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经济学、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课件_第1页
第三章-经济学、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课件_第2页
第三章-经济学、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课件_第3页
第三章-经济学、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课件_第4页
第三章-经济学、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经济学、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理论思考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第二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第三节社会保障的社会经济效应讨论: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关系第一节经济学与社会保障德国新历史学派古典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理论与经济学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经济学所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尤其是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更直接推动着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与进步。2古典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中的经济学流派1德国新历史学派4新福利经济学3凯恩斯主义5新自由主义也称讲坛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有施穆勒和布伦坦诺等。在经济自由主义占主流地位的19世纪70年代,他们反对亚当斯密主张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思想,提倡国家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主张法律至高无上,主张劳资合作。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政策有两个支撑点:一是国家观,国家至上;二是伦理道德观,认为经济问题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1.1德国新历史学派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国家除政治职能以外,还应该经济管理职能国家的法律至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德国面临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劳工问题国家必须通过立法实行社会政策措施进行经济与社会改革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提倡社会改良,主张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对德国新历史学派的评价在新历史学派的影响下,德国继1883年颁布《工伤保险法》之后,相继通过几项法令,从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人社会保险计划。新历史学派的国家干预思想及其政策主张催生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其出发点是调和阶级矛盾,它对世界社会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政策的影响远不如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理论和贝弗里奇报告。1.2福利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福利经济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通过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以期改善社会福利的经济学说。庇古:福利经济学之父《福利经济学》:庇古于1920年出版其理论深受亚当·斯密和霍布森思想的影响。他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论为理论基础,创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第一次将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并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庇古:国民收入极大化与均等化庇古把国民收入量的增加和均等化的收入分配看作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并采用两个标准作为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志:一是国民收入的大小,二是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国民收入极大化和收入均等化这两个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命题在西方经济学说中具有开创性,即首次将社会福利问题与国家干预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作为一个重要的专门领域加以研究。庇古:关于经济福利与社会福利“福利”指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个人福利的综合即为社会福利。个人福利不仅是指从物质生活得到的快乐和幸福,也指从精神生活得到的快乐和幸福。经济福利是指可以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而非经济福利是指不能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经济福利虽然只是总福利的一个部分,但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状况。庇古:经济福利增大与收入分配均等化庇古论证了经济福利增大的可能性,即经济福利将随国民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大,也将由收入分配均等化而增大。庇古认为,如果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穷人,经济福利就会增大,而收入转移的途径就是由政府向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然后举办社会保障事业,补贴穷人,即用来发放失业津贴、社会救济、养老金、医疗保险、房屋供给等。这些收入转移将会增加穷人的实际所得。

经济福利所以会因收入分配均等化而增大,其依据是边际效用递减学说。他认为,一个人收入愈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愈小;收入愈少,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愈大。因此,如果将货币收入从富人那里“转移”一些给穷人,就可以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而使社会满足总量增加。这一论点为资产阶级的“福利国家”理论提供了部分依据。对庇古观点的一点评论经济福利构成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的内容则还包括着满足社会成员有关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内容。庇古关于“最大社会福利”的原则为以后所有福利经济学家所沿袭。但由于他的某些观点和理论如收入均等化理论,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被其后经济学家进行修改、补充和发展,形成了新福利经济学。1.3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补偿理论社会福利函数理论1.3.1帕累托最优理论与新福利经济学(1)与旧福利经济学的区别:新福利经济学认为,最大福利的内容是经济效率,而不是收入的均等分配。所谓经济效率,是指生产资源的使用达到最有效的状态。当资源得到最适度配置时,经济就是有效率的,因而才能达到最大社会福利。帕累托最优理论与新福利经济学(2)(意大利)帕累托著:《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帕累托最优是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新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概念发展、演化而来的。这一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已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分析。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um)也称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它作为评价资源配置的基本标准,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在其他人的效用水平至少不下降的情况下,使任何个别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关于帕累托无效率所谓帕累托无效率(ParetoInefficiency)指的是一个经济还可能在其他人效用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和产品,使得一个或一些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在存在帕累托无效率的情况下,如果进行了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某些人的效用水平在其他人的效用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有所提高,这种重新配置就是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1.3.2补偿原理卡尔多和希克思等认为帕累托标准太苛刻,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提出“假想的补偿原理”。如果一些社会成员经济状况改善不会同时造成其他社会成员状况的恶化,或者一些社会成员状况的改善补偿了其他社会成员状况的恶化,社会福利就会增加。即使一项政策措施使贫者更贫、富者更富,但只要它使国民收入总量有所增加,也被认为是“增进了社会福利”。1.3.3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伯格森、萨谬尔森、阿罗等人认为补偿原理并不科学,社会福利和影响社会福利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这些影响因素可能有各种不同的配合。在一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就在于个人对各种不同配合的选择,个人的自由选择是决定个人福利最大化的重要条件,而社会福利又总是随着个人福利的增减而增减。因此,要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政府应当保证个人的自由选择,进行“合理”的收入分配。补充:关于效率的解说对于某种经济的资源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在初始时情况一样良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更好,那么这个资源配置是最优的(帕累托效率

