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政府实施民生服务公众重要支撑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905bb66135a5480f76ae8e755345b5/46905bb66135a5480f76ae8e755345b51.gif)
![事业单位政府实施民生服务公众重要支撑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905bb66135a5480f76ae8e755345b5/46905bb66135a5480f76ae8e755345b52.gif)
![事业单位政府实施民生服务公众重要支撑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905bb66135a5480f76ae8e755345b5/46905bb66135a5480f76ae8e755345b53.gif)
![事业单位政府实施民生服务公众重要支撑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905bb66135a5480f76ae8e755345b5/46905bb66135a5480f76ae8e755345b54.gif)
![事业单位政府实施民生服务公众重要支撑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905bb66135a5480f76ae8e755345b5/46905bb66135a5480f76ae8e755345b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业单位政府实施民生服务公众重要支撑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历史上,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曾是帝国的语言,这些帝国曾积极促进其他民族使用它们的语言。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英国和法国都曾坚持在其殖民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前殖民地独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努力用本土语言代替帝国语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本土语言是民族独立的重要标志B.语言使用是政治权力的某种表现C.利用权力推行语言是无法持续的D.殖民统治对语言分布有深刻影响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先指出语言的分布反映权力的分配,随后举出一些帝国促进其他民族使用它们语言的例子解释说明。紧接着又提出权力分配会产生语言使用的变化的观点,后文具体解释说明,前后两部分都在强调语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故文段为并列结构,需全面概况、提取共性,对应B项。A、D两项,表达的是本土、殖民统治,为后文的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均排除;C项,文段指出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且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而并未论述利用权力推行语言是否可持续,该项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提出观点:语言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配,第二句强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帝国的语言,并举例指出一些帝国曾使用权力推进他们的语言,第三句提出权力分配的变化会产生语言使用的变化,进一步说明语言的使用和权力分布之间的关系。文段是“分—分”结构。重点在讨论语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介绍了两个时期语言与权力的关系,正确答案应涵盖这两部分内容。文段首先指出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然后说明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谈论的是语言与权力的关系,即权力影响着语言的使用。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A项的“本土语言”、D项的“殖民统治”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无法持续”无法推出。故本题选B。2.①信息泄露导致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精准诈骗日益威胁着人们的隐私、财产甚至生命安全②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消费者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受害群体③同时,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还容易破坏市场秩序、制约经济发展,滋长各类犯罪、危害社会稳定,甚至引发公共安全及国家安全危机④具体而言,个人信息对自然人具有社会交往价值,对公权力主体具有管理价值,对企业具有商业价值⑤然而,在信息商业化过程中,信息失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⑥个人信息被誉为“21世纪最有价值的资源”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⑥③④⑤①B.④②⑥①③⑤C.①⑤②⑥③④D.⑥④⑤②①③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句主要谈论信息泄露产生的危害;②句谈论消费者成为信息泄露的主要受害群体。①、②句可以作首句。④句“具体而言”表示解释说明前文内容,故排除B项。⑥句是背景铺垫,可以作首句。第二步,对比A项、C项和D项。④是对⑥的具体解释,所以⑥④捆绑在一起。故排除A项和C项。第三步,验证D项。①、②两个句子都是讨论相同的话题,即信息泄露产生的危害。①介绍信息泄露对个人的危害,②介绍信息泄露的主要受害群体是消费者,也就是个人。根据行文逻辑,应先介绍受害主体,再阐述对该主体的危害,所以②①捆绑在一起。整体来看,⑥④先进行背景铺垫,讨论“个人信息”的价值和意义,然后通过⑤句的转折,引出“信息失控”,并在②①③进行说明信息失控、信息泄露产生的危害。D项语句连贯,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3.
是领导者的影响与被领导者自愿接受其影响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控制社会的现实力量。A.领导影响力B.领导能力C.领导权威D.领导权力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A项错误,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B项错误,领导能力是指一系列行为的组合。这些行为将会激励人们跟随领导去要去的地方,不是简单的服从。C项正确,领导权威是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领导权威是领导者的影响与被领导者自愿接受其影响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控制社会的现实力量。D项错误,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故正确答案为C。4.上边的题干中给出一套图形,其中有五个图,这五个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下边给出一套图形,从中选出唯一的一项作为保持上边五个图规律性的第六个图。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属性规律无明显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图形特征,窟窿较多且存在多边形,优先数面数量和线数量,但均无规律,考虑数点。每幅图中交点数量依次为:6、7、8、9、10,呈现数量递增的规律,因此应选择交点数量为11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均为一个人物,优先考虑实体信息。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图形均有一个人,排除C项;并且保持站立姿势,排除A、B项,只有D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题干图形都是一个人,考虑从这个人的特征入手分析,发现人物均为站立的状态,可以据此排除错误选项。题干图形中都是1个站着的人,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故本题选D。5.“中等收入陷件”是指某个国家由于凭借某种优势(自然资源,人口等),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均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准,但长期停留在该水准的情况。以下哪些可能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A.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B.宏观经济政策持续稳定C.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D.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其指出:“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人力成本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因此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都可能导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故正确答案为ACD。