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上半年招录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现代中医借助西医的物理检验手段,提高传统的“望→闻→问→切→处”的诊断准确性。这样的优化属于:A.工期优化B.技术优化C.成本优化D.流程优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用常识法解题。题干中的“物理检验手段”显然属于技术。由此可直接选出答案。现代中医借助西医的检查手段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是一种在技术上进行的借鉴与提升,属于技术优化。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第二步,技术优化是指对一个现存的技术进行改进或升级,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物理检验手段”提升“望→闻→问→切→处”的准确性,属于技术优化。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管理知识。A项,工期优化也称时间优化,就是当初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大于要求工期时,通过压缩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持续时间或调整工作关系,以满足工期要求的过程。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时间进行优化,该项应排除。B项,技术优化是指对一个现存的技术进行改进或升级,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叫做技术优化。中医是现存技术,通过借助西医物理检验手段,使中医的诊断准确性有了提高,对其进行了完善,属于技术优化,该项应选。C项,成本优化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质量成本总额最小。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成本进行优化,该项应排除。D项,流程优化是指面对新的环境,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整,彻底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力求取得突破性的改变。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流程进行优化,中医诊断仍是望闻问切的流程,该项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长期以来,如何准确________贫困学生和资助对象,始终是资助工作有效、精准开展的难题。为此,不少高校________。如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收入情况、自述家贫等。这些做法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无法保障资助工作的________界定。而如今大数据手段的运用,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了曙光。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识别
煞费苦心
科学B.判断
推陈出新
真实C.分辨
深谋远虑
客观D.鉴定
绞尽脑汁
专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一空不容易排除,分析第二空。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填入的成语形容高校推出了新的做法。B项“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文中并未体现去除旧的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A项“煞费苦心”与D项“绞尽脑汁”均指用尽心思,填入文段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此处填入的词语形容“界定”。根据语境可知文中指的是这些做法正确与否,A项“科学”填入此处侧重正确,合理,符合语境。D项“专业”侧重于专门从事某行业,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识别”贫困学生和资助对象,搭配恰当。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后的“如”可知,后文“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收入情况、自述家贫等”是对所填内容的举例说明。B项“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所举例子并无去掉旧的对策,采用新对策之意,排除;C项“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后文的例子体现不出此意,排除;A项“煞费苦心”与D项“绞尽脑汁”均指用尽心思,填入文段符合语境,均保留。第三空,之前一些高校采取的“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收入情况、自述家贫等”方式与如今采用的“大数据手段”进行对比,强调了之前的方式不恰当,这体现的是之前方式的“不科学性”,而不是“不专业”,排除D项。验证第一空,“识别”贫困学生和资助对象,搭配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隐形资助”的有形张力》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并分析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可知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更容易,辨析四个成语含义,排除不能与“难题”相对应的B、C。第三步,再看第三空,由后文“而”可知,所填词语与大数据手段的特点相对,排除D。第四步,验证第一空。先看第二空,由“始终是资助工作有效、精准开展的难题”可知,为此,不少高校应该是想尽了办法。“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B。“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其无想尽办法之意,排除C。再看第三空,现有手段解决资助界定的难题,而大数据手段,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则会使界定工作更加“科学”,而非“专业”,排除D。验证第一空,“识别”代入契合句意。故本题选A。3.东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以神秘的巨人石像闻名于世。考古学家在这座岛上发现了大量的黑曜石,它们的形状并不像武器,倒像一种工具,当地古人正是用这些黑曜石制成的刀建造出巨人的石像。上述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复活节岛上的黑曜石形状像是工具B.复活节岛上的黑曜石数量非常之大C.古人用黑曜石制成的刀造出巨人石像D.复活节岛以神秘的巨人石像闻名于世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引出“巨人石像”的话题,接着介绍岛上有大量形似工具的黑曜石,最后说明“巨人石像”就由这些黑曜石工具建造。故文段核心话题为“巨人石像”与“黑曜石”,介绍了巨人石像是如何使用“黑曜石”建造的,对应C项。A、B两项,均未提及“巨人石像”,缺少主题词,排除;D项,“闻名于世”为文段引出话题的内容,非重点,且缺少主题词“黑曜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黑曜石阿帕奇的眼泪》4.老字号:新品牌:传承A.老传统:新花样:质疑B.老配方:新工艺:创新C.老问题:新思考:评价D.老物件:新东西:区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可以结合遣词造句法进行解题,将题干三个词项串联成一个句子,在分析选项时需注意对应词项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与题干一致。老字号经过传承可以变为新品牌。A项,老传统经过创新后变为新花样,而不是质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老配方经过创新可以变为新工艺,与题干关系一致。C项,老问题经过评价不能变为新思考,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老物件经过区分不能变为新东西,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B。5.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25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410元。那么购甲、乙、丙各1件,共需多少元?A.100B.125C.135D.155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第二步,甲、乙、丙的价格分别设为x、y、z,根据题意有:3x+7y+z=325①,4x+10y+z=410②,①×3-②×2得x+y+z=325×3-410×2=155,即各购买一件需要花155元。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第二步,甲、乙、丙的价格分别设为x、y、z,根据题意可以列不定方程组3x+7y+z=325、4x+10y+z=410。因为求的是各买一件,也就是求整体,因此可以用赋零法来做,对y进行赋零是最方便的,解得x=85,y=0,z=70,则各购买一件需要花85+0+70=155。因此,选择D选项。6.生命起源于海洋,因为海洋更适合于生命活动。生物要从水域移到陆地是一种十分危险和艰难的________,而潮汐区则提供了一种________:一个作为水陆之间“桥梁”的环境。许多人相信,一些生物就是利用这座“桥梁”完成登陆这个进化过程的。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巨变