)一种经济变化使受益者得到的利益不仅能补偿受损者失去的利益,而且还有所剩余(卡尔多

)经济变化的受损者不能使受益者反对这种变化,也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改进(希克斯

)补充:关于公平的解说公平的定义,综合起来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法律公平,二是机会公平或过程公平;三是收入公平或结果公平。第一种是福利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公平观念。这种观念主要起源于杰里米·边沁,被庇古等经济学家加以发展而形成。功利主义经济的公平观可以这样表述:使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第二种是罗尔斯主义公平观。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1971年在《正义论》中,从道德哲学的意义将公平问题从传统福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最大化中独立出来,创立了一种新的公平观念。罗尔斯的公平观可以简要地概括为:最公平的配置使境况最糟的人的效用最大化。第三种是市场主导公平观,实际上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公平观。这种观点认为,竞争性市场进程的结果是公平的,因为它奖励那些最有能力的和工作最得力的人。1.4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基本观点: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只有依靠国家干预才能使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他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对社会福利领域的干预有助于提高消费倾向,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凯恩斯学派社会保障思想(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提出批评,从宏观经济问题分析的新角度,论证市场经济在存在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互作用,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总需求不足,并提出国家可以通过扩大总需求的办法刺激经济,扩大就业。凯恩斯学派社会保障思想(2)为了加速经济增长,凯恩斯提出赤字财政,以扩大政府支出,以建立人为的补充需求。增加福利开支就是扩大政府支出的主要手段。国家把经济干预和调节范围不仅扩大到再生产的许多领域,而且扩大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就是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1.5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保障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是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理论下产生,代表人物有:芒德尔、拉弗、马丁·费尔德斯坦等,主张自由竞争,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适当干预。新自由主义内部又存在着不同派别。供应学派主张政府应该通过减税政策来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货币学派则主张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杠杆来调节宏观经济;制度学派则认为政府具有合理确定产权的责任,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政府应该彻底停止经济干预。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保障—哈耶克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基本观点:私人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是维护个人自由和提高经济效率的根本保证,而集权主义和社会主义是违背“人的本性”的一种制度,实现计划经济则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批判和敌视“社会公正”。

——“当政府被授予提供某些服务的排他性权力的时候,自由就会受到极为严重的威胁,因为政府为了实现其设定的目标,必定会运用这种权力对个人施以强制。”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保障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右派(反集体主义,或称新自由主义)积极主张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认为人的自由是不可侵犯的权利,代表着一种保守的趋向。新右派自由主义的一个主要出发点是强调对个人的保护,包括个人权利和私有财产免受侵犯。Marketprovidesmorechoiceandcheapergoodsandservices

Egalitarianism(平等主義)threatensfreedom‘Laissez-faireviewsofwelfarerestonthefoundationsofclassicalpoliticaleconomy,withahostilitytostateintervention

(敵視國家介入)basedontheviewthatthe‘invisiblehand’ofthemarket(市場無形的手)isthebestregulatorofsocialaffairsandtheguarantorofindividualfreedoms(個人自由)’(Clarke,Cochrane,&Smart,1987:14).TheNewRight6/6/202331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保障—弗里德曼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基本观点:竞争的资本主义是一个经济自由的制度,政府的职责范围必须加以限制,政府的权力必须分散,应主要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来组织经济生活。

