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1页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2页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3页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4页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

临床应用1

小肠疾病占消化道疾病的1%-4%;临床症状不典型,与上消化道及结肠病变症状重叠,小肠冗长,临床检查困难,病变复杂2一般检查手段:

生化、肿瘤、免疫、CT、MR、GI等特殊检查手段:

小肠钡灌

DSA血管造影核素扫描

传统的小肠检查技术3发明者GavrialIddanPaulSwain24工作原理吞入胶囊,获得消化道内部照片通过体表电极片将图像传输到数据记录仪工作站阅片分析5组成小型短焦镜头彩色照(摄)相机发白光二极管两个微型电池射频发送器天线。6各种胶囊内镜检查系统

厂商胶囊内镜名称规格视度角GivenImaging(以色列)Pillcam11X26mm156金山公司(中国)OMOM13X27.9mm140IntroMedic(韩国)MicroCam10.8X24mm150Olympus(日本)EndoCapsule11X26mm1457SB第一代11mmx26mm单摄像头每秒两帧单鏡片标准亮度调节140°视野角0-30mm景深工作时间8小时SB2第二代11mmx26mm单摄像头每秒两帧或每秒四帧(欧洲)三鏡片先进自动亮度调节156°

视野角0-30mm景深工作时间11-13小时

PillCamSB小肠胶囊

8适应症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及缺铁性贫血疑似Crohn病疑似小肠肿瘤监测小肠息肉病的发展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监测NSAIDS相关性小肠粘膜损伤9禁忌症绝对禁忌征是无手术条件者及拒绝接受任何外科手术者严重动力障碍者(未经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和胃轻瘫患者)有吞咽困难者、疑有消化道狭窄、瘘或梗阻者患者体内如有心脏起搏器或已植入其它电子医学仪器者1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射性结肠炎妊娠1、LeightonJA,,etal,SAFETYOFCAPSULEENDOSCOPYINPATIENTSWITHPACEMAKERS,GastrointestEndosc.2004Apr;59(4):567-9.结果显示在安装心脏起博器患者可以安全使用PillCam胶囊内镜,并未出现负面事件。起博器并不影响胶囊成像。10并发症

胶囊滞留与患者自身情况有关正常人0%,OGIB(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5%,CD5%真正需手术者不到1%进入气管,罕见11问题胶囊滞留可能导致原本只需药物治疗的患者(如克罗病,NSAIDs)需要外科介入机会滞留可能会得以发现原本未知的疾病(如小肠肿瘤,小肠克罗恩病等)手术治疗可以同时取出滞留的胶囊由于PillCam胶囊的高密闭性和安全性,部分病例可通过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而让因疾病而引起狭窄的肠腔扩张,最终排出胶囊PillCam文献报道最长安全滞留体内3年。

12肠道准备

检查前1天流质,避免服用牛奶及有色饮料及菜汁。检查前一日晚8:00晚饭后和爽2包加入2升水口服,2小时内服完(不清洁者凌晨5:00追加1包),检查当日禁饮食。检查前15分钟莫沙必利口服(据患者情况,胃肠动力差的患者服用)。检查前30分钟口服二甲硅油1314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占CE检查总数的70%-80%,总体诊断率约50%-80%,CE对成年OGIB的作用已被明确荟萃分析显示:CE与双气囊小肠镜相比,两者诊断率相似,但是CE有较高的全小肠诊断率(90.6%-62.5%,P<0.05)有专家总结,对于OGIB患者,CE为首选的检查工具,后续的治疗性检查包括推进式小肠镜,双气囊内镜及术中内镜等。

