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沙市政府招考专职消防员(528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长沙市政府招考专职消防员(528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长沙市政府招考专职消防员(528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长沙市政府招考专职消防员(528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长沙市政府招考专职消防员(528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长沙市政府招考专职消防员(528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调查显示,少儿图书在2007年的销售量同比增长近25%,成为继经管、学术文化类图书后的又一高增长板块。在2007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中,少儿图书所占的比重达到11%以上;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销量更是呈井喷之势,在各大书店的少儿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往往占据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根据这段文字可知,2007年:A.少儿图书销量超过学术文化图书B.图书市场整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C.少儿图书销量占零售市场的两成以上D.畅销儿童文学作品有本土原创化的倾向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A项无中生有,文段中并未对少儿图书、学术文化类图书的销量进行横向对比,无法推知何者销量更多。B项无中生有,从文段中只能得出少儿图书销量增加,并不能推出“图书市场整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结论。C项论述错误,由“少儿图书所占的比重达到11%以上”可知,应该是占一成以上而不是“两成以上”。由文段末句“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销量更是呈井喷之势,在各大书店的少儿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往往占据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可知,D项正确。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原文,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少儿图书销量超过学术文化图书”在文中找不到对应信息,属于无中生有,错误。B项“图书市场整体结构”在文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错误。C项对应“少儿图书所占的比重达到11%以上”,是一成以上不是两成以上,属于偷换数量,错误。D项对应“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销量更是呈井喷之势……往往占据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符合文意,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应将选项一一对照原文。由原文“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销量更是呈井喷之势,在各大书店的少儿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往往占据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可以推出,畅销儿童文学作品有本土原创化的倾向。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项。文中仅提到少儿图书成为和经管、学术文化类图书一样高增长的模块,并没有提到它销量超越后两者,故A项表述错误;文中只是叙述少儿图书的销量情况,由此不能得出整个图书市场结构的状况,B项表述引申偏颇;文中提到少儿图书在零售市场占11%以上比重,仅为一成以上,C项“两成”的表述错误。故A、B、C三项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D。2.-8,10,-7,12,-5,(

)A.18B.16C.14D.11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级数列。第二步,数列无明显倍数关系,且做差无规律,考虑做和。第三步,相邻的2项做和得到:2,3,5,7。和数列是一个质数数列,则之后的一项为11,则所求项为11-(﹣5)=16。因此,选择B选项。3.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有曲有直,考虑数直线和曲线。题干图形均有2条直线、2条曲线,故?处应选择有2条直线、2条曲线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4.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三视图,九宫格优先横行找规律。观察发现,第一行立体图形的俯视图均相同,如下图所示;验证第二行发现也满足此规律;第三行应用此规律,故“?”处应选择一个俯视图与其他图形相同的立体图形,排除A、C两项。继续观察发现,题干立体图形均为2层,D项立体图形为3层,排除,只有B项符合规律,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5.下列诗词没有描述生物应激性反应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D.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愤然自投掷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应激性反应,属于多学科综合考查试题,难度较大。多学科综合考查是公务员考试的一大趋势,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就本题而言,考生既需要准确记忆生物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能够读懂较为简单的古诗词,同时还需要将两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应激性反应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地心引力等)所做出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是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A项当选。该句的意思是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体现的是环境温度会对植物的生长周期造成影响的自然现象。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桃花盛开有一个较长的周期,不属于应激性。B项不选。该句的意思是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鸡的眼睛里的视网膜上只有圆锥细胞,没有或很少有圆柱细胞。圆锥细胞需要较强的光来刺激才能兴奋,所以鸡在夜晚的视力很差,而清晨阳光袭来,基于对光刺激的应激性,公鸡就会做出打鸣的反应。C项不选。该句的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晚风清凉,仿佛带来了远处的蝉叫声。栖息在树枝上的喜鹊被明亮的月光惊走,正体现了生物对光这一外界刺激的反应。因此,该句描述了生物应激性反应。D项不选。该句的意思是飞蛾的本性趋光,只能见到火却见不到自己,像愤然投掷一样飞向火焰。飞蛾扑火体现的是生物的趋光性这一应激性反应。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生物的应激性反应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它是使生物体能趋利避害和趋吉避凶的一种本能反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主要表达了在喧嚣的尘世之上,四月份的时候百花都已凋谢,可深山古寺之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用地理学的观点讲,深山海拔高、气温低,花开的晚;诗中指超凡脱俗远离尘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由此可见,C项没有体现出生物的应激反应。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是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A项正确,“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为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喜鹊被惊飞,体现了生物应激性反应。B项正确,“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出自李贺的《致酒行》,意为我的魂魄好像迷失在外,招不回来;当长夜过去,雄鸡高唱,天下大白的时候,才会有我的出路。公鸡对光线特别敏感,当天刚刚发亮时,就能感受到光而报晓,体现了生物应激性反应。C项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意为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可是山寺之中,桃花却刚刚盛开。由于地势高的原因,山中的温度一般比平原的温度要低,所以山中的植物达到有效积温所需时间就长,发育就慢。其没有描述生物应激性反应。D项正确,“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愤然自投掷”出自秦应阳的《飞蛾》,意为飞蛾的本性惯于趋向炎热,只见到火而见不到自己。像愤然投掷一样。飞蛾夜间活动,具有趋光性,属于生物应激性反应。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6.某行政部门要选派人员参加对口扶贫工作。对此,该部门三位领导分别要求如下:甲:如果不选派李科长参加对口扶贫,那么就选派马科长参加对口扶贫。乙:如果不选派马科长参加对口扶贫,那么也不选派李科长参加对口扶贫。丙:要么选派马科长参加对口扶贫,要么选派李科长参加对口扶贫。下列哪一选项能够同时满足三位领导的要求?A.马科长参加对口扶贫B.李科长参加对口扶贫C.马科长、李科长都参加对口扶贫D.马科长、李科长都不参加对口扶贫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同时满足三位领导要求的一项,三位领导的要求均为复言命题,可以利用复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并结合找突破口法解题。另外,如果直接推理不容易入手,也可以运用代入法解题,将选项依次代入题干,选出同时符合三个人要求的一项即可。方法一,运用找突破口法解题。将甲、乙、丙的要求用推理关系表示如下:甲:不选李⇒选马。乙:不选马⇒不选李。丙:要么选马,要么选李。即两人只能有一人参加。乙的推理关系可转化为:选李⇒选马。与甲的要求结合可知,无论是否选李,最后都要选马,因此马肯定参加。再结合丙的要求可知,李肯定不参加。故本题选A。方法二:运用代入法解题。需注意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在前件真、后件假时才为假,其他情况均为真。代入A项,马参加,则李不参加,验证是否满足甲、乙、丙的要求。甲:马参加肯定了甲的后件,命题为真,能够满足甲的要求;乙:李不参加肯定了乙的后件,命题为真,能够满足乙的要求;丙:马参加、李不参加,能够满足丙的要求。因此A项能够同时满足三位领导的要求,正确。代入B项,李参加,则马不参加,验证是否满足甲、乙、丙的要求。甲:否定后件得到否定的前件,命题为真,能够满足甲的要求;乙:否定后件没有得到否定的前件,命题为假,不能满足乙的要求。因此B项不能同时满足三位领导的要求,排除。代入C项,马、李都参加,验证是否满足甲、乙、丙的要求。甲:马参加肯定了甲的后件,命题为真,能够满足甲的要求;乙:否定后件得到否定的前件,命题为真,能够满足乙的要求;丙:马、李都参加,不能满足丙的要求。因此C项不能同时满足三位领导的要求,排除。代入D项,马、李都不参加,验证是否满足甲、乙、丙的要求。甲:否定后件没有得到否定的前件,命题为假,不能满足甲的要求。因此D项不能同时满足三位领导的要求,排除。故本题选A。7.出行∶雾霾∶口罩A.休息∶沙发∶电视B.超车∶公路∶路标C.勘探∶野外∶地图D.娱乐∶海滨∶游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在“雾霾”时“出行”需要戴“口罩”,三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在“沙发”上“休息”时可以看“电视”,并非需要看“电视”,排除;B项:在“公路”上“超车”时可以看“路标”,并非需要看“路标”,排除;C项:在“野外”“勘探”时需要使用“地图”,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游泳”是一种“娱乐”,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考虑属性规律和数量规律。解法一:属性规律分为对称性、曲直性、封闭性,对称、封闭无明显规律,题干所有的图形都是直线图形,而选项A、C、D项含有曲线,故根据曲直性选择B选项。解法二: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每幅图形都是由两个相同的元素组成,第一幅图是两个四角形,第二幅图是两个三角形,第三幅图是两个六边形,第四幅图是两个长方形,?是也应是由两个相同的元素组成,即B选项,由两个带有直线的三角形组成。故正确答案为B。9.西游记:白骨精(

