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郸都区高二上学期期中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历史语境中,什么是“天下”?人们多倾向于从政治层面为其定性,如邢义田所

言:“天下观是指人们对这个世界政治秩序的概念。”但是,当中国人以美学视野规划他的

生存境域时,天下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时间为人的世界经验植入了运动和过程,

它的价值则在于为主观经验建构的天下秩序增添了变量,使其由井然有序的状态,变化为活

泼生动的状态。

中国传统天下观念从河洛中原出发,相关时间观念的形成也必然受这一区域的土壤以及

气候和物候条件影响。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对时间的认识起于对土地生命特质的体认。

这是一种农业时间,即“农时”或“农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物候乃至天象变化成为

时间的标识。同时,这种时间观念起于河洛中原,然后不断向外扩大它的描述强域,直至成

为一种与中国人的天下观齐平的概念。这种时间观念之所以是审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并

非来自自然界先天的给予,而是来自人后天的感性经验。更具体地讲,在传统中国,时间不

过是处于世界一隅的黄河中游的乡土经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因自认为居于天下中心而

赋予它普遍价值,但它毕竟受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人基于区域性经验的

主观建构。它得以成立的美学理由要远远大于科学的理由。

在传统中国,时间的审美化是天下观念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被“天下”一词规

划的世界呈现出活态化的审美特征。

首先,在这一地带,中国早期农事活动对土地生命特质的发现,为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提

供了一个奠基形式。以此为基点,从大地上的植被到天空的飞鸟,再到遥远天际的斗转星移,

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时空放大模式。在这一界域之内,既潜隐于泥土又四散洋溢的自然生命

感,使人栖息的世界成为一个气韵生动、大化流行的审美世界。

其次,自然生命总是在运动中表现为过程,并通过大地上的花开花落、草木枯荣使时间

获得感性表征,这种自然性的时间运动被中国人规划为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从而

为人的农事活动建立规律。中国农事的规律也是审美的规律,中国最早的历法就是农事诗,

两者均体现出时间进程、自然审美体验与农事乃至政治实践相协调的特点。后世的“四季

歌”、文学的伤春悲秋主题、绘画的“四条屏”等,均是这种时间模式的艺术延伸形式。

最后,在这种审美化的自然经验中,时间被空间化,空间也被时间化,从而使天下体系

成为时空协调的审美体系。根据现有文献,中国人的四季感知至少自《吕氏春秋•十二纪》

始,已被纳入到了“中央一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其中,东方因与春天关联而气候宜人、

关乎理想;南方因与夏天相联而炽热、富于浓情;西方因与秋天关联而消极、充满肃杀;北

方则因为与寒冬关联而代表一种否定的精神。据此,由时空交会生成的世界就成为人的情感

和价值取向的符码,所谓四季、节令之变则通过与空间方位的配置,将世界带入到一种节奏

化、韵律化的动态和谐之中。

(摘编自刘成纪《论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美学的角度看,传统的“天下”体系是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审美体系。

B.中国古人的时间观念,依托于对土地气候物候和天象变化等的过程性经验。

C.河洛中原的人们居于天下中心,他们基于乡土经验的的时间观念有普适性。

D.时间进程、农事活动、自然审美体验在中国最早的历法中,是协调一致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否定对天下概念的政治层面的定性,接着展开论证。

B.第二段分析了两个问题:中国传统时间观念形成以及它具有审美特征的原因。

C.第四段到第六段从三个方面对第三段的观点进行论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D.文中引用的文学、绘画、历史典籍方面的例证,增强了说服力,支撑了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是从中原出发对世界的想象性建构,没有科学性,只有审美价值。

B.研究中国人时间意识与天下观念的关系,要考虑中国早期农耕文明对其时间观念的影响。

C.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始,中国人才把四季感知纳入到“中央一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

D.农事是规律性的活动,中国人据此划分了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使时间获得表征。

【答案】1.C2.A3.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

文,筛选答案。

C项,“河洛中原的人们居于天下中心,他们基于乡土经验的的时间观念有普适性”错误,

原文第二段“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因自认为居于天下中心而赋予它普遍价值,但它毕竟受

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人基于区域性经验的主观建构”,由此可知,“居

于天下中心”是河洛中原人们的主观自我认知,但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作者认为,他