方向B.蜕变
可能C.转变
选择D.激变
途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生物要从水域移到陆地”可知,这是一个艰难的生物进化过程,从生物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必然是较大的变化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的。A项“巨变”是指巨大的或剧烈的变化;B项“蜕变”指发生质的改变或衰变;C项“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均符合文意。D项“激变”指事物发生突然而激烈的变化,这与生物演化缓慢的过程相矛盾,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可知,下文是对第二空词语的解释说明。根据语境信息“桥梁”一词可以看出,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潮汐给水生生物演化为陆生生物提供了一种途径或者可能。A项“方向”指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或者指正对的位置、前进的目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C项“选择”指主动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但是生物演化并非其主动选择,而是受多种外界因素共同决定的,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辨析第一空备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巨变”指巨大的或剧烈的变化;“蜕变”指(人、物或者事情)发生质的改变,比喻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激变”意为急剧变化。生物从水域进化到陆地,本身发生了质变,故第一空填“蜕变”最合适。第二空,“可能”填入也恰当。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空考查近义词辨析。“巨变”指变化程度大;“蜕变”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成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激变”多形容速度快,势头猛。由后文“一些生物就是利用这座‘桥梁’完成登陆这个进化过程的”可知,第一空强调的并非生物从水域移动到陆地的变化之大和变化之快,而是强调从水域到陆地这一实质环境的改变,排除A、D两项。第二空,根据后文“可作为水陆之间‘桥梁’的环境”可知,潮汐区使生物向陆地移动具有了可行性,因此提供了一种“可能”,B项符合语境。“选择”侧重于从一群或一组中择取一个,而文段只提到了潮汐区,因此,此处用“选择”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故正确选项为B。7.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者紧缩的程度。(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消费者物价指数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故表述正确。8.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录取者是(
)。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常识。C项正确,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故正确答案为C。9.Q3W4ER56
U3ERLW4QA.7B.6C.5D.4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给出的两个字符组中重复的字符为“Q”、“3”、“W”、“4”、“E”、“R”,共6个。故正确答案为B。10.现在一般认为不对称飞羽的出现和飞行起源相关。巨嵴彩虹龙的发现把不对称飞羽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至少1000万年。从尾前部向后部,巨嵴彩虹龙的尾羽的不对称性逐渐减弱,这种转化趋势也与现生飞行鸟类相一致,表明彩虹龙的大尾扇很可能在其“四翼”飞行中发挥着作用。与后部不同,巨嵴彩虹龙前肢上的飞羽却几乎对称。研究还发现,它的颈部、胸部以及尾基部等处的羽毛中,存在着与现生鸟类蜂鸟的彩虹颜色羽毛色素体相似的扁饼状色素体。因此推断彩虹龙很可能有鲜艳的羽色。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巨嵴彩虹龙和现生鸟类蜂鸟有着相似的羽色B.巨嵴彩虹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具有不对称飞羽的动物C.巨嵴彩虹龙的发现加强了“不对称飞羽和飞行起源相关”的说法D.巨嵴彩虹龙从尾后部、尾前部,再到前肢,羽毛不对称性逐渐减弱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有着相似的羽色”“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动物”“加强了……的说法”“从……逐渐减弱”等观点,根据文中相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它的颈部、胸部以及尾基部等处的羽毛中,存在着与现生鸟类蜂鸟的彩虹颜色羽毛色素体相似的扁饼状色素体”可知,“有着相似的羽色”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由“巨嵴彩虹龙的发现把不对称飞羽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至少1000万年”可推出,“巨嵴彩虹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具有不对称飞羽的动物”表述正确。C项,“巨嵴彩虹龙的发现”与“不对称飞羽和飞行起源相关”的说法无直接关系,“加强了……的说法”无法从文中得出,排除。D项,由“从尾前部向后部,巨嵴彩虹龙的尾羽的不对称性逐渐减弱”可知,“从尾后部、尾前部……不对称性逐渐减弱”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存在着与现生鸟类蜂鸟的彩虹颜色羽毛色素体相似的扁饼状色素体”,可知“相似的羽色”属于偷换概念,排除A项。B项“巨嵴彩虹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具有不对称飞羽的动物”表述正确,对应文段第二句的内容,“巨嵴彩虹龙的发现把不对称飞羽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至少1000万年”,说明它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具有不对称飞羽的动物。C项“巨崤彩虹龙的发现”与“不对称飞羽和飞行起源相关”并无联系,属于曲解文意,排除C项。D项对应“从尾前部向后部,巨嵴彩虹龙尾羽的不对称性逐渐减弱”,而不是“从尾后部、尾前部,再到前肢,羽毛不对称性逐渐减弱”,和文段表达的意思相反,属于曲解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A项,根据文段信息“存在着与现生鸟类蜂鸟的彩虹颜色羽毛色素体相似的扁饼状色素体”可知,选项“相似的羽色”偷换概念,排除;B项,“巨嵴彩虹龙的发现把不对称飞羽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至少1000万年”可知,“巨嵴彩虹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具有不对称飞羽的动物”表述正确,当选;C项,“加强”无中生有,文段后文对于“巨嵴彩虹龙”的描述并非对于首句说法的加强,故表述错误,排除;D项,根据文段信息“从尾前部向后部”可知,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我国发现迄今最早带不对称飞羽的彩虹色恐龙》11.国务院行使的职权不包括(
)。A.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B.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C.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D.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A、B、D三项正确,根据《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十)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C项错误,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二十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二十)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2.常温常压下,天然气的气态轻烃有4种,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和丁烷C4H10。轻烃的含碳数越高,每个分子里需要供给的氢的数量也越多。腐殖型有机质含氢的数量较少,无法为碳数较多的轻烃提供足够的氢。另外,随着碳数越多,轻烃的形成温度也依次升高。烃源岩在低温的时候(50℃左右),就能够大量地生成甲烷。由于很多地方的地温达不到那么高,所以也无法形成高碳数的气态轻烃。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轻烃的含碳数越高,氢的数量也越多B.含碳数越多,轻烃所需的温度也越高C.在天然气中,甲烷是占比最多的成分D.在天然气中,丁烷是占比最多的成分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文段为并列结构,“另外”一词将文段分为两层,通过论述“含碳数”和“温度”对天然气中的气态轻烃形成的重要作用,说明甲烷是天然气中占比最多的成分。正确选项应是对文段两方面的概括。