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J4)(2015年度更新成果)ituteofGeologicalSurvey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 1.1任务由来 1 1.5主要更新内容 3第2章地质环境条件 6 4.3边坡失稳危险性预测评估 32 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 6.1结论 426.2建议 43附图目录编号险性评估实际材料图5基岩和断裂构造图面图附图5~附图13面图48~56区图评估区及邻近区域1980~1995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评估区及邻近区域1996~2001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评估区及邻近区域2002~2006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评估区及邻近区域2007~2011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1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及《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结合上海市实际,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制定了《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实行分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城市总体规划及分区(新城)规划,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2个分区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初步成果)。为使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提供及时可靠的地质成果,需对分区区编号为SJ4,位于上海松江区东南侧,受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委托,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松江东南分区单元(SJ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的更新工作。分区单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根据评估单元地质环境条件及规划特点,针对一般建设项目(其划定标准以《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沪规土资矿规[2013]446号)为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其目的是为一般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减轻或避本评估报告可作为区内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依据,对于《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沪规土资矿规[2013]446号)界定的重要建设项目,需单独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相关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及其它相关的评价工作。2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依据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同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4、《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沪规土资矿规[2013]446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DG/TJ08-2051-2008);3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本次评估充分利用了上海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平台集中了以往的科研评估区位于上海松江区东南侧,面积约114km2,属郊区,主要行政城镇为车评估区中部(图1-4-1.4.2评估区内已有重大建(构)筑物概述评估区除道路、河流外主要为农田,居民聚居点主要集中在车墩镇和叶榭镇,居民楼以多层建筑为主,农民住宅一般以1~2层为主,散布在乡村田野。上海影视乐园位于评估区北侧车墩镇。评估区内交通发达,主要有南北向沈海高速(含跨越黄浦江的松浦二桥)、车亭公路、金山铁路(含跨越黄浦江的松况依据松江区总体规划,车墩镇用地以工业为主,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机械仪表、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综合上海影视乐园车墩基地人文环境和地理位置,融入全新理念,有效打造集办公、旅游、购物、娱乐、休闲叶榭镇地处黄浦江水源保护区,规划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形成服装针织和绿色农业两大特色产业,并创建成为国际品牌服装制造名镇和国家级农业标1.5主要更新内容本次成果更新时,在补充、更新相关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对原评估报告(初步成果)进行了全面更新与完善,主要更新内容如下:4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根据评估区及邻近区域监测结果,补充绘制了评估区潜水含水层水位历时变新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关于湖沼平原区的地层划分标准,对评估区地层层序重新进行了厘定,对相关工程原评估报告提供的地面沉降资料不完整,本次根据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补充编制了评估区2007~2011年度地面沉降等值线图。