们的时间观念”受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基于区域性经验的主观建

构”。实际上,基于河洛中原的自然物候特点制定的历法,在超出这一区域后,存在着历法

与四季感受的错位,并不具有普适性。

故选Co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

本的内容;其次,明确文章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

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

A项,”否定对天下概念的政治层面的定性”错误,由原文第一段内容可知,文章并未否定

对天下概念的政治层面的定性,只是在此基础上又提到了“天下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

性的”论点。

故选Ao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

原文中逐句比较。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

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A项,“没有科学性,只有审美价值”错误,原文第二段结尾“它得以成立的美学理由要远

远大于科学的理由”,由此可知,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既有科学性,又有审美性,只是作者

认为它的美学性要大于科学性。

C项,“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始“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根据现有文献,中国人的

四季感知至少自《品氏春秋•十二纪》始,已被纳入到了'中央一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

由此可知,选项因为丢掉了限制语“根据现有文献”,从而导致说法过于绝对。

D项,“农事是规律性的活动,中国人据此划分了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使时间获得

表征”错误,原文第五段“自然生命总是在运动中表现为过程,并通过大地上的花开花落、

草木枯荣使时间获得感性表征,这种自然性的时间运动被中国人规划为四季、十二月、二十

四节气等,从而为人的农事活动建立规律”,由此可知,使时间获得表征的是大地上的花开

花落、草木枯荣,而中国人规划的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为人的农事活动建立规律,

选项将其表述颠倒。

故选Bo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

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

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

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

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

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

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前,北京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此次改革主要通过三个

方面的调整,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起医疗系统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

续的运行新机制。

北京市属医院将本着多个“有利于”的原则进行药品阳光采购,即有利于质量、价格、

需求相统一,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有利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有利于保持医联

体内部用药的一致性,有利于保持患者治疗连续性原则,对目前使用的4971种药品在阳光

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并在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的官网上公布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品

种及价格。

药剂师张阳鑫说,通过阳光采购平台,可以查看到药品库存状况,既减少了工作量,采

购时又心里有数。他强调,医院还可以根据企业评分,选择更加优质的药品企业。

为使患者合理用药,医管局推动22家医院设置临床药师及用药咨询中心。药品用法用

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都可在用药咨询中心找到答案。

多家医院提供的便民服务让百姓用药更安心,同仁开设“专病用药管理门诊”,针对特

定疾病的用药进行管理;积水潭医院患者出院后,有专职药师进行门诊追踪、随访和用药指

导;天坛开设医师药师联合门诊,以满足患者不同需求……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阳光采购”是指通过公开透明、多方谈判、动态调整、成果共享的措施,加强政府综

合监管,实现采购行为阳光透明,交易过程公平规范。阳光采购针对市场供应充足的常用药,

引导我市同类药品价格始终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为保障价格下降后药品的质量安全,卫计委拟将药品质量作为第一要素,对存在发生严

重药害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企业,屡次发布严重违规广告的企业和查实存在严重商

业贿赂行为的企业,以及生产环节抽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品种,实行一票否决,直接纳入

不良记录。

药监局也将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提升监控能力。对供应价格明显偏低存在质量隐患

的产品,开展重点抽脸工作;对降价幅度调整较大的品种,开展有针对性地抽脸工作,保障

药品价格降低而质量不降低。

(摘编自《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新政》)

材料三:

4月8日,北京3600多家医疗机构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统一实施药品阳光采购,

设立医事服务费,对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规范”,呼吁多年的“医药分开”在

北京率先正式实施。本次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设置“医事服务费”,医务人员和患者都

能受益。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的“医事服务费”分别为50元、80元、

100元,明显看出对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提高:三甲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以下医疗

机构普通门诊的“医事服务费”报销之后患者分别花10元、2元、1元钱,这会让更多一般

病症的患者到基层医院去就医,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二是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取消15%药品加成,零差率销售,彻底结束“以药养医”的岁

月,更加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三是调整435项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都上调

7:而核磁等检查的价格都下降,医务人员的收入增多,患者花钱和以前差不多,但服务质

量得到了提升。

(人民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公开透明、多方谈判、动态调整、成果共享的措施,实现药品采购行为阳光透明,

交易过程公平规范,有利于药品质量、价格、需求的统一。

B.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将彻底结束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岁月,一些市场供应充足的常