6.一项心理学研究认为,出身经济层次最低家庭的人中年后出现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最高,无论他们获得多大成就都是如此。该研究同时发现代谢综合征虽与童年生活状况有关,但该群体中那些拥有慈母的人不容易出现该综合征。究其原因,慈母具有同情心,会告诉孩子如何应对压力并鼓励他们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在现实中可以设计一套方案,指导母亲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压力、健康生活和掌控命运。由此可以推出:A.设计针对母亲的指导方案,有助于降低特定群体出现代谢综合征的比例B.因为缺少母爱,出身经济层次最低家庭的人出现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最高C.因为父亲不教导孩子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所以父亲对孩子的健康没影响D.出身经济层次最低家庭的人,童年如受到慈母呵护,中年后身体很健康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根据题干可知拥有慈母的人不容易出现该综合征,慈母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压力、健康生活和掌控命运,故设计针对母亲的指导方案,有助于降低得该综合征的比例,可以推出;B项:题干不涉及患该综合征的原因分析,虽然可以从题干中得知拥有慈母的人不容易出现该综合征,但是反过来患该综合征是否是因为缺乏母爱,无法推出,排除;C项:题干不涉及父亲对孩子的生活影响的论述,所以父亲是否教导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推不出,且该项中说父亲对孩子的健康没影响,太过绝对,无法推出,排除;D项:据题干可知出身经济层次最低家庭的人,如果拥有慈母不容易出现该综合征,但这一群人中年后身体是否健康,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无法推出,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A项,根据“该群体中那些拥有慈母的人不容易出现该综合征”可知,拥有慈母的人不容易出现该综合征,但不能推出缺少母爱使得代谢综合征的比例上升,不能由题干推出。B项,根据“该群体中那些拥有慈母的人不容易出现该综合征”可知,拥有慈母的人不容易出现该综合征,但不能推出中年后身体很健康,不能由题干推出。C项,题干中并未提及父亲对孩子生活及健康的影响,不能由题干推出。D项,根据“该群体中那些拥有慈母的人不容易出现该综合征”“我们在现实中可以设计一套方案,指导母亲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压力、健康生活和掌控命运”可知,慈母对于降低出身经济层次最低家庭的人患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是有作用的,所以设计针对母亲的指导方案,有助于降低该群体出现代谢综合征的比例,可以由题干推出。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A项:根据题干可知拥有慈母的人不容易出现代谢综合征,慈母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压力、健康生活和掌握命运,因此,设计一套方案指导母亲,可帮助出身经济最低的人群降低出现代谢综合征的几率,当选;B项:由文段可以得出,出身经济层次最低家庭的人中年后出现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最高,慈母可以降低这一比例,但是并没有提到出现代谢综合征是否是因为缺少母爱,无法推出,排除;C项:父亲不教导孩子保持良好生活方式,题干中并未出现父亲相关描述,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项:出身经济层次最低的人群,受到慈母呵护,只能得出代谢综合征的情况不易出现,并不能说明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属于偷换概念,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7.①近日,股市遭遇连续暴跌的“雪灾”,“杀得”股民、基民________。转眼就到春节,正值用钱消费之际,许多投资者非但没能赚上一把,反倒亏了不少。②本次欧盟峰会清楚地表明,各成员国对目前的危机________,只好推迟做出决定,这种状况无助于提高欧盟国家公民,尤其是爱尔兰民众,对欧盟政治领导层的信任。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措手不及
束手无策B.猝不及防
不知所措C.束手无措
手足无措D.手足无措
惊慌失措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杀得”“股市遭遇连续暴跌的‘雪灾’”可知,该空应体现“股市暴跌股民,基民没有丝毫准备,比较突然”的含义。A项“措手不及”和B项“猝不及防”均指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对。皆有“突然”之意,符合语境。C项“束手无措”和D项“手足无措”均侧重没有办法应对,没有体现“突然”之意,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危机”“只好推迟做出决定”可知,该空应体现“成员国应对危机没有办法”的含义。B项“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多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的状态,常用搭配是“感到不知所措”,没有“对……不知所措”的用法,排除B项。A项“束手无策”指遇到困难,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8.这一事件再次敲响警钟:旅游有风险,安全意识不能
。风险,有时来自陌生环境和游人的猎奇心理。因此,我们在旅游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对旅行目的地要有所认识和准备,不对风险抱侥幸心理。带孩子出去玩的家长尤其要加强警觉。同时,相关部门和景区方面,也要切实承担责任,为游客安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懈怠遮风挡雨B.松懈保驾护航C.放松披荆斩棘D.怠慢添砖加瓦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所填词语与安全意识搭配,需要体现“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的意思,A项“不能懈怠”、B项“不能松懈”、C项“不能放松”均符合文意,保留;D项“怠慢”指冷漠,不恭敬,也表示招待不周的意思,与“安全意识”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需与“游客安全”搭配,体现“保证游客安全”的意思。A项“遮风挡雨”与“安全”搭配不当,排除;C项“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文段并未体现已经存在很多障碍,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保驾护航”指保护某事物能让其能正常发展,符合文意,且“为安全保驾护航”是常用搭配,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关部门和景区方面要为游客安全提供保障,与“游客安全”搭配。A项“遮风挡雨”比喻起保护作用,置于此处搭配不当,应该表述为“为游客遮风挡雨”,排除A项。B项“保驾护航”指为某事或某人担任保卫工作,使其得到保护,能正常地进行或发展,符合文意。C项“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侧重于“发挥一点力量”,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与“安全意识”搭配,“松懈”指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所填词语修饰的是“安全意识”,辨析备选词语的用法,排除A、D。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含义,选择含有保障安全含义的一项。第一空,“懈怠”意为松懈懒惰,多形容对待工作的态度。“怠慢”表态度冷淡之意。两词不能用来形容安全意识淡薄,排除A、D。第二空,“保驾护航”指保护某人或某事物。“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用来形容相关部门和景区对旅游安全的保障,用“保驾护航”更恰当。故本题选B。9.在当前网络时代,演艺人员纷纷涉足网络。只要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即使没有过硬的演技或者与众不同的个性,也能获得短期关注。但是一名演员如果能长期获得关注,必须有过硬的演技和代表性的作品。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即使一名演员有代表作品,只要在网络中被大众所抛弃,这位演员的演艺生涯便会难以为继。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为真?(