)A.牛虻:伏尼契B.儒林外史:杜少卿C.红与黑:司汤达D.人间词话:王国维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白骨精是《西游记》中描述的人物,二者是书籍和书中人物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伏尼契是《牛虻》的作者,不是书籍和书中人物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中描述的人物,二者是书籍和书中人物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司汤达是《红与黑》的作者,不是书籍和书中人物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王国维是《人间词话》的作者,不是书籍和书中人物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0.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④⑥,②③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法一:题干图形均有为一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组成,以此条直线为切入点,经过观察可发现③④⑥图形中的一条对称轴与直线为垂直关系,而①②⑤的对称轴与该直线不垂直。故正确答案为C。解法二: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全部为直线,并且出现多边形,考虑数直线,直线数依次为4、5、9、6、5、7,无明显规律,继续观察发现,题干线条交叉明显,考虑数点,点数量依次为4、5、10、5、5、6,那么图①②⑤点数量与线数量相等,为一组,图③④⑥点数量和线数量相差1,为一组。故正确答案为C。11.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第二步,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中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其中法律行为又可以分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与恶意行为、违法行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例如,依法登记结婚行为能导致婚姻关系的产生。同样,恶意行为、违法行为也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如民事侵权行为可能引起损害赔偿等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本题正确。(一)法律行为,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们有意识的自觉活动的结果。包括作为(即积极的行为)和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1.成立要件:①须是外部表现出来的作为或不作为,而不是人们的心理活动;②必须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无意识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在暴力威胁下的行为都不能成为法律行为。2.法律行为具有多样性。有单方的法律行为,如遗嘱;双方的法律行为,如合同;共同的法律行为,如建立社团;有偿的法律行为,如购销;无偿的法律行为,如赠与等。3.根据法律行为的性质可分为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二)法律事件,不依权利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和客观现象。大部分是自然现象。如时间的流逝、自然灾害、人的死亡和出生等。12.在九宫格内依次填入数字1~9,现从中任取两个数,要求取出的两个数既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取法?A.9B.18C.36D.4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方法一:假设1~9排列如右图所示,

按照题目限定条件,依次枚举,符合条件的有(1,5)、(1,6)、(1,8)、(1,9);(2,4)、(2,6)、(2,7)、(2,9);(3,4)、(3,5)、(3,7)、(3,8);(4,8)、(4,9);(5,7)、(5,9);(6,7)、(6,8)。故总共有18种取法。方法二:假设1~9排列如右图所示,

