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课件_第1页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课件_第2页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课件_第3页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课件_第4页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VS第一回合——海上功夫大比拼战船水船粮船座船马船大宝船飞燕阵编队

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英国李约瑟博士第一回合——海上功夫大比拼航空母舰与小渔船郑和下西洋(七次)哥伦布航海(四次)首航时间1405年(7月11日)1492年船只数量最多200多艘3—17艘船只大小宝船载重量约1500吨百十来吨随行人员多达27800人左右121——1000多人线路第一回合航海线路对比图郑和下西洋途径的主要地点: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点:做一做你能从上述的材料分析当时的中国的社会状况?古代中国是一个经济繁荣、航海造船技术先进、国力强盛,居世界前列的泱泱大国。从积极进行对外交往的史实中看出,当时明朝是一个极度开放进取的国度。第二回合——最具亲和力当郑和的“航空母舰”来到印度洋边某国……当哥伦布的“小渔船”登上印第安人居住的某岛……印度洋沿岸的居民和印第安人对两人到来各自的态度是什么?想象空间1、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事实证据

凤凰号重走“郑和路”

印尼郑和清真寺新落成

江苏太仓航海节(刘家港)舟山“绿眉毛”号拍摄《郑和下西洋》2、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想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于炫耀明朝军事的强大和国家的富强。“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

——《明史.郑和传》“三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城周咨录》认为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有损国家利益.说出你的观点指出葡萄牙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寻找黄金。“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是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名族国家的产生》“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了开辟新航路以及发现新大陆的世界意义,即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第二回合——最具亲和力和平使者与殖民者大家议一议目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发展海外贸易,换取海外珍宝传播中华文化,教化异族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寻找黄金、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掠夺土地等等哥伦布航海的目的:

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欧洲人发现美洲,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但是同时也给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结束。大家议一议影响大家议一议你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为什么?应该不应该劳民伤财,损耗国力加强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加对世界的了解大家议一议你是如何看待”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这个问题?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没有经济利益的驱使;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禁止私人外贸活动;中国人崇尚和平,没有向海外掠夺的野心……从郑和下西洋对开放的尝试和拒绝,到明清统治者逐步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当我们面对中国崛起的良机时,历史可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历史的启示▶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要把握历史的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