)A.一位演员只要有过硬的演技和有代表作品,即使短期不会被关注,也会慢慢获得长期的关注B.一位有代表作品和具有过硬演技的演员没有获得短期关注,那么该演员就没有在网络上走红C.一位演员有过硬的演技,却没有获得短期关注,一定是该演员在网络中被大众抛弃D.一位演员如果获得短期关注,那么该演员一定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①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获得短期关注②长期获得关注→有过硬的演技和代表性的作品③在网络中被大众抛弃→演艺生涯难以为继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选项可翻译为有过硬的演技和代表作品→获得长期关注,是对②的肯后,肯后无法推出明确结论,无法推出,排除;B项:选项可翻译为有代表作品和具有过硬演技且-获得短期关注→-在网络上走红,其中有代表作品和具有过硬演技是对②的肯后,肯后无法推出明确结论;-获得短期关注是对①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在网络上走红,当选;C项:翻译为:有过硬的演技且—获得短期关注→在网络中被大众抛弃,—获得短期关注是对①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一定没有在网络上走红,但无法推出是否被大众抛弃,排除。D项:选项可翻译为获得短期关注→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无法推出明确结论,无法推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0.下列关于休假和薪资方面的事例,不符合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是(
)。A.甲公司每周安排休息一天B.乙厂给周末加班的员工支付200%的工资C.王某工作半年了,想休带薪年假,公司没批准D.李某获公司批准休产假80天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相关的常识。A项,根据《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该项表述正确。B项,根据《劳动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该项表述正确。C项,根据《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该项表述正确。D项,根据《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该项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图形外框架不变,图1与图2内部灰色部分及小圆圈进行去同求异得图3;规律代入第二段,只有D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2.甲乙丙三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5天,乙单独做需要25天,丙单独做需要40天,在工作过程中,甲中途休息了4天半,乙中途休息了7天,丙没有休息,完成这项工程一共用了多少天?A.12B.13C.14D.16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用赋值法解题。第二步,赋值工作总量为15、25、40的最小公倍数600,则甲的效率为40,乙的效率为24,丙的效率为15。设该项工程一共用了x天,则600=(x-4.5)×40+(x-7)×24+15x,解得x=12(天)。因此,选择A选项。13.“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
)。A.望子成龙,望女成凤B.失败是成功之母C.楚虽三户,亡秦必楚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子女的期待,符合“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但是子女不一定能成为人中龙凤,不符合“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人在面临失败时鼓励自己的话,但是之后不一定会成功,不符合“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楚南公在反抗秦朝统治时说的话,反映了楚国抗秦的坚定信念,符合“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最终楚成功亡秦,符合“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符合定义,当选;D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时写下的诗句,是他迫切希望黑暗现实变革的崇高理想,符合“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但是之后社会依旧动荡不安,不符合“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4.通过目标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即目标管理要求目标应具有(
)。A.突破性B.独特性C.可考核性D.单一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对于目标的要求包括:目标要略高于执行者的能力水平;目标的数目不宜过多;目标要尽量具体化,要便于检查和考核;目标要定量化。故正确答案为C。1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图形组成不同,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题干中出现简单线条,优先考虑数线或点。线的数量没有规律,考虑数点,分别为0、2、2,2、?、6,0、1、2,没有规律,但第三行点数量存在规律,且均为直线与曲线的交点,考虑数曲直交点数,第一列均为0个,第二列均为1个,第三列均为2个,故?处曲线与直线的交点应为1。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0个,不符合规律。B项,4个,不符合规律。C项,0个,不符合规律。D项,1个,符合规律。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D。16.仅仅是基于动物是“活着的东西”来确定动物的权利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之一涉及范围问题。如果一个人广义地解释“活着的东西”这一词语,他肯定是要赋予不是动物(也即植物)的生物权利。但是,如果狭义地来解释这个词语,他就会拒绝给那些至少在生物学上被认为是动物王国的成员的生物权利。如果上面的陈述是正确的,下面哪一项能从上面的陈述中最合理地推出?(
)A.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应给予权利B.不赋予植物,至少是某些植物权利,就不能赋予动物权利C.描述“活着的东西”的边界的问题妨碍着每一个企图确定动物权利的尝试D.企图成功地确定所有动物的权利是可能的:要么确定一些植物的权利,要么不仅仅依赖于对动物是活着的事物的观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日常推理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并未提及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应给予权利,无中生有,排除;B项:题干并未表明不赋予植物权力和不能赋予动物权利之间的关系,无中生有,排除;C项:题干讨论的正是如何界定
“活着的东西”的边界,它的界定问题妨碍着每一个企图确定动物权利的尝试,该项可以推出,当选;D项:题干并没有说解决“活着的东西”的定义一定能成功地确定所有动物的权利,该项推不出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7.1.8,3.6,7.2,14.4,(
),57.6。A.18.4B.22.6C.28.8D.34.4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所求项;验证:,符合规律。故正确答案为C。18.下列关于水生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鲨鱼用鳃呼吸,鲨鱼属于鱼类B.黄鳝的鳃严重退化,无法用鳃呼吸,黄鳝不属于鱼类C.蓝鲸没有腮,用肺进行呼吸,蓝鲸属于哺乳动物D.海龟没有腮,用肺进行呼吸,海龟不属于哺乳动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熟悉相关生物学常识。水生生物的呼吸方式以及属类是公考的常考点。常考水生哺乳动物有,鲸鱼、海豚、江豚、海牛等,需考生日常多积累。鳝鱼属合鳃鱼目。鱼类多用鳃呼吸,但鳝鱼的鳃退化了,靠喉部的表面微细血管直接呼吸空气。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水生生物并选错误项。第二步,黄鳝又名鳝鱼、长鱼、无鳞公子等,属于合鳃目鱼类,是鱼类的一种。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黄鳝的鳃已经退化,不能独立完成水中呼吸,所以口腔及咽腔壁膜帮助呼吸,常将头伸露水面外进行呼吸。水枯竭时,尚能退到低湿处或钻入淤泥内较长时间而不致死亡。但黄鳝仍属于鱼类。A、C、D三项均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选B。19.五(1)班是某学校的一个“问题班”。学生学习成绩较其他班差,个性张扬,难以管理,班风很乱,也有一些家长不太配合老师工作,偶尔在班级群里质疑教师的授课及管理。最近五(1)班的班主任老师因病休长假,学校考虑再三,决定派赵老师接任班主任。赵老师采取以下哪些措施更加合适?①打造班级文化,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常规②利用集体外出的实践机会,精心策划组织活动③把自己设计的学习策略告知其他学科教师④与科任教师一起给孩子们制定学习策略⑤在班级群里发布消息,了解家长的需求与期望⑥通过各种方式,与有质疑的家长进行沟通A.①②④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赵老师刚接手五(1)班,对很多情况不了解,自己设计教学策略后告知其他老师的做法不合理,故③不选,BD选项排除。作为新班主任,仅与有质疑的家长进行沟通,不能全面了解班级情况,故⑥不选。因此,选择C选项。20.目标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管理指明方向。为使目标方向明确,就要使目标尽量简化。所以,简化目标应当作为制定目标的一条原则。(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目标的作用是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是为了达到同一目标而协调集体所做的努力的过程,如果不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就无需管理。目标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管理指明了方向,为使目标明确,就要使目标尽量简化。所以,简化目标应当作为制定目标的一条原则。故表述正确。21.社区教育是指各种主体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的非学历、非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等)、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社区教育的是:
A.在某小区居住的几位朋友喜欢瑜伽,每天在该小区空地上组织小区其他居民一起学习瑜伽强身健体
B.某医院大夫多次到某学校开设义务急救培训课程,有很多教师学会了急救常识和技术
C.音乐学院退休的李教授在家里办起钢琴小学堂,收费低廉,同小区的家长纷纷给孩子报名
D.社区居委会在暑假时,为某小区的小学生举办了每周一次的“认识身边的植物”公益知识讲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社区教育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各种主体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的非学历、非认证、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
社区教育定义的关键信息:各种主体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的非学历、非认证、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A项,在小区空地上组织小区居民学习瑜伽强身健体,是在一定区域内,有组织地开展非学历、非认证、非营利的教育活动,符合定义。
B项,某医院大夫多次到某校开设义务急救培训课程,是在一定区域内,有组织地开展非学历、非认证、非营利的教育活动,符合定义。
C项,李教授在家里开办的钢琴小学堂是收费的,并不是非营利的教育活动,不符合定义。
D项,社区居委会在暑假期间,每周为某小区的小学生举办公益知识讲座,是在一定区域内,有组织地开展非学历、非认证、非营利的教育活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②有组织的开展非学历、非认证、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每天组织小区居民学习瑜伽,符合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开展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符合定义;
B项:大夫到学校开设义务培训课,符合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开展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符合定义;
C项:“收费”不符合关键信息②非营利,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每周一次公益知识讲座,符合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开展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的非学历、非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等)、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某小区居住的几位朋友在空地上组织小区其他居民学习瑜伽,符合“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的非学历、非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等)、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B项:大夫到学校开设义务急救培训课程,符合“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的非学历、非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等)、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C项:李教授在家里办钢琴小学堂,收费低廉,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不符合“有组织地开展的非学历、非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等)、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社区居委会为小区小学生举办公益知识讲座,符合“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的非学历、非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等)、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知是曾几何时,报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缅怀往事的文章,感慨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B.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得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C.他做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A项。“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知”与“曾几何时”矛盾,存在语病。第二步,分析B项。语序不当。“顺利地”应放在“找到了”之前。第三步,分析C项。表意明确,语法正确,没有语病。第四步,分析D项。谓语“动员和启发”后接宾语“积极性”,而“动员”一般搭配人,与“积极性”不能搭配,谓宾搭配不当,存在语病。因此,选择C选项。23.某地居民用水价格分二级阶梯,户年用水量在0~180(含)吨的水价5元/吨;180吨以上的水价7元/吨。户内人口在5人以上的,每多1人,阶梯水量标准增加30吨。老张家5人,老李家6人,去年用水量都是210吨。问老李家的人均水费比老张家少约多少元?A.12B.35C.47D.6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人均水费=总水费÷人数。老李家和老张家人数不同,且老李家人数大于5人,则两家的标准水量不同,根据题干信息求得各自标准水量,所用210吨水按照阶梯收费规则求得各自总费用后,除以人数即为各自家庭的人均水费,作差求解即可。老李家6人,阶梯水量标准为180+30=210吨,人均水费为210×5÷6=175元,老张家人均水费为(180×5+30×7)÷5=222元,则所求为222-175=47元,故本题选C。24.下列相似意思、不同形式的表达,按语气由轻到重依次排列正确的是:①机动车冒黑烟就应该重罚!②机动车冒黑烟难道不应该重罚吗?③机动车冒黑烟不能不重罚!④机动车冒黑烟不重罚是不对的!⑤机动车冒黑烟应该重罚。A.④⑤②①③B.④⑤①③②C.⑤①④②③D.⑤④①③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语气表达的把握。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了解反问语气通常最为强烈,而双重否定句的语气相对较弱。反问句表达的语气通常最强,故②句应排在最后,排除A、C。B、D两项的区别在于④、⑤句的顺序。④句为减弱语句的双重否定句,故语气比表示肯定的①、⑤句均弱,排除D。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各句,辨析选项。五句话中只有⑤是陈述句,在句子中一般陈述句的语气是最弱的,因此⑤句应该排在首位,排除A项和B项。④句是带有批评语气的否定句,语气比①强。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选项。②句是反问句,语气应该比否定句强,故②放在④之后。③句是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语气最强,故放在最后。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5)(1)句子相同,区别仅是标点符号。选择语气最轻的放在句首,因陈述句语气弱于感叹语气,故(5)应为首句,排除A、B选项。(4)是带有批评语气的否定句,而(1)仅仅说“应该重罚”没有表明其他观点,其语气弱于(4),所以(1)应紧跟(5)。(2)与(3)的比较,(3)肯定在(2)后面,因为反问句没有双重否定语气重。故正确答案为C。25.(
)对于美丽相当于春风满面对于(