HartmannD,SchmidtH,BolzG,SchillingD,KinzelF,EickhoffA,HuschnerW,MollerK,JakobsR,ReitzigP,WeickhoffA.Aprospectivetwo-centerstudycomparingwirelesscapsuleendoscopyinpatientswithobscureGIbleeding.GastrointestEndosc2005;61:826-832.15最常见的出血病因为血管病变、克罗恩病,小肠肿瘤(间质瘤、淋巴瘤、血管瘤、脂肪瘤、腺癌、转移性肿瘤、息肉)、寄生虫病、NSAID相关性肠病、肠结核、小肠憩室、放射性肠炎、白塞病、非特异的小肠溃疡、腹主动脉肠瘘等16部位病因上消化道Cameron糜烂,血管扩张性病变,静脉曲张,Dieulafoy病变,胃窦血管扩张症,门脉高压性胃病中消化道年龄≤40岁肿瘤,美克尔(Meckel)憩室,Dieulafoy病变,克罗恩病,乳糜泻年龄>40岁血管扩张症,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性肠病,乳糜泻下消化道血管扩张性病变,新生物少见病因胆道出血,胰性出血,主动脉肠瘘OGIB常见原因2012年上海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共识17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血管畸形18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肿瘤19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憩室20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NSAID相关溃疡2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寄生虫病222.克罗恩病可用于克罗恩病的初次诊断、监控疾病的复发,明确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评估对治疗的反应;胶囊内镜的诊断率43-77%,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6.9%-100%。23结肠镜诊断可疑克罗恩病可疑克罗恩病-+中止梗阻症状-+胶囊内镜其他手段(探路胶囊、CTE)24克罗恩病胶囊内镜下表现:小肠绒毛的缺失、粘膜充血水肿、粘膜糜烂、口疮样溃疡、纵行溃疡、卵石征、肉芽肿样改变、肠管狭窄、瘘管、多发性假性息肉等,病变多呈跳跃式分布25263.小肠肿瘤与CE胶囊内镜问世之前,放射影像学资料显示发现率仅占1%,胶囊内镜临床应用后,小肠肿瘤占其检出率的6-9%,明显提高了小肠肿瘤的诊断率;最常见的临床原因为OGIB或贫血(占80%)小肠肿瘤中恶性肿瘤占60%,包括腺癌,类癌、黑色素瘤、淋巴瘤和肉瘤等;良性肿瘤约占40%,包括间质细胞瘤,腺瘤,错构瘤,血管瘤274.遗传性息肉病综合症胶囊内镜对遗传性息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小肠钡餐检查。可作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Pertz-Jeghers综合症的监控手段,成为遗传性息肉病的首选监控手段。285.吸收不良综合征胶囊内镜下特殊表现为小肠粘膜的自身改变,即绒毛萎缩(扇贝样、裂隙样、马赛克样、粘膜变平、环状皱璧消失及结节样改变等)及与其并发症相关的表现,如溃疡性空肠炎、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及小肠腺癌等。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病因众多,诊断应结合病史及血清学检查等,小肠镜下分段多点活检有助于病理诊断。296.胃肠动力障碍方面的研究

CE依靠消化道的运动功能向前推进,因此CE反应消化道的运动功能;Appleyard等及Korman等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运动及传输时间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对消化道的动力研究有一定的价值。30优点:

1、操作简便、无创伤性、无需镇静剂;

2、一次性使用,卫生安全,无任何交叉污染;

3、检查过程方便自如,可为患者提供全胃肠道图像。

31不足之处:

1、易受肠内容物及分泌物的影响;

2、内镜移动的不可控制性且不能注气而影响病灶部位的多方位观察;

3、不能取得组织学的证据、无治疗的功能;

4、可能产生胶囊肠道梗阻或滞留等。

32ExpandedProductPortfolio19982001200420062007Beyond…200933小肠镜*推进式小肠镜*气囊辅助内镜*螺旋管小肠镜双气囊小肠镜(DBE)单气囊小肠镜(SBE)34单气囊小肠镜SIF-Q240SIF-Q260小肠镜种类

推进式小肠镜双气囊小肠镜腹腔术中小肠镜35适应症中消化道出血(Mid-GIBleeding)胶囊内镜(VCE)检查有异常者小肠狭窄需要明确原因或干预治疗者

可疑狭窄行内镜或组织学诊断;小肠狭窄部位的气/水囊扩张肿瘤和占位性病灶影像学检查怀疑有肿瘤或占位病变者行内镜和组织学确诊;外科手术前定位(如:黏膜下注射标识物);拟行内镜下切除术。取出(或去除)小肠异物。小肠镜不是某些疑为小肠病变或症状的首选检查方法36尚待评估的适应证

克罗恩病小肠克罗恩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后随访小肠梗阻对梗阻原因作内镜和组织学诊断,包括肠套叠。

小肠疾病的某些并发症胃肠道改道手术后的内镜检查毕II式手术或Roux.en-Y手术后ERCP术;减肥手术。普通全结肠镜失败者37禁忌证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不合作者、小肠镜插入途径有严重急性炎症和内脏穿孔者等应视为小肠镜检查的禁忌证。

38检查目的检查过程检查费用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告知时间、医生签名患者及家属签名告知内容39病人的选择相对充分的术前准备 -腹部手术史(画图)

