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介休第十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介休第十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介休第十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介休第十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介休第十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介休第十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C.用于精子、卵细胞的相互识别

D.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参考答案:D2.下表为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比较,你认为错误的有(

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胰蛋白酶处理配制细胞悬液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培养液的区别麦芽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动物血清不可缺少A.0处

B.1处

C.2处

D.3处参考答案:B3.雅安市城区居民用水取自于青衣江上游,为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相关单位需要定期检测水源中细菌种类及数量,以确定水质是否达标。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熔化→灭菌→________。其中对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为避免杂菌污染,倒平板时应当在__________进行。(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主要为细菌提供__________营养成分。培养细菌的pH应调节至_________。(3)要统计水源中的活菌总数,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工作者将三个接种了等量水源水的培养基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到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为21、256、215,请分析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倒平板

高压蒸汽灭菌

酒精灯火焰旁

(2)碳源、氮源(无机盐)

中性或微碱性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原因:涂布第一个平板时涂布器未冷却就涂布平板;(后两个平板被污染;操作失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方案:重做实验(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为避免杂菌污染,倒平板时应当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2)牛肉膏和蛋白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提供细菌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多数细菌适宜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生长,所以培养细菌的pH应调节至中性或微碱性。(3)微生物的常用接种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题中三个菌落的数量偏差太大,可能是因为涂布第一个平板时涂布器未冷却就涂布平板了。4.正常人16号染色体有4个A基因(基因型为AA/AA),均能独立编码正常肽链,a基因则编码异常肽链。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均有2个上述肽链参与构成(异常肽链也能参与)。研究表明,当体内缺少1~2个A基因时无明显贫血症状,缺少3个A基因时有溶血现象,无A基因时,胎儿因无正常的血红蛋白造成胚胎致死。一对无明显贫血症状的夫妇婚后先后怀孕二胎,头胎胚胎致死,第二胎完全正常。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aaB.这对夫妇的血红蛋白有2种类型C.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时可造成红细胞破裂D.这对夫妇再生育完全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参考答案:B【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点在于依题意准确把握正常人每条16号染色体上有2个A基因,明辨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aa,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1∶1。【详解】依题意可知:这对夫妇无明显贫血症状,可能含有2~3个A基因。二者所生头胎胚胎致死(aa/aa),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aa,A正确;这对夫妇的每个血红蛋白分子由2个A或a编码的肽链构成,因此血红蛋白的类型有:正常肽链+正常肽链、正常肽链+异常肽链、异常肽链+异常肽链,B错误;由题意“缺少3个A基因时有溶血现象”可知: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时可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C正确;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aa,再生育完全正常孩子(AA/AA)的概率为1/4,D正确。5.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参考答案:B6.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兔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B.DNA析出过程中,搅拌操作要轻柔以防DNA断裂C.预冷的乙醇可用来进一步纯化粗提的DNA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参考答案:A【分析】DNA粗提取选材的标准:DNA含量高,并且材料易得.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采用哺乳动物的血液。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中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详解】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提取不到DNA,而鸡属于鸟类,其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DNA含量较多,A错误;DNA分子从细胞中被释放出来且除去蛋白后是非常容易断裂的,如果太过剧烈的搅拌,DNA链可能会被破环,因此轻柔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B正确;在冷的95%酒精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低,DNA的沉淀量最大。如果用热的95%酒精会提高DNA的溶解度,不能完全使DNA沉淀,C正确;将析出的DNA溶解在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呈现蓝色,D正确。7.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的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此期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参与相关物质的合成B.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存在丁时期图形C.秋水仙素作用的时期存在丁→戊的过程中,使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其中甲→乙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丙表示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丁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戊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解答】解:A、甲→乙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此期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参与相关物质的合成,A正确;B、减数第二次中期染色体形态如丁时期,B错误;C、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因此秋水仙素作用的时期存在乙→丙时期,C错误;D、戊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图解,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变化,能准确判断图中各阶段表示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