用药品价格能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突出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C.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主要目的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部药品都需通过阳光采

购,以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保持医联体内用药一致。

D.药品阳光采购之后,好处多多,患者可随时查询到药品采购品种及价格,药剂师可以及

时查看药品库存状况,医院可以选更优质的药品企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先报道了北京市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坚持的原则,突出了多个“有利于”的内

容,接着从不同角度对医改带来的变化作了介绍。

B.材料二报道的重点在医药分开药品价格下降后如何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方面,卫计委和

药监局的现有做法为药品质量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C.材料三报道的设立“医事服务费”的目的和好处,让百姓认识到看病不一定非到大医院,

这就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D.三则材料为了突出各自的报道重点,都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读者具体

又详细的了解医改的情况,表现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医药分开后,如何保障百姓用药安全?

【答案】4.C5.A

6.①卫计委将质量作为评价药品的第一要素,实行一票否决制;②药监局加大药品质量抽验

力度,提升药品质量监控能力:③医院选择更加优质的药品企业,提供优质药品;④提供便

民服务,设置用药咨询中心,让百姓可查可问。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有关内容梳理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阅读,感知全文;其次要

找到该题信息所在的段落或区域;再次要对该段落或区域内容要点进行概括与分析,最后将

选项中的相关信息与这些概括与分析进行对照,从而得出答案。

C项,范围扩大,“全部药品都需通过阳光采购”理解错误,原文材料一的表述为“对目前

使用的4971种药品在阳光采购平台统一采购”。

故选Co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

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项,正确。

B项,“卫计委和药监局的现有做法为药品质量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现有做法”分析

错误,原文材料二表述为“为保障价格下降后药品的质量安全,卫计委拟将药品质量作为第

一要素”“药监局也将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提升监控能力”,原文中有“拟、将”。

C项,“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与原文不符。原文材料三表述为“有效推进了‘分级

诊疗',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D项,“都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分析错误,第二则材料没有用数字。

故选Ao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

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本题为较常见的措施类题目,根据实施具体措施的主体,如“国家、社会、政府”“单位、

集体”“个人”分别加以概括即可,抓住以下关键句进行概括:“卫计委拟将药品质量作为

第一要素”“实行一票否决,直接纳入不良记录”“药监局也将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提

升监控能力”“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统一实施药品阳光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对435个医

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规范”“药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都可在用药咨询中

心找到答案”。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

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

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

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

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

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

读文本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鳌

冯骥才

民国二十八年,龙王爷闯进天津卫。街上行船,窗户当门,买卖停业,车辆不通,小杨

月楼和他的一班人马,被困在南市的庆云戏院。那时候,人都泡在水里,哪有心思看戏?

龙王爷赖在天津一连几个月,戏班照样人吃马喂,把钱使净,便将十多箱行头道具押在

河北大街的''万成当"。等到水退了,火车通车,小杨月楼急着返回上海,凑钱买了车票,

就没钱赎当了,急得他闹牙疼,腮那子肿得老高。戏院一位热心肠的小伙计对他说:“您不

如去求李金馨帮忙,那人仗义,拿义气当命。凭您的名气,有求必应。”

李金黎是天津卫出名的一位大锅伙①,混混头儿。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

死千②一个。虽然黑白道上,也讲规矩讲脸面讲义气,拔刀相助的事,李金鳌干过不少,小

杨月楼却从来不沾这号人。可是今儿事情逼到这地步,不去也得去了。

他跟随这小伙计到了西头,过街穿巷,抬眼一瞧,怔住了。篱笆墙,栅栏门,几间爬爬

屋,大名鼎鼎的李金整就住在这破瓦寒窑里?小伙计却截门一声呼:“李二爷!”

应声打屋里猫腰走出一个人来,出屋直起身,吓了小杨月楼一跳。这人足有六尺高,肩

膀赛③门宽,老脸老皮,胡子拉硅;那件灰布大褂,足够改成个大床单,上边还油了几块。

小杨月搂以为找错了人家,没想到这人说话嘴上赛扣个罐子,翁声翁气问道:“找我干吗?”

口气挺硬,眼神极横,错不了,李金箜!

