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课件_第1页
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课件_第2页
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课件_第3页
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课件_第4页
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目的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依据《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国务院国发〔2010〕48号文件安徽省卫生厅、财政厅卫疾控秘〔2010〕759号文件目标全市开展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相关干预服务。艾滋病、梅毒或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分别达到90%以上。策略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形成政府领导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整合资源,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建立以卫生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各司其职,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策略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协调妇儿工委、广电、教育、人口计生、民政、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利用媒体、学校、社区、家庭等,开展群众性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为感染者及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策略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提高干预效果。策略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常规开展扩大覆盖面,早发现、早干预、早随访,使更多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其家庭受益。建立与常规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模式,促进此项工作常规化和持续开展。主要任务和措施

成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和临床医疗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市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专家组。承担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方案、服务规范等的技术指导、工作评估等,使各项措施和服务落到实处。主要任务和措施各级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对感染艾滋病病毒及其所生婴幼儿免费提供治疗、预防性用药、随访等系列干预措施。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和咨询服务。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为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措施一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举办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大众防治知识水平。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服务对象对预防母婴传播服务的认识和利用。为感染的育龄妇女及家人提供医疗保健和转介服务;帮助其制订适宜的家庭生育计划,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措施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和咨询服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尽早明确感染状况,尽早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确保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可获得干预服务。措施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措施二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措施二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措施二孕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措施三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常规孕产期保健、安全助产、随访、心理支持、家庭防护等服务。为感染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为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服务。措施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随访与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措施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应用抗病毒药物提供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前应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症状观察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对孕产妇的感染状况进行评估,确定临床分期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病毒用药方案。措施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处于艾滋病临床Ⅰ期或Ⅱ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措施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孕期没有接受HIV抗体检测,临产时才发现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措施四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孕妇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孕期和分娩时:从妊娠14周或14周发现艾滋病感染后尽早开始服用AZT300mg+3TC150mg+LPV/r400/100mg,每天2次;或者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EFV600mg,每天1次,直至分娩结束。分娩后:若选择人工喂养,产妇可在分娩结束后停止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若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措施四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婴儿NVP方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1次;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NVP10mg(即混悬液1ml)每天1次;新生儿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AZT方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AZT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2次;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AZT10mg(即混悬液1ml)每天2次;新生儿出生体重<2000g,服用AZT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措施四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产妇(临产时发现)选择人工喂养者:产妇:服用单剂量NVP200mg,及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至分娩结束,产后继续服用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7天。婴儿: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用单剂量NVP2mg/kg(即混悬液0.2ml),同时服用AZT4mg/kg(即混悬液0.4ml/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或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用NVP,使用NVP方案。产妇(临产时发现)选择母乳喂养者:产妇:AZT+3TC+LPV/r或者AZT+3TC+EFV(用法及剂量同前),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婴儿: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使用NVP方案,至出生后6周。措施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应用抗病毒药物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措施四治疗性应用抗病毒药物(ART)孕产妇治疗性应用抗病毒药物方案:尽早开始服用AZT300mg(贫血)+3TC150mg+NVP200mg,每天2次;或者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EFV600mg(致畸),每天1次。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方案:婴儿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中的任何一种。NVP方案AZT方案无论婴儿选择哪种抗病毒药物,都应在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开始服用。措施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应用抗病毒药物应用抗病毒药物过程中提供持续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提高用药依从性;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孕期每三个月和产后4~6周对孕产妇进行一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同时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和孕晚期各进行一次病毒载量的检测;观察并评价孕产妇的病情,并提供必要的处理或转介服务。措施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尽早到医院待产提供安全的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的会阴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损伤性操作,减少在分娩过程中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措施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条件评估,符合条件尽量提供人工喂养,并给予指导和支持。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而选择母乳喂养的感染产妇及其家人,要做好充分的咨询,指导其坚持正确的纯母乳喂养,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措施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为所生儿童提供随访与艾滋病检测儿童满1、3、6、9、12和18月龄时分别对其进行随访,提供常规保健。出生后6周及3个月(或其后尽早)采血进行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未进行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或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阴性者,应于12月龄、18月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措施四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及服务流程措施四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措施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细胞/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阳性;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25%;反复出现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临床症状;母亲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时间不足4周。措施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治疗全程、足量孕早期发现:孕早期与孕晚期各提供1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孕中、晚期发现:立刻给予2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个治疗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最少间隔2周),第2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临产时发现:也应立即给予治疗。孕妇治疗期间随访,若再次感染或复发,立即再开始一个疗程的治疗。性伴侣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梅毒治疗。措施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治疗推荐方案。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单位/日,肌内注射,连续15日;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替代方案。若没有青霉素,可用头孢曲松,1克