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参考答案:D9.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人体细胞内,线粒体中O2/CO2比值比细胞质基质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参考答案:C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均为生物大分子,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A正确;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导致细胞内浓度增大,进而引起细胞吸水使细胞体积增大,B正确;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摩尔的葡萄糖,则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6摩尔的CO2,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6摩尔的O2,人体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无氧呼吸,既无CO2的产生,也无O2的消耗,所以人体细胞内O2/CO2值,线粒体比细胞质基质低,C错误;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CO2与C5结合生成两个C3,然后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因此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D正确。10.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关于实验①②③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探究低温对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影响②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③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上述4个实验都用到光学显微镜B.实验②④中,都用甲基绿作为染色剂,且甲基绿为活性染色剂C.实验①③均可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只是实验①在使用时还需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出去酒精中的水分D.实验③④均用到了盐酸,其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参考答案:A【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1、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4、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解答】解:A、上述4个实验都要观察细胞或细胞中的结构,因此都要用到光学显微镜,A正确;B、实验②中应该用健那绿作为染色剂,健那绿是活性染色剂;实验④中,要用甲基绿作为染色剂,但甲基绿不是活性染色剂,B错误;C、实验①③均可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实验①在使用时不需要需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出去酒精中的水分,C错误;D、实验③中用到了盐酸,其作用是和酒精组成解离液,使细胞相互分离;实验④中用到了盐酸,其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1.下表格列出了某一家庭5个成员的简化DNA指纹,其中“一”表示有相应的标记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基因标记母亲父亲女儿1女儿2儿子Ⅰ—

—Ⅱ—

———

Ⅳ—

——

A.基因Ⅲ和Ⅴ可能位于同一条X染色体上B.基因Ⅱ和Ⅳ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基因Ⅰ、Ⅱ和Ⅳ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D.基因Ⅲ和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参考答案:A据表格可知,基因III只有父亲有,而母亲没有,且父亲的基因Ⅲ遗传给了女儿,没有遗传给儿子,则基因Ⅲ很有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IV母亲没有,而父亲有,父亲的基因Ⅴ遗传给了女儿1,而没有遗传给女儿2,说明基因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也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分析表中信息,基因Ⅱ和基因Ⅳ的遗传情况一致,说明基因Ⅱ与基因Ⅳ最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正确;基因Ⅰ、Ⅱ和Ⅳ父亲没有,而他的两个女儿中,有的有基因Ⅰ、Ⅱ和Ⅳ基因,有的没有基因Ⅰ、Ⅱ和Ⅳ,说明其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他的两个女儿中都应该没有基因Ⅰ、Ⅱ和Ⅳ,C正确;基因Ⅲ和Ⅴ都是父亲有,而儿子没有,因此基因Ⅲ和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相关知识,需要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2.下图表示某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GLUT2表示葡萄糖转运载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分子B.若该细胞为胰腺细胞,在条件反射中引起胰液分泌的“信号”是血糖浓度C.若该细胞为神经元细胞,甲在稳定状态时K+进出膜达到平衡D.若该细胞为成熟的B淋巴细胞,图中的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分子参考答案:C1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中,黄色(A)对绿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B)对皱粒(b)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让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则F1自交后代中的重组类型约占6/16B.已知二倍体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含12条染色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单倍体幼苗的芽尖,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的各部分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应依次为:根尖细胞24条,精子12条,叶肉细胞24条C.豚鼠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若在一个繁殖期内,杂合的雌豚鼠的卵巢中,成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共有20个黑色基因,则经过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10个含白色基因的卵细胞D.从分子水平看,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内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以及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参考答案:C14.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超高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参考答案:D15.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有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有叶绿体

②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一定有线粒体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真核细胞一定有细胞核

