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是直接、大量地将药液输入血管内,通过药物在体内达到快速吸收,是一种常用、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其他给药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输液治疗的前、中、后期,均应注意观察并及时预防和处理输液的并发症。静脉输液的并发症1.过敏反应2.发热反应3.空气栓塞4.急性肺水肿5.输液微粒污染6.晕厥7.静脉炎静脉炎定义
由于静脉内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的局部静脉化学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药物因素、机械因素、微粒污染及物理因素等均可引起静脉炎。静脉炎静脉炎—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我国静脉输液用量大,加入静脉输液中的药物为90%(英国是45%,澳大利亚是63%,美国是76%)据国外资料报告,住院病人接受静脉插管给药者发生输液性血栓性静脉炎者高达25%-43%。静脉炎的病理改变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或高渗葡萄糖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性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导管针的材质、长度及管径操作技术不当穿刺部位不当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固定方法不当输液的浓度患者本身的身体状态输液速度药物外渗的常见因素药物方面:PH值、渗透性、药物本身毒性及Ⅰ型变态反应护理人员方面:护理技术、用药知识、责任心。病人方面:血管方面、组织水肿、病人及家属对药物外渗的风险认识不足。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感染因素操作者的技术院内感染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输液装置/接口感染敷料使用和更换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PH值)PH值正常血液PH值7.35~7.45,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会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PH<4.1为强酸,PH>9.0为强碱部分药物PH值5%GS、10%GS、50%GSPH=3.2~5.50.9%NSPH=4.5~7.55%GSNSPH=3.5~5.5复方氯化钠PH=4.55%NaHCO3PH=7.5~8.520%甘露醇PH=4.5~6.5低分子右旋糖苷GSPH=3.5~6.0多巴胺PH=2.5~4.510%KCLPH=4.5~6.5氨苄PPH=10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渗透压)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osm/L,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药物渗透压阿奇霉素2805-FU650环磷酰胺352长春新碱6105%GS352生理盐水3083%氯化钠103020%甘露醇10985%碳酸氢钠119050%GS2526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
(药物输注速度)药物输注速度液流>血流,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造成化学性静脉炎部分静脉流速外周小静脉5ml/min手背及前臂静脉<90ml/min肘部及上肢静脉100~300ml/min锁骨下静脉1~1.5L/min上腔静脉2~2.5L/min不容忽视的血流变缓因素:偏瘫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2%;下肢较上肢血流缓慢,卧床或术后更慢;局部包扎与制动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加药时尽量减少针头的反复插入,吸药时将针头垂直插入安培底部可减少微粒对人体的损害。不容忽视的血流变缓因素:局部包扎与制动;静脉炎的分级和分类有利于进行区分、记录、管理及追踪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或溃疡贴我国静脉输液用量大,加入静脉输液中的药物为90%(英国是45%,澳大利亚是63%,美国是76%)50%GS2526红—炎症初期血流速度加快,局部红、热;封管技术不当,造成血栓形成范的置管操作、有效的固定血管的好坏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PH值正常血液PH值7.病人方面:血管方面、组织水肿、病人及家属对药物外渗的风险认识不足。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或溃疡贴停止在此静脉输液。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或高渗葡萄糖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性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局部敷药,配合红外线理疗,必要时全身签写特殊用药护理告知书。由于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药液稀释不充足、与输液速度有关、小静脉,粗导管常见外渗药品20%甘露醇、10%氯化钾、50%GS、10%葡萄糖酸钙、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碳酸氢钠、
1-6二磷酸果糖、阿奇霉素、沐舒坦、呋塞米、丙种球蛋白、胺碘酮、复方氨基酸、稳可信、垂体后叶素、脂肪乳及多种化疗药物等。为什么这些药物易引起静脉炎?血浆渗透压为280-310,渗透压>600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正常血液PH值7.35-7.45,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会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PH<4.1为强酸,PH>9.0为强碱不容忽视的血流变缓因素:局部包扎与制动;偏瘫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2%;下肢较上肢血流缓慢,卧床或术后更慢。静脉炎的病理生理变化静脉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红—炎症初期血流速度加快,局部红、热;炎症中期血流慢或停止,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沉积。肿—炎症中期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渗出多;液体外渗周围组织,无法自行吸收。痛—炎性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坏死—局部组织缺乏血供,代谢毒物沉积。静脉炎分类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原因:1.固定不当: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3.由于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4.反复多次穿刺同一根血管预防: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材质,型号)、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规范的置管操作、有效的固定处理: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
化学性静脉炎
原因:药物及溶液的刺激相关因素:1.PH值2.渗透压3.药液稀释不充足、与输液速度有关、小静脉,粗导管4.留置时间过长5.消毒剂未干6.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预防:
充分的药液稀释—首选、合理酸碱溶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速度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
细菌性静脉炎
原因:1.洗手2.无菌技术3.皮肤消毒4.连接口消毒5.非密闭式固定6.敷料污染潮湿预防:
无菌操作原则、患者和家属宣教、规范的置管护理、监测血象处理: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局部敷药,配合红外线理疗,必要时全身抗感染治疗。
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血管血栓形成1.反复穿刺2.穿刺不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形成栓子3.封管技术不当,造成血栓形成预防:
熟练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掌握进针速度与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静脉炎的分级和分类有利于进行区分、记录、管理及追踪临床表现输液引起的静脉炎首先是局部症状表现为局部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并出现沿静脉走向条索状红线,按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穿刺处有脓液,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临床表现渗透压高的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黑色血管活性药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化疗药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黑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静脉炎分级
按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定的标准,根据患者表现出的最严重的症状进行分级,静脉炎分五级。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触摸到条索状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1英寸(2.5cm),有脓液渗出熟练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掌握进针速度与角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或高渗葡萄糖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性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坏死—局部组织缺乏血供,代谢毒物沉积。静脉炎—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按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定的标准,根据患者表现出的最严重的症状进行分级,静脉炎分五级。20%甘露醇1098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或溃疡贴局部敷药,配合红外线理疗,必要时全身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感染因素药物输注速度液流>血流,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外周小静脉5ml/min静脉炎导致的不良后果不容忽视的血流变缓因素:局部包扎与制动;PH值正常血液PH值7.下肢较上肢血流缓慢,卧床或术后更慢;液体外渗周围组织,无法自行吸环磷酰胺3525、超短波理疗、红光治疗仪照射按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定的标准,根据患者表现出的最严重的症状进行分级,静脉炎分五级。局部敷药,配合红外线理疗,必要时全身临床分型
根据静脉炎发生的时间及症状,国内分型:红肿型:静脉周围有红肿,沿静脉走向发红,触痛明显;硬结型:沿给药的静脉节段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的肿胀,形成淤斑达皮肌层。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
静脉炎导致的不良后果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治疗费用病人满意度下降医患投诉法律、法规!!!
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INS静脉炎发生率标准计算公式:
发生静脉炎的例数/
外周留置静脉导管的总例数INS规定外周短期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5%或小于5%的范围内
静脉炎的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苦练基本功,提高穿刺成功率。血管的好坏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因此,选择血管时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免多次穿刺。血管管径越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先输、慢输,避免短时间内血管内药物浓度太高而刺激血管壁;而刺激性小的药物,平衡液应后输,则可避免刺激性药物滞留在血管内而致静脉炎。静脉炎的预防对强刺激性药物,病人初次用药时,应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惧、着重指出药物的刺激性,注射部位疼痛或有异常感觉及时告知护士,不要强忍受,造成组织坏死。签写特殊用药护理告知书。加强责任心
护理告知静脉炎的预防应用化疗药应选择血管管径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静脉输注药物。对于恶病质患者长期用药,血管充盈差,应主张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PICC导管应用,可减少药物外渗及静脉炎。在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局部反应情况,巡视病房或更换液体时都要注意穿刺部位是否发生渗漏,确保液体通畅。静脉炎的预防严格掌握配药时间。严格掌握药物配制后的有效时间,规定现用现配。禁止将多瓶待输入药物同时配制,避免配好的药物长时间放置,防止药物结晶、沉淀而致静脉炎控制微粒输入。加药时尽量减少针头的反复插入,吸药时将针头垂直插入安培底部可减少微粒对人体的损害。避免药物及机械因素对血管的损害。输入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时,要充分稀释后应用,并缓慢滴注,选择弹性好、回流畅的大中静脉,避免在一条血管上反复穿刺。静脉炎的预防输液前静脉及穿刺针的选择,以及刺激性、极限的渗透性、pH值、高渗性及化疗药物静脉滴注时,在不影响药物疗效的同时,减慢速度,大量稀释、调节pH值接近血浆pH值等。1、立即拔除输液针头,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2、抬高患肢并制动。3、局部进行湿敷、涂外用药、封闭等。4、穿刺部位局部治疗5、超短波理疗、红光治疗仪照射6、如合并全身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7、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静脉炎的处理方法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或溃疡贴95%酒精、25%硫酸镁水调散云南白药喜疗妥、百多邦芦荟、仙人掌氟美松局部敷药,配合红外线理疗,必要时全身因此,选择血管时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免多次穿刺。药物输注速度液流>血流,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造成化学性静脉炎20%甘露醇PH=4.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或高渗葡萄糖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性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据国外资料报告,住院病人接受静脉插管给药者发生输液性血栓性静脉炎者高达25%-43%。5-FU6509%NSPH=4.肿—炎症中期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渗肿—炎症中期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渗血管活性药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或高渗葡萄糖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性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材质,型号)、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规穿刺不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形成栓子药液稀释不充足、与输液速度有关、小静脉,粗导管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45,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会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