文段首先指出常温常压下,天然气的气态轻烃有4种,含碳数越高的轻烃对氢的需求量也越大。腐殖型有机质无法为碳数较多的轻烃提供足够的氢,而由4种气态轻烃的化学式可知,甲烷含碳数最少,腐殖型有机质能为其形成提供足够的氢,因此天然气中甲烷的成分就比较多。然后又以并列关系词“另外”指出随着碳数的增多,轻烃的形成温度也依次升高,而很多地方达不到高温无法形成高碳数的气态轻烃,而在低温的时候烃源岩能够大量地生成甲烷,因此天然气中甲烷的成分就比较多。综合分析可知,文段为并列结构,从“含碳数”和“温度”对天然气中的气态轻烃形成的重要作用角度,说明了甲烷比其他气态轻烃更容易形成,是天然气中占比最多的成分。C项最符合文意。A项,只指出了“含碳数”对天然气中的气态轻烃形成的重要作用,不能概括“另外”之后的内容,排除。B项,只指出了“温度”对天然气中的气态轻烃形成的重要作用,不能概括“另外”之前的内容,排除。D项,由甲烷和丁烷的化学式构成可知,丁烷的含碳数(即“C4”)比甲烷的含碳数(即“C”)多,且结合“很多地方的地温达不到那么高,所以也无法形成高碳数的气态轻烃”可知,在天然气中,甲烷更容易形成,是天然气中占比最多的成分。该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引出话题,“天然气的气态轻烃有四种,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第二句与第三句是一层意思,讲含碳高的轻烃对氢的需求量大,而腐植型有机质“无法为碳数较多的轻烃提供足够的氢”,意思是含碳高的轻烃类型是不好形成的,“另外”表并列,之后是从温度的角度来说明碳数较高的轻烃是不好形成的,而“烃源岩在低温的时候就能够大量生成甲烷”又表明甲烷是比较好形成的,所以,文段应是分-分结构,概括在一起,应是讲天然气的四种成分中,甲烷是最容易产生的。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为“另外”之前的一部分,片面选项不选,排除A项;B项为“另外”之后的一部分,片面选项,排除B项;C项“甲烷是占比最多的成分”可根据文段概括得出;D项“丁烷是占比最多的成分”与文意不符,文段没有直接说明丁烷是否容易产生,但根据丁烷的化学符号,它是碳数最高的一种,应该是最不容易生成的类型,所以含量不可能最高,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引出了“天然气的气态轻烃”这个话题,接着指出由于客观条件,碳数较多的轻烃无法获得足够的氢,故天然气中以低碳数的气态轻烃即甲烷为主,后文通过“另外”表并列,阐述轻烃随着碳数增多,形成温度也会发生变化,而多地都达不到的温度让气态轻烃无法形成高碳数的气态轻烃,只能生成甲烷。故文段通过并列结构,全面论述甲烷是天然气中占比最多的成分,对应C项。A项“氢的数量”、B项“温度”分别对应并列的两个方面,表述片面,D项与文段表述完全相反。且A、B、D三项均未提到低碳数的气态轻烃即甲烷,主题词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3.①螃蟹养殖户到环保部门投诉②某化工企业偷偷将污水直接排放③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④螃蟹养殖户损失惨重⑤企业负责人也受到相关部门严厉处分将以上五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②①③⑤④D.③①②⑤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②句“偷偷排放污水”是①句“投诉”的原因,③句“营业执照吊销”是①句“投诉处理”的结果,所以①③不适合做首句,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对比A项和C项。判断②后边是④还是①。④句是①句投诉的原因,所以④在①之前,排除C项。因此,选择A选项。14.经过SWOT分析,一个组织可以有不同的战略匹配和选择,包括以下哪些战略:A.SO战略B.WO战略C.ST战略D.WT战略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第二步,SWOT是英文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reats的缩写,即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SWOT矩阵: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包括以下战略:A项:SO战略(增长型战略)是一种发展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当企业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有利机会时,可以采取该战略。A项符合题意,当选。B项:WO战略(扭转型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存在外部机会,但由于企业存在一些内部弱点而妨碍其利用机会,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弱点。B项符合题意,当选。C项: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当选。D项:WT战略(防御型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D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BCD选项。15.某商场在出售甲商品时按照50%的利润定价,后来根据市场需求调研,甲商品按照定价的90%出售,得到利润35元。甲商品的成本是:A.80元B.92元C.96元D.100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第二步,设甲商品的成本为x元,可列式90%(1+50%)x-x=35,解得x=100(元)。因此,选择D选项。16.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图1和图2中心重合叠加得到图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1和图2中心重合叠加得到问号处图形,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17.《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位于我国(
)。A.甘肃省B.山东省C.青海省D.湖南省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梁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城东南,因处于古梁山泊,亦称水泊梁山。故正确答案为B。18.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这些经验或知识体系都凝聚在语言之中。而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知识系统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
B.人类群体通过语言将经验和知识加以发扬和运用
C.语言促进了各个群体知识体系的分化
D.人类各群体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各不相同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介绍了人类积累的经验或知识体系凝聚在语言当中,“而”后接着说明了各个语言群体在认知结构上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人类知识系统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将经验和知识加以发扬和运用”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C项:“促进了各个群体知识体系的分化”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D项:对应尾句的一部分内容,非重点。
19.上学∶逃课A.上班∶打卡B.经商∶偷税C.炒股∶庄家D.教学∶备课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上学”不能“逃课”,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上班”应该“打卡”,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经商”不能“偷税”,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庄家”“炒股”,二者属于主谓关系,排除;D项:“教学”应该“备课”,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庄家:指能影响金融证券市场行情的大户投资者。炒股:指倒买倒卖股票。20.作为抗衰老药物,雷帕霉素延长寿命的秘密在于能够阻断mTOR通道——这也是控制着影响细胞生长繁殖流程的“主开关”之一。当食物充足时,这种通道从激素和营养物质中获得信号使细胞吸收营养并生长,但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激发细胞老化的副产物;当限制食物热量的摄入时,这个通道可以发出信号使细胞停止生长,借此来延缓衰老。雷帕霉素可能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有效可靠的抗衰老药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结论?A.由于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雷帕霉素被用于治疗某些癌症B.雷帕霉素在延缓衰老的同时,使人更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C.试验研究已经证明雷帕霉素能够延长酵母、蠕虫和果蝇的寿命D.雷帕霉素可以阻断mTOR通道,而不需要限制食物热量的摄入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雷帕霉素可能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有效可靠的抗衰老药物。论据:雷帕霉素可以阻断mTOR
通道;当限制食物热量的摄入时,这个通道可以发出信号使细胞停止生长,借此来延缓衰老。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