1、原评估报告编制时由于时间仓促,缺少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内2、按照《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上海市地面沉降“十二五”防治规划》及《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相关要求,重点对基坑5、原评估报告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较为笼统,本次更新时根据上海5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6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貌特征评估区位于上海的西南部,属于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湖沼平原Ⅰ2区。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多在2.46~4.12m之间(吴淞高程,下同),评估区内河流众多,主要有黄浦江、叶榭港、紫石泾、南、北泖泾等,均属太湖流域黄浦江水系,水系特征为平原河网感潮区,以黄浦江为主干,形成干支流交叉纵横的河网水系。黄浦江是上海陆域水系的最大骨干河道,在评估况质概况造及地震于扬子准地台浙西—皖南台褶带和下扬子台褶带的时期总体表现为隆起状态,构造活动以断裂为主,辅为北部:枫泾~川沙断裂(F9)及马桥~金汇断裂(F30);中部:兴塔~泖港断裂(F20);西南部:松隐~廊下断裂(F41)。据已有调查成果,区内断裂自7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产资源勘察成果,评估区范围内未发现可开发利用的固上海地区地震记载始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至解放时的400多年间平资料来看,在上海市地域范围内,500多年来,震级最大的为明天启四年(1624年)震中为原南市区的43/4级地震,给上海造成一定影响的主要都是邻近地域地震的波及,其中以南黄海至长江口一带的地震为最甚,其次是江苏溧阳和苏州地区的太仓-吴江一带的地震。无论是上海本地的地震,还是邻近地域地震的波及,对上海造成地震烈度活动分区中的地震活动强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有关条文规定,评估区设计基本组,地基土属软弱地基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除临岸地段处于建筑抗震不层因形成地质时代、水动力条件和成因类型的不同,水文8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顶面埋深 (m)(m3/d)水质矿化度 (g/l)2~3HCOCl–NaQh115~312~15Qp与砂26~4815~451000~30003~10lNaCaQp31部68~859~29Qp21部103~1134~34100~10001000~3000部1~3,部3~HCOCl-NaClHCOaQp砂137~15525~651000~30001~3,评3~10。HCONa,HCONaClHCOa上述各含水层中,与工程建设相关的主要为潜水、微承压水含水层及第波动,(图2-3-1),年内变幅大小与相应时期大气降水量大小与持续时间有关。潜水水位普遍高于地表水位,并与地表水有不同程度水力联系。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有关条文判定,未受环境污染时,潜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当长期浸水时,潜水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当干湿交替时,潜水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或弱腐蚀性;潜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于评估区内可能受污染的场地,需取图图2-3-2评估区微承压水水位动态曲线图(W67-7)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04-0000)微承压含水层(对应工程地质层(⑤2层),在评估区内局部有分布,评图2-3-2评估区微承压水水位动态曲线图(W67-7)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第Ⅰ承压含水层(对应工程地质层(⑦层),在评估区内有分布,第Ⅰ承水位一般在-2~-3m之间。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料,评估区埋深80.0m范围内的地基土均属第四纪沉积物,主要由黏性土、粉性土和砂性土组成。根据各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物理力学性质等特征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不同层次的若干个亚层。地基土埋藏分布情况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详见表2-4-2及2-4-3。工程地质剖面图详见附图5~附图13。根据已有资料初步分析,评估区西部及中部地区为正常沉积区,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好,但北部及南部地区由于受到古河道切割,工程地质条件变化较为典型的软土层;⑤2和⑦层为(微)承压含水层,深基坑开挖时,可能引发流根据上海全市工程地质分区,评估区属第Ⅰ工程地质区,即:西部湖沼平原区,且位于湖沼平原东南部的Ⅰ2、Ⅰ3工程地质亚区,浅部均缺失第一暗绿色硬土层(⑥1层)。由于受古河道切割影响,第二暗绿色硬土层(⑥4或⑥))分布不稳定(附图13),工程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又可依照第二暗绿色硬土层第Ⅰ2亚区的Ⅰ2-2地段,无⑥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区︶区(Ⅰ、有⑥(或⑥4)地段土、砂性土不发育,软土层埋藏2、缺失第一硬土层(⑥1);3、属于正常沉积区,第⑥(对应湖沼平原区西部的⑥4层)、⑦层均有分布,土层(⑥) 砂层分坑工程第⑦层的水土。