静脉炎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治疗时遵循的原则是及时缓解局部疼痛,积极预防或控制已经发生的感染。谢谢大家静脉输液是直接、大量地将药液输入血管内,通过药物在体内达到快速吸收,是一种常用、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其他给药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输液治疗的前、中、后期,均应注意观察并及时预防和处理输液的并发症。静脉炎定义
由于静脉内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的局部静脉化学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药物因素、机械因素、微粒污染及物理因素等均可引起静脉炎。静脉炎静脉炎—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我国静脉输液用量大,加入静脉输液中的药物为90%(英国是45%,澳大利亚是63%,美国是76%)据国外资料报告,住院病人接受静脉插管给药者发生输液性血栓性静脉炎者高达25%-43%。机械性静脉炎原因:1.固定不当: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3.由于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4.反复多次穿刺同一根血管预防: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材质,型号)、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规范的置管操作、有效的固定处理: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
细菌性静脉炎
原因:1.洗手2.无菌技术3.皮肤消毒4.连接口消毒5.非密闭式固定6.敷料污染潮湿预防:
无菌操作原则、患者和家属宣教、规范的置管护理、监测血象处理: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局部敷药,配合红外线理疗,必要时全身抗感染治疗。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渗透压)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固定不当: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禁止将多瓶待输入药物同时配制,避免配好的药物长时间放置,防止药物结晶、沉淀而致静脉炎局部敷药,配合红外线理疗,必要时全身血浆渗透压为280-310,渗透压>600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1、立即拔除输液针头,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由于静脉内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的局部静脉化学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停止在此静脉输液。按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定的标准,根据患者表现出的最严重的症状进行分级,静脉炎分五级。氨苄PPH=10对于恶病质患者长期用药,血管充盈差,应主张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PICC导管应用,可减少药物外渗及静脉炎。外周小静脉5ml/min复方氯化钠PH=4.药物渗透压输入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时,要充分稀释后应用,并缓慢滴注,选择弹性好、回流畅的大中静脉,避免在一条血管上反复穿刺。20%甘露醇1098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PH值)范的置管操作、有效的固定据国外资料报告,住院病人接受静脉插管给药者发生输液性血栓性静脉炎者高达25%-43%。对强刺激性药物,病人初次用药时,应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惧、着重指出药物的刺激性,注射部位疼痛或有异常感觉及时告知护士,不要强忍受,造成组织坏死。20%甘露醇、10%氯化钾、50%GS、10%葡萄糖酸钙、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碳酸氢钠、1-6二磷酸果糖、阿奇霉素、沐舒坦、呋塞米、丙种球蛋白、胺碘酮、复方氨基酸、稳可信、垂体后叶素、脂肪乳及多种化疗药物等。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先输、慢输,避免短时间内血管内药物浓度太高而刺激血管壁;而刺激性小的药物,平衡液应后输,则可避免刺激性药物滞留在血管内而致静脉炎。我国静脉输液用量大,加入静脉输液中的药物为90%(英国是45%,澳大利亚是63%,美国是76%)范的置管操作、有效的固定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的肿胀,形成淤斑达皮肌层。输入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时,要充分稀释后应用,并缓慢滴注,选择弹性好、回流畅的大中静脉,避免在一条血管上反复穿刺。20%甘露醇、10%氯化钾、50%GS、10%葡萄糖酸钙、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碳酸氢钠、1-6二磷酸果糖、阿奇霉素、沐舒坦、呋塞米、丙种球蛋白、胺碘酮、复方氨基酸、稳可信、垂体后叶素、脂肪乳及多种化疗药物等。不容忽视的血流变缓因素:局部包扎与制动;范的置管操作、有效的固定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或高渗葡萄糖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性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1英寸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感染因素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外周小静脉5ml/min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偏瘫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2%;药物输注速度液流>血流,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固定不当: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药物输注速度液流>血流,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造成化学性静脉炎5%或小于5%的范围内停止在此静脉输液。5%或小于5%的范围内病人方面:血管方面、组织水肿、病人及家属对药物外渗的风险认识不足。病人方面:血管方面、组织水肿、病人及家属对药物外渗的风险认识不足。我国静脉输液用量大,加入静脉输液中的药物为90%(英国是45%,澳大利亚是63%,美国是76%)加药时尽量减少针头的反复插入,吸药时将针头垂直插入安培底部可减少微粒对人体的损害。停止在此静脉输液。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或高渗葡萄糖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性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固定不当: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osm/L,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45,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会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局部敷药,配合红外线理疗,必要时全身封管技术不当,造成血栓形成坏死型:沿血管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产权归属协议书
- 茶地种植合同协议书
- 配合申报工伤协议书
- 人工费调整补充协议书
- 办公室家具供货协议书
- 邻居旧房拆建协议书
- 集体商铺转让协议书
- 进京车辆租赁协议书
- 菜鸟驿站合伙协议书
- 餐饮海鲜合作协议书
- 城市供热管网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课件
- 【MOOC】走近国粹 中国陶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G1工业锅炉司炉理论考试1000题及答案
- 【MOOC】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安全法规-终结性考试-国开(SC)-参考资料
- 公司用工协议书简单范本(2篇)
- 第三单元《增强法治意识》测试卷-高二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与法治》附答案
- 教育革新:2024版《认识交通标志》课件
- (高清版)DB4202∕T 39-2024 城市桥梁与隧道运行监测技术规范
- 外架拆除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