方式都是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的。正像卢梭所说的那样:“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最初是由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决定的。”孩子是从他的生活环境之中学到的如何应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方式方法(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将此称为“生活样式”)的。如果一个孩子对人没有礼貌,那我们基本可以肯定:第一,这个孩子曾经被“没礼貌”地对待过;第二,没有人教会他如何礼貌待人。同样,一个孩子不愿意学习,那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在这个孩子的生活经验里,第一,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第二,没有人教会他如何学习。由于人的学习能力太强大了,孩子在他生活的环境中,轻易就学会了很多东西。这给了我们一个错觉,以为所有的生活道理和正确行为,孩子不用教就应该自动会。其实,孩子的任何正确行为,都是要教的,要反复训练才能最后定型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家长没有耐心细致地给孩子以指导,那么孩子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行为偏差。当孩子在他的生存环境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他实际上是随机地从环境中选取学习样板,这样他是选到什么就模仿什么。什么东西进入他的大脑全凭当时他的注意力焦点集中到什么上了,如果好的东西进入他的视野,他可能学习到好的东西;如果坏的东西进入他的视野,他可能学习到坏的东西。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看他当时处的角度和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他的角度和状态不同,他很可能把好的东西当成坏的东西学习,反之把坏的东西当成好的东西学习。应该说孩子没有经过耐心指导,自动学好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现在我们已经完全明了那些被人称颂的好孩子,都是经过精心培养教育出来的,只是有些父母是无意识地把事情做对了,就像我的父母在我们兄妹六人身上所做的事情一样。如果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那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我们都知道没有家长刻意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坏,我们之所以说孩子有问题是家长有问题,是因为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家长负完全的责任。我们要永远记住,孩子没有带着任何错误的观念和缺点毛病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后来涂抹上的一道道缺点毛病的印痕都是我们家长所为:有些是我们家长因为无知所为,例如我们不懂教育学和心理学所犯无心之过;有些是我们的错误观念驱使我们所为,例如我们认为孩子必须听我们的话因而强迫孩子服从由此所犯的过错;还有些是我们因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所犯错误所为,例如我们自己情绪失控却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所犯的过错等等。孩子糟糕大多是家长有问题如果我们去做一次社会调查,首先去调查那些教子有方,孩子非常优秀的家长,你去问他们:“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相信他们十之八九会回答说:“其实也没怎么教育。”然后你再去访问那些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的家长:“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相信他们会十之八九拉着你的手跟你讲上两小时,历数孩子的缺点和自己教育孩子如何辛苦。在此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仿佛家长越努力,孩子的问题越多,而那些似乎没怎么教育的孩子却很优秀。揭开教育孩子神秘的面纱,我们发现那些优秀的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也就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正常,这样他们可以得到父母的正确指导而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而那些有问题的孩子的背后一定有着糟糕的家庭关系,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而扭曲,使得孩子没有可以健康成长的空间。在这里我们看到决定孩子行为好与坏的关键性因素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好与坏。而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家长,看到孩子身上有缺点毛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马上就劈头盖脸把孩子批评一顿,如果不管用他们会变本加厉把孩子打一顿。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绝对无法该掉孩子的缺点毛病,不但于事无补,只能使事情更糟。通过以上内容的研讨,我们知道,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么就一定是家长有问题,是我们家长对待孩子的观念有问题、家长对待孩子的情感有问题、家长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有问题,从而导致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有问题。如果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扭曲的,变形的和凝固的,那么我们不改变这个关系就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是断然做不到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行为的土壤,什么土壤生长什么苗,要想让孩子改掉他身上的缺点毛病,我们就必须给他提供改变的土壤和空间——也就是必须首先改变他与父母的关系。因此,要改变孩子的缺点毛病,我们必须先改变家长的观念、情感和行为,通过家长的改变,孩子逐渐体会到爸爸妈妈变了,然后孩子有了新的情感感受,由此产生了改变缺点毛病的动力。