基坑总体一(Ⅰ土、砂性土不发育,软土层埋藏2、缺失第一硬土层(⑥1);3、受古河道切割,第⑥(对应湖沼平原区西部层)缺失,第⑦层分布不稳定,层面起力层(⑦)流砂层分基坑工程能引发的程条件总。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代型度性①1石、植物根茎等组成的建筑垃滨海~河口褐黄~灰黄湿~可塑~中点及铁锰质结核,夹薄层粉上而下逐渐变软,颜色亦由2褐黄~灰黄湿~可塑~中点及铁锰质结核,夹薄层粉上而下逐渐变软,颜色亦由土松散~中不滨海~浅海③1-1高质黏土。含云母、有机高④高Qh1泽⑤1-1高钙质结核,局部地段夹芦苇土中~高茎半腐植质。土质较均匀土中中土中湿可塑~中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型度性人工①1大部分地区上部一般为杂填土,为砖块、碎石、植物根茎等组成的建筑垃圾,下部为素填土,由灰黄色黏性土组成,土质松散不匀。晚更新世河口~⑥暗绿~草可塑~中绿色逐渐过渡为草黄色,,含氧化铁斑点,土质河口~2中绿色逐渐过渡为草黄色,,含氧化铁斑点,土质1灰黄~灰中中~低粒组成,顶部夹较多滨海~湿中湿中~低Qp31滨海~⑨1低以粉砂为主,部分长砂低屑,含砾石,呈次圆-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评估区主要工程地质层物理力学指标表量w%重度γ孔隙比e入-55<力cφ。MPa-1aN.5击a141522土144-187254④781212土581土6450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含水量w%重度γe塑性指数<力cφ。MPa-1aN.5击a0052320土212913000415⑥土08230000206402灰黄~灰色0099820003142层82670⑨10650207923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确定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特点,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针对天然地基工工程建设的特点综合分析,评估区内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沉降、地基变土突涌、砂土液化、岸带冲淤和水土污染。险性现状评估状评估根据评估区及附近地面沉降水准点监测资料,绘制了评估区及附近区域1980~1995年度、1996~2001年度、2002~2006年度、2007~2011年度地面沉降等值线图(附图15~附图18)。1980~1995年度,评估区大部分地区地面累计沉降量在25~150mm之间,1996~2001年度,评估区地面沉降整体较发育,大部分地区地面累计沉降量在25~125mm之间,年均地面沉降量在4~21mm之间,评估区北部车墩镇附达42mm以上,区内地面沉降速率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与该期间地下水大量2002~2006年度,评估区地面累计沉降量在25~100mm之间,年均地面沉降量在5~20mm之间,评估区北部车墩镇附近的地面沉降漏斗消失,这是与松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开采,由于评估区及邻近地区开采地下水,致使评估区及周边区域承压水水位下降,土体有效压根据评估区所在的松江区地下水采灌量统计资料,评估区地下水以开采为主,几十年来各承压含水层的地下水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但以第Ⅳ承压可以看出,松江区第Ⅳ承压含水层自1998~2007年年开采量在80~17万m3左mm10.8m回升至2014年-5m左右,累计沉降量由2007年的-11mm,逐渐回弹至上述分析表明,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使松散土层承受的有效应力加大而导致土层压缩变形。因此,大量开采地下水是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局的主要因素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工程建设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的沉降引发因素。通过对重大市政工程及典型建筑密集区地面沉降的研究表明,工程性地面沉降正成为愈来愈重要的因素。工程性地面沉降主要表现在基坑降水,其原理与区域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类似,区内小范围地面沉降漏斗形成的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状评估根据调查,评估区内已有建(构)筑物均在正常使用中,尚未见有因地基变形量过大而影响工程安全使用的相关案例报道。但上海是典型的软土地区,采用天然地基的多层建筑物、道路等市政工程往往产生较大的地基沉降和不均天然地基,普遍存在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量过大的问题,严重时可使墙体开裂、渗水,影响正常使用;上海地区的已建道路虽然一般按低路堤设计,但由于路基沉降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桥头跳车”、路面容易损坏、维护费用高等问题。又如上海已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由于地铁隧道一般埋置于软土层中,根据多年沉降监测结果,在长期动、静荷载作用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路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问题。为减少软土地基变形的危害,对于荷重较大的高层建筑、高架道路、桥梁、码头等工程,为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采用各种类型的桩基础;道路工程则常在桥头高路堤地段采用袋装砂井、砂桩、堆载或超载预压、土工格栅、搅拌桩等措施进行加固处理,以减小工后变形量。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当桩基设计方案合理,且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质量,桩基础的绝对沉降量一般能得到有效控制,即最终沉降量和差异沉降均可控制在设计容许范围内。但如果场地受古河道切割影响,或同一结构物采用不同的此外,评估区内大量地下空间开发,基坑开挖、降水、地面超载常常引发邻近已有建(构)筑物地基变形,严重时造成邻近房屋开裂、地面沉陷、管例。