Highratesoftaxationareataxonenterpriseandsuccess(高稅等於懲罰成功企業)Governmentprovisionforoldage,illness,andunemploymentreducestheincentivestoindividualstosave(減低儲蓄意慾)Societysecuritybenefitsandotherformsoflabourregulation(e.g.aminimumwage)pushesupthecostoflabourTheforcesofadynamiceconomyarereducedbyWelfareState6/6/202334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保障—弗里德曼社会保障方面,弗里德曼主张政府的职责只是补充私人慈善事业和私人家庭对不能负责的人的照顾,认为政府通过累进的所得税和遗产税办法干预收入分配过程是违背自由社会的道德准则的,进而指出政府的广泛的福利计划和减贫计划不仅未达到预期目标,而且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小结:关于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目标并不等同于经济目标,因此,经济学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同样不能等同于社会保障理论问题的专门研究。经济政策可以充当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基础。在强调重视经济学的重要基础地位的同时,不能用经济学替代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不能简单地被视为经济学的分支。第二节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社会保障的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标准经济政策制约着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如果社会保障超前发展,则可能构成经济发展的负担,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如果社会保障水平严重滞后,则可能使各种相关社会问题得不到有效化解,进而影响社会安定,甚至爆发大规模的罢工、示威及暴乱。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存在着互促互制的关系,经济发展既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保障发展的制约;社会保障也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辨证统一,表明有效地运用资源和恰当地分摊负担及利益是同等重要的。第三节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与消费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与消费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3.1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作用社会保障与储蓄的关联社会保障影响储蓄的过程3.1.1社会保障与储蓄的关联储蓄是指收入当中没有被耗用的或没有被用于消费的那部分收入。储蓄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储蓄专指个人的储蓄行为,而广义的储蓄则指国民经济的储蓄行为。对社会保障制度影响的既包括个人的储蓄行为,也包括国民经济的储蓄行为。

3.1.2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

社会保障运行的全过程,从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基金的储存、营运与保值增值、保障金给付,都会从各个方面对储蓄产生影响,都具有明显的储蓄效应。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社会保障基金一般是由个人、企业、政府三方承担或个人、企业两方承担。向个人和企业征缴社会保险费(税),意味着缴纳人当期收入减少、可储蓄能力下降,对储蓄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基金筹集方式下,储蓄受到的影响又不同。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基金积累制(fullyfunded完全基金积累

partialfunded部分基金积累)3.1.3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模式现收现付制非积累式基金完全积累制积累式基金部分积累制积累式小资料:什么是现收现付制?所谓“现收现付制”,就是用当代劳动者缴纳的养老费支付退休劳动者的养老待遇,当年提取,当年支付完毕,不做任何积累。也就是说,收现在年轻人的钱给现在的老年人用。现收现付筹资模式是通过以支定收,使社会保险收入与支出在年度内大体平衡的筹资模式。小资料:现收现付制的缺点是什么?(1)现收现付模式不留积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金负担将越来越沉重。(2)没有长期规划,预测时间短,稳定性较差,需要经常调整保险费的收取率(3)现收现付的筹集模式实际是代际转嫁。即由在职职工负担已退休职工的养老费用,容易产生代际之间的矛盾。(4)个人难以融入基金收付体系。小资料:什么是基金积累制?所谓“基金积累制”,是指参加养老保险的在职劳动者,通过他和他的雇主在其工作期间的缴费,把一部分劳动收入交由社保经办机构,并将这些不断积累的资金用于投资,等参保人退休后,该基金再以积累的养老金和投资所得回报向他兑现当初的养老金承诺。这是一种把劳动者工作期间的部分收入转移到退休期间使用的制度安排。小资料:基金积累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建立个人账户,雇主与雇员的缴费全部计入雇员的个人账户;(2)保险待遇支付是缴费确定型;(3)个人账户积累基金进行投资运营,缴费额和投资回报率决定保险待遇水平。(4)利率水平、稳定的金融市场是基金完全积累筹资模式运行的重要条件。在现收现付制下由在职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障费(税),支付上一代人的养老金,保障退休者的基本生活,代代相传。以这种代际转移方式形成养老金的链条,把在职劳动者纳费(税)聚集的保障基金,当期以保障金的形式支付给退休者,即当期使用。实际上是把在职劳动者本应用于储蓄的资金转为消费,从而导致储蓄下降。在基金积累制下劳动者在职期间缴纳的保障费(税)储备积累,供劳动者享受保障待遇期间使用,由基金管理部门负责保值增值。社会保障基金不当期使用,必然成为储蓄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缴纳保障费而下降的个人和企业的储蓄转化为公共部门储蓄,从全社会来看,储蓄总量没有变。预提积累制主要影响储蓄构成,对储蓄总量的影响有限。社会保障对储蓄的负效应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完备的保障项目,使受保人不再担心可能遇到的生活困难和收入损失,一些过去需要由个人储蓄应付的风险,现在由社会保障承担下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储蓄动机,对储蓄有间接的负面影响。换种说法——马丁·费尔德斯坦认为,社会保障会通过两个方向相反的力量影响个人储蓄。一个力量是“挤出储蓄”的,即人们既然可以从公共养老金计划中获得养老金收益,就可能减少为退休期消费而在工作时期积累财产的需要,这叫作“资产替代效应”。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另一个力量则是“挤进储蓄”的,即因为与财产审查有关的社会保障能够增加储蓄,因而可能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则意味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反过来又要求人们在工作期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这叫作“引致退休效应”。