透过家长的改变,孩子的头脑中对自己和家长的观念改变了,这样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改变了,从而使孩子的行为发生改变有了可能性。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明白,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构成了孩子的无形的生存空间。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杰出的人,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建立与孩子之间良性的亲子关系。当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正常,我们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指导,而他们才有可能培育出健全的人格。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在中国家长的心中,养育孩子就是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孩子身体发育良好;教育孩子就是教会孩子学习数理化史地生等自然知识和语文、外语等学校开设的社会科学知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仿佛孩子只要学习好了,就一定能成才。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观念上普遍存在的灾难性误区。假如我们把孩子比做一棵树的话,树冠是孩子的智力,树干是孩子的身体,而树根是孩子的心灵,是孩子的生命之根。树冠代表着孩子头脑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和学会的技能,它是孩子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基础上才能完成的任务。树干代表着孩子的身体,它的发育成长所遵循的是自然规律,是由上帝决定的,只要我们家长按正常的生活方式供给孩子物质营养,孩子就会按人的形状慢慢长大。树根代表着孩子心灵的发育成长,就一棵树而言,树根决定着树干和树冠,如果树根出了问题,那么树干也无法长成参天大树,而树冠更无法枝繁叶茂。因此,我们家长必须把我们的目光盯在孩子心灵的培养上——塑造孩子的生命之根。孩子在出生时,犹如一粒种子,他有成为人的可能性,也有成为狼或猪的可能性,就看我们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养分。如果把孩子放在狼群里,对他的大脑进行“狼化”,几年后这个长着“人”的模样的动物,行为举止是狼的特点;同样如果把这个孩子放在野猪群里对其进行“猪化”,几年后我们得到的是类似人的形状的猪。我们只有给孩子提供正确的人的环境,并对其进行“人化”,才能把他培养成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们,不能明晰地清楚该给孩子提供哪些“人”的养分,才能把孩子人化成一个人,更不知道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人格特征”才能发展成一个杰出的人。我们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在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下意识地管教孩子的。所以有时我们在不自觉之中做对了一些事情,而也做错了一些事情,但是我们从没有清晰地知道我们所做的事情,在孩子身上会起什么作用。通过亲子关系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家长要在孩子身上完成的任务是塑造孩子的六大生命之根,而不能碰的是三条高压线和两个陷阱。自尊心——精神人的脊梁骨自尊心——精神人的脊梁骨每个人一生必须处理好三种基本关系:第一,就是你与你自己的关系;第二,是你与别人的关系;第三,是你与上帝的关系。你与你自己的关系,是指你在内心里对你自己的认同程度和接纳程度。它涉及到你的基本价值观和你对自己的总体评价。你与自己的关系既是你人生的基础,同时也是你与其他人关系的基础。而你与别人的关系,是指你作为一个主体,围绕着你这个主体而形成的你与其他主体所形成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你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你能否成功、快乐、幸福地度过一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与别人的“关系”的好坏程度。至于你与上帝的关系,是指你的人生意义,你是否在你的生活中找到了意义,对你人生质量有决定的影响。一个孩子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他生命之初就必须先在内心里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他必须先接纳他自己,喜欢自己,尊重自己。当他在自己内心里认为他很好,他值得人爱和喜欢,他的内心就产生了自我价值。有了自我价值,一个人的生命之火被点燃了,他的精神生命开始向外扩张,他开始学习自然知识和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自我价值是人活下去的理由,也是人奋斗的原因。自尊心是自我价值的核心。自尊心的下面有两条深层的根:羞耻心和上进心。羞耻心,使人在做了坏事时产生羞耻感而痛苦因而远离这些坏事。要知道是羞耻心促使我们大小便要避开其他人而到厕所里进行。人如果没有羞耻心,那么他就会按动物的生存方式来行为而不会按人的方式来行为。对于一个没有羞耻心的人来说,他的行为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根本就无关紧要。这样对他的行为就失去了社会制约,那么动物的本性使他怎么舒服怎么方便就怎么干。上进心,使人不甘心在人群中居于落后的地位而奋起努力。人作为一种社会生物,他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就是获得他的同类的认同和羡慕,因而在他的同类中找到优越感。当一个人有了上进心,他就会去追求社会的承认和人的羡慕的眼神。这样他就会研究人类社会的法则,并自觉按社会法则所设定正面方向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与此同时,他必须努力去获得别人也想要的东西,比如地位、权力、金钱、学问、美感以及健康等。因为只有得到了别人也想要却没有得到的东西,那别人才羡慕他。一个人的自尊心,是他的精神人的脊梁骨,有了自尊心,他才像人一样站立起来了。自尊心是一个孩子由“动物”变成“人”的关键,是自尊心的作用才使孩子按“人”的方式来行为。如果我们希望通过语言的方式(鼓励、表扬与批评)矫正孩子的行为偏差,那么孩子拥有自尊心是前提条件。如果孩子没有自尊心,那我们就无法通过语言的方式来纠正他行为的偏差,而只能用对待动物的方法(打骂、威胁)来强制他按我们的意愿来行为。当孩子的自尊心没有了,那就是中国土话中所说的“没皮没脸”了,一个人一旦没皮没脸了,别人的目光和话语对他就失效了。