)A.楚楚动人愉快B.笑靥如花兴奋C.眉开眼笑高兴D.心地善良滋润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楚楚动人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形容人很美丽。春风满面形容人心情愉快,满脸笑容,形容人很愉快,当选;B项:笑靥如花形容女子的笑脸像花儿一样美丽,但春风满面不形容兴奋,排除;C项:眉开眼笑形容人高兴愉快的样子,也不形容人美丽,排除;D项:心地善良指有道德、德行好,不形容美丽,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6.下列诗句没有传达出幸福感的是:A.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C.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苏轼《蝶恋花·春景》,是苏轼的一个伤春之作。通过对暮春时节的景物描写,抒发自己的光阴易逝的伤春之情。下篇写偶遇佳人却无缘会面,抒发自己多情,别人却无情的无奈。没有传达幸福感。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用排除法和可能性推理法解题。A项有“喜欲狂”,D项有“春风得意”这些明显表达喜悦、幸福感的词,先排除A、D两项;再看B、C两项,B项有“轻舟”显示出一种轻快的心情,而C项没有明显的表达某种感情倾向的词,可推测C项入选的可能性更大。A项错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听闻安史之乱结束,内心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B项错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李白《早发白帝城》,表达了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C项正确。“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苏轼《蝶恋花·春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己的情感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烦恼。D项错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孟郊《登科后》,表达了诗人考取功名的得意心情。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诗句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欣喜若狂,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B项正确,诗句出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C项错误,诗句出自苏轼的《蝶恋花·春景》,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己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D项正确,诗句出自孟郊《登科后》,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7.小明、小红、小东、小刚四人玩游戏,其中某人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玻璃,老师来询问情况时,小红说:“是小刚干的。”小东说:“是小红干的。”小明说:“不是我干的。”小刚说:“小红诬告我。”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不小心打碎玻璃的是:A.小明B.小红C.小东D.小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小红说的话“是小刚干的”和小刚说的话“小红诬告我”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假”,可知:说假话的在小红和小刚之间,其余的小东和小明说的是真话;根据小东说的话“是小红干的”为真,说明打碎玻璃的人就是小红。因此,选择B选项。28.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下列不是出自柳永作品的是:A.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B.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D.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出自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此词是苏轼纪念亡妻王弗所作。不是柳永的作品。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选项。A项: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B项:出自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C项: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29.“社会赞许与不赞许”是我们看待青少年行为最常选择的视角。对于不赞许的行为,就容易进行负面描述。因此不听话就成了叛逆(而不叫有自主性),不爱学习就成了不用功及偷懒(而不叫非学业性向较高),自然,喜欢上网也就成了网络上瘾(而不叫高度热衷网络)。
这段话意在说明:A.人们对青少年的评价总是围绕着“好与坏”的二元判断标准进行B.对青少年的评价多半是负面的C.青少年大部分都不听话D.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了社会现象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阐述观点,提出我们看待青少年行为的常用视角是社会赞许与不赞许这一观点。文段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通过例子详细说明社会上对不赞许行为的描述。文段属于“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的“总—分”结构。文段主旨句为“‘社会赞许与不赞许’是我们看待青少年行为最常选择的视角”。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B项:人们对不赞许的行为容易进行负面描述,并不代表人们对青少年的评价多半是负面的,曲解文意。C项:“大部分都不听话”无中生有。D项:非重点,“青少年上网成瘾”是文段中进行论证的例子之一。30.绩效管理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的本质区别之一是:A.持续沟通B.实施绩效评价C.绩效改进指导D.提供绩效反馈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第二步,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绩效管理的过程通常被看做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分为四个环节,即: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绩效管理的传统模式注重的是阶段性目标的反馈,以及对下阶段工作开展的指导。现代绩效管理常有三个部分:上级对下级的日常指导、定期的绩效会议制度、绩效指导与反馈表单;绩效考核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工作出现问题绩效管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绩效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如果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问题,绩效管理不可能取得成效。故A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31.人民币的面值中只有1、2、5、10等数值,而缺乏3、4、6、7、8、9等数值。主要是因为:A.这几个数值都是整数B.这几个数值容易辨认,而其他数字容易搞混C.这几个数是重要的数,用其通过计算可得其他数值D.这几个数值没有特别意义,只是根据人们的习惯确定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1、2、5、10是重要数,用这几个数能以最少的加或减得到其他数值。如1+2=3、2+2=4、1+5=6、2+5=7、10-2=8、10-1=9,所以10以内所有的数字都可在2张人民币内得到解决。因此,选择C选项。32.有些人的心情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比如飞行员担心遇到雷暴,虽然没有什么奇招,但有些食物的确能让大脑更好地运作,可可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因为可可含有大量的茶碱和咖啡因,它们可以有效的减轻压力和缓解疼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虽然可可富含咖啡因,但咖啡因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减压作用
B.据研究显示,可可中含有的茶碱和咖啡因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而内啡肽对减轻压力和缓解疼痛非常有效
C.每天摄入主要原料为可可的黑巧克力对情绪会有一定影响
D.每天至少30分钟的运动,有助于大脑产生缓解压力和焦虑所需的激素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有些食物的确能让大脑更好地运作,可可就是其中之一。
论据:可可含有大量的茶碱和咖啡因,它们可以有效的减轻压力和缓解疼痛。
本题论点说的是“可可”让“大脑更好地运作”,论据说的是“可可”中的“茶碱和咖啡因”可以“减轻压力和缓解疼痛”,“减轻压力和缓解疼痛”有助于“大脑更好地运作”,二者关系紧密,可以认为话题一致,加强可以考虑补充论据,即解释原因或举例。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可可中的咖啡因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挥减压作用,但无法确定食用可可时是否满足特定条件,也就无法判断减压作用是否能实现,属于不明确项,无法加强,排除;
B项:指出可可中含有的茶碱和咖啡因是通过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来起到减轻压力和缓解疼痛作用的,进而能让大脑更好地运作,解释原因,补充论据,当选;
C项:指出用可可制作的黑巧克力对情绪有影响,但无法判断是好影响还是坏影响,能否让大脑更好的运作,属于不明确项,无法加强,排除;
D项:指出“运动”对于大脑的作用,而论点说的是“可可”对于大脑的作用,话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项,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3.下列有关各经济指标,说法正确的有(