⑤原核细胞一定没有线粒体

A.0个

B.1个

C.2个

D.3个参考答案:B1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性别比例B.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某些成分可被农作物再利用C.树上栖息有昆虫和食虫鸟,它们相互彼此间都能获得物质和能量D.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会逐渐消失参考答案:B【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但不是完全取代.【解答】解:A、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A错误;B、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B正确;C、树上栖息有昆虫和食虫鸟,食虫鸟捕食昆虫,从昆虫中获取能量,而不是它们相互彼此间都能获得物质和能量,C错误;D、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不会消失,D错误.故选:B.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参考答案:A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杂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与原物种无法交配,则发生了生殖隔离D.一个达到遗传平衡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参考答案:A【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保持基因平衡的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详解】A、同一个群体携带同种基因的杂合子比例高,近亲繁殖时可以提高该种基因纯合的比例,故A错误;B、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因此有害基因也是原材料,B正确;C、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C正确;D、达到遗传平衡定律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变,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等。19.实验操作不当一般情况下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有的实验或调查若通过及时调整也可顺利完成.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鉴定蛋白质时,在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时,可将乙液按比例稀释得双缩脲试剂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时,发现底物与酶的混合液的pH为0.9时,可调至中性C.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不能再用D.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实验中,如发现滤液颜色太浅,可往滤液中再添加适量CaCO3参考答案:A【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K:检测还原糖的实验;39:酶的特性;3I: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1、收集到的色素滤液绿色过浅,可能原因如下:①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②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中色素(叶绿素)太少,绿色过浅.③一次加入大量的95%的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95%的乙醇提取色素).④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导致色素分子被破坏.2、过酸或者过碱都会使酶空间结构改变从而使酶变性失活,本题中酶已经在过酸环境中失去活性,之后无论PH值为多少酶都没有活性了.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人类遗传病情况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如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根据家系遗传状况推断遗传方式.4、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解答】解:A、斐林试剂的乙液为0.05g/mL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为0.01g/ml的CuSO4溶液,因此鉴定蛋白质时,在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时,可将乙液按比例稀释得双缩脲试剂,A正确;B、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在6.8左右,混合液的pH为0.9时酶已经失活,调节PH酶的活性不会恢复,B错误;C、在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时,调查群体要足够大,注意随机取样,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还能再用,C错误;D、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实验中,如果碳酸钙粉末过少,叶绿素分子被破坏,往滤液中再添加不起作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0.下图中的甲表示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乙~丁表示其产生精子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甲→乙过程中发生了DNA复制C.乙→丙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丙→丁过程中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参考答案:D据图分析,与甲图相比,乙图的DNA加倍,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QQ、中期、后期;丙图DNA和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图中DNA和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为精细胞。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细胞、丙细胞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丁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A正确;甲到乙的过程表示间期,发生了DNA的复制,B正确;乙→丙过程包括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丙图DNA和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已经分裂,D错误。21.下图中图乙是图甲发生渗透作用之后的示意图,图丙是根毛细胞示意图,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①处溶液浓度小于②处溶液浓度B.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图丙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使其具有选择透过性C.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其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再变化D.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则图丁可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参考答案:C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低浓度→高浓度)跨膜运输的,图乙是图甲发生渗透作用之后的示意图,一段时间后,图乙中的漏斗液面上升,说明图甲中①处溶液浓度小于②处溶液浓度,A项正确;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图丙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项正确;植物细胞可以吸收Na+、Cl-,使细胞液浓度升高,所以根毛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时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项错误;将图丙所示根毛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因渗透失水而使其体积逐渐缩小,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细胞的体积缩小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稳定,因此图丁可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D项正确。【考点定位】渗透作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2.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其内都含有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C.叶绿体产生的02至少需穿过4层生物膜才能进入线粒体中被利用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参考答案:B【分析】内质网、叶绿体、中心体和液泡的结构和功能:1、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2、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3、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4、液泡:单层膜,成熟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详解】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A正确;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花青素则存在于液泡中,B错误;叶绿体产生的O2被线粒体利用至少需要穿叶绿体的2层膜和线粒体的2层膜,共4层生物膜,C正确;中心体是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中,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内质网、叶绿体、中心体和液泡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细胞器的图像、结构和功能,能对选项中的叙说作出准确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明确叶绿素只分布在叶绿体中,花青素只分布在液泡中。23.2010年1月1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因在白血病(血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指导下,1986年王振义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全反式维甲酸在核糖体上合成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参考答案:A24.小麦种子萌发时,若外界氧浓度不高,一部分葡萄糖会进行酒精发酵。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测定在某特定的氧浓度下,种子CO2的释放量是O2吸收量的1.2倍,则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酒精发酵消耗的葡萄糖的比值是A.2:3

B.3:5

C.5:3

D.5:2参考答案:C25.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参考答案:C26.下表为人体四种细胞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名称肝细胞幼嫩红细胞造血干细胞浆细胞mRNAmRNA1mRNA2mRNA3mRNA4蛋白质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呼吸酶免疫球蛋白A.与上述四种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四种细胞转录的mRNA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如mRNA3在其它细胞中也有C.四种细胞的全能性有差异,如幼嫩红细胞的全能性大于造血干细胞D.四种蛋白质的功能不同,其原因是它们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参考答案:B27.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其膜所示为A.叶绿体内膜B.类囊体膜C.线粒体内膜D.高尔基体膜参考答案:B据图分析,水在光下分解产生了氧气和H+,属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故选B。28.随着社会的发展,石油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多,石油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筛选出分解石油烃能力强的微生物,人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如图为获取能分离出分解石油烃的微生物的土壤样品后的研究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1)获取土壤样品的取样地点最好选在