我们中国的家长们,由于受中国\o"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居高临下地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中国有句俗语说:“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就突出反映出这种文化内涵。今天看来这都是错误的:在人前教子,是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人后也不能教妻,今天的男人不被妻教就万幸了,你还敢教妻?夫妻之间是天然的平等关系,抱着“教妻”的思想和妻子一起生活那是不幸生活的开始。我们文化中,缺乏对于人的自尊心重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尊心是一个人的精神人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当我们用打骂和恶意的批评把孩子的自尊心消灭殆尽时,我们又希望孩子好学上进力争上游,这本身就是南辕北辙的笑话。自信心——进入大脑的主程序几乎所有的教人成功的书籍,无一不提到自信心对人取得成功的作用。但是人们强调自信心的作用,主要是从把事情做成功的角度来说的。通常我们理解自信的重要性,都是从自己的经验中认识到,自信对人把事情做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而自信心起作用的原理,却很少为人所知,更少有人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理解自信心的重要性。我们要理解自信心对人的作用,只有了解人的大脑的运作原理,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我们的大脑,是一部神奇的学习思考机器,它受控于我们的信念。当我们正在做某种事情时,如果我们认为这件事我们一定能做好,那我们的大脑就会发挥它的能力,想出办法把事情做好;相反,如果我们认为这件事情我们一定无法做好,我们的大脑就会停止寻找能够做好该事情的办法,转而去寻找解释我们为什么做不好的理由。由此我们看到,当一个人有自信心时,他的大脑就解除了限制,而进入了工作状态;当他没有自信心时,他的大脑主工作程序就被上了锁,因而进入了解释程序。当我们遇到一件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有三种态度:一是“我能够”;二是“我不能”;三是“我不知道”。这三种态度中,只有第三种态度——“我不知道”说的是事实,而前两种态度都是主观的。因为你没有做过,所以不论你认为你能做还是你认为不能做,你都是凭已往的经验和你头脑中的信念而推断出的结论,不代表你真的能做还是不能做。可是,这三种态度,对一个人大脑的作用,却是截然不同的。当我们对待要做的事情持“我不能”的态度时,我们的大脑就停止去寻找能够做成该事情的方法,转而去寻找“为什么我不能做成此事”的理由,此时就相当我们的大脑关闭了主运做程序而进入“解释”程序。当我们对待要做的事情持“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的态度时,我们是在事先给自己找理由:“如果我失败了,你不要埋怨我呀,我已经告诉过你了。”这时我们的大脑处于探路者的状态,它走走停停,当它搜集到的反馈信息是有助于成功的时候,它会继续它的工作;当它搜集到的反馈信息是无法完成任务时,它就会停止正面工作,转而去解释“我为什么不能完成工作”,由此使工作陷入瘫痪。当我们对待要做的事情持“我能够”的态度时,我们的大脑会不遗余力地寻找办法把事情做对。当事情在表面上看来几乎无望时,是我们内心里认为“我能够”的信念克服了绝望而使工作继续做下去。当孩子在学习当中,他每天都要遇到学习新课,那就意味他要做他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他如果没有信心,认为“我不能”,那他在学校的生活简直是灾难。因为面对每天的新课他会陷入极端的困境:一方面,由于他认为自己学不会而产生极大的挫败感;另一方面,他还受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最主要的是他还没有别的选择,在环境的压力下,他还得继续学习,继续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最后他被迫失学。当孩子在学习当中,对于新课业,他的态度是“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时,他是在试探着学习,能学习进去就学,学不进去就撤退。这样他可能在某些他有兴趣并培养出相应的学习能力的学科上成绩非常好,而在那些他没有兴趣的学科上吃败仗,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在总的学业上表现出平庸的轨迹。只有当孩子在内心建立起“我能够”的信念的时候,他学习才走上了坦途。面对新的课业,当孩子抱定“我完全能够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的坚定信念时,他的大脑因为有此信念而排除了对失败的恐惧的干扰,直接进入了“专注状态”从而发挥出它的潜能找到方法把事情做对。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有的是有意识培养了自信心,有的无意识地建立起了自信心,所以他们才在学业上突飞猛进。比如,甲乙两个孩子,都是11岁,他们的背景知识基本相同,他们的聪明程度相同,可是他们的自信心不同,甲有自信心,而乙没有自信心。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数学题:“A车车速为80公里/小时,先走半小时;B车车速为100公里/小时,开始追A车。问:1、B车多长时间能够追上A车?2、三小时后,哪辆车在先?两车之间的距离多少?”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看看两个孩子的大脑的运作过程。甲孩子,他拿到题之后,首先在脑海里想到:“我是聪明的,数学非常简单,这题我会做。”于是他进入了“专注状态”,他的注意力焦点直接集中到题目本身当中,去分析题中给定的条件,以及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具体程序是:“A车车速80公里/小时,先走半小时,那么A车先走的距离是80×0.5=40(公里);而B车车速100公里/小时,那么两车是速度差是100-80=20(公里)。也就是说,B车每小时比A车多走20公里,那么B车追上A车的时间是40公里除以20公里/小时等于2小时;而三小时后,B车走的总距离是100×3=300(公里),A车走的总距离是40+80×3=280(公里),于是明显可以看出,B车在先,两车之间的距离是20公里。”乙孩子,他拿到题之后,首先在脑海里想到的是:“我是愚笨的,数学非常难学,这题我肯定不会做的。”然后他开始读题:“A车车速80公里/小时,先走半小时,”读到这里他的思维开始走神:“A车你凭啥先走,你有什么事吗?你先走半小时干吗?为什么不等等别人呢?真是太自私了——”当他回过神来继续读下去:“B车车速100公里/小时,开始追A车,”读到这里,他又开始走神了:“哇!时速100公里耶,太快了吧,你为什么追A车呀,难道是警察追小偷吗?”接下来他又开始读下去:“问:1、什么时间B车可以追上A车?2、三个小时后,两车距离多少?