/日,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天;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连服15天;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措施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梅毒螺旋体经血液、体液母婴传播的危险,减少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感染梅毒的机会措施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儿童预防性治疗条件孕期未接受全程、足量的青霉素治疗;接受非青霉素方案治疗;分娩前1个月内才进行抗梅毒治疗;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且没有临床表现的儿童预防性治疗方案:出生后应用卞星青霉素G,5万单位/Kg,分双臀肌肉注射。措施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随访和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与治疗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且滴度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测到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的儿童诊断为先天梅毒;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阴性或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的儿童进行随访;对随访过程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有临床症状的儿童,或随访至18月龄时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仍持续阳性的儿童亦诊断为先天梅毒。措施五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措施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随访和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与治疗对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给予规范的治疗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kg,1次注射(分两侧臀肌)。脑脊液异常者:水剂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kg,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公斤,肌注,连续10~14天。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措施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治疗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随访和先天梅毒的诊断与治疗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措施六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措施七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怀和支持预防3种疾病母婴传播的相关咨询避孕咨询指导心理支持综合关怀及转介服务职责与分工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应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各地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规划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主管部门,

承担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以妇幼牵头,医政、疾控、规财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抓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各项工作的落实。职责与分工市、县妇幼保健所主要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负责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分析等工作。

职责与分工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本辖区艾滋病、梅毒检测的技术指导;承担孕产妇及其儿童的艾滋病确认试验、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工作。

乙肝免疫球蛋白冷链储存、运输。职责与分工医疗保健机构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实行首诊负责制,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喂养指导、儿童定期随访与检测、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婴儿早期诊断的血标本采集及转运等服务和干预措施;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规范治疗,为其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及梅毒感染状况监测;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所生儿童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技术保障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应规范承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的资质和人员准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产科及实验室的建设;有计划地开展市、县、乡村的逐级培训;所有承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都应定期接受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技术保障规范实验室检测技术和检测服务

卫生行政部门应充分整合并利用当地卫生资源,建立和健全符合本地区特点的、综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检测服务制度及流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要求开展相关检测服务;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加强实验室管理,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保障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

遵照普遍性防护原则,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防护及应急处理机制;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进行暴露情况的报告、登记、评估,确定是否需要使用相应的预防性药物及进行流行病学监测。

信息管理信息数据收集、上报与质控收集上报建立完善相关登记;定期收集、整理和汇总相关检测、咨询信息;艾滋病或梅毒感染孕产妇个案信息调查;及时填写和逐级上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网络报告。经费保障

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加大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投入,保证在用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以保障疾病监测、职业暴露、人员培训、宣传教育和开展预防、干预、随访等工作的顺利开展。监督指导与评估

建立监督指导与评估体系

建立市、县(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督导与评估体系。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和监督指导。市、县妇幼保健所要定期组织对各医疗单位督查和指导。附件一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婚前保健和孕产期保健

服务规范和流程一、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婚前保健和孕产期保健

婚前保健

市、县妇幼保健所以知情不反对为原则,对婚前保健人群开展免费的HIV抗体筛查检测。对筛查结果呈阴性反应者进行告知,并提供咨询和指导;对筛查结果呈阳性反应者,应采集第二份血样标本,与第一次筛查标本一并送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进行复检。对HIV抗体检测确认阳性者,市(县)妇幼保健所应当协助和配合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告知工作。

孕产期保健

市(县)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在提供孕产期保健的同时,主动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信息,以及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前和检测后咨询。强调孕期尽早检测,尽快明确感染状况。提供预防艾滋病感染危险行为的相关信息、干预措施、转介服务等的指导。孕产期保健早孕检测

市(县)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提供早孕保健服务时,主动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以知情告知为原则,在对孕妇采集检测梅毒筛查血样标本的同时,将血样标本送至所在市(县)的妇幼保健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HIV抗体免费检测,并在《铜陵市孕产妇新生儿保健手册》(以下简称《孕册》)上做好相应标识。对筛查结果呈阳性反应的孕妇,协助市(县)妇幼保健所采集第二份血样标本,与第一次筛查标本一并送至市(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进行复检。对HIV抗体检测确认阳性孕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市(县)妇幼保健所应当协助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告知工作。孕产期保健产前检查助产医疗机构在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时,主动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发现孕妇在早孕时未接受咨询检测的,应当以知情告知为原则,对其进行HIV抗体筛查检测,并在《孕册》中做好相应标识。对筛查结果呈阳性反应的孕妇,应当及时采集第二份血样标本,与第一次筛查标本一并送至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筛查中心实验室进行复检,对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应及时将其转至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采取相应的艾滋病母婴阻断措施和干预措施。

孕产期保健孕妇学校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纳入孕妇学校的培训大纲。向孕妇及丈夫提供艾滋病病毒感染对母婴的影响、传播途径及干预措施;解释HIV检测及告知的意义,终止妊娠建议等。孕产期保健产时保健

各助产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已临产或途中可能发生异常等情况不能转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应在市定点医疗机构的指导下积极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就地进行分娩,在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时,尽量避免可能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的损伤性操作,减少在分娩过程中的胎婴儿感染机率。产妇分娩后48小时内将母婴转送至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母婴阻断治疗。对产前未接受HIV抗体检测的即将或临产产妇,应当及时对其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与检测,采集样本进行HIV抗体快速检测,提供检测后咨询,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采取干预措施。对HIV抗体筛查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的,应当及时采集第二份血样标本,与第一次筛查标本一并送至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进行复检;将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转送至市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分娩。

孕产期保健产后访视和随访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和婴儿的产后访视、婴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由居住地的区(县)妇幼保健所负责。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纳入所在地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追踪管理。二、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

及所生婴儿的喂养与保健

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提供孕期、产时及产后的医学随访,加强艾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