,先从9个格子随机取一个数有9种取法,再从剩下的格子(与第一个数不在同一行、同一列)取一个数有4种取法,因为先取A再取B和先取B再取A的结果是一样的,故要去重复,最终结果共有:。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第二步,先从9个数字中任选1个数,有种情况,去掉一行一列后,再选第二个数有种情况。因为取的两个数是没有先后顺序的,则共有(种)不同取法。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用逆向思维法解题。第二步,在九宫格中任取两个数,总共有种方法,其中两个数字同在第一行的情况有种,同理,两个数字同在第一列的情况也为种,由于九宫格共有三行三列,则取出的两个数在同一行或在同一列的情况共有(种)。第三步,取出的两个数既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的取法有(种)。因此,选择B选项。13.①当家长们开始注意这些网吧存在的时候,他们的孩子早已是里面的常客②孩子的内心,恰恰是问题症结所在③网络时代,不让孩子上网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家长却乐此不疲地进行着这种尝试④这些家长们往往忽略了在大街小巷的网吧⑤他们不让孩子玩电脑、玩手机,试图将孩子屏蔽在网络之外⑥其实,这些家长只是太过于在意外部的因素,反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排序正确的是:A.①③⑤⑥④②B.②⑥⑤④①③C.③⑤④①⑥②D.④①⑥②⑤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中“这些网吧”这一指代词说明前文应有关于网吧的表述,故①不适合作为首句;④中“这些家长”放在首句指代不明,也不适合作为首句。排除A项和D项。②“……恰恰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结论不适合作为首句,排除B项。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C选项。③“网络时代”是背景铺垫,且提出观点“家长为了不让孩子上网进行着这种尝试”,⑤详细地说明家长如何具体不让孩子上网,是对③的解释说明,所以③⑤捆绑。因此,选择C选项。14.2018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扶贫日”,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正迎来新的历史性跨越。(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2018年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故表述错误。15.小明的语文成绩差,其父因其考试总不及格而深深苦恼,尽管家境不宽裕,仍为其请了一位语文家教,可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成绩仍未及格。可见,语文家教对提高小明的语文成绩没起到作用,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这位语文家教老师有家教的经验,而且事实证明效果都不错B.这位语文家教老师是某大学知名教授推荐的C.这位语文家教老师是名牌大学中文系的尖子生,经常有文章在报刊发表D.如果不请家教,上学期期末考试小明的语文成绩会更差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语文家教对提高小明的语文成绩没起到作用。论据:小明请家教,但语文成绩仍未及格。本题的论点是家教未起到提高成绩作用,如需削弱论点就要肯定家教对提高成绩有作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家教过去经验并不能说明现在的水平,与小明成绩是否通过家教提高无关联,无法削弱,排除;B项:语文家教是大学知名教授推荐的,并不能说明这个家教的教学水平,与小明成绩是否通过家教提高无关联,无法削弱,排除;C项:老师是名牌大学中文系的尖子生,并不能说明这个家教的教学水平,与小明成绩是否通过家教提高无关联,无法削弱,排除;D项:如果不请家教小明学习成绩更差,说明家教阻止了小明成绩下滑,家教对提高成绩有作用,可以削弱题干论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6.-3,12,,,(

)A.B.C.9D.1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第二步,对部分数据进行反约分,原数列转化为,,,,分子分母分别成规律。分子数列:3,12,25,42,数据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差数列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7+4=21,则所求项分子为42+21=63;分母数列:-1,1,3,5,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求项分母为5+2=7。则所求项为。因此,选择C选项。17.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结构形式是矩阵型结构。(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矩阵型结构是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矩形组织结构,一套是纵向的职能管理系统,另一套是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组成的橫向项目系统,横向和纵向的职权具有平衡对等性。动态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形式。故表述错误。18.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宾语则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当句子中的谓语部分包含两个动词,且对应两个不同的主语,即前一个谓语的宾语同时又作为后一个谓语的主语,符合这样格式的句子叫兼语句。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兼语句的是:A.项庄拔剑起舞B.上级派工作组检查工作C.风吹草低现牛羊D.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兼语句”,其关键信息如下:①前一个谓语的宾语同时又作为后一个谓语的主语。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项庄拔剑,剑是宾语,但起舞的是项庄而不是剑,不符合定义;B项:工作组是前一个谓语“派”的宾语同时又是后一个谓语“检查”的主语,符合定义;C项:草是前一个谓语“吹”的宾语,但并不是后一句的主语,不符合定义;D项:只有一个谓语,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19.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

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

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③那些见利忘义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