哪辆车在先?”读到这里,他已经很愤怒了:“我怎么知道B车什么时间追上A车?我又没有实际追过!谁知道三个小时后他们跑到哪里去了?我才不管它哪辆车在先呢。这老师简直就虐待狂,是成心和我过不去,用这种倒霉的题目来难为我,哎,真是太倒霉了!”当老师问谁做出来了?甲孩子立即举手并说出答案,而问到乙孩子他说:“我不会!”我们从外在的角度观察,而得出一个表面的结论:“甲孩子聪明,乙孩子愚笨。”其实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两个孩子的在智力上表现的差异,不是遗传基因造成的,而由于不同的教育导致的自信心不同造成的。乙孩子之所以算不出来题目,不是他不会,事实真相是他的大脑因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计算该题,所以他的思维一片混乱,开始无目的地联想,他根本就没有实际进行计算。那他怎么会算出来呢?从上述例子,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自信心在人大脑运作上的作用。自信心是我们的大脑进行高效率工作的前提。因此,如果家长们想要自己的孩子学习好,首先必须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自信心。责任心——管住自己的心锁有责任才有成长。我们中国人总以为责任心是领导人的事情或是成年男人的事情。我们通常说一个人有责任心,好象指的是他对别人做了些有助益的事,或对他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地完成。通常人们说一个领导人有责任心,好象是指他为员工谋福利,帮助员工解决困难;说一个男人有责任心,好象是指这个男人比较顾家,对他的妻子孩子比较好,肯为他们花钱和肯为他们牺牲。这实际上是责任心的外在的表征。其实,责任心的心理学定义应该是:一个人驱使自己去兑现自己所做承诺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建立起责任心后,在他的价值观中,认为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否则就不该做这个承诺。在他看来,不兑现自己的承诺是骗子的行为,好人是绝对不应该做这种事情的。这样,当一个人向别人或组织做出承诺后,是责任心驱使他信守自己的诺言,尽管这样可能痛苦,但是他仍然迫使自己完成诺言所设定的行为,不论这个行为是主动做些什么事情还是被动地管住自己遵守纪律。这是因为如果他不兑现自己的承诺,他会看不起自己,会使他更痛苦。当我们意识到我们人类是社会生物,是群居的动物,就会发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我们的行为或者提高别人的\o"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或者降低别人的生活质量。如果我们看到了自己对别人的生活所产生的这种影响,我们又在意这种影响,并希望自己能够对他人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那我们就会产生对自己行为的自律性。一次海难事件中,幸存者8人挤在一只救生艇上。在海上飘荡了8天,仅有的淡水是半瓶矿泉水。每个人都恶狠狠地盯着那小半瓶矿泉水,都想立即把它喝下去。船长不得不拿一杆长枪看着这半瓶矿泉水。坐在船长对面的是一名50岁的秃顶男人,他死死盯着那半瓶矿泉水,随时准备扑上去喝掉那仅剩的救命水。当船长打盹的一瞬间,秃顶男人猛然扑上去,拿起水就要喝,被惊醒的船长拿起长枪,用枪管抵着秃顶的脑门命令道:“放下,否则我开枪了!”秃顶只好把水放下。船长把枪管搭在矿泉水的瓶盖上,盯着坐在对面的秃顶,而秃顶仍然眼睛不离那瓶决定众人命运的半瓶水。双方就这样对峙着。后来船长实在顶不住了,昏了过去。可是就在他昏过去的一瞬间,他把枪扔到了秃顶的手里,并且说了一句:“你看着吧!”原来一心想要自己喝掉那半瓶水的秃顶,枪一到他手里,他突然感到自己变得伟大了。接下来的4天,他尽心尽力地看着那剩下的半瓶水,每隔两小时,往每人嘴里滴两滴水,而自己决不多滴一滴水。到第四天他们获救时,那瓶救命的水还剩下瓶底部分一点水。他们8人把这剩下的水起名为“圣水”。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被赋予责任,就马上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开始产生自律,开始变得伟大起来。我们中国的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他们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要求孩子只学习就行了。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端有害的,这无非是培养没有用的废才的最有效方法。当我们的孩子从小什么都不做,他的大事小事都由父母包办,时间久了他就什么都不会做了,他会越来越自卑。他的所有责任都由其父母来承担,他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更没有学会对别人负责,他在生活中觉得自己是一个无用的废物,他没有任何的价值感。我们人类在自我生命的深处,必须感觉到他与这个世界存在某种联系,他才找到了“意义”的纤绳。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负责时,他就感到自己的生命与该事物联系到一起了,因此产生意义感。当他感觉自己在某事物中起了作用,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他因此找到了价值感。责任心是我们人类作为社会生物的本质属性。人作为一种群居的生物,我们必须与我们的同类发生人际关系。而要与别人发生人际关系,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人必须兑现自己的承诺。否则人们就没有办法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建立不起来稳定的人际关系,那么社会合作就无法真正展开,那我们人类社会也就无法运行了。就个人而言,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他无法与人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也就无法快乐、无法幸福、无法成长。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家长们必须让孩子对一些事情负起责任来。特别是对他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负责。主动进取精神——人生的动力源一个孩子长成成年人后,能否在人生中取得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他头脑中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他的人格中有没有主动进取的精神,有没有永不言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他能与别人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主动进取精神,是一个人在骨子里要出人头地的那股子劲,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当一个人有了他心中想要的事情时,他会涌起要得到那种事情的冲动。