.为了能有效地分离出分解石油烃的微生物,过程①④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石油烃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

.(2)根据⑤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对④进行接种采用的方法是

,若发现在⑤中无法区分菌落,可以将图中③取出的菌液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采用

方法对其进行灭菌.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写出一点即可).参考答案:(1)石油烃污染明显处

只有能利用石油烃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2)涂布分离

进行(梯度)稀释(3)接种环

灼烧

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

【考点】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培养基的分类:①按物理性质分,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一般是琼脂.②按化学成分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两者的区别是天然培养基成分不确定,合成培养基成分的含量是确定的.③按用途分,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主要是培养、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培养酵母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鉴别培养基可以鉴定不同的微生物,比如鉴别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可以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如果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说明有大肠杆菌.(2)常用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化学消毒、紫外线灭菌、巴氏消毒法.(3)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子细胞群体﹣﹣菌落.【解答】解:(1)要获取相应的菌种,应到相应的环境中获取,获取土壤样品的取样地点最好选在石油污染明显处.有些培养基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这样的培养基可称做选择培养基.因此,为了能有效地分离出分解石油烃的微生物,过程①一④所用培养基,其成分的特点是只含石油烃一种碳源,从而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2)④中的培养基从物理特征看属于固体培养基,可加入凝固剂琼脂处理,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⑤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对④进行接种采用的方法是涂布分离.若⑤中发现无法区分菌落,说明稀释度不够,可以将重新进行梯度稀释.(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接种环.采用灼烧方法对其进行灭菌.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29.现在有一个婴儿在出生后医院为他保留了脐带血,在以后他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难治疗的疾病,就可以通过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来为其治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需要的器官用来移植治病,需要激发细胞的所有全能性B.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能够治疗这个孩子所有的疾病

C.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D.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应该长期给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参考答案:C30.图1表示旺盛地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的小肠上皮细胞,其中⑤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转录多份相同的信使RNA才能保证细胞功能的实现

B.合成分泌过程经历的途径大致是⑤⑥④③②①

C.图中所示细胞不同结构的生物膜成分无差异

D.细胞形态具有极性,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很发达

参考答案:C31.下列能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的是

A.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染色质

B.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细胞分裂方式

C.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细胞质

D.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细胞膜基本支架参考答案:D32.下列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在有氧状态下可利用细胞中的相关酶系合成ATPB.效应B细胞含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抗体的功能相适应C.人的成熟红细胞不具线粒体,靠无氧呼吸供能D.叶肉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DNA、RNA和蛋白质的交换参考答案:D叶肉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3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B.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水绵细胞内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C.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参考答案:B34.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某种生长因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前脂肪细胞膜上有能与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B.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C.生长因子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D.生长因子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仅指DNA分子复制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的分化.【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分化和实质和过程的综合性考查,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生长因子的作用是与前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解答】解:A、生长因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是指生长因子与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此前脂肪细胞膜上有能与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A正确;B、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B正确;C、由题意可知,生长因子的作用是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C正确;D、生长因子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包括DNA分子复制、转录、翻译等多种生理过程,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上的受体的作用,细胞分化的实质,生长因子在由前脂肪细胞形成脂肪细胞过程中的作用,通过题干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及细胞分化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5.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②确定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③发现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规律性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知识点】

F2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答案解析】C解析:确定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需要证明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规律性 需要进行测定,②③错误36.(05广东卷)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

A.分子量最小

B.分子量最大

C.在层祈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中层析液是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37.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与这种稳定状态无关的因素是A.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B.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C.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D.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参考答案:A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不会有大量物种的更替,A符合题意;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使得生态系统相对稳定,B不符合题意;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系统物种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C不符合题意;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生物多样性高,则自我调节能力强,D不符合题意。故选:A。38.下图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

)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参考答案:B39.某地区一种蚜虫生活在某种植物的体表,并从该种植物吸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蚜虫的种群密度B.该种蚜虫在不同季节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C.该种植物有高有矮,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蚜虫与这种植物具有互利共生关系参考答案:B蚜虫的活动能力极弱,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该种蚜虫在不同季节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正确;该种植物有高有矮,这是该种植物在茎的高度上所具有的相对性状,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