,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A.抵挡限制不耻B.遏止束缚不容C.阻止约束厌恶D.遏制制约不齿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程度辨析和语境搭配。从第三空入手。“不耻”指不以为有失体面;“不容”指不能宽容、不允许;“厌恶”指讨厌、憎恶;“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轻蔑。结合语境,正人君子对见利忘义的人自然是不认同的,因此“不齿”最符合语意。答案锁定D。第一空考查词语含义。“抵挡”指抵抗、阻挡;“遏止”指用力阻止;“阻止”指阻拦、制止;“遏制”指制止、控制(攻势、激情等)。①空格的宾语是“攻势”,根据常用搭配,“遏制”最为恰当。第二空考查词语含义。D项的“制约”指限制约束,符合语意。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遏止”、“阻止”中的“止”表示停住,不再进行,后面不能再接“住”,由此可排除B、C。“不耻”表示不以之为耻;“不齿”表示不与并列,表示极端瞧不起。由此可知,③中应选“不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20.“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太用力、太急切地想说明道理,反而少了从容淡定。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也表明他对听众辨别事理能力的低估。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A.有理不在声高B.公道自在人心C.此时无声胜有声D.针尖不必对麦芒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由选项可知,本题考查还是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需要考生梳理文段行文思路并概括中心,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之相符的选项。文段为总分结构,归纳观点句是解题关键。文段首先指出“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之后具体论述这一表达方式的缺点。A项与文段的观点最接近,“有理”对应文段的“据理”“说明道理”,“声高”对应“太用力”“太急切”。B项“公道”不是文段论述内容。文段强调的是声音大小,而非有无声音,C项说法错误。D项强调的是针锋相对,也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可以看出“据理力争”指的是用力、急切地说明道理。第二句解释了这种表达方式不好,是因为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和对听众辨别能力的低估。可以判断本文是“总—分”的结构,观点重在强调不要“据理力争”,不要太用力、太急切地说明道理,要保持从容淡定。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有理不在声高”符合文段重点内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结构,首句提出观点“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缺少从容淡定,后文为解释说明部分,文段首句为中心句,强调“据理力争”不是好的表达方式,不用太用力、太急切,要从容淡定些。A项“有理不在声高”指有理不用说的太大声,可对应文段“不要太用力,要从容淡定的表达”,与文段作者的观点最相近,A项当选。B项“公道自在人心”指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的心里,指群众对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首先,语句并非是一种表达方式,其次,语句可理解为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根本不用说,而文段表达的是要说,但不用说得太用力、急切,排除;C项“此时无声胜有声”,指有时候不说话比说话更有用,文段并非强调“无声”,而是声音大小,排除;D项“针尖不必对麦芒”比喻双方不必针锋相对,用于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文段并无两者的语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1.有一堆螺丝和螺母,若一个螺丝配两个螺母,则多10个螺母;若1个螺丝配3个螺母,则少6个螺母。那么其中有多少个螺丝?A.16B.22C.42D.48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假设螺丝有x个,一个螺丝配两个螺母,多10个螺母,可得螺母有(2x+10)个;1个螺丝配3个螺母,少6个螺母,可得螺母有(3x-6)个,根据螺母总数不变可列,2x+10=3x-6,解得x=16。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代入A选项,若有16个螺丝,则螺母有16×2+10=42(个),验证条件二,42+6=48(个),48÷3=16(个)螺丝,与假设的螺丝数相同,符合要求。因此,选择A选项。22.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但也应看到,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科技创新角逐空前激烈,只有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有力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真正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是:A.努力拼搏,获取关键核心技术B.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C.重视激励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D.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述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现状,并通过“但”转折关联词提出我国科技领域依然存在问题,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最后一句提出对策,指出“只有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抓住机遇,引领发展。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最后一句对策句是文段的主旨句,强调必须“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关键核心技术”与文段话题一致,“掌握在自己手中”即“自主可控”,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解答本题需要分析文段结构。文段为肯定成就+指出问题+给出对策的结构,对策为文段论述的重点,正确答案应体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这一对策。文段首先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不少成就,接着以“但”转折,指出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最后用“只有……才……”提出对策——只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此,文段强调的是对策,即“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标题要与此主旨相符。B项符合文段主旨,态度鲜明。A项只强调“获取关键核心技术”,未指出“把握在自己手中”。C项强调“激励原始创新”,无中生有。D项把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置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之前,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文段首句为背景引入,介绍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状况。接下来通过转折词“但”引出了科技领域存在的问题。尾句通过必要条件“只有······才”给出对策,意在强调“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本题为对策类文段,故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重点,对应B项。A项,“获取”,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的不仅是“取得”,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自主可控”,排除;C项,“激励原始创新”无中生有,排除;D项,文段只强调需要“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创新引领作用”属于对策带来的作用或有利影响,而非对策本身,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23.自助组织是指为了满足共同需要,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寻求个人和社会改变的一群人自发形成的组织。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自助组织的是:A.小王在戒毒成功后,为传授经验自费开通戒毒电话咨询热线B.一些医学专业大学生成立志愿者协会来到医院为绝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C.某医院为帮助尿毒患者筹款治疗和提升生活质量,成立尿毒症康复会D.某市部分残障儿童家长建了微信群互通消息,互相帮助且互相提供情感支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为了满足共同需要”、“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寻求个人和社会改变的一群人自发形成的组织”。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王自费开通戒毒电话咨询热线,不符合“寻求个人和社会改变的一群人自发形成的组织”,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一些医学专业大学生成立志愿者协会为绝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是解决这些患者的问题,不符合“为了满足共同需要”,也不符合“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医院为帮助尿毒症患者筹钱治疗和提升生活质量,是解决这些尿毒症患者的问题,不符合“为了满足共同需要”,也不符合“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部分残障儿童的家长建立微信群互相帮助互相提供情感支撑,符合“为了满足共同需要”,也符合“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家长互相帮助和互相提供情感支撑,符合“寻求个人和社会改变的一群人自发形成的组织”,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为了满足共同需要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②自发形成的组织;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王一个人不是“组织”,不符合定义;B项:志愿者到医院进行心理疏导不符合“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不符合定义;C项:医院成立的康复会不符合“自发形成”,不符合定义;D项:残障儿童家长互相帮助是为了“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自助组织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为了满足共同需要,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寻求个人和社会改变”“一群人自发形成”,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来分析选项。自助组织定义的关键信息:为了满足共同需要,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寻求个人和社会改变的一群人自发形成的组织。A项,只是小王一个人开通戒毒电话咨询热线,并非一群人自发形成组织,不符合定义。B项,医学专业大学生成立志愿者协会,对绝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是为绝症患者提供服务,并不是为了满足共同需要,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不符合定义。C项,某医院成立尿毒症康复会,并非自发形成的组织,不符合定义。D项,部分残障儿童家长建了微信群,目的是互相帮助且互相提供情感支持,是部分残障儿童家长为了满足共同需要,克服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而自发形成的组织,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24.近来,社会学家开始偶尔也公布他们的社会学探索在实际中如何进行可信的编年纪事,这些结果深受特定的学术和社会影响,经常会遇到与原来设想不相符的数据、观点、错误和疏忽,而所有这些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插曲是很少在公开版物上发表的。根据上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学探索的编年纪事是可信的B.社会学探索过程中受到社会学家主观的影响C.社会学探索过程中的很多插曲是没有公开发表的D.社会学探索中遇到的时间是因为社会学家的疏忽引起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社会学家开始偶尔公布他们的社会学探索在实际中如何进行可信的编年纪事。”既然公布如何进行可信的编年纪事,就说明编年纪事不一定都可信,A项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无中生有,排除。C项对应文段“而所有这些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插曲是很少在公开版物上发表的”,正确。D项对应文段“这些探索深受特定的学术和社会影响,经常会遇到与原来设想不相符的数据、观点、错误和疏忽。”表述片面,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5.巫马子对墨子说:我不能兼爱。我爱我的家人比爱我家乡的人深,爱我的双亲比爱我的家人深,爱我自己胜过爱我双亲,这是因为切近我的缘故。打我,我会痛,打别人,不会痛在我身上,所以我只会杀他人以利于我。墨子问道:你的这种义会告诉别人吗?巫马子答道:我为什么要隐藏,我会告诉别人。墨子说:既然你这样,如果有人喜欢你的主张,那么这个人就要杀你以利于自己。如果有人不喜欢你的主张,那他也要杀你,因为他认为你是散布不祥之言的人。由上文可推知:A.巫马子只能远走他乡B.巫马子必须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错的C.巫马子一定要改变自己原来的观点D.巫马子一定会被人杀死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A项:巫马子远走他乡题干中根本没提到,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题干中只是二者之间的对话,并未涉及最后的结论,也就是说巫马子是否要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错的并未明确说明,排除;C项:巫马子一定要改变自己原来的观点说法太绝对,墨子只是在反驳巫马子的观点,但是最终巫马子会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我们无从得知,排除;D项:墨子的观点给出的是在一组矛盾假设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因此结论一定成立,即喜欢你的观点,你会被人杀死,不喜欢你的观点,你也会被人杀死,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巫马子一定会被人杀死,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涉及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包含了世上所有的情况。比如世界上只有两种情况,喜欢你的主张,不喜欢你的主张,在这两种情况下结论是一样的,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必然发生。再举一个例子,下雨和不下雨是矛盾的。如果下雨,我去逛街;如果不下雨,我去逛街。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逛街这件事是必然发生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支持巫马子→杀巫马子②¬支持巫马子→杀巫马子第三步,进行推理。根据归谬推理,可得:无论支不支持巫马子,巫马一定会被人杀死。因此,选择D选项。26.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每行图形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第一行,图1与图2去同求异得到图3;第二行,图1与图2去同求异得图3,验证符合此规律;第三行,应用规律,图1与图2去同求异得到问号处图形。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27.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计划斥资20亿英镑兴建全球最大型建筑物,起名“水晶岛”。