这种要行动的冲动,会驱使孩子行动起来。当行动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时,他会继续行动下去。我们就是要培养孩子身上的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主动做事和被动做事,对做事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很少有人明确地知道,一个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对学习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学习态度,他愿意学习,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他的大脑会被激活。大脑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大脑注意力焦点会牢牢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会迅速扑捉到要学习的信息,然后记下来。如果学生自己不想学习,他被人逼迫来学习,那他的注意力会涣散,此时对学习的内容会视而不见,根本就学不进去,白白浪费时间。一个人是锐意进取还是原地徘徊,对人生的成就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将决定我们有什么样的人生。当孩子在他的童年时,家长让他尝到成功的滋味,当孩子成功时,家长及时地表扬孩子,让孩子把成功与至高的快乐联想在一起。然后不断地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每一次的成功,让他在自己的人生经验中切身体会到成功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快乐。时间一长,孩子尝到的成功所带来快乐的滋味越来越多,以至他产生对成功感觉的需要,这样他就会主动去寻找能够获得成功感觉的机会,由此产生出主动进取的精神。主动进取精神,有的人是从小培养的,有的人偶然被激发出来的。从小培养主动进取精神的方法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断地鼓励孩子,不断地表扬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成功是快乐的,从而产生对成功的追求。而偶然激发的主动进取精神,是当一个人在贫穷平庸的生活中太痛苦了,突然受到偶然事件的刺激,他发现自己的生活简直就不是人过的生活,由此产生要摆脱痛苦生活而奋斗的欲望。这里第二种方法,纯属偶然,很可能一个人在贫穷和平庸的生活中呆久了,就习惯了,他把贫穷和平庸的生活当成了生活的常态,从而永远失去了奋斗的欲望。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才能保证孩子此生必保成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兴趣是学习行为的生理学动力在我们中华文化中,一直把学习这个行为与痛苦联结在一起。仿佛一个人要想学习好,就必须忍受巨大的痛苦,这样,一个人忍受痛苦的能力,就等同于他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能力。中国古人在教导孩子学习的问题上,流传下很多古训:“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寒窗苦。”“十年冷板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这些古训的原义旨在教导人们向那些有毅力的人学习,在学习上要用功。但是这些古训在无意间却传递着错误文化信号:学习是一种痛苦的行为,一个人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忍受痛苦。这里暗含的逻辑假设是,一个人忍受痛苦的能力,与他的学习成绩成正比,也就是他忍受痛苦的能力越强,那他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实,学习作为众多人类行为的一种,对于人主观感觉的影响,没有天然的快乐或痛苦。学习行为在一个人身上引起的快乐反应还是痛苦反应,完全取决于他最初的生命经验。如果在一个人的生命之初,父母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教会孩子学习,那孩子就会把学习行为与快乐联结在一起,那么他会不断重复学习这个行为。因为人是一个有机体,他的基本生物学规律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所以让他快乐的事情他会自动去做,他仅仅是为了追求快乐就去学习,而不必靠什么毅力。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早期,没有人向他传达学习是快乐的正确的理念,而是传达了错误的观念:“学习是痛苦的,要忍受痛苦才能学习好。”并且没有人教会他正确的学习方法,他没有培养出学习的能力来,就被逼迫达到某种标准(在学校学习和考试)。如果他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就被批评甚至被打骂,使他在学习的事情上体会到的都是痛苦的感觉。这样在他主观感觉经验中,就会把学习与痛苦联结在一起。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一学习就会立即感觉到痛苦。又因为他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生物,所以他的生物本能让他立即从学习上走开。而我们成年人却不理解孩子的感受,认为他没有毅力,进而又认为他没有出息。处在此种境遇下的孩子,真的是太不幸了:本来他们是先被误导的,然后他们又被定义成“没毅力”,进而又被升级为“没出息”。最不幸的是这些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会真的以为自己没有毅力,然后会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出息。今天的心理学特别是神经语言学(NLP)的研究,已经揭开了人类神经运作原理之谜。人类的神经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联想,它会把不相关的事情联想到一起。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我们的神经系统会把当时做此事的“感受”与该事情联想在一起。而不管此时的感受是“快乐”还是“痛苦”,只要当时做该事情时所体会到的感受就会被自动地记录在潜意识里,下次再做该事情时,上一次的感受就会自动地出现。当我们在最初接触某件事情时,如果当时所处的状态适合做此事,并且找到了做此事的方法,使他做起此事来感到轻松愉快,找到胜任感,如果此时再有人在现场给予他表扬,他会感到极大的快乐,从此把做此事与快乐联想在一起。