项:雷帕霉素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能够加强题干观点,抑制细胞生长,延缓衰老,排除。B
项:雷帕霉素在延缓衰老的同时,使人更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前半句说明雷帕霉素可以延缓衰老,但后半句表述的“使人更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说明雷帕霉素并不是可靠的抗衰老药物,削弱题干论点,不能支持,当选。C
项:实验研究已经证明雷帕霉素能够延长酵母、蠕虫和果蝇的寿命,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加强题干的观点,排除。D
项:雷帕霉素可以阻断mTOR
通道,支持了题干论据,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雷帕霉素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可靠的抗衰老药物。论据:雷帕霉素能够阻断mTOR通道,此通道会给细胞可以进行新陈代谢的信息,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促使老化的副产物。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解释论据。该项指出雷帕霉素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根据题干描述,抑制细胞生长可以延缓衰老,具有加强作用。B项:增加论据。举例说明雷帕霉素确实能延长寿命,具有加强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雷帕霉素虽然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但同时也使人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说明这个药不是最可靠的,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论据。雷帕霉素可以阻断mTOR通道,而无论摄入的食物多少,只要阻断通道,都可以延缓衰老,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题干指出雷帕霉素能够阻断mTOR通道,并介绍了这一通道的机理,指出雷帕霉素可能是目前最有效可靠的抗衰老药物,要求选择不能支持该结论的一项,依次分析各选项,排除支持项,剩下的即为正确答案。题干结论为:雷帕霉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有效可靠的抗衰老药物。A项,说明雷帕霉素能够抑制细胞生长,支持了题干结论。B项,虽然肯定了雷帕霉素延缓衰老的作用,但它会使人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说明它并不可靠,反驳了题干结论。C项,说明雷帕霉素能够延长寿命,支持了题干结论。D项,也说明雷帕霉素有控制细胞生长的作用,也能支持题干结论。故本题选B。21.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宏观的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没有质量并且不带电荷,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这使得中微子的运动轨迹不会发生改变。那些来自遥远宇宙、来自黑洞边缘或者来自宇宙线发源地的中微子,可以告诉人类那些“源”在哪里,甚至可以让我们一探黑洞的究竟。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A.令人惊喜的存在B.特立独行的中微子C.中微子:宇宙的使者D.触不可及:“隐形”的中微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需要厘清行文思路并归纳概括文段中心,在此基础上选出与中心最契合且语言生动、吸人眼球的标题。本文为分总结构,尾句为文段论述的重点,且可以根据高频词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文段首先点明观点: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后具体论述它的重要所在——运动轨迹不发生改变,可以借助它探索宇宙。能够点明这一作用的标题只有C项的“使者”。文段围绕“中微子”展开,首先排除与此无关的A。B项“特立独行”、D项“触不可及”均不能体现中微子的作用,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指出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和演化方面的作用,第二句“由于”进行原因论证,第三句说明中微子对人类探索宇宙的价值,照应开头。文段结构为“总—分—总”的结构,主旨句是“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且主体词是“中微子”。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使者”对应扮演重要的角色,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段文字围绕中微子进行论述,首句指出中微子在宇宙中的重要作用,随后指出中微子由于无质量无电荷的特点使其运动轨迹不变,而这稳定的运动轨迹恰恰可以让中微子告诉大家“源”在宇宙的哪里,故C项“宇宙的使者”中的“使者”一词很好地解释了中微子的作用,当选。A项没有主题词,不符合标题填入的原则,排除。B项的“特立独行”侧重特殊性,表述相较于C项而言不够准确,且没有体现出中微子的作用,排除。D项“触不可及”在原文中并未体现,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2.(
)时,在贵州置群州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安都和沅陵郡。【题干不完整,解析仅供参考,我们会全力搜集完整的题干尽快进行补充】A.晋B.隋C.元D.清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社情。A项错误,两晋南北朝时期,今贵州境内,除置牂牁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B项正确,隋时,在贵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黔安郡和沅陵郡。C项错误,元朝时期,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3行省。D项错误,清朝时期,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故正确答案为B。23.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常识。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二条,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因此,选择D选项。注意区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与《劳动合同法》中试用期的不同规定。24.河流∶水A.沙漠∶泥B.森林∶树木C.草原∶动物D.山脉∶冰雪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水”是“河流”的必然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沙漠”的必然组成部分是沙,而不是“泥”,排除;B项:“树木”是“森林”的必然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动物”生存的地方可能是“草原”,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D项:“山脉”上可能会覆盖“冰雪”,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5.左边给定的是纸盒外表面的展开图,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请把它找出来。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四面体折叠,题干图形四个面均含有黑色阴影,其中一个面为特殊黑色阴影,可利用这些黑色阴影的形状与相对位置判断正误。A项,左侧面的黑色三角形与右侧面的黑色三角形应有公共边,排除。B项,可以由题干展开图折叠而成,当选。C项,左侧面的黑色三角形与右侧面的空白等边三角形没有公共边,排除。D项,若左侧面的黑色三角形,右侧面中空白等边三角形的位置正确,则右侧面中的空白直角三角形位置错误。故本题选B。26.创业家和企业全体员工都是管理创新的主体。(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第二步,管理创新是指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反馈等手段,对系统所拥有的生物、非生物、资本、信息、能量等资源要素进行再优化配置,并实现人们新诉求的生物流、非生物流、资本流、信息流、能量流目标的活动。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家、管理者、企业员工。所以,创业家和企业全体员工都是管理创新的主体。因此,本题正确。27.唯物辩证法讲的是(