)。A.GNP是按照国土原则来计算的,而GDP是按国民原则来计算的B.NDP即国内生产净值的简称,是指GDP扣除折旧的部分C.在价值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NNP)等于国民生产总值(GNP)与资本折旧之差D.NI即国民收入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A项错误,GDP与GNP计算口径不同。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即只要是在本国或该地区范围内生产或创造的价值,无论是外国人或是本国人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DP。而GNP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即只要是本国或该地区居民,无论你在本国或该地区内,还是在外国或外地区所生产或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NP。B项正确,NDP即国内生产净值的简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在实物形态上,它表现为各种消费品、服务和用于净投资的生产资料,是国民经济最终产出扣除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产品总量;在价值形态上,仅指产品价值中新创价值部分。即:。C项正确,国民生产净值(NNP)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GNP)与资本折旧之差,即:。D项正确,NI(National
Income),即国民收入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货币值之和。故正确答案为BCD。34.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________,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顾忌B.无所不为C.无所事事D.无所作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由“不是……而是……”的句式可以判断填入词语的含义,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辨析备选词语的侧重点,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无所作为”指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由“不是……而是……”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做了”意思相反,表示没有做事,据此排除A、B。“无所事事”侧重于闲,“无所作为”侧重于没有成绩。由“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可知,“无所作为”填入更恰当。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不是……而是……”这个反向并列关联词可知,前后意思相反,后面谈到“我们尽力做了”,所以前文应该填入“我们不尽力去做”的含义。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地去做某件事情);B项“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C项“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侧重点是闲,三者均不能和“尽力做”构成反向语义,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无所作为”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根据反义并列标志词“不是……而是……”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后文语意相反,后文提到“我们尽力了”,故横线处应表达“我们什么都没有做”的意思,D项“无所作为”指没有做出任何成绩,填入文段语意合适。A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B项“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事不做,即什么事都干得出来;C项“无所事事”是说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A、B、C三项填入文段语意均不合适,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35.浙江省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批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省份。(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制度,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浙江成为目前全国唯一获批的省份。故表述正确。3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学习迁移的是:A.小刘在学习英语时会自然联想到汉语拼音,发音也受其影响B.小李的父亲是著名的歌唱家,受父亲影响,他后来也成为一名歌唱家C.会骑自行车的小王很快就学会了骑摩托车D.小张学习了物理学的光学知识,很快就能理解有关眼的解剖知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刘在学习英语时会自然联想到汉语拼音,发音也受其影响,汉语拼音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影响,符合“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李的父亲是著名的歌唱家,受父亲影响,他后来也成为一名歌唱家,小李唱歌受到的是父亲的影响,不符合“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不符合定义,当选;C项:会骑自行车的小王很快就学会了骑摩托车,自行车的学习影响了摩托车的学习,符合“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定义,排除;D项:小张学习了物理学的光学知识,很快就能理解有关眼的解剖知识,物理学的光学知识的学习影响了眼的解剖知识的学习,符合“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学习迁移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学习迁移定义的关键信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A项,学英语受学汉语拼音的影响,体现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定义。B项,受父亲影响而成为歌唱家,只涉及唱歌这一种学习,不符合定义。C项,学骑摩托车受骑自行车的影响,体现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定义。D项,学眼的解剖知识受学光学知识的影响,体现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B。3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队长严肃的对大家说。B.基础知识到底扎实不扎实?这对以后的继续深造有着重要的影响。C.我正准备给爷爷理理发,爷爷却笑了:“你?扫帚疙瘩带帽子—充人哩。”D.明天去呢?还是后天呢?他实在拿不定主意了。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标点使用错误,A项考查的是“?”在倒装句式中的使用,如果是倒装句式,“?”应该在句末,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排除A项。B项,考查的是没有疑问的陈述语气,不应使用“?”,而B项犯了这样的错误,应该将“?”改为“,”即“基础知识到底扎实不扎实,这对以后得继续深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排除B项。C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锁定正确答案为C项。D项,考查“?”在选择问句的正确使用,若出现选择问句,问句中间应该用“,”,即“明天去呢,还是后天呢?他实在拿不定主意了。”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38.起草∶文稿A.表演∶观众B.审判∶罪犯C.医生∶病人D.毛巾∶干净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起草”与“文稿”属于动宾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观众”观看“表演”,二者属于主宾关系,排除;B项:“审判”与“罪犯”属于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医生”治疗“病人”,二者属于主宾关系,排除;D项:“干净”的“毛巾”,二者属于偏正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9.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物生存、工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不正确的是:A.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泥土大的多,这是沿海地区日夜温度差比内陆地区小的主要原因B.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C.自来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热水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这些都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D.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大量的水主要用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蒸腾能够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使叶子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大量的水主要用来满足蒸腾作用。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选项。A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因此水被阳光照射后,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大。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不能直接饮用,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是可行的,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当在自来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水中有氯离子,加热后又能形成水垢,这又说明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的化合物,所以自来水是混合物。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40.题目中的图形呈现一定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最有可能出现在?处的图形是(