这样经历一段时间,他会形成做此事就快乐的条件反射,此种条件反射我们平常称为“习惯”,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给它命名为“兴趣”。在我们传统中国人看来,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那是他有毅力,是人格伟大;如果一个孩子的成绩不理想,那就是他没有毅力,就是没有出息。这其实是一个重大误解。事实的真相是:当一个孩子幸运的话,在他的生命早期,有人向他传达了关于学习的正确的理念,并且在学习时有人正确地指导,使他把学习与快乐联结在一起。人是一个有机体,控制有机体行为的核心法则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因此,为了寻找快乐,他会自动去进行学习的行为,由于他做的多了,自然学习的知识就多了;由于实践的机会多了,学习的能力自然就增强了。当他开始学校的学习生涯时,他已经具备了学习的能力,他会轻松地适应学校的生活。由于他爱学习的行为,恰恰符合我们文化的要求,他被老师表扬,被同学羡慕,被家长喜欢,最幸运的是这个孩子自己也认为自己有毅力、聪明、有天赋。他简直像上了天堂。相反,一个孩子如果非常不幸的话,在他生命早期,没有人向他传达关于学习的正确理念,也没有人给予他正确地指导,他所受的教育与指导都是错误的:他周边的人都告诉他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要想学习好就必须能忍受巨大的痛苦,在他还没有找到学习的快乐与意义时,作为一种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自然生物,他理所当然从学习上逃开了。而我们的文化却对他的这种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他周围的人都会对他的这种“不学习”行为进行干预,轻的好心规劝,严重的要对他进行打骂,同时会指责这个孩子没有毅力,并且会上升到人格的高度来评价他,说他没有出息。而最不幸的是这个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逐渐他会完全接受人们对他的评价。他认为自己很笨,不是学习的材料,进而他会坚信自己没有毅力(他认为要学习好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最后,他在内心里鄙视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出息,他们羡慕那些学习好的人,认为他都是比自己强的特殊人,他们做的事而自己做不到,因而他会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他等于下了地狱。我在大学期间读到一本前苏联心理学家写的书,书名叫《学习与兴趣》我从这本书中第一次知道学习兴趣是培养出来的,而决不是天生的。当一个人的生命早期,接触到某种东西,如果他能做得来找到胜任感,如果他再找到美感,那就会鼓舞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长,当他一做该事情,就产生生理上的快感,此时“兴趣”就在他身上诞生了。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习的事情上,要认识到,孩子学习什么知识其实并不重要,比知识重要十倍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而比学习能力重要十倍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而我们一旦在孩子身上培养出了学习兴趣,那学习能力就非常容易培养起来。而有了学习能力和兴趣,那学习知识就是一个快乐的旅程,他会易如反掌地学会他想学的任何知识。良好习惯是杰出表现的自动程序一个人是否杰出,主要表现在他的行为上,而行为表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杰出的人,就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下,如何应对的自动反应。我们人类是一种高智能生物,我们是以异常复杂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我们生下来就会的行为叫本能;除此之外,其余一切都得学习。在我们日常生活所进行的行为中,绝大部分的行为都是靠后天培养和训练。我们把一种行为,教给孩子,然后让他反复练习,后来他就“学会”了此种行为。时间一长,他已经熟练了该种行为,他不用用心想就会做此种行为。此时我们把该种行为命名为“习惯”:像吃饭、走路、睡觉、穿衣、说话、刷牙、洗澡、看书、接人待物等等。这是行为层面的习惯。第二个层面的习惯是情感层面的习惯。我们人类是情感的动物,对待我们周围的事物,我们总要做出情感反应。我们对待每天接触的事物总是要做出是喜欢还是排拒的情感反应。除了受自然本性影响外,就是受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形成了对某一类事物固定的情感反应,那他就形成了习惯性模式。比如,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兴奋,他渴望战胜困难后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而另一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沮丧,他赶紧从困难处逃开以避免困难带给他的压力。再比如,有的孩子,当他“给予”的时候他感到非常快乐,也就是说当他能够给予别人帮助时,他会感到自己有价值因而非常快乐;而另外的孩子,则是当他“获得”的时候感到非常快乐,也就是说他从获得别人的帮助或东西而感到快乐。还有,有的孩子一遇到“好事”的时候就快乐兴奋,他会不断搜集好事情而使自己快乐;而另外的孩子则是遇到“坏事”时候感到快乐和兴奋,他会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坏事情上来寻找快乐和兴奋。第三个层面的习惯是思考层面的习惯。人的思维习惯都是在童年形成的,优秀的人就是从小养成了卓越的思维习惯。然后,他就会不自觉地使用他的思维习惯去加工每天遇到的问题,从而决定自己如何对待的态度。比如有的孩子养成了从‘阳光’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他总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而另外的孩子却总是从“阴暗”的角度去看问题,他总能找到事情对他不利的一面。再比如,有的孩子,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他总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找原因;而另外的孩子,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却总能从别人或客观找原因。还有,有的孩子,他总能从证明自己优秀的角度去寻找证据,因此他会越来越自信;另外的孩子,却总能从证明自己愚蠢的角度去寻找证据,因此他会越来越自卑。