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物理-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物理-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物理-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物理-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率》课标分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要求: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并给出活动建议:结合实际生活对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讨论。《课标》在“科学探究”部分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索养,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乐于探索自然。《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指出: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要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对本节课总体分析、认识、定位如下:1.本节教学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应用的实例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2.本节教学可设置一些学生身边的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机会,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将会获得丰富真切的感性体验,经历建立知识的过程,对功率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形成的技能也更加扎实,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生探究活动之中得以全面落实。3.《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某些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课通过视频、生活实例、真实测量等设计依托我校的传统文化、及关注社会等,注重了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学生小结能看出确实能使学生意识到要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功率》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了功,本节课是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在生活中,学生也有很多来源于生活与功率有关的认知,如:登山有快慢,搬运货物速度不同等。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用速度表示物理运动快慢的方法,这样可以容易理解用比值定义法理解功率的概念。本节课要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些原认知,一方面可以拉近物理与学生、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更“亲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课学习中。所以本节课以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为起点,进而点燃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学生年龄与身心发展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喜欢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丰富性。但为了避免浮于表面,不够深入,需要老师的及时点拨和有方向性地引导。从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学生思维水平: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有所发展,但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一定作用,尚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相信学生在视频、实验、问题引领等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中能达成学习目标。《功率》评测练习一、自学指导:请阅读课本P81页完成下列问题。1)功率是描述的物理量。2)功率的定义:.3)功率的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W————()t————()功率的国际单位是。1W=J/S.常用单位是。二、实验:测量物体的功率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计算功率的过程:三、巩固提高:机器手臂正常输出功率为2kw,它工作1h,做多少功?四、当堂检测:1.功率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叫做功率,计算公式为,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2.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B功率不同,做的功一定不同C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越长,功率就越大D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3.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80N的箱子,8s内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的重力对木箱做的功为J,小明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W.4.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如右图表示挖掘机挖土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不同,它所用的判断方法: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另一种判断方法:.思考题:建筑工地上,水泥板重为7000N,起重机在15s内匀速把它提升到3楼(每层楼高3m),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功率》教材分析“功率”是初中物理鲁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简单机械功”第四节的内容。在初中物理鲁科版教材中,本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节,分别介绍杠杆和滑轮。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节,分别介绍功、功率、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这样的编排能使学生对简单机械的相关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又能增加简单机械做功多少和快慢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功与功率的学习。功率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学生对功率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初中对电功率的理解,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也会深入学习功率的概念。因此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功和功率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一些机器铭牌上的功率、登山有快慢,搬运货物速度不同等。所以这节课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架起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使抽象知识具体化,通过学习可使功率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本节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先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结合教材图9—4—1提供的挖土方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到做功存在快慢的问题。引出功率的概念。然后通过例题巩固对功率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小资料”介绍一些交通工具的功率。本节教材的编写顺序极为合理,符合认知规律,紧紧联系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感性到理性,逐步使学生掌握“功率”的有关知识。《功率》教学设计[课题]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功率》[教学设想]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通过生活实例和活动感悟理解功率的概念,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同时进一步熟悉比值定义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前置学习]1.搜集一些机械的功率。2.搬运物体上楼,感受做功的快慢。[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知道功率的概念,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物理意义。2.知道功率的公式、单位,能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通过科学家瓦特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将科学服务人类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物理意义。难点:概念的建立和应用。[教学方法]1.实验:通过演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建立和感悟功率概念的建立。2.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讨论: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可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播放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美景,借用论语中的“泛爱众,而亲仁”,播放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搬运资料的视频。(通过视频即可让学生知道提升物体能够对物体做功,也给学生渗透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向学生展示老师需要搬运大量资料的图片。请学生思考:“这两名同学能否完成这么多功吗?”“能完成,但是面临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太慢了,时间太长”老师再次抛出问题:“在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有什么办法能使他们快速完成这么多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课题:学习与做功快慢有关的内容,功率。二、功率概念的建立演示实验:如何比较做功快慢?活动一:想办法,把地面上的10瓶矿泉水儿搬到讲桌上。比谁用的时间少?通过活动总结方法:做相同的功,比时间。时间越少,做功越快。活动二:只能一瓶儿一瓶儿搬,看谁在6s内搬的瓶数多?通过活动总结方法:相同的时间,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活动三:男同学面前的20瓶水,女同学面前的10瓶水,都搬到桌子上!通过活动小组讨论:当做功不同,时间不同时,如何比较做功快慢?讨论后点拨利用比值法建立功率的概念。(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的知识)三、功率概念、公式及单位1、自学课本81页完成学案上的内容。1)功率是描述的物理量。2)功率的定义:.3)功率的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W————()t————()功率的国际单位是。1W=J/S.常用单位是。2、介绍瓦特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并强调蒸汽机的改良提高了我们做功的速度,使我们的生活更快更便捷。小组实验1、小组合作实验:测量提升一瓶矿泉水升高1米的功率。提示:实验前小组内讨论需要知道的物理量以及实验操作过程!学生进行实验。2、小组展示: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计算功率的过程:通过不同小组功率的对比,让学生思考如何增大功率?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功率的理解。3、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强化练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80W=80J/s,功率80W的物理意义是?2)两个机械的功率分别为400W、80W,400W比80W功率大,说明什么问题?3)功率大的物体一定做功多吗?(通过实验学生亲身经历功率的测量,让学生感悟物理就在身边,而且还让学生通过自己真实的测量充满兴趣地练习了功率公式的应用。)联系生活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课前调查说出生活中一些机械的功率。通过举例学生对人和一些机械的功率数值有个具体的概念。2、关注社会广东东莞第一家民营“无人工厂”开始投入建设,这标志着当地“机器换人”战略进入新阶段。当前东莞的用工缺口已达到10万人以上,“无人工厂”的开建或将缓解用工荒的现象,同时还将对我国机器人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一台机械手臂的功率约为2KW,工作1h,做功多少焦耳?学生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完成。继续关注新闻:目前动作复杂程度高、精准化程度高的机器人设备主要靠进口,仅机器手每台约20万元,如果整个配套设备都进口,则需45万元。全流程自动化改造不是简单地从国外买回几台机器人就可以实现的,还要求企业有应用研发的人才和能力。“我们对人才的渴求远超过对资金的需求。”一些企业主对记者说。为了吸引人才,东莞市基地还提供100套人才公寓给予创新团队免费入住。教师点拨:古人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代不同,天下也不同,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希望一中的学生能站在传统的肩膀上,努力学习,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当堂检测。《功率》效果分析整节课采用了视频、实验、问题引领等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功率知识,逐步建立起功率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相信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能感受到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主动实现自我发展。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从课堂观察和当堂检测反馈来看,学生对功率的理解比较到位,尤其在活动的开展上,有效突破了难点。注重了对功率本质的生动理解。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本节课注重知识的落实,更重视获得知识的探究过程。在实验活动中,通过实验,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课依托我校的传统文化、瓦特的主要贡献及关注社会等设计,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小结能看出确实能使学生意识到要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课绝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功率》课后反思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感觉教学效果较好,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满意:1、采用器材易于找到、实验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实验效果明显。2、绝大多数学生整节课都很投入,学生思维较为活跃,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这说明教学情景的创设、设疑激趣、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