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概述队列研究(cohortstudy)是将研究人群按照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追踪观察并比较两组成员在特定时间内与暴露因素相关结局(如疾病)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概念一、队列研究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同时,暴露一定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因素,是与特定的研究目的密切相关的。相关概念队列:一个特定的研究人群。固定队列固定队列示意图动态队列
动态队列示意图二、基本原理队列研究基本原理示意图1.基本原理暴露组非暴露组2.研究特点3.研究目的三、研究类型队列研究类型示意图过去某时点现在将来某时点历史性队列研究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是队列研究的基本形式,即在研究开始时,根据每个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此时研究结局还没有出现,需要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收集每个研究对象研究结局发生情况的信息。前瞻性队列研究优点缺点1.时间顺序增强了病因推断的可信度2.直接获得暴露与结局资料,结果可信3.能获得发病率1.所需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花费大,影响可行性2.研究对象容易失访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已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个时点暴露状况的历史资料进行分组,研究结局在研究开始时已经发生,不需要前瞻性观察。历史性队列研究优点缺点1.短期内完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2.时间顺序仍是由因到果3.省时、省力、出结果快1.研究依赖于历史记录,容易发生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2.难以控制混杂因素的干扰注:考虑过去某段时间内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完整可靠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资料第四章队列研究队列研究的研究设计与实施一、确定研究因素二、确定研究结局研究结局1.发病、死亡、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2.终极结果(发病)或中间结局(血清变化)3.正面(生命延长)和负面(发病)4.可多个或多方面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研究现场1.有足够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2.领导重视、群众支持3.医疗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4.有代表性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研究人群1.从目标人群中抽出具有代表性的人2.未患所研究疾病3.分为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暴露人群选择1.职业人群2.特殊暴露人群3.一般人群4.有组织的人群团体非暴露人群选择1.内对照:一群研究对象内部既包含了暴露组,又包含对照组2.外对照:一群研究对象外部寻找对照组3.总人口对照:整个地区现成的发病或死亡资料4.多重对照:两种或以上的对照形式四、确定样本量样本量计算:两个发病率的平均值P1:暴露组预期发病率P0:对照组预期发病率注:要求暴露组与对照组样本量相等四、确定样本量影响样本量的因素1.非暴露人群或全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02.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疾病发病率之差p1-p03.统计学要求的显著性水平(α)4.把握度(power)1-β五、资料收集与随访基线资料的收集基线资料一般包括:人口学资料及可能的混杂因素信息、暴露因素信息、结局指标信息等。五、资料收集与随访资料的收集方法五、资料收集与随访随访六、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质量控制1.调查员的选择2.制定调查手册3.调查员培训4.监督与检查第四章队列研究资料整理及分析一、资料的基本整理模式固定队列资料整理表形式组别发病人数未发病人数合计累积发病率暴露组aba+b=n1a/n1非暴露组cdc+d=n0c/n0合计a+c=m1b+d=m0a+b+c+d=nm1/n固定队列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一、资料的基本整理模式动态队列资料整理表形式动态队列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组别发病人数人时数发病密度暴露组A1PT1A1/PT1非暴露组A0PT0A0/PT0合计APTA/PT二、人时的计算以个人为单位计算暴露人年:逐日相加用寿命表法计算人年:当年内进入或退出队列的个人均作1/2人年计算用近似法计算暴露人年:年头和年尾人数之和除以2三、率的计算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incidence,CI)注:
1.累积发病率的量值变化范围为(0~1)2.累积发病率适用于样本大、人口稳定、整齐的资料(固定队列)
3.报告时必须注明时间长短三、率的计算发病密度(incidencedensity,ID)注:
1.发病密度的量值变化范围为(0~∞)2.发病密度适用于观察时间长、人口不稳定(动态队列)、存在失访的队列三、率的计算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mortalityratio,SMR)注:
1.标化死亡比的量值变化范围为(0~∞)2.标化死亡比适用于结局事件的发生率低、不宜直接计算率时、
以全人群为对照的队列。三、率的计算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mortalityratio,SMR)SMR的意义:被研究人群发生(死于)某病的危险性是标准人群的多少倍SMR<1: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标准人群SMR=1: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标准人群SMR>1: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标准人群三、率的计算显著性检验1.Z检验、χ2检验
当研究样本量较大,p和1-p都不太小时2.直接概率法、二项分布检验、Poisson分布检验
率比较低,样本较小时四、效应的估计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暴露组率对照组率意义: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值离1越远,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四、效应的估计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risk,AR)意义:由于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人群发病(或死亡)率增加或减少的程度;
AR值↑,暴露因素消除后在暴露人群中所减少的疾病数量↑。疾病吸烟者(1/10万人年)非吸烟者(1/10万人年)RRAR
(1/10万人年)肺癌48.334.4910.843.84心血管疾病294.67169.541.7125.13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死于不同疾病的RR与AR四、效应的估计剂量-效应关系的分析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暴露水平组的发病率以最低暴露水平组为对照,计算各暴露水平的RR和AR必要时,应对率的变化作趋势性检验吸烟量(支/日)肺癌死亡率(‰)RRAR不吸烟0.071.000.001~140.578.140.5015~241.3919.861.3225+2.2732.432.20
肺癌死亡率与吸烟量的关系第四章队列研究偏倚和优缺点一、选择偏倚及其控制是由于研究对象选择不当,如缺乏代表性和暴露组与对照组没有可比性等,而导致研究结果偏离真实的情况。概念选择偏倚产生原因控制方法预防为主,抽样方法正确,严格按规定标准选择对象1.选择对象的方法不当2.最初选定参加研究的对象中有人拒绝参加或失访3.历史性队列研究中部分档案丢失或记录不全4.研究开始时未能发现早期病人等二、信息偏倚及其控制
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指在收集整理资料阶段由于观察和测量方法上有缺陷,使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不同的信息而产生系统误差。概念信息偏倚产生原因控制方法1.提高临床诊断技术、明确各项标准并严格执行2.选择精确稳定的测量方法、调准仪器、严格实验操作规程3.培训调查员,提高调查技巧并统一标准1.疾病、暴露标准不明确2.检验仪器不精确、检验技术不熟练、询问技巧不佳等3.对暴露组和对照组成员随访方法不一致三、混杂偏倚及其控制混杂是指所研究因素与结果的联系被其它外部因素所混淆,这个外部因素就叫混杂变量.它是疾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联系,它在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概念混杂偏倚产生原因控制方法暴露组和对照组在一些影响研究结果的主要特征(混杂因素)分布不一致设计阶段:限制研究对象,匹配;分析阶段:标准化率分析、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优点1.所得资料可靠;2.可以直接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学校食堂厨师聘请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南昌租房合同房屋维修责任分配3篇
- 2024年云计算服务保密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使用与分成协议书2篇
- 2024年家居装修安装合同2篇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标的明细与服务内容3篇
- 2024年商业活动策划与执行协议3篇
- 2024年城市亮化标牌协议3篇
- 2024版智能家居系统设备供货与安装合同3篇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教材
- 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技术标)
- 小区保洁投标方案
- 钻孔桩钢护筒跟进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安全规范
-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
- 《社会学概论》教案
- 江苏省环保集团2023届秋季校园招聘85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我的情绪小怪兽-》课件
- 外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技术方案
- 安徽老年教育机构办学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