“水晶岛”外层均采用玻璃材质。水晶岛的总占地面积是直径365米的伦敦“千年穹顶”的近2倍,高度为457.2米,仅次于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厦。它的建筑面积是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建筑面积的4倍多,堪称世界之最。该建筑物内还设立了一家可容纳500名学生的国际学校、一个电影院、一个博物馆、一个剧院、一个综合体育馆和数十家商店。该建筑物离地面980英尺处还设立了一个观景台,可全方位眺望莫斯科全景。建筑物四周冬季还将开辟越野滑雪场和溜冰场。根据上文,“水晶岛”被称为“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建筑物”的原因是:A.它的高度和宽度B.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C.它的面积广阔和独特的设计D.它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象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据选项和提问可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雄心勃勃”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最雄心勃勃的建筑物”应该要体现这一点。A项中的高度和宽度不能体现这点,原文中“高度为457.2米,仅次于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厦。”说明并不是最高的;B项中“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并不能全面概括出“雄心勃勃”的含义,故排除;C项突出了“水晶岛”的独特之处以及面积之广阔;D项与题干描述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建筑物”在文段并没有直接表述,因此需要对文段进行分析才可得出答案。阅读文段,能体现该建筑“最雄心勃勃”的信息是:“水晶岛”的总占地面积远超伦敦“千年穹顶”,建筑面积堪称世界之最,而且在功用设计上很独特。综上可知,“水晶岛”被称为“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建筑物”的原因是:面积堪称世界之最以及功用设计独特。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信息。因此,选择C选项。28.下列不能作为财产抵押的是:A.汽车B.土地所有权C.北京大学教学楼D.被法定没收的房屋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担保法》第三十七条,下列财产不得抵押:B项:(一)土地所有权;B项错误。C项:(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C项错误。D项:(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D项错误。因此,选择BCD选项。A项:汽车可以抵押。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权:(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本法第三十四条第(五)项、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除外;(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29.19世纪以前,技术、科学发展相对独立。而19世纪的电气革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者的结合与发展,而这又使人类不可避免地面对尖锐的伦理道德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

下列哪项符合上面的论述:

Ⅰ.产生当今尖锐的伦理道德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是电气革命

Ⅱ.如果没有电气革命,则不会产生当今尖锐的伦理道德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

Ⅲ.如果没有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就不会有电气革命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题干主要论述了电气革命导致了技术和科学的结合与发展,而两者的结合又导致了人类不可避免地面对尖锐的伦理道德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

Ⅰ项论述描述的内容与题干中的内容一致,因为电气革命导致了技术和科学的结合与发展,而两者的结合又导致伦理道德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所以可以得出电气革命是伦理道德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可以推出;

Ⅱ和Ⅲ中论述的内容是没有电气革命与没有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的问题,但题干未涉及没有电气革命与没有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属于无中生有,无法推出。

因此,选择A选项。

30.①农矿企业无法筹集资金提高生产能力②农矿产品价格上涨③农矿产品价格暴跌④国际市场经济形势不景气⑤农矿产品供应紧张⑥农矿产品的需求量锐减A.④⑥③①⑤②B.①⑤②④⑥③C.④③①⑤②⑥D.④⑤②⑥③①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④中选择。在“国际市场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农矿企业出现种种问题,导致“无法筹集资金提高生产能力”,则④在①前,即首句为④,排除B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尾句从①②⑥中选择。已知“国际市场经济不景气”,因此“农产品需求量锐减”是其表现,随后导致“农矿企业无法筹集资金提高生产能力”,因此农产品产量下降,出现农产品供应紧张的现象,自然而然“农矿产品价格上涨”,则②在①⑥后,即尾句为②,排除C、D项。因此,选择A选项。31.地震常常造成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所以遭遇地震必须学会自救。下列关于地震自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住的是低层楼房,紧急情况下可以跳楼B.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暂避C.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掩埋,要尽量保持冷静,并设法自救D.在学校遇到地震,应立即躲到课桌或其他坚固物品下面,待震后再有序撤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是低层楼房,可以抓紧跑到楼下,远离楼房,到空旷地方,不要乘坐电梯。A项