-Hb,Alb,电解质,心肺功能 -有梗阻者

--肠道准备,病变部位,肠管扩张度,

进镜途径确认两次检查可能,风险告知40小肠镜操作组41病人准备---1.心理准备由于接受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的病人多数病程较长、病情相对复杂,均多次接受各种检查未明确病因,检查前大多担心此项检查能否确诊病因;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过程较长,病人较痛苦,许多病人表现紧张。针对以上情况,应耐心仔细地向病人讲解小肠镜检查的操作过程,介绍操作的预计时间,以解除病人紧张的心态,接受小

肠镜检查。检查前向病人家属交代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收费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2病人准备----2.胃肠道准备

经口检查:术前晚20:00禁食,术前15—30min口服祛泡剂经肛检查:检查前需进行彻底的肠道准备,口服用4L水配制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将4L液体分2次口服(操作前晚和操作当日早晨各2L)能使肠道准备更加理想。术前用药:对大部分经肛或经口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操作的病人,清醒镇静(安定+哌替啶)是最常用的、也是较理想的方式43附件与辅助设备活检钳黏膜下注射针标记物:墨汁,ICG,钛夹造影剂

EUS设备治疗性附件44+EVIS240EVIS260ST-SB1内镜系统SIF-Q260单气囊小肠镜系统的构成及准备OBCU451.清醒镇静及镇痛盐酸哌替啶(50-100mg)安定10mg或咪唑安定3mg654-210mg术前用药462.静脉麻醉及用药芬太尼丙泊酚阿托品万维(盐酸阿扎司琼)止吐药罗库溴铵肌松药术前用药47术中监护

在小肠镜检查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率、面色、血氧饱和度、静脉补液等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抢救处理。48全小肠检查

仅在少部分病人中需完成全小肠检查;不强调1次小肠镜检查完成全小肠观察。必须行全小肠检查的病人可分别通过经口、经肛联合方式,做标记。即使应用联合方式,全小肠检查的完成率也只有40~86%。2次检查间隔可数天至数月不等。

49插入原理概要;

通过滑动外套管,将其头端的气囊膨胀固定住肠襞,从而将内镜插入至小肠深部,再将内镜先端勾住肠襞,推送外套管,然后外套管气囊鼓起,固定肠壁,回拉内镜与外套管,使肠腔短缩。反复操作以上步骤,即可使内镜插入到小肠深部。插入方式;经口腔插入(图1)经肛门插入(图2)通过点墨、夹子等标记使上下插镜能够会合,达到全小肠检查;文献表明,最短66min便可完成全小肠检查。单气囊小肠镜插入原理与方式(图1)(图2)50插入基本原理图外套管气囊鼓起,内镜插入深部;打起角度钮固定肠腔,收缩气囊;推进外套管;外套管气囊鼓起;解除内镜先端角度钮;外套管与内镜一起往后回拉,使肠腔缩短;51经口插入推入内镜推入外套管气囊抽气气囊注气插入方法拉直镜子52插入方法经肛插入推入内镜推入外套管气囊抽气气囊注气53SBE

后退观察的方法内镜移动方向外套管移动方向肠管被缩短的状态释放气囊气囊充气向肠腔内注气,使肠腔充盈,内镜边退镜边观察外套管拉出10~15cm54经口插入空肠部位经肛门插入回肠部位普通内镜图像NBI图像X光下经口插入X光下经肛门插入单气囊小肠镜临床检查图例内镜下治疗内镜下治疗55X线辅助

大多数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操作医师会在内镜插入困难时使用x线透视,以了解原因。当内镜操作逐渐熟练后,x线透视使用频率会减少,在部分内镜中心,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操作时使用x线透视的频率低于10%在某些情况下,经内镜行小肠造影,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帮助。在胃肠道改道手术中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和毕II式术后ERCP操作时,x线透视通常是必需的。56活检注意事项因小肠壁较薄,活检不可太深,以免发生穿孔;疑为血管性病变,禁作活检57并发症

操作直接有关的并发症继发于麻醉操作或药物的并发症

58操作相关并发症诊断性操作的并发症发生率很低,约为0.4~0.5%。经口诊断性检查的最严重并发症是急性胰腺炎。治疗性操作的总体并发症率为3~4%,主要是出血、穿孔,治疗难度大的操作,如大息肉的内镜下切除并发症率可高达10%59继发于麻醉操作或药物的最常见并发症包括呼吸窘迫、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其总体发生率低于1%60

DBE下的治疗能开展的新项目和未来的前景

--息肉摘除

--止血(金属夹,APC,电凝) --水囊扩张

--EUS --黏膜下注射(标记物及其他) --困难的大肠镜

--毕II式ERCP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