进了屋,屋里赛破庙,地上是土,条案上也是土,东西全是东倒西歪;迎面那八仙桌子,

四条腿缺了一条,拿砖顶上;桌上的茶壶,破嘴缺把,磕底裂肚,盖上没疙瘩。小杨月楼心

想,李金鳌■是真穷还是装穷?若是真穷,拿嘛帮助自己?于是心里不抱什么希望了。

李金馨打量来客,一身春绸裤褂,白丝袜子,黑礼服呢鞋,头戴一顶细辫巴拿马草帽,

手拿一柄有字有画的斑竹折扇。他瞄着小杨月楼说:“我在哪儿见过你?"眼神还挺横,不

赛对客人,赛对仇人。

戏院小伙计忙做一番介绍,表明来意。李金鳌•立即起身,拱拱手说:“我眼拙,杨老板

可别在意。您到天津卫来唱戏,是咱天津有耳朵人的福气!哪能叫您受治、委屈!您明儿晌

后就去‘万成当'拉东西去吧!”说得真爽快,好赛天津卫是他家的。这更叫小杨月楼满腹

狐疑,以为到这儿来做戏玩。

转天一早,李金鳌来到河北大街上的“万成当”,进门朝着高高的柜台仰头叫道:“告

你们老板去,说我李金慈拜访他来了!”老板慌张出来,请李金越到楼上喝茶,李金鳌也不

理,只说:“我朋友杨老板有几个戏箱押在你这里,没钱赎当,你先叫他搬走,交情记着,

咱们往后再说。”说完拨头便走。

当日晌后,小杨月楼带着几个人碰运气赛的来到“万成当”,进门却见自己的十几个戏

箱,早已摆在柜台外边。小杨月楼大喜过望,便取了戏箱,高高兴兴返回上海。

小杨月楼走后,天津卫的锅伙们听说这件事,佩服李金鳌■的义气,纷纷来到“万成当”,

要把小杨月楼欠下的赎当钱补上。老板不肯收,锅伙们把钱截着柜台扔进去就走。多少亦不

论,反正多得多。这事又传到李金基耳朵里。李金黎在北大关的天庆馆摆了几桌,将这些代

自己还情的弟兄们着实宴请一顿。

谁想到小杨月楼回到上海,不出三个月,寄张银票到天津“万成当”,补还那笔欠款。

“万成当”收过锅伙们的钱,哪敢再收双份,老板亲自捧着钱给李金鳌送来了。李金鳌嘛人?

不单分文不取,看也没看,叫人把这笔钱分别还给那帮代他付钱的弟兄。至此,钱上边的事

清楚了,谁也不欠谁的了。这事本该了结,可是情没结,怎么结?

转年冬天,上海奇冷,黄浦江冰冻三尺,大河盖上盖儿。这就断了码头上脚侠们的生路,

尤其打天津去扛活的弟兄们,肚子里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少,快只剩下凉气了。恰巧李金鳌到

上海办事,见这情景,正愁没辙,抬眼瞅见小杨月楼主演《芸娘》的海报,拔腿便去找小杨

月楼。

赶到大舞台时,小杨月楼正是闭幕卸装时候,听说天津的李金整在大门外等候,脸上带

着油彩就跑出来。只见台阶下大雪里站着一条高高汉子。他口呼:“二哥!”三步并两步跑

下台阶。脚底板给冰雪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上,仰脸对李金鳌还满是欢笑。

小杨月楼在锦江饭店盛宴款待这位心中敬佩的津门恩人。李金婪说:“杨老板,您喂得

饱我一个脑袋,喂不饱我黄浦江边的上千个扛活的患兄。如今大河盖盖儿,弟兄们没饭辙,

眼瞅着小命不长。”

小杨月楼慨然说:“我去想办法!”

李金整说:“那倒不用。您只要把上海所有名角约到一块儿,义演三天就成!戏票全给

我,我叫弟兄们自个儿找主去卖。这么做难为您吗?”