有的孩子,从小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试着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而另外的孩子,却永远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永远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鼓励和赞扬培育孩子自我价值鼓励和赞扬是培育孩子自我价值的阳光雨露每个家长都知道,孩子饿了要给他饭吃,渴了要给他水喝,冷了要给他加衣服。这是孩子作为肉体的人所必须的养分和条件,因此家长们也格外重视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可是很少有家长会深思孩子做为精神的人,需要什么营养。我们中国人,绝大部分人是被拉扯大的,而不是被抚育长大的。因为我们比较重视孩子的物质营养,而忽略了孩子做为一个人的精神营养。事实上,今天的家长必须明白,你的孩子不但需要物质营养条件,他更需要精神营养。如果从小精神营养缺乏,长大以后,孩子人格上就存在缺陷,他很难成才。孩子成长的精神营养就是父母对孩子关注的肯定、赞扬和鼓励!很多家长认为,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骄傲。这其实是误解。无原则夸张地表扬孩子当然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但如果家长真心欣赏孩子的优点,赞扬孩子取得的真实成绩,热情鼓励孩子,那么孩子自我价值上升,他只能变得更好,变得更加努力。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对孩子给予高度关注,及时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赞扬孩子取得每一点点进步,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这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同时也是培养天才孩子的最大秘诀。无条件地爱孩子自我价值,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有价值的程度,或者说,是一个人喜欢自己的程度。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他就会喜欢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产生努力上进的想法和动力。而当一个人缺乏自我价值感,他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无意义,会厌倦生活,会瞧不起自己,导致破罐子破摔不负责的行为。因此,家长要从根本上教育培养好孩子,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无条件地爱孩子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由于爱的方式不同,给孩子心灵的影响也截然不同。父母正确的爱,是催人向上的无比强大的力量,而父母错误的爱可能导致孩子畏缩不前不思进取。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爱孩子。很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往往过分地溺爱孩子,有求必应,尤其是怕孩子受伤害,不让孩子帮大人干家务活,更不让孩子参加有危险的游戏和活动。家长的这种做法,使孩子幼小心灵中产生他们很无能的感觉,感觉他们不如大人,从而使自我价值降低。在孩子稍长大一些,特别是孩子上学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又变成了有条件的爱。孩子的行为符合家长的心意或考试成绩好,家长欢天喜地,又买东西奖赏。若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家长的心意或考试成绩不好,家长轻则训斥一顿,重则连骂带打一顿。这种做法使得孩子幼小心灵中产生这样的观念,他只有做了让爸妈高兴的事,爸妈才爱他,他会感觉他被父母所支配,从面产生取悦父母的想法。当一个人产生了取悦别人以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这样的想法时,这是在他心中培养起了奴性。这是不可能培养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的。家长爱孩子的正确做法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也就是说,家长爱自己的孩子,是无条件的,无代价的,你爱他的理由只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也就是说,不论孩子的行为是否令你满意,无论孩子考试成绩好坏,这都不影响你对他的爱。这样孩子相信父母爱自己是无条件的,无私的,他会珍视父母的爱,同时他会强烈感觉到自己被父母爱着,因而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别人爱的。他不用担心因自己的失败而承受父母的白眼,他会感到自己有一个大后方,这样孩子向人生挑战的勇气会大增。避免破坏性的批评孩子的自我价值,像非常娇嫩的幼苗,需要家长加倍精心地培育。孩子经过艰苦努力,一点一滴地建立起的自我价值感,可能因为家长一顿破坏性的批评而丧失殆尽。当孩子做错了事或考试失败时,家长往往很生气,忍不住要批评孩子。由于在气头上,什么话能解气,能发泄自己的不满,能刺激孩子,就说什么话,并且主要是结论性地针对孩子本身的恶语批评。比如:“你就是没毅力”,“你真是笨死了”,“你就是懒鬼”,“你永远没有出息”,“你要是能把事情做好,那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你就是没皮没脸”,“我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我真为你害臊”等等。家长这种破坏性的批评,对孩子的自我价值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它会让孩子泄气,瞧不起自己,并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每位家长对此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当你在教育孩子时任性、粗暴,那么不久你就会偿到自己制造的苦果。当孩子做错事或考试失败时,家长的正确做法是只对事而不对人。批评孩子时,只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针对孩子本人。也就是说,家长必须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事情做得不对,但并不会因此就导致家长认为孩子不好,家长不会因此就看不起孩子,也不会影响对孩子的爱。这样孩子才会有勇气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努力向好的方面发展。