路,场地原始地面标高介于3.01m~3.58m之间,设计道路标高为用墙下片筏基础。别墅以第②层灰黄~兰灰色粉质黏土(Ps平均值为0.61MPa)垫层。天然地基下卧层主要为第③1层淤泥质粉质黏土:一般层厚1.30~③2层灰色黏质粉土:一般层厚1.50~3.75m,平均层厚3.34m,松散~稍密,中a③3-2层灰色黏土:一般层厚1.90~5.70m,平均层厚约5.00m,可塑~软塑,不同程度的向道路侧倾斜,地基总沉降量已接近制,倾斜率的加剧可能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并引起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开裂,直接影响建筑物外观和结构安全。根据工程情况1)本工程采用浅基础,建筑于软土地基上,在建筑物基底附加压力作用2)两排别墅之间的道路及高填土,相当于在建筑物一侧地表施加了一定的附因。9m,均为6层、高22.5m。采用砖混结构、钢砼条型基础,基础埋深1.4m,主、配楼之间未设沉降缝,连结部为楼梯间。该楼主楼明显向北倾斜,主、配楼连结部楼梯间顶层墙体出现裂缝,下部楼层及地坪也出现裂缝,大楼外台阶、该楼发生倾斜和损坏是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量过大引起的。据沉降观测资料,主楼西北角与配楼东南角的最大差异沉降量达380mm,约占最大沉降量的1)不良地质条件:该处为典型的软土地基,且地基均匀性差。在主楼北侧表土层以下即为灰色淤泥质黏土(压缩模量为2.2MPa),厚度超过20m。配楼处在表土层以下有厚达5m的灰色淤泥质粉质黏土与黏质粉土互层(压缩模量为3.5MPa),该层土向北厚度减小,至主楼北侧呈楔状尖灭。这是造成沉降量2)周围环境的影响:主楼西北5m处有一放映室先于主楼几个月建成,该放映室采用密集短桩基础,打桩挤土对主楼北侧的软土地基产生扰动,使其强度进一步降低,沉降量加大。而在配楼处原有二层房屋,地基经受了一定的3)施工和设计方面的原因:6层教学楼采用砖混结构、条型基础的设计方案欠妥,在主楼与配楼之间未设置沉降缝也是导致配楼损坏比较严重的主要因素。此外,基坑开挖时逢雨天,导致持力层泡水软化、强度降低。上部结构施工速度太快,在2个多月时间内就结构封顶,使地基土在快速加荷状态下来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综上所述,由于评估区普遍有软土层分布,且局部地段受古河道切割影响,根据调查,评估区内尚未见有基坑边坡失稳的相关案例报道。但上世纪基坑工程事故。仅1992~1994年,就发生了30余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影响基坑边坡稳定的外在因素主要是设计、施工不当,内在地质因素则与软土、流砂层、明暗浜以及地下水等不良地质作用有关。下面是发生在广东路、福建路处的某大厦工程,位于古河道切割区域,暗绿色硬土层(⑥)缺失,浅部流砂层、软土层发育,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差,深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在开挖到基底深度13m,第三道支撑未及支护时,突然在广东路一的损失达上亿元,形成上海建筑史上少见的大事故。已达设计高程,坡脚及基底均为灰色淤泥质黏土,部分基础已浇注混凝土,适逢雨天,大雨后基坑东侧突然发生大面积滑坡,滑坡体冲击已浇筑的建筑基于灰色淤泥质黏土中,局部切过上覆的黏质粉土层。经边坡稳定性计算,本基1)、施工堆土距基坑边3.0m,堆土高达4.2m,淋湿后形成基坑边堆土2)、基坑开挖后,坑底应力释放,产生回弹隆起,坑内地基土灰色淤泥3)、雨水沿黏质粉土层渗入,短时间内集中于该层底部,在淤泥质黏土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上海地区河道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坍岸、滑坡的事故不多。根据本次现场踏勘,评估区水系发育,河流纵横交错,主要有黄浦江、叶榭港、紫石泾、南、北泖泾等,上述河道岸坡为钢筋混凝土砌石护坡或自然土质岸坡,在自然龙门吊严重倾斜、支架局部撕裂,并造成防汛墙严重内倾,土体挤压进入河道实例3-7:某工程采用截面300×300mm、长19.0~23.5m预制桩,用其边坡稳定性较差,经打桩振动和挤土,工程未完工即造成河岸边坡表层4~5mm见水土突涌事故的相实例3-8:某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大于20m,采用深井降水方案,因部分降水井抽水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出水量比预定少),基坑仍照常进行(未信息化施工),挖至第⑥层层面时突然发生承压水突涌,坑壁坍塌,因距防汛墙较近,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深段未浇筑底板处突然发生水土突涌,承压水在围护结构处形成通道,冲破基坑底板冒水冒砂,情况十分危急。由于周围建筑物和管线密集,环境复杂,紧邻在运营的地铁6号线,在发生险情后,地铁隧道和管线短期内大幅沉降,在评估区内浅部粉土不发育,根据现场调查,评估区内已建工程在基坑施工时由于采取了相应的基坑围护措施及降水措施,工程施工时尚未见发生砂土渗流液化的相关案例。但上海地区由于施工中的流砂问题而发生过较多工程事实例3-10:曹杨路某商办楼工程,地下室埋深12.4~13.4m,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地下埋深1.9~11.2m范围为②3层砂质粉土,基坑开挖至地下6m深时,出现两个渗漏点,水夹着砂土大量涌出,由于流速大,无法采取坑内堵漏,渗流逐渐变大,周围土体发生开裂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因地下排水管道漏水,浅部分布的第②3层粉性土发生渗流液化(流砂),将塌陷区地基土淘空所致。年平均流量约319m3/s,两岸均为人工稳定岸坡,总体来说,黄浦江河势变化不全是自然过程,还经历了近百年的人工整治、改善和利用,河道现已基本稳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本次土壤环境现状评价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土地质量监测(2009年-2012素富集评价方法参照《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DD2005-01)。酸碱度总体以中性为主,镉、铬、铜、汞、铅、锌等指标的景值,砷的平均浓度与全市背景值持平,镍的平均浓度则略一般;富集为主。