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个人储蓄的净效应就取决于这两个方向相反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资产替代效应大于引致退休效应,个人储蓄就会减少;如果引致退休效应强于资产替代效应,则个人储蓄就会增加。

3.2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作用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影响社会保障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3.2.1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障和职工福利,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对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有重要作用。使劳动者数量和技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从积极的方面影响劳动供给的数量和质量。3.2.2社会保障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保障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时,劳动者在职期间缴纳的保障费总量与未来的退休金不直接挂钩,使劳动者选择提前退休。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使闲暇成本和缺勤成本过低,诱使劳动者选择自愿失业或休闲。

3.2.3社会保障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如果社会保障缴费过高,人工成本增加过快,就会使产品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甚至失去市场,影响劳动需求;劳动力价格超过企业承受能力,也可能导致机器替代劳动,影响劳动需求。3.2.4社会保障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地区间、行业间、所有制间的不平衡,既是劳动者流动的原因之一,也是劳动力流动的壁垒。劳动者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地流向沿海,既有高工资的预期,也受高福利的驱动。而很多下岗职工宁愿在国有企业领取基本生活费,也不愿放弃国企而受雇于集体企业,保障福利差异是影响流动的重要原因。显然,我国应尽快打破行业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实行不分所有制形式、不分行业、属地管理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3.3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社会保障是克服市场失灵弊端、维护社会公平、体现政府调节与干预作用的重要社会经济政策,是保障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条件,是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几种基本形式:

1、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再分配

2、劳动者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个人不同时期的收入再分配)

3、同代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通过社会保障呈现的收入再分配形式及其程度。3.3.1纵向公平

指社会保障对劳动者个人不同时期的收入再分配劳动者在职期间收入的一部分,以保障费(税)的形式纳入社会保障基金参与再分配,遭遇劳动风险时由社会保障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3.3.2基金筹集方式影响收入再分配的力度基金在现收现付制下,是以代际转移的方式实现个人收入再分配。经济增长对工资水平的带动也影响到养老金的水平。下一代人创造的财富中,有一部分以养老金随经济增长的形式转移给上一代,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力度大。储备积累制下,个人收入再分配是对个人生命周期内收入的分配,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力度小。3.3.3横向公平指社会保障对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表现在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之间和不同地区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收入再分配方法。对劳动者强制缴纳保障费,根据权利义务基本对等原则补偿收入损失者。(对非劳动者?)缴费标准一般是个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高工资者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对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者,不要求其缴费,实行单方面给予。3.3.4社会保障对积累与消费的影响当经济不景气时,失业和企业利润的降低导致职工收入下降,更多的人因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标准而需要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支出大于收入。为保持社会保障收支平衡,国家需动用财政支持,导致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部分增加,积累投资部分减少。由于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使居民的消费水平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并因消费需求的相对增加而推动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讨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共性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经营目的不同属性不同经营主体及管理特性不同作用对象不同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不同管理体制不同保险保障程度不同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共性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进行分担的社会化机制都是处理偶然性损失同样进行风险转移都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进行补偿两者都须缴纳足够的保险费来应付保险制度所需费用

差异——经营目的不同

社会保险不是单纯的经济手段,它是国家的一种社会政策,是一种政府行为,除上述目的外,更注重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事业,具有非盈利的性质;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强调盈利目的的企业组织,利润指标是商业保险公司非常重要的经营目的。差异——属性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行政性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险机构不是营利机关,政府对保险财务负有最后的责任,保险金盈余则作为保险后备,发生亏损则由国家财政拨款弥补。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双方以契约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一旦契约履行完毕,保险责任即自行终止。保险公司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实行经济责任制,国家财政不予补贴。差异——经营主体及管理特性不同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国家,由政府指定专门职能部门主办,具有强制性、独立性,不存在竞争。而商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各保险企业,其管理机构一般是政府金融主管部门,但它只负责审批保险企业的建立及其市场准人、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等,不负责具体业务。差异——作用对象不同社会保险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在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时按规定标准给予物质帮助。凡是在法令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以企业为单位都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