“可以跳楼”表述错误,跳楼可能会导致身体受伤等不可预测的情形。因此,选择A选项。B项、C项和D项: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B项、C项和D项是正确的自救方式,不符合题意,不当选。32.当代社会呈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文化的阶层和地域区别越来越小,民俗的地域性和群体性差别消失,民俗作为地区和人群的标识或认同的意义逐渐微弱。民俗也在审美化的趋势和背景下,成为时尚的,而非实用的。比如旅游场域中的刺绣或帽子等等,基本不会拿来用,而是用来装饰和收藏。民俗变为了一种浪漫的、时尚的消费品,沦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A.应从美学角度来重构作为大众文化的民俗审美观B.大众流行文化影响了普通百姓对民俗的审美品位C.文化阶层与地域的差距缩小使民俗成为大众文化D.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的趋势改变了民俗的性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指出当代社会呈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民俗作为地区和人群的标识或认同的意义逐渐微弱。接下来引出文段重点,强调“在审美化的趋势和背景下,民俗成为时尚的,而非实用的”,之后进行举例论证,强调民俗沦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点为第二句,强调民俗在当今背景下性质发生了改变。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主要内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段的主旨。首先分析文段,第一、二句提出观点,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改变了民俗的性质,第三句对观点进行例证,第四句再一次强调观点。然后对比选项,找出与观点句相符的一项。文段第一、二句指出观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民俗作为地区和人群的标识或认同的意义减弱,民俗成为时尚的,而非实用的,即民俗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然后,后文进行举例说明;最后一句再次强调了民俗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当下民俗性质的改变,即D。A项的“民俗审美观”、B项的“审美品味”均偏离了民俗性质改变这一论述中心,排除。C项的“文化阶层与地域的差距缩小”是“城乡一体化”的影响之一,排除。故本题选D。33.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在公开招聘中未执行回避制度的,(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B.由相关部门给予该工作人员处分,并停止其继续参加当年及下一年度招聘工作C.由相关部门给予该工作人员处分,并将其调离招聘工作岗位,不得再从事招聘工作D.由相关部门给予该工作人员处分,并记入诚信档案,期限为五年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招聘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相关部门给予处分,并停止其继续参加当年及下一年度招聘工作:(一)擅自提前考试开始时间、推迟考试结束时间及缩短考试时间的;(二)擅自为应聘人员调换考场或者座位的;(三)未准确记录考场情况及违纪违规行为,并造成一定影响的;(四)未执行回避制度的;(五)其他一般违纪违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34.某单位员工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其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绩效工资。在今年4月份,该单位第一项目组所有员工的绩效工资高于第二组员工的最高绩效工资,但是该单位本月绩效工资最高的员工并不在第一项目组。由此可以推出(

)。A.该单位领导的绩效工资最高B.该单位其他项目组有些员工的绩效工资没有第一、第二项目组平均的高C.该单位有些员工既不属于第一项目组也不属于第二项目组D.第二项目组的平均绩效工资低于单位的平均绩效工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日常推理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中未提及领导的绩效工资情况,无中生有,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其他项目组员工的绩效工资情况,无中生有,排除;C项:第一项目组所有员工的绩效工资高于第二组员工的最高绩效工资,则绩效工资最高的员工不在第二组,而该员工也不在第一组,可以推出有些员工既不属于第一项目组也不属于第二项目组,当选;D项:题干中未提及整改单位的平均绩效工资的情况,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5.在西汉时期,一种青铜染炉非常流行,以至于在许多地方都有出土。这种染炉分为三个构造:主体为炭炉,下部是