从土地质量生态管护的角度,初始富集元素为应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1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评估根据《上海市地面沉降“十二五”防治规划》,评估区位于地面沉降次.1.2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面沉降的危险性评估的危险性评估研究表明,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基坑工程降水,是大规模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基坑工程降水可能引发基坑周围一定范围的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体排水固结而产生地面沉降。本报告主要评估开挖深度层地下室或地下车库为主,实际开挖深度多在4~5m之间,由于开挖深度相对较浅,一般仅需降潜水,降水井类型通常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后的坑内自由水位线应低于基坑开挖面0.5m~1.0m。根据区内浅部水文地质条件,区内潜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②1),其次为粉性土(②3)。根据上海地区工程经验,基坑工程需采取必要的围护措施,围护结构插入深度一般为坑底下(0.8~1.2)H,由于评估区大部分地区浅部粉性土(②3)缺失或厚度较薄,基坑围护结构一般可阻断②3层粉性土或显著减弱基坑内、外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坑内降水对坑外地下水的影响小。但在靠近黄浦江岸边地区,②3层粉性土厚度较大,若围护结构未阻断潜水层,基坑降水可能引起周围一定范围内潜水水位下降,有引发周围一定范围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并可能对基坑附近的已有建(构)筑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如:按需降水、尽量缩短基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坑施工周期、合理设置井点深度(浅于围护墙深度)等。工周期较短,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般较小,引发或加剧地面沉降的危开挖深度7m≤H<15m的基坑工程属一~二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区内正常沉积区(Ⅰ2-2区)第Ⅰ承压含水层(⑦层)顶板埋深一般为25.6~30.0m,底板埋深为57.0~70.0m左右,经初步验算(报告4.5节),深基坑开挖时有引发水土突涌的可能性,需采取减压降水措施。区内第Ⅰ承压含水层顶面埋深最浅在古河道区域(Ⅰ3区),第Ⅰ承压含水层顶面埋深较深,基坑施工时第Ⅰ承压水不会引发水土突涌问题。部分古河道区域有微承压含水层(⑤2)分布,顶板埋深一般在15.2~32.0m左右,底板埋深为32.0~>45.0m,经初步验算(报告4.5节),深基坑开挖时有引发水土突涌的可能性,需采取减压降水措施。区内SJ77孔附近微承压含水层顶面埋深为15.2m,底板埋深大于30m,水构不能阻断基坑内、外承压水的水力联系,基坑降水可能引起周围一定区域内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使含水层释水压密,有引发周围一定范围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并可能对基坑附近的已有建(构)筑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引起特别重视。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DG/TJ08-2051-2008),当基坑围护结构能阻断降水目的层时,坑内降水影响范围约为3H;不能阻断降水目的层时,坑内降水影响范围约为6H,坑外降水影响范围约地面沉降影响范围应小于基坑降水影响范围。由于在本评估区内的部分古河道区域,基坑围护结构能阻断降水目的层,因此,基坑工程降水的地面沉降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部⑤2层底埋深深的地段,基坑围护结构较难阻断降水目的层,基坑降水的地面险性为小~中等。3工程建设遭受地面沉降的危险性评估以上海市2014年地下水开采回灌为背景,根据地下水运动和土层变形机理,利用建立的地下水准三维渗流耦合垂直一维沉降的有限元数学模型,对评估区2015~2024年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评估区大部分地区在因此,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继续压缩,评估区地面沉降将逐渐趋于缓和,虽然工程建设有遭受地面沉降的可能性,但影响程度有限,但当采取预留标高等措施后,一般可减轻区域地面沉降对工程建设本身的影响,工程建设遭受地面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基变形危险性评估,重点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运营期间引发或加剧邻近已有建(构)筑物地基变形的危险性评估,而引发或加剧工程本身地基变形的危险性将在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基变形危险性评估形危险性评估天然地基工程附加荷载小、基础开挖浅,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运营期间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引发或加剧邻近已有建(构)筑物地基变形的危险性小。危险性评估对于桩基工程,若采用钻孔灌注桩,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邻近已有建(构)筑物地基变形的危险性小。