)。A.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B.事物内部的结构联系C.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D.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唯物辩证法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指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指出:联系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正确答案为D。28.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回避要求岗位等级不同的由岗位等级较高的一方回避。(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九条:“岗位等级不同的一般由岗位等级较低的一方回避;岗位等级相同或者岗位类别不同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故表述错误。29.过去,生活在碘缺乏环境中的人们需要通过食用碘盐补充身体里的碘以防止碘缺乏症。现在,含碘食品比过去丰富了,人们食用含碘食品的机会增加了,反而有些人摄入了过量的碘。由此可推出:A.摄入过量碘的人现在一定还在用含碘盐B.食用含碘食品多的人不必再食用含碘盐C.现在没有食用含碘盐的人会患上碘缺乏症D.现在的人都不应该再食用含碘食盐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摄入过量碘的人现在是否还在食用含碘盐,题干未提及,其次“一定”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题干指出在过去缺碘的时候人们食用碘盐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补充碘,那对于食用含碘食品多的人就不需要在通过食用含碘盐来补充碘了,可以推出;C项:根据题干“含碘食品比过去丰富了,人们食用含碘食品的机会增加了”,说明现在即使不食用含碘盐,也有其他补充碘的食品,因此不一定会患上碘缺乏症,无法推出,排除;D项:题干未提及是否应该食用含碘食盐,无法推出,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0.某选区共有选民13679人,高先生是数位候选人之一。请问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律,在下列何种情况下,高先生可以当选?(
)A.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63人,高获得选票6831张B.参加投票的人数为6841人,高获得选票3421张C.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43人,高获得选票6749张D.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85人,高获得选票13073张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选举法相关知识。我国《选举法》第44条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A项,获得的选票数6831少于参加投票选民数量13663的一半,因此高不能当选。该项错误。B项,参加投票的人数6841多于选区全体选民数量13679的一半,选举有效;获得的选票数3421多于参加投票选民数量6841的一半,因此高可以当选。该项正确。C项,获得的选票数6749少于参加投票选民数量13643的一半,因此高不能当选。该项错误。D项,我国《选举法》第43条规定,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此选项中投票人数超过选民人数,故该选举无效。该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31.计算机中的编译原理是指:A.将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的计算机程序B.编写和调试电脑办公软件的工具C.主机与外部设备的转换器D.计算机与用户的接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计算机编译原理是指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把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格式目标程序的翻译程序。编译有两层含义:(1)利用编译程序从源语言编写的源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过程;(2)用编译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动作。因此,选择A选项。32.下列不属于乾隆皇帝入藏“三希堂”的法帖是:A.《伯远帖》B.《中秋帖》C.《兰亭序》D.《快雪时晴帖》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用模糊推测法解题。虽然题干“三希堂”对于我们是比较生僻的知识点,但我们注意到题干“法帖”字样,而选项中A、B、D三项中都有“帖”字,我们模糊推测A、B、D三项都属于“三希堂”的法帖。C项当选。A、B、D三项错误。“三希堂”原名“温室”,本为乾隆皇帝读书之所。乾隆皇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并时常把玩,遂以此更名。C项正确。《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故本题选C。33.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对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旅游景区予以处理。其中,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这不是国家旅游主管部门第一次对A级景区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之前已有一批市场秩序混乱的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其中不乏4A、5A等知名景区,从严重警告到直接“摘牌”,相关部门再次出手,不仅传递出加强景区评级规范管理的明确信号,也意味着对A级景区实行动态化管理已成常态。下列选项与这段文字不符的是(
)。A.A级景区资质不是“铁饭碗”B.A级景区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C.A级景区持续推进动态化管理D.A级景区实行严格评级规范管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A项,对应文段说“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可知A级景区并不是永久的,A表述正确,排除;B项,越来越表达的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但是文段并未体现景区质量问题未来会一直恶化,属于无中生有,当选;C项和D项,根据文段尾句“不仅传递出加强景区评级规范管理的明确信号,也意味着对A级景区实行动态化管理已成常态”可知表述正确,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文化和旅游部对7家“不达标”5A级景区予以处理》34.一本数学辅导书共有200页,编上页码后。问数字“1”在页码中出现了多少次?A.100B.121C.130D.14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第二步,分别计算出现在各个数位上的“1”的次数。个位是1:百位可取0或1,十位可取0~9,出现10×2=20(次);十位是1:百位可取0或1,个位可取0~9,出现10×2=20(次);百位是1:十位和个位均可取0~9,出现10×10=100(次)。第三步,故“1”共出现20+20+100=140(次)。因此,选择D选项。3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月饼创新的落脚点,不仅是要在包装上花样翻新,而是要在口味上与时俱进。B.社交媒体上的“家长群”是把双刃剑,它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降低了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成本,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矛盾。C.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是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D.理想的平台不是一对一的众声喧哗,也不应该成为一些人攀比、逞能、谋求私利或推卸责任的“角斗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审清设问,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不仅是”和“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不是……而是……”,排除。B项语意明确,没有语病。C项“家庭、国家和社会”排列顺序不当,应该由大到小“国家、社会和家庭”,排除。D项“理想的平台不是一对一的众声喧哗”成分残缺,应改为“理想的平台不是一对一的众声喧哗之所”,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6.左边为给定的立体图,从任意角度剖开,右边哪一项可能是它的截面图?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截面图,逐一分析选项。A项:垂直于上下底面偏离圆锥顶点不能切出两个梯形,切出的应该是双曲线加两条平行线的图形,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如下图所示,B项可截出,选项与题干一致,当选;C项:要想切出上面的形状,刀片应该斜切,要想切出下面的形状,应该平行于上下底面切,不同角度切出来的面不能存在于同一平面,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项:要想切出相切的两个椭圆,必然要经过两个圆锥顶点,但是经过顶点斜切不能切出椭圆,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7.木椅子效应是指将成绩相等的两组学生分别安排坐在舒适的沙发椅和很不舒服的木椅子上学习,不久之后,坐木椅子的学生学习成绩要比坐沙发椅的学生成绩高出许多。原因是坐木椅子的学生因为不舒服而不断调整坐姿,表面看来好像不安而好动,实质却因此给脑部供应了更多的血液和营养;而坐沙发椅的学生,由于舒适而一动不动,致使血液循环相对减慢,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相对减少,学习效果因此就差了一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木椅子效应的是:A.