炭灰的盘体,上面放置一具活动的杯。它曾让几代学者对它的用途

,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它就是一种类似现代意义上的“小火锅”。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接收孜孜以求B.承接迷惑不解C.收纳朝思暮想D.盛放潜精研思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主体为炭炉,下部是······炭灰的盘体”可知,染炉下部是用来接上面掉下来的炭灰的。B项“承接”意思是承前接后,体现出接住上面掉下的东西,与文段对应恰当,保留。A项“接收”指收取、收受,一般搭配“礼物、遗产、工程”等,与炭灰搭配不当,排除;C项“收纳”指收留容纳,D项“盛放”指安放,均体现要把东西收好、保存,炭灰是燃烧后的废物不需要完好保存,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根据后文“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它就是······”可知,以前几代学者并不知道染炉的用途。B项“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与文段对应恰当,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考古证实:汉代吃火锅撸串儿喝酒很流行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曾让”“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可知,学者过去对“它的用途”不了解。因此,填入词语应表达“困惑、不了解”的含义。A项“孜孜以求”指不知疲倦地探求;C项“朝思暮想”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D项“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A项、C项和D项均无“困惑、不了解”的含义,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迷惑不解”意思是对某一事物怀疑迷惑,认识不清,符合文意。答案锁定B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承接”指用容器接受,“承接炭灰的盘体”搭配得当。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由“曾让几代学者……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可知,此前学者对青铜染炉的用途不了解,所填词语应体现困惑不解之意,排除不含此意的A、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第一空较难排除,先看第二空,由“曾让几代学者……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可知,此前学者对青铜染炉的用途不了解,所填词语应体现困惑不解之意。“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孜孜以求”指不知疲倦地探求。“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三词均不能体现困惑不解之意,排除A、C、D。“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填入符合句意。验证第一空,“承接”填入此处表示盘体的作用是接上面掉下来的炭灰,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36.李某向张某借款5万元,打算开旅行社,答应旅行社开业后三个月还款,李某拿到5万元后并没有去开旅行社,而是用于购买家用电器。张某知道后要求李某立即还款,李某声称还款的期限是旅行社开业后三个月,现在旅行社还没有开业还款时限未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李某还钱的期限未到,李某可以不还钱B.李某还钱的期限视为已到,李某应当还钱C.李某还钱的条件未成就,李某可以不还钱D.李某还钱的条件视为已成就,李某应当还钱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五条,附条件的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李某拿到5万元后没有去开旅行社,而是用于购买家用电器的行为视为条件已成就,李某应当还钱。因此,选择D选项。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题干属于附条件合同,而不是附期限合同。37.要加快新型产业布局,就需要进一步结合广东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现状,以科技创新去________产业新优势。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构造B.构建C.建筑D.建造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缺词语的语义。第二步,观察选项,根据词语搭配对象的不同,排除不能与“产业新优势”搭配的C、D。第三步,辨析“构造”“构建”侧重点的不同,结合句意,选择更契合文意的选项。“建筑”“建造”的对象多为房子、路、桥等具体事物,不能与“产业新优势”搭配,排除C、D。“构造”侧重于“造”,如制造、建造;“构建”侧重于“建”,如建立、建设。根据句意,此处应选“构建”,排除A。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A、C、D三项多用于具体事物,“构建”是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故正确答案为B。38.报纸∶电视∶广告A.书籍∶毛笔∶知识B.网页∶视频∶病毒C.蜜蜂∶昆虫∶花粉D.真空∶空气∶声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报纸”与“电视”均属于传播媒介,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报纸”与“电视”均可以用来传播“广告”,二者与“广告”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毛笔”与“知识”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网页”与“视频”均属于传播媒介,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网页”与“视频”均可以用来传播“病毒”,二者与“病毒”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蜜蜂”是“昆虫”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D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9.下列药物不适用于清热利咽的是:A.胖大海B.板蓝根C.片仔癀D.珍珠粉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清热利咽的药物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珍珠粉外用常用来养颜美容,可以去黑头、控油、美白;珍珠粉内服可以安神定惊,明目消翳(yì),解毒生肌,润肤祛斑,用于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赤翳障,疮疡不敛,皮肤色斑等。珍珠粉无清热利咽的功效。因此,选择D选项。40.A、B、C、D四人去羽毛球馆打球,A每隔5天去一次,B每隔11天去一次,C每隔17天去一次,D每隔29天去一次,5月18日,四个人恰好在羽毛球馆相遇,则下一次相遇时间为?A.9月18日B.10月14日C.11月14日D.12月18日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第二步,通过A、B、C、D每隔的天数可知,他们分别每6、12、18、30天去一次,根据下一次相遇可知,需求出四个天数的最小公倍数(180天)。第三步,从5月18日向后推(13,30,31,31,30,31)至10月底有30×5+13+3=166(天),180-166=14(天),则可知下一次相遇必然在11月14日。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每隔n天相当于每n+1天去一次,四人从这次恰好相遇到下一次恰好相遇经过的天数一定是四人循环周期的最小公倍数,此时,只需推算5月18日经过最小公倍数后的日期即可。从题意可知,A、B、C、D四人分别每6,12,18,30天去一次羽毛球馆,则他们下一次相遇,需经过的天数是6、12、18、30的最小公倍数,即为180天,180=31-18+30+31+31+30+31+14,故5月18日之后的180天是11月14日。故本题选C。41.把下面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⑤⑥,②③④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③⑤,②④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观察发现图形有的有封闭区间,有的完全开放,优先考虑封闭性。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图形①⑤⑥均有封闭空间,图形②③④均无封闭空间,分为两组。因此,选择A选项。42.殚精竭虑∶鞠躬尽瘁A.绞尽脑汁∶有心无力B.卧薪尝胆∶含辛茹苦C.博闻强识∶孤陋寡闻D.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二者属于近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绞尽脑汁”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有心无力”指有愿望与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二者并非近义关系,排除;B项:“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含辛茹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二者并非近义关系,排除;C项:“博闻强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孤陋寡闻”形容人学识少,见识浅,二者属于反义关系,排除;D项:“见微知著”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一叶知秋”指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临,二者都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知道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向,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43.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从最基本的意义来看,一是指挥劳动,二是监督劳动。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也就存在着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管理自然属性;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管理社会属性。故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故表述错误。4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李白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牧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杜甫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语句间逻辑关系。本题考查的是对应关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作者是岳飞。第二步:判断选项语句间逻辑关系。A项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作者是白居易;B项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作者是李白;C项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李煜,符合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D项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作者是白居易。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作者是“岳飞”,二者属于诗词和作者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作者是白居易,而不是“李白”,排除;B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作者是李白,而不是“杜牧”,排除;C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李煜”,二者属于诗词和作者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作者是白居易,而不是“杜甫”,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题干为诗句与作者的关系,选择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作者是岳飞。A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作者是白居易,不是李白,与题干关系不同。B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作者是李白,不是杜牧,与题干关系不同。C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李煜,与题干关系相同。D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作者是白居易,不是杜甫,与题干关系不同。故本题选C。45.代币管理制就是用某种东西或标记来替代实物或权利,当期望行为出现时即给予一定数量的“标记”加以强化,期望行为坚持一段时间后再将“标记”按事前编制的激励系统转换成物质奖励。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代币管理制的是:A.游戏规定优胜者可获得奖券,积累奖券可换取奖品B.某企业按员工每月接受表扬的次数,确定当月奖金C.幼儿园老师经常用小星星贴纸来鼓励表现好的孩子D.顾客在商场购物获得积分,年底用积分兑换打折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定义代币管理制是一种管理方式,分析其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代币管理制的定义要点:①用某种东西或标记来替代实物或权利;②将“标记”转换成物质奖励。A项,奖券代替了实物,积累奖券可换取奖品体现了将“标记”转换成物质奖励,符合定义。B项,表扬的次数代替了实物,依据表扬次数确定当月奖金,体现了将“标记”转换成物质奖励,符合定义。C项,小星星贴纸代替了实物,但该贴纸没有转换成物质奖励,不符合要点②。D项,积分代替了实物,积分兑换打折卡体现了将“标记”转换成物质奖励,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用某种东西或标记来替代实物或权利;②当期望行为出现时即给予一定数量的“标记”加以强化;③将“标记”转换成物质奖励。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表现好属于“期望行为”,小星星贴纸属于“标记”,此标记没有“转换成物质奖励”,不符合定义;B项:表扬属于“期望行为”,表扬的次数属于“一定数量的标记”,此标记转换成月奖金,符合定义;C项:获得优胜属于“期望行为”,奖券属于“标记”,此标记转换成奖品,符合定义;D项:购物消费属于“期望行为”,积分属于“标记”,此标记转换成打折卡,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代币管理制定义的关键词是“行为出现给予标记”和“转化成物质奖励”。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满足“行为出现给予标记”,但不满足“转化成物质奖励”,不符合定义;B项每表扬一次即为“给予标记”,当月奖金即为“转化成物质奖励”,符合定义;C项获得奖券即为“给予标记”,换取奖品即为“转化成物质奖励”,符合定义;D项获得积分即为“给予标记”,兑换打折卡即为“转化成物质奖励”,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6.根据《民法典》,下列婚姻不属于无效婚姻的是:A.小陈和小宋的婚姻,二人共于1999年出生,于2019年结婚B.25岁的小刘和45岁的老赵的婚姻C.阿红和堂哥阿雷的婚姻D.王二和已与妻子李四分居多年的张三的婚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A项属于,《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题中,2019年小陈和小宋中的男方只有二十周岁,该婚姻无效。B项不属于,小刘和老赵结婚不属于婚姻无效的情形。C项属于,《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题中,阿红和堂哥阿雷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该婚姻无效。D项属于,张三虽然和李四分居多年,但二人仍具有婚姻关系,王二和张三结婚构成重婚,该婚姻无效。故正确答案为B。47.即使穿过普通的透明材料,比如玻璃或水,光速也会略微降低,因为光会与组成材料的原子相互作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影响是微弱的,并且任何加强这种影响的试图都会导致光的吸收。因此,重要的是使光的速度减低,而且不至于被吸收。韦尔奇博士通过小室做到了这一点。这种方法把铷原子置于一种非常微妙的量子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铷原子不能吸收光,同时,两束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另外一束波长很长的光,这束光的传播速度比原先两束光的速度要慢得多。光通过高温铷气时,其传播速度会降低吗?(