小杨月楼说:“二哥真行。这点事还不好办吗?”第二天就把大上海所有名角,全都约

齐,在黄金戏院举行义演。戏票由天津这帮弟兄拿到平日扛活的主家那里去卖。这些主家花

钱买几张票,又看戏,又都忙,落人情,过戏瘾,谁不肯?何况这么多名角同台献技,还是

《龙凤呈祥》、《红鬃烈马》一些热闹好看的大戏,更是千载难逢。一连三天过去,便把冻成

冰棍的上千个弟兄全救活了。

李金鳌完事要回天津,临行前,小杨月楼又是设宴送行。酒足饭饱时,小杨月楼叫人拿

出一大包银子,送给李金馨。既是盘缠,也有对去年那事谢恩之意。李金革见钱,面孔马上

板起来,沉下来的嗓门更显得翁声瓮气。他说道:“杨老板,我这人,向例只交朋友,不交

钱。想想看,您我这段交情,有来有往,打谁手里过过钱?谁又看见过钱?折腾来折腾去,

不都是那些情义吗?钱再多也经不住花,可咱们的交情使不完!”说完起身告辞。

(选自冯骥才著《俗世奇人•贰》,文字有删节)

【注】①锅伙:此处指在简陋食宿处住着的单身工人、小贩。②死千:担当出生入死的差事。

这是天津土语,也是混混儿的行话。③赛:天津方言,有“像”或“似”之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擅长写人。不仅对主角李金整、小杨月楼刻画细腻,也于廖寥数语中将热心肠的小

伙计、诚实本分的当铺老板、仗义的锅伙刻画得活灵活现。

B.小说善于叙事。李金鳌助小杨月楼脱困,小杨月楼助力李金鳌,两件事情都办得爽快,

可作者总能尺水生波,以人物心理活动和言行来制造波澜。

C.小说语言精妙。文中“嘛”“赛”“锅伙”“爬爬屋”等诸多天津方言词汇都透着一股

子天津话的生动和幽默,富有生活气息,增添了地方特色。

D.小说多用对比。李金整家境贫困却能济危扶困,这是人物自身的对比;小杨月楼称李金

鎏“二哥”,对方却唤其“老板”,这是人物之间的对比。

8.初见时,小杨月楼眼前的李金黎与传闻中的李金整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产生了什么艺术

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这篇小说中不同人物身上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结合文本对此简

要分析。

【答案】7.D8.①使情节波澜起伏。眼前的李金鳌贫穷落魄,和传闻中“拿义气当命”

的仗义形象形成反差,小杨月楼从先前的期待到眼前的怀疑再到后来的不抱希望,形成了情

节的跌宕。②为后文设置了悬念。这样一个让小杨月楼“不抱希望”“满心狐疑”的人物,

能否助小杨月楼脱困,二人最终为何会“义结”,充满悬念。③凸显人物形象。传闻中“混

混头”李金馨居然生活如此拮据,强烈的反差使人物“助人脱困、不求回报,重情轻财”的

形象更加突显。

9.①主人公李金馨侠肝义胆。他把义气视若性命,广交朋友;对素不相识的人施以援手,不

求回报;为上千兄弟的衣食想方设法,重义轻财。②次要人物小杨月楼知恩重义。他获助返

沪即寄回银票,不贪钱财;约聚名角义演助困,临别赠银以示感恩。③一众人物热心仗义。

热心助人的小伙计、爽快诚信的当铺老板、仗义疏财的天津卫锅伙们、慷慨义演的上海滩名

角们皆是如此。小说用这样一众群像表现了中国人对“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思想内容是文章的主旨,就是

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就是作者主要要反映的内容,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艺术特色一般来

说,赏析它的结构,独特的修辞,这类题型都要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答题时

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D项,“小杨月楼称李金螯

‘二哥’,对方却唤其‘老板’,这是人物之间的对比”理解有误,小杨月楼称李金馨“二

哥”,是按照当时的江湖规矩,显得亲切;李金鳌唤小杨月楼“老板”,是按照旧时对伶人

的尊称。并不能构成人物之间的对比。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本题要求是“初见时,小杨月楼眼前的李金整与传闻中

的李金馨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解答此类题目

时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赏析时要结合原文具体分析。小杨月楼眼前的李金鳌与传闻中

的李金整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是使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传闻中的李金馨“李金馨是天津卫

出名的一位大锅伙,混混头儿。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一个……”威名

赫赫;而眼前的李金整却是“老脸老皮,胡子拉磴;那件灰布大褂,足够改成个大床单,上

边还油了几块“,居住环境是“篱笆墙,栅栏门,几间爬爬屋……”穷困潦倒。

小杨月楼从先前怀着期待而来到眼前的怀疑,使情节的曲折起伏;同时也为后文李金鳌能否

助小杨月楼脱困设置了悬念,更加吸引读者。而人物这强烈的反差也使李金鳌“重情轻财”