若采用预制桩,沉桩施工时的挤土效应和打入桩的振动作用,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大量密集沉桩会产生较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使沉桩区一定范围内的地表和深层土体发生水平和竖向位移,可能使已沉入桩偏位、挠曲和上浮,也可能造成局部地面隆起,群桩施工的影响范围一般可达1~1.5倍桩长左右,可能引发邻近已有建(构)筑物如:房屋、道路、地下管线等不同程度的地基变形,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危险性评估基坑开挖范围内多涉及软黏性土和粉性土,局部地区还有暗浜土分布,区内地下水位浅,基坑围护结构在外侧地下水、土侧压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位移变形,并引发基坑邻近地基变形,因此,基坑开挖时,在地下水、土压力作用下的围护结构变形、渗水流砂、坑底土回弹等有引发一定范围、一定程度设计应满足周围环境对变形的控制要求,当没有明确的变形控制标准时,基坑变形控制指标可根据基坑环境保护等级确定,对于环境保护等级分别为一、二、三级的基坑工程,坑外地表最大沉降应分别控制在0.15%H、0.25%H、根据上海地区工程经验,在正常工况下,基坑工程引发或加剧地基变形的影响范围主要与基坑开挖深度(H)有关。基坑工程最大沉降一般位于墙后Hm地基变形的范围小,程度轻,危险性小;对于开挖深度7m≤H<15m的基坑工程,其引发或加剧地基变形的范围、程度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加大,引发或加剧地基变形的危险性为小~中等。危险性评估天然地基工程遭受地基变形危险性主要与建(构)筑物体型大小、附加评估区内广泛分布的第①1层填土成分复杂、松散、土质不均,未经处理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不宜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对于拟建场地内的暗浜土,强度低、压缩性高、土质极差,应进行有效的地基处理;区内广泛分布的第②1层褐黄~灰黄色粉质黏土俗称“硬壳层”,土质较好,中压缩性,可作为一般轻型建筑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但由于压缩层范围内有高压缩性的第③、④层软土层分布,当建(构)筑物体型及附加荷载较大时,可能产生较大的地基变形;对于道路等线性工程,应对第①1层填土进行必要的压实处理,尽量减小工后沉降;对暗浜等不良地质,应根据其范围、深度、土性等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工程实践表明,当沿线浅部地层变化较大或不良地质发育时,如未进行有效的地基处理,将有引发或加剧地基变形尤其是不均匀地基变形的可能性;在路桥连接处以及道路新旧路基连接处,有因填土较厚及路桥结构类型的差异、路基固此外,天然地基工程易受邻近工程活动的影响,而评估区内工程活动可能较为频繁,当天然地基工程附近存在预制桩施工及基坑、隧道、地下管线等综上所述,上海是典型的软土地区,评估区内天然地基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均有遭受一定程度地基变形的影响可能性,为避免或减轻地基变形的不良影响,应按变形控制原则进行地基设计,对暗浜等不良地质进行有效的地基处理。由于天然地基工程附加荷载相对较小,当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工程建估1、位于正常沉积区(Ⅰ2-2区)的桩基工程遭受地基变形危险性评估评估区内正常沉积区(Ⅰ2-2区)有第⑥层硬土层分布,层顶埋深21.9~28.6m,厚度为1.4~3.7m左右,可作为荷重不太大的多层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其下部⑦层草黄色砂质粉土层为上海地区良好的桩基持力层,其顶面埋深区高层建筑、高架道路、桥梁等建(构)筑物良好的桩基持力层,如若以该层作为桩基持力层,并采用合适的桩基设计方案,其遭受的地基变形量较小。综上分析,正常沉积区(Ⅰ2-2区)桩基工程遭受地基变形危害的危险性小。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在评估区内(Ⅰ3区),受古河道切割影响,区内第⑥层地基土缺失,代之以沉积了⑤2、⑤3、⑤4层粉性土及黏性土,第⑦层地基土埋深变化较大,对于不同荷载的建(构)筑物,可根据桩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控制要求,选择⑤ 2、⑤3、⑦层等不同埋藏深度的地基土层作为桩基持力层,对于体型简单、荷载较小的桩基工程,由于地基承载力要求相对不高,地基变形较易控制,工程建设遭受地基变形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对于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高架道路、桥梁等桩基工程,桩基承载力要求高,由于区内地基土埋深和厚度变化大,可供选择的桩基持力层及桩端下卧层之间土性差异大,特别是古河道边缘附近建(构)筑物跨越不同工程地质区时,若同一建(构)筑物桩基持力层不同,则可能遭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严重时将会影响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变形危险性为小~中等。边坡失稳危险性预测评估④层;开挖深度7≤H<15m的基坑工程还将揭遇第⑤1层。上述土层中,第①层填土土质松散,基坑开挖时易发生坍塌现象;第③、④层为软土,除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等特性外,还有触变性和流变性,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易产生侧向变形、坑底隆起及基坑周围地面沉降等现象,导致基坑和支护结构变形,严重时会因软土剪切破坏而导致边坡失稳;评估区潜水水位浅,水位埋深一般在0.5~1.5m之间,基坑开挖揭遇的②3层粉性土层均在地下水位之下,均为流砂评估区局部地段(微)承压含水层(⑤2、⑦)层埋藏相对较浅,承压水水头高,当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较大时,可能产生水土突涌,影响基坑边坡稳定性。此外,场地内分布的明、暗浜,以及施工期间坑边超载等因素,均对基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坑边坡稳定性不利。评估区不同开挖深度基坑边坡失稳影响因素及危险性评估度层H小压力相坑底回弹影响较小7≤H153、③、④、⑤1层可能引发的水土突涌4、基坑深度:相对较深、坑外水土压力响较大基坑边坡失稳不但会影响工程施工安全,还将导致基坑周围大量的土体产生水平、垂直移动,一旦发生基坑边坡失稳事故,必然会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带来影响,甚至造成破坏,施工时必须做好相应的监测工综上所述,对于开挖深度H<7m的基坑工程,由于浅部粉土层(②3层)不发育,引发和遭受边坡失稳的危险性为小。