)。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为汉字,且封闭面明显,考虑数面。题干中所有图形皆有两个面,故?处应选择有两个面的图形,只有D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41.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做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做出反应,这种情况被称为:A.凯恩斯陷阱B.货币偏好C.货币幻觉D.流动性偏好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第二步,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题干反映的就是货币幻觉的定义。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A项:凯恩斯陷阱又称为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货币偏好指的是依据消费需求的不同、地区差异的不同、交易习惯等的不同人们对货币的一种使用偏好。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流动偏好(又称“流动性偏好”或“灵活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42.某市一个协会举办年会,分给每个与会者生活补助用了30%的钱,大会资料准备用了2000元钱,还有其他一些支出,用了10%的钱,还剩10000元。原来的预算金额是(
)元。A.20000B.15000C.16000D.1800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原预算为x元,可得30%x+2000+10%x+10000=x,解得x=20000,即原预算金额为20000元。因此,选择A选项。43.一般来说学习绘画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次序应是(
)。A.风景、静物、人物B.静物、风景、人物C.静物、人物、风景D.人物、风景、静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静物、风景、人物是学习绘画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故正确答案为B。44.在PowerPoint
2010“幻灯片放映”选项卡中,可以进行的操作有:A.选择幻灯片的放映方式B.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C.设置幻灯片放映时的分辨率D.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样式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第二步,在PowerPoint
2010“幻灯片放映”选项卡中,可以选择幻灯片的放映方式、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以及设置幻灯片放映时的分辨率。因此,选择ABC选项。D项: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样式在“设计”选项卡中。D项错误。45.最近,一家英国公司用人工智能(AI)算法自动编写了《哈利·波特》续集——《哈利·波特与看起来像一大坨灰烬的肖像》。该公司表示,他们是想用AI与人类智慧结合的新手段制造出一些单凭人类或者电脑都无法实现的作品。虽然目前的《哈利·波特》续集有些四不像,但说不定在未来的文艺体系中,人机结合的作品真的能自成一派。这段文字意在表明A.AI小说充分体现了英国人的游戏精神B.人机结合的作品只能让读者啼笑皆非C.AI小说引起世界各大主流媒体的关注D.人机结合可能会成为创作的一种方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通过引用英国公司利用AI算法续写《哈利·波特》续集的例子,体现作者对AI技术与人类智慧结合这种人机结合新手段的认可。最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重点强调人机结合的创作方式在未来可能自成一派,成为独特的创作方式,故文段的重点对应D项。A项,文段未提及英国人的游戏精神,无中生有,排除;B项,由文段可知,作者对于人机结合的作品持认可的态度,而“啼笑皆非”意指令人发笑、尴尬的意思,与作者观点不符,排除;C项,文段未提及世界各大媒体对于AI小说是否关注,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AI续写<哈利·波特>是四不像还是自成一派?》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表述某公司以人工智能(AI)算法自动编写了四不像的《哈利·波特》续集,接着表述该做法的目的。最后提出观点,强调“说不定在未来的文艺体系中,人机结合的作品真的能自成一派”。文段属于“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但”之后是文段主旨句。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文段要求归纳观点。首先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列举了AI自动编写的《哈利·波特》续集,最后一句为转折句,转折后为文段意在强调的观点,即在未来,人机结合的作品很有可能自成一派。然后,分析选项,选择与文段观点相符的一项。文段通过一家英国公司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编写《哈利·波特》续集的例子,引出“人机结合的作品”的话题。末句表明观点,即“说不定在未来的文艺体系中,人机结合的作品真的能自成一派”。B项是末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A项的“引起世界各大主流媒体的关注”,C项的“英国人的游戏精神”文段均未涉及,排除;D项的“只能让读者啼笑皆非”与末句“说不定”暗含的抱有期待的倾向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46.以下有关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珊瑚礁是一种由软体动物组成的动物群B.孵化小海龟时的温度决定了它们的性别C.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鸭嘴兽仅分布于澳大利亚D.青蛙和乌龟的体温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为选非题,选出错误选项即可。注意A项“珊瑚礁”,“礁”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坚硬的“礁石”,而选项中“软体动物”“动物群”,很显然与其不对应,故错误,当选。A项说法错误。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万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B项说法正确。海龟,或者说大多数爬行动物不存在性染色体,性别不是由染色体决定的,而是由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温暖的环境能孕育更多的雌性海龟,寒冷的环境能孕育更多的雄性海龟。C项说法正确。鸭嘴兽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澳洲大陆与其他大陆因为海洋分隔开来,鸭嘴兽在进化中与其他大洲隔绝,因此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独有的。D项说法正确。变温动物的体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青蛙、乌龟等。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动物相关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珊瑚是腔肠动物,珊瑚礁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岩层,不是由软体动物组成的动物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A项错误,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并不是一种由软体动物组成的动物群;B、C、D三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7.①新三板揭牌②深交所开业③创业板上市④证监会成立⑤深港通启动A.④②③⑤①B.②③①④⑤C.④②③①⑤D.