修正家教观念做到育人事半功倍诗歌:人是环境的产物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心情平静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感受到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您愿意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您愿意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使孩子拥有健康、健全的人格,比之智力的开发及其他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支柱,是孩子最终走向成功的可靠保障。这首诗的前边是对家长而言的,后边如果全剖析开,它在孩子心中会是什么反应呢你的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前边行文就是说家长,后边就是一根弦,连到了孩子行为身上。有了敌意,最后产生了争斗;恐惧,最后孩子就会忧虑;怜悯,就产生自责。一个朋友讲给我这样一个事情:他的一个亲戚的孩子上小学,在班里第三名。他的父亲让他把前两名:王小二,张小五,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每天看这两个人的人名,每天看。并培养了他的一个信念:铭记他们,打败他们,消灭他们。孩子的全部生活目标,就是把他俩干掉。他就由第三名上升到第一名。家长要这么教育孩子,对孩子成长真是太危险了。试想,谁要给他当“一把手”,生命安全肯定就要成问题。不是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吗?中国大陆就出了好几个这样案例。南方有一个“三把手”,县里县委班子要改选。“一把手”离休,“二把手”准备接班。他是“三把手”,就雇黑社会把“二把手”干掉,结果犯了法,走上了歧途。孩子如果生活在这种气氛中,家长把孩子注意力引导到这么狭隘的方向的话,麻烦可就太大了。有句英文谚语说“InfrontofyouisMr.Zhang”,在你前面永远有个老张。你和别人比谁有钱,总有比你钱多的人;比学问,总有比你学问大的人;比权利,总有比你权利大的人。一个人要是一天只想和人家攀比的话,这辈子真是太痛苦了。孩子一旦形成这样的思考模式,自我价值也永远建立不起来。那么,除非你最后变成希特勒。传说,希特勒到\o"医院"医院去作访问演讲:“嗨!我是希特勒,我的力量敢与上帝相比。”这时,过来一个精神病人:“是啊,是啊,我刚进来时,和你一样。”那麻烦就大了。生活在讽刺中,孩子学会了害羞。假如家里有人嘲讽、讽刺,孩子就学会了害羞。生活在嫉妒中,孩子就学会了嫉妒。生活在耻辱中,孩子就有了负罪感。一个人被负罪感深深地折磨着活着,终生都不可能创造性地工作。如果一个愚昧的人,成天都活在罪恶感中的话,他就不可能平静地生活。假如家长被人侮辱,让周围人耻笑,然后他自己就会有负罪感。生活在鼓励中产生了自信;生活在忍耐中产生了韧性;生活在表扬中产生了感激;生活在接受中产生了感恩;生活在认可中学会了自爱;生活在分享中学会了慷慨;生活在诚实正直中学会了公正;生活在真诚中,学会了心情平静地生活;生活在安全中,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会感受到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这个世界真美好。你愿意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绝对要认真地思考。本书的教育根本点在于塑造人,不在于培养他的知识和能力。假如人做对了,学会那些方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我们家长把“做人”这件事教好了,他的热情就会被激励起来,他的学习能力就会被开发出来,孩子一定会成为有价值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在这个条件下,读书,上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就会像你每天吃饭一样正常,成为非常正常并且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教“做人”这里出了问题,在智力、能力上使劲开发都没有用。教他大提琴、小提琴,没有用。你教他钢琴,你天天找个钢琴师来教他都没用。最后,他可能在个别技能上学得很好,但做人出了问题,孩子可能会终生不幸。高压方法教育下的孩子一部叫《闪亮风采》的意大利片子,就演绎了这样的一个现实的悲剧。小主人公是一个钢琴天才。父亲特别爱他,因为孩子音乐的感觉特别好。他早期的教育一直在家里,接受父亲的教育。可父亲粗暴不可一世,你必须按我说的做。所以这个孩子让他学啥他就学啥。少年时,孩子确实钢琴学得不错,但是孩子的心灵已严重扭曲。大家看不到,这个社会也看不到。如果你烫伤孩子,就会在皮肤上留个伤疤。这位父亲每一次的专断,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伤疤,只不过外表看不着而已。父亲用这种高压方法,把孩子教育到少年,然后请了当地的一个音乐教授来教这个孩子,他是最好的音乐教授。本来那个孩子可以到美国去\o"留学"留学,被美国的音乐学院录取了,来了三封录取通知书。父亲说什么也不让他去,原因是十六岁上大学,并且还是去美国,你脱离了我的支配,我的教育,那就不行,你就肯定学坏。这位父亲是强烈地按照自己的模式来教育孩子,他认为别人都是错的。最后,孩子成年的时候,就疯了。他打不过父亲,就和父亲进行对抗。最后,他住进了精神病院。从精神病院出来,他就流浪街头,他到一个酒吧里喝酒,酒吧里有一台钢琴,钢琴在那里放着。他就弹了起来,弹得简直就是一个天才。后来,这个孩子变成了这样的一个人:在弹钢琴上是天才,在做人上是废物。所以,看了那个片子,很多人都非常感慨。后来,他又见到了父亲。父亲已经老了,他也老了,他俩都老了。他见到父亲的那个场面,你要是能看到真的会痛哭流涕。最后,他也没能原谅父亲,他父亲也没有能够搞懂他的意思。实际上,是父亲亲手制造了一个天才,也亲手毁掉了一个天才。如果把他送到美国,或者是让他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那个人是一个音乐大师。最后,却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流浪街头,只是一个流浪汉,音乐上钢琴弹得非常好,而人是一个废物。如果“做人”出了问题,一切都会出问题。只要给他足够的条件,相信他一定能够腾飞,这是一个根本的教育出发点。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正好本末倒置。起早贪黑地让他上绘画班、音乐班、钢琴班、华数班、奥数班。风里来雨里去,辛苦来辛苦去,发现孩子还是那样,简直太可悲了。我们辛辛苦苦地把孩子培养成人。我们希望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教育孩子的做人上,把握住根本,不要只停留在枝节上。最后,你的辛苦全部会出问题。如果你用了正确科学的方法,孩子一定会成为天才。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关系后面我们会重点论述。也就是说,孩子的一切都是传来的。孩子关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关于人的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传来的。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