对于开挖深度7≤H<15m的基坑工评估区河流密布,目前河岸边坡处于自然稳定或人工稳定状态,在自然状态下发生河岸边坡失稳的可能性较小,但近岸工程施工可能会对邻近河岸边坡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河岸附近堆土、堆物时,亦有引发河岸边坡失稳的可一旦发生河岸边坡失稳,则会对工程本身和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工程建设时应注意对河岸边坡的影响,必要时对河岸边坡采取相应的防护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总体而言,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后,工程建设引发和遭受河岸边坡失稳的危水土突涌危险性预测评估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12.3.3条,对评估区基坑工程水土突涌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基坑开挖后坑内地基土抗承pcz/pwy>1.05式中pcz——坑底开挖面以下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覆盖土的自重压力(kPa),地pwy——承压水压力(kPa)。不会引发水土突涌。开挖深度7m≤H<15m的基坑工程属一~二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由于开挖深度较深,应注意(微)承压水的影响。评估区内可能产生水土突涌的主要为古河道区域(Ⅰ3区)微承压含水层(⑤2)层及正常沉积区(Ⅰ2-2区)第Ⅰ承压含水层(⑦)层。评估区微承压含水层(⑤2)水位标高基本在1.8~2.2m之间波动,验算时水位埋深取2.0m,评估区内第Ⅰ承压含水层(⑦)水位标高在-2~-工程,当微承压含水层(⑤2)层顶埋深浅于33.2m时,有引发水土突涌的可能性。当承压含水层(⑦)层顶埋深浅于27.6m时,有引发水土突涌的可能性。根据上述估算结果结合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初步判断,对于开挖深度15m的基坑工程,区内微承压含水层(⑤2)顶面埋深在15.2~32.0m之间,不满足抗承压水稳定性要求;承压含水层(⑦)顶面埋深在25.6~30.0m,之间,基m确定水土突涌的危险性级别为小~中等。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砂土液化危险性预测评估由于评估区内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基坑开挖后将形成较大的水压力差,若围护结构发生渗漏,在基坑开挖范围内揭遇的砂、粉性土层有引发砂土渗流液化(流土、流砂)的可能性。因此,基坑工程施工时应做好支护和降水措施,对于天然地基工程和桩基工程,由于开挖深度浅(当开挖深度大于3m时按对于开挖深度H<7m的基坑工程,在第Ⅰ3工程地质区内揭遇的地基土层主要为黏性土,无流砂层分布,砂土液化(渗流液化)危险性小;在评估区中部近黄浦江边的第Ⅰ2-2工程地质区局部地段可能揭遇第②3层粉性土,厚度约3.0m,有引发砂土渗流液化(流土、流砂)的可能性,危险性级别为小~中对于开挖深度7≤H<15m的基坑工程,在第Ⅰ3工程地质区内揭遇的地基土层主要为黏性土,无流砂层分布,砂土液化(渗流液化)危险性小;第Ⅰ2-2工程地质区局部地段可能揭遇第②3层粉性土,有引发砂土渗流液化(流土、流砂)的可能性,危险性级别为小~中等。按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有关条文规定,评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基土属软弱地基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除临岸场地外,属于建筑抗震一般地段,但应注意深厚根据收集资料,评估区深度20m范围内分布有②3、⑤2层饱和砂、粉性土层,应判别地基震动液化可能性。②3层为全新世晚期沉积物,松散~稍密,埋藏浅、有一定厚度,初判为可液化土层,⑤2层为全新世中期沉积物,稍密,层上海属于中国地震活动分区中的地震活动强度弱、频度低的地区;根据工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根据上述分析,天然地基工程和桩基工程砂土液化(渗流液化)危险性危险性小,第Ⅰ2-2工程地质区砂土液化(渗流液化)危险性级别为小~中等;对于开挖深度7≤H<15m的基坑工程,在第Ⅰ3工程地质区砂土液化(渗流液化)危险性小,第Ⅰ2-2工程地质区砂土渗流液化(渗流液化)危险性级别为小~中等。综合确定评估区内工程建设引发和遭受砂土液化的危险性级别为小~中等。根据规划,位于评估区中部的黄浦江水域近期无重大工程建设,不会对评估区岸带冲淤问题造成影响。黄浦江是一条受长江口潮汐影响较强的河流,黄浦江上游的水流量和长江口的涨落潮直接影响着黄浦江的冲淤情况。目前,两岸均按“百年一遇”防汛标准进行防护,江岸属于人工稳定岸,岸带相对较稳。性较小,对于水土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建设项目,建议在项目开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因此该区建设项目在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分级综合上述评估结果,对评估区内一般建设项目在不同工程地质区引发和对于天然地基工程,一般不会引发和遭受地面沉降、边坡失稳和水土突涌的危害;由于附加荷载相对较小,当对暗浜、厚填土等不良地质进行有效的处理后,工程建设引发和遭受地基变形危险性小;由于开挖深度浅,引发和遭对于桩基工程,一般不会引发和遭受地面沉降、边坡失稳、水土突涌地质灾害,引发和遭受砂土液化的危险性小。若采用钻孔灌注桩,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邻近已有建(构)筑物地基变形的危险性小,若采用预制桩,有引发邻近已有建(构)筑物地基变形的可能性,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评估区Ⅰ2-2区(正常沉积区),桩基条件好,桩基工程遭受地基变形危害的危险性小。评估区Ⅰ3区(古河道区),桩基条件较差,桩基工程遭受地基变形危险性为小~中等。综合确定桩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为小~中等。