某学生从小到大饱受责罚,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B.小刚每天步行上学和回家,风雨无阻却学得很好C.某家长为鼓励孩子暑天学习,每天为其提供冷饮D.搬入新书房一个月后,小明的成绩名次一路攀升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定义木椅子效应是一种生活现象,分析其形式和实质,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木椅子效应的定义要点:①学习好是因为木椅子不舒服,表面看来不安而好动,却因此给脑部供应了更多的血液和营养;②学习不好是因为舒适而一动不动,致使血液循环相对减慢,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相对减少。A项,虽然环境不舒适,但是没有促进学习,不符合要点①。B项,步行上学、回家,风雨无阻体现环境艰苦,结果是学得很好,符合定义。C项,暑天提供冷饮,营造了舒适的环境,不符合要点①。D项,搬入新书房,环境舒适,成绩提高,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学习好是因为木椅子不舒服,表面看来不安而好动,却因此给脑部供应了更多的血液和营养;②学习不好是因为舒适而一动不动,致使血液循环相对减慢,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相对减少。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饱受责罚符合“不舒服”,但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与①中结果不一致,不符合定义;B项:提供冷饮不属于“不舒服”,不符合定义;C项:每天步行,风雨无阻,符合“不舒服”,并且学习成绩好,与①中结果一致,符合定义;D项:搬入新书房不属于“不舒服”,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本题通过对比,指出学习好的原因是坐了不舒服的椅子,即不舒服的状态反而使学习成绩好。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学生从小到大饱受责罚,体现了不舒服的状态,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刚每天步行上学和回家,风雨天也是如此,体现了不舒服的状态,并且学得很好,符合定义,当选;C项:家长每天鼓励孩子并为其提供冷饮,并未体现不舒服的状态,学习好坏也未明确说明,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搬入新书房是否属于舒服的状态不明确,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8.水落:石出
A.理屈:词穷
B.狼奔:豕突
C.枕戈:待旦
D.求全:责备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因为水面落下,所以水底的石头漏了出来,“水落”导致“石出”,二者为因果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因为理亏,所以无言以对,“理屈”导致“词穷”,二者为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狼奔”指像狼一样奔跑,“豕突”指像猪一样冲撞,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枕戈”指枕着武器睡觉,“待旦”指等待天明,二者不是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求全”指希望所做的事完美,“责备”指埋怨他人或自责,二者不是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39.①人们听音时,首先是要用耳朵去听而不是用仪器去测量,如何判断,依靠的就是人们的“音准感”②这种音准有着精确的物理意义,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每个乐音震动的频率就是它的物理属性③另一种音准指的是人们对于音高的一种听力反应,严格来讲应该叫做“音准感”④而在音乐中使用的音并不是随意产生的,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挑选出来的⑤我们通常所说的音准,一般有两种含义⑥一种是音乐中的音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那就是音高的准确性,即音准请将上述语句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⑤⑥④①③②B.①③②⑤⑥④C.①⑤⑥③②④D.⑤⑥②④③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选项判断首句,①句介绍人们听音时依靠的就是人们的“音准感”,⑤句最先引出“音准”,强调它有两种含义。对比之下⑤句更适合作首句,排除B、C两项。③句引出了音准的另一种含义“音准感”,③句和①句有共同信息“音准感”,因此③①两句捆绑,①句强调的是人们听音时依靠的就是“音准感”,③句最先引出“音准感”,所以①句在③句之后,对应D项。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音乐有这些“神力”,你知道吗?》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⑤句引出“音准”这个话题,并谈到它具有两种含义。①句谈到人们听音乐依靠的是“音准感”。根据逻辑关系可知,应该先有“音准”,才会有“音准感”,故⑤句更适合作首句,排除B项和C项。第二步,代入验证。A项和D项前两句均为⑤⑥两句。⑥句最后谈到“音准”,②句通过代词“这种音准”进行指代,故⑥②两句可以捆绑,D项符合要求。④句与⑥句之间没有相似话题,故排除A项。验证D项,③句引出“音准感”,①句说人们依靠“音准感”,③①的顺序固定,锁定D项。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⑤⑥③中的“两种含义”“一种是”“另一种”等提示词语,确定三句为总分结构,顺序为⑤⑥③。然后根据①的“音准感”确定其是对③的进一步阐述,应紧接在③后,确定答案为D。观察6个句子,由“两种含义”“一种是”“另一种”可知,三句的前后顺序为⑤⑥③,排除B。③指出另一种音准叫“音准感”,①提到人们听音时依靠的就是“音准感”,两句话题一致,应紧密相连,且按照一般行文脉络,应先介绍事物的含义,再介绍它的作用、人们对它的运用等,因此①应是对③的进一步阐述,两句顺序应为③①,排除A、C。故本题选D。40.一项研究发现,生活贫困能够导致人们的某种基因发生变化,这种基因能够增强负责应对恐慌的大脑区域活动,比如杏仁核的活动增加会导致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增加。同时,较低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低水平的血清素之间也存在关联,进而增加抑郁症的患病风险。研究员还发现,这种基因变化也会传递给后代。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得知:A.生活贫困会通过影响生理而对精神健康产生作用B.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较低C.穷困阶层因基因的变化而使得贫穷和疾病多代延续D.杏仁核活动增强的同时,血清素水平降低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为日常结论题。A项:题干提及“较低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低水平的血清素之间存在关联,进而增加抑郁症的患病风险”,可以推出生活贫困会通过影响生理而对精神健康产生作用,符合文意,当选;B项:题干只谈及了社会经济较低的人患抑郁症的情况,并未提到社会经济较高的人,无中生有,排除;C项:题干说的是社会经济较低的人的基因变化会传递给后代,而非基因变化导致贫穷和疾病这个结果传递给后代,偷换概念,排除;D项:题干并未提及杏仁核和血清素之间的联系,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题干指出贫困能够导致人类某种基因发生变化,基因能增强负责应对恐慌的大脑区域活动,从而影响生理,进而提高抑郁症的风险,说明也对精神健康产生了作用,可以推出;B项:题干只提到经济地位低的人患抑郁的风险,并未提到经济地位高的人患抑郁的风险,排除;C项:题干中只提到这种基因的变化会遗传给后代,并没有说贫穷和疾病也会多代延续,排除;D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杏仁核与血清水平之间的联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题干为研究得出结论,需要分析研究员的各种研究发现,对比选项能否由题干研究推出,注意无关信息与过度推断。A项,生活贫困会通过影响生理而对精神健康产生影响,由题干较低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低水平的血清素之间也存在关联,进而增加抑郁症的患病风险,可以推出此结论。B项,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所以无法推出此结论。C项,题干只是说基因变化会遗传给后代,并未提到会使贫穷和疾病多代延续,无法推出此结论。D项,杏仁核与血清素在题干中并提到有相关性,无法推出彼此关系。故本题选A。41.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衡量标准,如果恩格尔系数超过60%,则属于:A.贫穷B.温饱C.小康D.富裕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第二步,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A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50~59%为温饱(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40~50%为小康(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30~40%为富裕(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低于30%为最富裕。