的形象更加突显。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作品的主题。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品背景看、从人物

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等。本题要求是“这篇小说中不

同人物身上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结合文本对此简要分析”。首先,

小说的主人公李金鳌义字当头,”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一个……”把

义气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对素不相识的“小杨月楼”慨然相帮,还不求回报;“把冻成冰棍

的上千个弟兄全救活了",重义轻财。而次要人物小杨月楼知恩必报,重情重义。他获救返

回上海后就寄回银票,又答应了恩人李金鳌的请求,约各位名角义演救助苦力,临别还赠恩

人李金鳌银两表达感恩之情。其他人物如热心肠的小伙计、诚实本分的当铺老板、仗义的锅

伙、慷慨义演的上海滩名角们也都是充满义气。小说中的不同人物身上都体现了中国人对

“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

【点睛】鉴赏艺术特色题,须了解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

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

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辞手法(优先);②表现手法(次之);③表达方式(其次);④文章章

法;⑤语言表达(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思考分析时要做好两个结合。

①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

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②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乌干》读之,作《指瑕》

以施㈤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

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鸣,勃戏为文《檄英王鸣》,高宗怒目:“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

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多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

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

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有在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

多月冬月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英敢当,至勃,泛然不

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日:“天才也!”请遂成

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

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

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

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臼:

“《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选自《新唐书•王勃传》,有删改)

[注]施(ti):指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B.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C.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D.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又称《前汉书》,承《史记》,把“书”改为“志”,把“本纪”并入“世家”。

B.“见情”意思是抒发情感,“见”与《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的“见”字含义相

同。

C.左迁,文中指贬官,降职。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

马”.

D.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日重

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敢于质疑,率性惹祸。他小时候读颜师古注释的《汉书》,写文章指出其中的错误。

他在王府任职,随性写文章惹怒皇帝,被逐出王府。

B.王勃因事犯罪,英年早逝。罪犯曹达躲藏在他家里,他害怕事情泄露,杀了曹达,应判

死罪,后被赦免。他去探望父亲不幸落水,去世时不满三十岁。

C.王勃下笔成章,才华横溢。都督在滕王阁摆宴,请他的女婿和其他人作序,都没有答应,

请到王勃,王勃却毫不推辞,下笔成章,令都督大为赞叹。

D.王勃补祖辈书,因梦作书。他的祖父王通曾作书一百多篇,后来有些遗失了,他予以补

全。他读《易》后做梦,醒来后作了几篇《易发挥》。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十一六言,命曰《琵琶行》。

【答案】10.D11.B12.C

13.(1)王勃曾说人之子不能不懂医术,当时长安人曹元有秘术,王勃和他往来,完全

掌握了其中精要。

(2)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歌行,吟唱一番(作歌)来赠送给她,一共有六百一十六字,命

题为《琵琶行》。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王勃作文,开始并不用精心构思,先磨好几升墨,然后尽兴饮酒,拉开被子蒙头大睡,

等到醒来后,提笔一挥而成篇,不用改动一个字。

“勃”作主语,“属”作谓语,“文”作宾语,主谓宾俱全,结构完整,可以断开,“初”

作“不精思”的状语,应在“初”前停顿,这样就排除AC;

“成篇”是“援笔”的结果,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一般实词的能力。

B.“君既若见录”,句意:既然承蒙你这样的记着我。其中“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

己怎么样,可译为“我”。

“赋诗见情”,句意:赋诗抒情。“见”意思是抒发。两句中的“见”字含义不同。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C.“请他的女婿和其他人作序,都没有答应”错,曲解文意。依据文本“宿命其婿作序以

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可知,是事先叫自己的女婿写好诗序向众宾客炫耀,然后

拿出纸笔遍请宾客动笔,无人敢接受。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尝”,副词,曾,曾经;“游”,动词,往来;“要”,名词,精要。