对于基坑工程,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的风险大小与场地内软土、明(暗)浜、流砂层等不良地质的分布和地下水不良作用有关,并随开挖深度增加而风险加大。对于开挖深度H<7m的基坑工程,引发和遭受地面沉降、地基变形、边坡危险性小,第Ⅰ2-2工程地质区引发和遭受砂土液化(渗流液化)的危险性级别为小~中等。降的危险性小,Ⅰ3工程地质区局部区域有引发地面沉降的风险,危险性小~中等。引发和遭受边坡失稳的危险性中等。引发和遭受地基变形、水土突涌的危险性小~中等。在第Ⅰ3工程地质区引发和遭受砂土液化(渗流液化)危险性小;在第Ⅰ2-2工程地质区引发和遭受砂土渗流液化(渗流液化)危险性级别为小~中等。综合确定基坑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为小~中等。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评估区内一般建设项目在不同工程地质区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的灾种和表害种类及危险性分级++++++++H<7m)++++~++++7≤H<15m)++~+++~+++~+++++++++~+++++H<7m)++++++7≤H<15m)+~+~++++~++++注:1、表中“+”表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为小,“++”表示地质灾害危险性为中施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以及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结果,针对各地质灾害灾种分别提出如下防治对治1、基坑工程降水设计时宜采取坑内降水方式,以避免或减轻基坑工程降2、基坑工程降水设计时,有条件时(当承压含水层层底埋深≤2H时)围护结构宜阻断降水目的层;当不具备阻断降水目的层的条件时,宜适当加大基坑围护结构插入深度,且坑内降水井的滤水管设置深度不宜超过围护墙底深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4、为减轻区域地面沉降的不良影响,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地面沉降预测结治1、对于采用天然地基的拟建轻型建(构)筑物以及道路、管线等市政工程,应重视对浜土、厚填土等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防止地基变形特别是不均2、评估区古河道切割区及古河道区与正常沉积区交界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对于采用桩基础的各类建(构)筑物,应根据上部结构特点、荷载大3、评估区内环境条件较复杂,应重视预制桩沉桩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4、应考虑深大基坑工程施工的时空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顺序、开挖方式、支护方式,采用分块、分层、对称开挖等施工方式,并及时支撑、及时浇筑,尽量缩短基坑施工周期,减轻基坑施工引发的周围已有建(构)筑物的地基变形。5、当基坑工程附近分布有需保护的建(构)筑物时,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基坑工程环境保护等级,按《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等相关规范要求,采取减小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措施,同时加强监测工作,把。6、严格控制场地内堆土高度(<3m),隧道及重要管线上方严禁堆土堆治1、应根据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和环境保护等级,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基坑设计时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抗倾覆、抗滑移、抗隆起、抗渗流等稳0松江东南分区(SJ4)报告2、重视场地内明浜、暗浜、流砂层等不良地质对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质量3、重视基坑降水工作,避免渗水、流沙、水土突涌对基坑稳定性的影4、应加强深大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建立预警预报机制和地质灾害防治6、应尽量避免在坑边、岸边堆土、堆物,防止地面超载对边坡稳定性的治1、深基坑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关管理专业实习报告
- 绿教学反思15篇
- 感恩节大学活动策划6篇
- 在人间八年级品读心得(3篇)
- 五年级下册16课课件
- 严蔚敏版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 《大雁南飞》教学设计(小学环境教育)
- 2021中小学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实施方案(完整版)
- 全国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3298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答案
- 新入员工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培优A卷
-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课件
- 慢性咳嗽病因分析课件
- 影视广告策划与制作课件
- 粉尘清扫记录
-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 完整版课件
- 接地装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创新创业路演PPT
- 第5课 耕牛-战马 课件 八年级上册
- 观看公安民警违纪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三篇
- 再生水清水池施工技术措施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美课件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