A.会降低

B.不会降低

C.不一定

D.有时降低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即使穿过普通的透明材料,比如玻璃或者水,光速也会降低,因为光会与组成材料的原子相互作用。所以光通过高温铷气时其传播速度也会降低。

故正确答案为A。4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业人员在处理公务与私人事件时,应遵守(

)原则。A.重利轻义B.公私分明C.唯利而行D.个人优先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业人员在处理公务与私人事件时,应遵守公私分明原则。公私分明原意是指要把社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私利明确区别开来,不以个人私利损害集体利益。在职业实践中讲,公私分明是指不能凭借自己手中的职权谋取个人私利,损害社会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公私分明,以人民和集体利益为重,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关系的基本要求,也是从业人员在处理公务与私人事件时应遵守的原则。故正确答案为B。49.以下关于放射性污染的说法,错误的是:A.放射性污染可以迅速消除B.放射性污染按放射性损伤产生的效应,可能影响遗传因素,给后代带来隐患C.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有:原子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废物,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以及医疗、科研排出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废气、废渣等D.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的活动使得人工辐射和人工放射性物质大大增加,环境中的射线强度随之增强,危及生物的生存,从而加剧了放射性污染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在自然界和人工生产的元素中,有一些能自动发生衰变,并放射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被统称为放射性元素或放射性物质。人的活动使得人工辐射和人工放射性物质大大增加,环境中的射线强度随之增强,危机生物的生存,从而产生了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很难消除,射线强弱只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放射性污染可以迅速消除说法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B项:放射性污染按放射性损伤产生的效应,可能影响遗传给后代带来隐患。这属于放射性污染的远期效应。受放射线诊断的孕妇其小孩发生唐氏综合症的几率增加9倍,孩子小时候患癌和白血病的比例也会增加。B项正确,排除。C项:放射性污染的来源主要有:①原子能工业排放的废物,比如原子能工业中核燃料的提炼、精制和核燃料元件的制造,都会有放射性废弃物产生和废水、废气的排放。②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比如在进行大气层、地面或地下核试验时,排入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与大气中的飘尘相结合,由于重力作用或雨雪的冲刷而沉降于地球表面,这些物质称为放射性沉降物或放射性粉尘。③医疗放射性,比如医疗检查和诊断过程中,患者身体都要受到一定剂量的放射性照射。④科研放射性,科研工作中广泛地应用放射性物质,除了原子能利用的研究单位外,金属冶炼、自动控制、生物工程、计量等研究部门、几乎都有涉及放射性方面的课题和试验。在这些研究工作中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C项正确,排除。D项:在自然状态下,来自宇宙的射线和地球环境本身的放射性元素一般不会给生物带来危害。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活动使得人工辐射和人工放射性物质大大增加,使得环境中的射线强度随之增强,危机生物的生存,从而产生了放射性污染。D项正确,排除。50.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体现了认识论上的(

)原理。A.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B.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的无限发展C.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参考答案: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第二步,加强顶层设计是对整体的谋划和布局,属于认识的范畴;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人在没有前人给出经验、没有船也没有桥以及不知道这条河详细情况下,就只能以身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