(2)“因为”,于是撰写;“歌”,作歌;“凡”,一共;“言”,字;“命”,命名。

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就善于文辞,九岁有机会读到颜师古所注《汉书》,

写了《指瑕》来指出注里的错误。麟德初年,刘祥道奉旨巡查关内,王勃上书自荐,刘祥道

向朝廷上表举荐他,他参加策问时获得优等。年龄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职位,多

次到宫前进献颂文。沛王听说他的名声,把他召进王府任修撰,编写《平台秘略》。书写成

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信任宠爱。当时,各王常玩斗鸡游戏,王勃随性写文章名为《檄英王

鸡》,高宗发怒道:”这将挑起嫌隙。”把王勃逐出王府。王勃被罢废后,出游暂居剑南。

曾经登上葛愦山远望,情绪激昂地追念起诸葛亮的功绩,赋诗抒情。听说虢州多药草,请求

补任虢州参军。王勃恃才怠慢他人,被同僚们嫉恨。官奴曹达犯罪,藏匿在王勃处,王勃怕

事情泄露,就杀了曹达。事情败露应处死罪,适逢大赦革除了他的官职。王勃父亲名叫王福

畤,因受王勃之事牵连,由雍州司功参军降职为交趾令。王勃前去看望,渡海落水,受惊去

世,时年二十九岁。先前,王勃路经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举行大宴,事先叫自己的

女婿写好诗序向众宾客炫橇,然后拿出纸笔遍请宾客动笔,无人敢接受,请到王勃,他毫不

推辞。都督不快,起身更衣,派遣属吏等候他每写下文句就立即报告。一报再报,文句越发

奇妙,于是惊奇道:“真是天才呀!”请他把文章写完,尽兴而别。王勃作文,开始并不用

精心构思,先磨好几升墨,然后尽兴饮酒,拉开被子蒙头大睡,等到醒来后,提笔一挥而成

篇,不用改动一个字,当时人说王勃是打腹稿。王勃尤其喜欢写书。当初,王勃的祖父王通,

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很多。曾经从汉、魏写起终到晋朝作书一百二十篇,以接续古代的

《尚书》,后来丢失序,有目录无书的十篇,王勃补全缺漏遗失,定为二十五篇。王勃曾说

为人之子不能不懂医术,当时长安人曾元有秘术,王勃和他往来,完全掌握了其中精要。曾

经读《周易》,夜里做梦好像有人告诫他说:“《易》有太极,你要努力思考。”醒来后写

了几篇名为《易发挥》的文章,写到《晋卦》,遇到生病停止。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跳朋鸟。

14.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全诗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D.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15.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D15.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

异: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

实现国时济世的银鹏之志,表现了乐观、昂扬、积极的情绪。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

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D.“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表述错误,尾

联的意思是图南之举未可逆料,但鳏鹏变化是巨大的,将会飞向南天。作者化用“蛆鹏”典

故,一方面表达自己前途虽无法预知,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

最高潮,并与前段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相同点:

《泊岳阳楼下》颈联写到留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所以抒发了作者漂泊

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

《登高》颈联和尾联写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也抒发了作

者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

不同点:

《泊岳阳楼下》颈联和尾联写到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

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临危无惧而弥坚。图南之举未可逆料,但般鹏变化是巨

大的,将会飞向南天。所以虽然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

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国时济世的银鹏之志,表现了乐观、昂扬、积极的情绪。

《登高》颈联和尾联写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侧重于自己

年老多病,漂泊不定,而艰难困苦的不只有自己还有国家,所以也感慨了时局的动乱。“艰

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全文饱含李白对友人的关爱之情,既有送友人入蜀时“”的问询,又

有“”的劝告。

(2)《琵琶行》中善用“比”的手法来描写音乐。比如用“”比喻旋律的轻快而

流畅;用“”比喻情调的急切而愉悦。

(3)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答案】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不如早还家③.间关莺语花底滑④.大珠

小珠落玉盘⑤.见贤思齐焉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游、莺、焉、省。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里面写的荣宁二府,其光景气象则如书中冷子兴所介绍的,“如今生齿日繁,

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的儿孙,

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们看,贾敬谋虚逐妄,贾赦恣意享乐,贾珍、贾琏、贾蓉等纨母子

弟,沉溺酒色,邢夫人、赵姨娘等阴怀嫉恨。贾政似乎是个“端方正直”“谦恭厚道”的人

物,但头脑古板,空疏,教条,迂阔无能。他除了板着面孔训斥宝玉甚至大加笞挞之外,对

贾府江河日下的局面。偌大的贾府,显得最有才干、最有心眼的是王熙凤;但她损人

利己,多行不义,只能给家庭的衰败添加催化剂。小说后半部,贾府的情况日益严

重,经济上陷入危机,家庭内部的纠纷,外部世界对他的冲击也越来越厉害。“甄

家犯罪,抄没家私”,给贾家一个预报。我们虽然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对

贾复“零业狎零”“金银散尽”的结局则是必然的。.