②④③①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②④中选择。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证监会成于1992年,深交所成立于1990年,所以,②在首位,排除A项和C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第二句应从③④中选择。“创业板上市”在2009年,“证监会成立”在1992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次序,第二句应为④,排除B项。因此,选择D选项。48.《婚姻法》规定:凡是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而在某婚姻案件中,只有一方是自愿离婚的。所以,法院的判决结果应为:A.不能判决离婚B.不一定能判决离婚C.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再判决D.应判决离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双方自愿离婚⇒准予离婚。事实信息:在某婚姻案件中,-双方自愿离婚。第二步:从事实信息开始推导,结合选项得出答案。事实信息是“-双方自愿离婚”,根据逆否规则,否定前件无法得出绝对表达的结论,只能推出可能性结论,A、D都为绝对表达的结论,无法推出;B项是可能性表达,正确;C项双方协商与题干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凡是……都……”,本题属于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双方都自愿离婚→离婚第三步,进行推理。“一方自愿离婚”是对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法院不一定判决离婚。因此,选择B选项。49.王大妈听到小李说他父母的不是,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可名状B.不以为意C.不以为然D.不置可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成语的语境搭配。根据关键字“却”可知王大妈心里是不同意小李的说法的。“不以为然”是指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者否定。符合语境搭配,所以C是正确的。“不可名状”是指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不以为意”是指不在意别人的说法或对事物的发展不在意,不放在心上;“不置可否”指不说行,也不说不行,不表明态度。均不符合语境搭配。故正确答案为C。50.飞鸟的集体自杀,是大自然的一个难解之谜。当今一个通行的说法是:鸟类集体自杀,主要是地球磁极的移动使他们看不准定向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观点?A.空气漂浮的大量毒气云团是飞鸟致死的元凶B.飞鸟的集体死亡一般是大自然的偶然事件C.飞鸟吃了河海里以有毒藻类为食的虾蟹致死D.火山爆发产生大量硫化物造成飞鸟的集体死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鸟类集体自杀,主要是地球磁极的移动使他们看不准定向标。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明毒气云团是飞鸟致死的原因,说明鸟类死亡存在其他原因,具有削弱作用。B项:否定前提。飞鸟集体死亡是偶然事件,那就说明并非规律型特征,也就并非是地球磁极的移动导致的,否定论点成立的前提条件,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明鸟类是吃了以有毒藻类为食的虾蟹致死,说明鸟类死亡存在其他原因,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反向论据。大量硫化物造成飞鸟的集体死亡,说明鸟类死亡存在其他原因,具有削弱作用。第四步,强度比较。否定前提的削弱力度大于增加反向论据,B项力度强于A、C、D项。因此,选择B选项。51.吴稚晖在评论历史人物时说,有人“全靠一部《史记》”,而有人“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又有人“有诗文集大见轻重”,而有人“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不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可以推知,吴稚晖所说的“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和“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不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分别是指:A.司马迁,王阳明B.司马迁,王安石C.司马光,王阳明D.司马光,王安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知识。题干很长,根据题意,可明确说了4个人物。难点是对后两个人物的确定。排除A、B两项。根据题干关键词“《史记》”可知,“有人‘全靠一部《史记》’”指的是司马迁。那么“而有人……”显然就不是司马迁了。“有人全靠一部《史记》,而有人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前一句说的是司马迁,后一句说的是司马光。“一则有诗文集大见轻重,一则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不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前者说的是苏轼,他更多是人以文重,后者是王安石,他则事功足以传世,其立言方面的卓绝与否,便不起决定作用。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吴稚晖曾论历史人物说,“如以司马迁、司马光为譬,一是全靠一部《史记》,一是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又以苏轼、王安石为譬,一则有诗文集大见轻重,一则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简言之,司马迁和苏轼,更多是人以文重;而司马光和王安石,则其事功足以传世,其立言方面的卓绝,便不起决定作用。因此,吴稚晖所说的“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是指司马光;“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是指王安石。因此,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题干中《史记》为司马迁所著;《通鉴》即《资治通鉴》,为司马光所著,“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指司马光虽然著有《资治通鉴》,但他历史地位之高主要是政治上的成就,即使没有《资治通鉴》,仍然有很高的历史地位;“有诗文集大见轻重”指以诗文名晓天下的苏轼;“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不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指诗文同样厉害但不以诗文名闻天下的王安石。因为王安石不仅是文学家,同样是伟大的政治家,领导了王安石变法,即使没有文学上的成就,他仍然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因此,选择D选项。52.假如这份通知的正文开头是“根据Z市口岸工作联席联络员会议制度的年度计划,结合2019年口岸开放工作任务要求,经研究,决定召开Z市口岸工作联络员会议暨开放工作座谈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可以判断该公文的开头方式为:A.概述式B.目的式C.引据式D.说明式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文规则知识。第二步,引据式开头以“根据”、“依据”、“遵循”、“遵照”、“按照”等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发端,交代制文的法律、法规、政策、精神等。因此,选择C选项。A项:概述式,概括简单地叙述有关工作或事件的基本情况或基本过程,为下文的详细叙述或具体分析张本。A项错误。B项:目的式,用“为”“为了”等介词构成介词词组发端,交代阐明制文目的。B项错误。D项:说明式,这是首先说明背景情况或工作意义,然后叙述其他材料的开头方法。D项错误。其他公文开头方式:一、原因式:以“由于”、“鉴于”、“基于”等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发端,阐明制文的基本原因,报告、决定等文种常用。二、结果式:是将事情的结果起先摆在公文最前面,以便吸引读者探究追寻原因的开头方法。三、直入式:这是一种不用介词结构而直接指明公文中心、点出公文主旨、阐述中心意义引出下文的方法。四、举文式:这是批复、转发、批转、印发通知等文种惯常使用的开头方法。其特点是先列举出所要批复、转发、批转、印发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信证券大合同时代:趋势与机遇
- 个人短期借款协议合同
- 个人商铺租赁合同样本
- 中俄化工合作协议(合同)
- 专业外训服务合同及履行协议
- 单位设备买卖合同参考
- 互联网企业劳动合同范本
- 总包劳务施工合同年
- 二手工程设备买卖合同
- 中外加工贸易合同
- 《费曼学习法》读后感
- 趣味成语课程设计
- 钢筋焊接工艺性试验方案
- 幼儿园师资培训课件【区域进阶】科学区各年龄段目标制定与投放材料:区域材料玩出新高度课件
- 2024版全新标准政府采购合同(专用条款)
- DL∕T 1100.1-2018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以房抵债过户合同范本
- 重大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英语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一人出资一人出力合伙协议范本完整版
- 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