题目中60%超过59%,属于贫困。BC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A项正确,因此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42.咸∶淡A.香∶臭B.痛∶痒C.麻∶辣D.肥∶瘦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咸”与“淡”属于反义关系,且二者都是味觉。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香”与“臭”属于反义关系,且二者都是嗅觉,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痛”与“痒”都是身体感觉,但二者不属于反义关系,排除;C项:“麻”与“辣”二者不属于反义关系,排除;D项:“肥”与“瘦”属于反义关系,但与感觉无关,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3.汽车∶汽油∶奔跑A.电灯∶电流∶发光B.飞机∶跑道∶起飞C.火车∶铁轨∶奔驰D.电视∶电线∶显示屏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汽油”是“汽车”的能量来源,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汽车奔跑”属于主谓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电流”是“电灯”的能量来源,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电灯发光”属于主谓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跑道”不是“飞机”的能量来源,排除;C项:“铁轨”不是“火车”的能量来源,排除;D项:“电线”不是“电视”的能量来源,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4.组织变革的内容包括:A.人员变革B.技术变革C.制度变革D.结构变革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第二步,组织变革的内容包括:①对人员的变革:人员的变革是指员工在态度、技能、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②对结构的变革:结构的变革包括权力关系、协调机制、集权程度、职务与工作再设计等其他结构参数的变化。③对技术与任务的变革:技术与任务的改变包括对作业流程与方法的重新设计、修正和组合,包括更换机器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等。由此可知,A项符合①,当选;B项符合③,当选;D项符合②,当选。因此,选择ABD选项。C项:制度变革属于对结构的变革,因此C项错误,不当选。45.眉清目秀:明眸皓齿(
)
A.江河日下:如日方升
B.对牛弹琴:有的放矢
C.螳臂当车:高屋建瓴
D.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明眸皓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二者为近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一天地坏下去;如日方升比喻新生事物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能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有的放矢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螳臂当车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有利形势,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身先士卒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一马当先形容领先或带头。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6.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作者是李白。(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代词作家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全诗表达出作者对于西楚霸王项羽的崇敬之情,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故表述错误。47.下列事件排序最合乎逻辑的是(
)。(1)国际知名度提升(2)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3)出口增加(4)大量进口高科技产品(5)工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A.4-5-1-2-3B.3-1-2-5-4C.2-4-5-1-3D.4-2-5-1-3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科技产品研发”的过程。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2)。“大量进口高科技的产品”是整个事件的前提背景,故(4)应该为首句,排除B、C项。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A、D项符合,通过分析可知,“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是“工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原因,故(2)在(5)前面,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D。48.“乐道安贫音容犹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A.吊唁道士B.哀挽恩师C.恩师八十寿辰D.书院大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根据题干中“音容宛在”和“手泽犹存”这两个词,可判断出该句写给去世的人,C、D两项排除。A项错误,“乐道安贫”的“道”不是指道士,而是指信念。故正确答案为B。49.狮子∶勇猛A.狼∶凶残B.兔子∶怯懦C.老虎∶威武D.狐狸∶狡猾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勇猛”的“狮子”,二者属于偏正关系,且“勇猛”是褒义词。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凶残”的“狼”,二者属于偏正关系,但“凶残”是贬义词,排除;B项:“怯懦”的“兔子”,二者属于偏正关系,但“怯懦”是贬义词,排除;C项:“威武”的“老虎”,二者属于偏正关系,且“威武”是褒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狡猾”的“狐狸”,二者属于偏正关系,但“狡猾”是贬义词,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50.翻阅过往报道,用手机、iPad“哄孩子”的家长大有人在。一方面,家长应主动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媒介组合,以此扩大孩子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渠道;另一方面,成年人特别是家长首先应该将自己从被手机“奴役”的沉迷中解脱出来,用更多时间去陪伴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需求。换句话说,
,更应该以自己的存在来替代手机等互联网工具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成年人不仅要知道应该呈现给孩子什么样的虚拟世界B.我们不仅需要媒介素养课来教导孩子们如何使用媒介C.家长不仅要学会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孩子更好地使用各种媒介D.父母不应只关心孩子对新兴电子设备的兴趣与需求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横线位于文段的结尾,且通过“换句话说”可知是对前文的总结。文段首先指出很多家长用电子产品“哄孩子”,接下来引出家长应该如何做,一方面要提供给孩子多元化的媒介组合,另一方面要从手机中解脱出来多关注孩子的需求。尾句正是对这两方面的总结,“更应该”对应“另一方面”的内容,那么横线处应该对应“一方面”的内容,即家长要引导孩子使用多元化的媒介,对应选项,C项是对其的同义替换。A项、D项均没有提及“一方面”内容中之后的核心概念“多元化的媒介”,排除。B项,“媒介素养课”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多元化的媒介”,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该补“媒介素养课”的不止孩子》51.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欧洲联盟成立B.“珍妮纺纱机”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内燃机得到广泛应用──“阿波罗”号飞船进入太空C.哥白尼“日心说”──舍勒“燃素说”──爱因斯坦“相对论”──达尔文“进化论”D.巴黎圣母院建成──罗马大角斗场建成──白金汉宫建成──印度泰姬陵建成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事件。对于国内国际上的大事,考生除了要了解其基本内容外,还要对大致时间有一定了解,以应对时间排序类题目。A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欧洲联盟,1993年。B项正确。珍妮纺纱机,18世纪60年代。瓦特改良蒸汽机,1781年。内燃机广泛应用,20世纪初。“阿波罗”号进入太空,1969年。