有人就认为,《红楼梦》与宇宙相通,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实生动又意

味无穷。你对《红楼梦》怎么研究都行。(),它的规律性和非规律性,它的圆满和缺憾。

上帝造出来的世界绝不是的,因为它十分博大,这不是上帝之病,而是上帝之大。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红楼梦》都具备了宇宙的特点

B.因为《红楼梦》都具备了宇宙的特点,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

C.因为宇宙的特点《红楼梦》都具备了,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

D.因为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宇宙的特点《红楼梦》都具备了

【答案】17.一筹莫展入不敷出愈演愈烈完美无缺

18.虽然我们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贾家“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结局

则是必然的。19.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是说贾政对贾府江河日下的局面无计可施、无力改变,填写“一筹莫展”。一

筹莫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第二处,语境形容贾府经济上陷入危机,贾府经济收入少,支出多,填写“入不敷出”。入

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

第三处,语境形容贾府内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纠纷,并且越来越厉害,填写“愈演愈烈”。

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加恶化、严重。

第四处,前文说“它的规律性和非规律性,它的圆满和缺憾”,可见语境形容上帝造出来的

世界并不完美,填写“完美无缺”。完美无缺:形容十分完善美好,没有任何缺点。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语序不当,前后句主语不一致,“虽然”要放在“我们”之前;

第二处,成分残缺,介词“对”造成缺主语,删除。

据此将病句改为:虽然我们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贾家“家业凋零”“金银

散尽”的结局则是必然的。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联系前文的结论“你对《红楼梦》怎么研究都行”,后一句要扣到研究《红楼梦》,可以排

除BC;

联系前文“有人就认为,《红楼梦》与宇宙相通”,要由宇宙的特点关联到《红楼梦》来阐

发,可以排除A。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白话小说,人物日常交往自然以口语白话为主,但在某些场合

出现白话和文言对峙情况,也很值得回味。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元妃与众亲友对话多用口语白话,他人回答却多用文言书面语,如

元妃说:“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

多早晚才来!”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答曰:“外眷无职,未敢

擅入。”母亲对女儿居然说这样的书面化语言,显得刻板又僵化。从表面看,元妃说话情真

意切,而王夫人的书面语言似乎在控制情感,但深一步看,这种语体的差异却暗含着礼仪的

差异。

探春向贾宝玉发出的帖子是用典雅的文言文写成,还用了较多典故,如结尾日:“孰谓

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余,让馀脂粉。”贾芸向他的“干爹”献殷勤,也写

了一个帖子,其内容是;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

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

便留下赏玩。

这样的白话以及夹杂了几个文言用词的不伦不类,自然让人忍俊不禁,但拿这帖子与探

春诗帖相对照则更有意思。

20.文中划横线句子是贾芸送给“干爹”白海棠时附带的一个便条。请问这里的“干爹”是

谁?请将这个便条压缩改写成50字以内的一段白话。

21.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所用修辞手法相同

的一项是()

A.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20.贾宝玉;我认识许多花儿匠和名园,想尽一切办法弄到了两盆白海棠,大人如

果把我当成亲儿子,就请把花收下。21.C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压缩语段的能力。

第一问:由原文“探春向贾宝玉发出的帖子是用典雅的文言文写成”可知,这一段都在向贾

宝玉献帖子,所以这里贾芸的“干爹”指的是贾宝玉。在《红楼梦》前80回里写:贾芸是

一个聪明伶俐、能说惯道,且又是一个能作事、会作事的草字辈后生。父亲早逝,因贾宝玉

一句玩笑话“像我儿子”,他便伶俐地说:“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

造化了”。

第二问:由原文“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

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

赏玩”可知,白话需要把几个文言词改过来,比如“前因买办”“托大人金福”“认

得”“忽见”“不可多得”“赏玩”这些文言词改成白话词“先前买了”“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