C项错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513年左右。舍勒提出“燃素说”,1774年左右。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90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1915年。达尔文“进化论”,19世纪中叶。D项错误。巴黎圣母院建成,1345年。罗马大角斗场建成,公元82年。白金汉宫建成,1703年。印度泰姬陵建成,1654年。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史。第二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9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得到广泛应用;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进入太空。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A选项错误,1994年1月1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共同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诞生;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起更名并正式运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英文缩写APEC)成立于1989年;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盟成立,所以A项的正确顺序应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世贸组织;B选项正确,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1781年瓦特制造了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19世纪,内燃机在广泛应用中不断地得到改善和革新;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出发,完成人类首次登月;C选项错误,哥白尼在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时间是1513年左右。舍勒(1742~1786)1774年左右提出“燃素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出于1905年,广义相对论提出于1915年。1859年11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进化论诞生,所以,本选项的正确顺序为哥白尼—舍勒—达尔文—爱因斯坦;D选项错误,巴黎圣母院在1345年全部建成;罗马大角斗场是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英国王室的府邸的白金汉宫于1703年建成;泰姬陵在1654年完工。所以,本选项的正确顺序应为罗马角斗场—巴黎圣母院—印度泰姬陵—白金汉宫。故正确答案为B。52.如仅安排甲和丙工厂在50天内生产A、B、C各100件,甲工厂至少要生产多少件产品?A.50B.60C.70D.8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策略制定问题。第二步,要想甲工厂生产的少应该让丙生产的产品尽可能的多,丙生产A、B产品的效率较高,优先让丙工厂生产产品A和产品B。生产100件产品A需要100÷5=20(天),生产100件产品B需要100÷5=20(天),那么生产C产品10天,生产C产品2×10=20(件),那么甲工厂至少生产100-20=80(件)。因此,选择D选项。53.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来自(
)的权威和合法地位。A.收文机关B.公文作者C.审核机关D.制发机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第二步,法定权威性指的是公文具有代行法定职权的功能,公文在法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对受文者的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影响。行政约束力是指公文直接形成于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并对该活动发挥指挥、制约与沟通联系效用。公文是法定的制发机关领导集体意志的体现,所以其法定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均来自于制发机关。因此,选择D选项。A项:收文机关包括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在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公文的作者指的是依据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章程、决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使法定的职能权利和担负一定的任务、义务的机关、组织。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审核机关是对公文负责审核的机关,一般是办公室。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54.如果一个经济体进口商品的总值超过了出口商品的总值,则净出口是负数。(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第二步,净出口又称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题干中,进口价值超过了出口价值,出现贸易赤字,净出口为负数。因此,本题正确。5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即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状。以下关于月相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上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左右B.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C.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D.朔日为农历初一,这一天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上弦月,大约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我们在地球上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因此叫上弦月。下弦月大约出现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此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因此叫下弦月。B项正确,潮汐是指海洋水面受到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上升、下降运动的现象。月球对地球海水有吸引力,地球表面各点离月球的远近不同,正对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大,海水向外膨胀;而背对月球的地方海水受引力小,离心力变大,海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背对月球的地方膨胀,也会出现涨潮,故一天有两次涨潮。尽管太阳的质量很大,但由于它比月球离地球更远,所以产生的引潮力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大学《医学人文素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名著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英语精读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燕京理工学院《ERP沙盘综合模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发展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科技职业学院《英语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音乐与儿童歌曲赏析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法医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家政公司家政服务合同
- ISO9001-2015质量手册和全套程序文件
- 重大危险源识别表
- 《上海市奉贤区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工作调查报告》4300字
- 申请结婚报告表实用文档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模板
-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YY/T 1492-2016心肺转流系统表面涂层产品通用要求
- YS/T 1028.3-2015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磷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称量法
- 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
- GB/T 665-2007化学试剂五水合硫酸铜(Ⅱ)(硫酸铜)
- 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