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预防与小预防_第1页
大预防与小预防_第2页
大预防与小预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预防与小预防丢了西瓜拣芝麻,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长远的健康。这反映出我们的社会缺乏“大预防”的观念。

联合国最近评估各国控烟成果,满分100分,中国得了37.3分。这让我急迫地想谈一谈大预防与小预防。

“大预防”与“小预防”这两个概念是我的杜撰。所谓小预防,指的是医生,医院和医疗卫生系统能够做的疾病预防。初级、次级、三级预防都只是小预防。大预防指的是医生,医院和医疗卫生系统做不了的,必需由政府和社会来做的预防。控烟,限酒,治理污染等,都是争论大预防与小预防的极好话题。

控烟失败的反思

曾有一位病人,二战时期在船厂翻砂车间工作。他有石棉肺,也是老资格烟民。我每次看他,都少不了劝他戒烟。有一次,他冷不防问我:“医生,您能不能告知我,我会死于石棉肺,还是吸烟?”我已经记不清当时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了。但是,每年回国,躲不过的香烟味和乌蒙蒙的城市空气总是让我想起这位老烟民的问题。

1996年,我带着还在读学校的女儿回国。我们乘火车从成都去重庆。女儿先是奇怪   ,觉得很新奇。但是,下车后她却说再也不要坐火车了。为什么呢7不喜爱满车的烟味儿。

儿子4岁时第一次回中国。其次年,我再方案回国的时候,这小子竟然出乎意料地说:感谢,我不去了。问缘由,又是由于处处有人吸烟。

童言无忌,直说心里话。看来,长城故宫,外滩夜景,九寨黄龙,川剧变脸,还有数不清的小吃美食,都抵不过烟味儿的影响。儿子说:“这是饭店,公共场所,他们怎么可以吸烟呢!”我们见怪不怪的事情,孩子们认为不行思议。这就是文化差异。

记得中国有一位精明强干的高官曾经到欧洲访问。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张抓拍的照片,特殊突出她吸烟的神态,成为一时的话题。这让当地中国留同学颇感脸上无光。我回国参与同学聚会。在座的高职医生,医院院长,卫生厅官员也照样吞云吐雾,全然不顾不吸烟者的感受。

中国十多年前就曾经有人提议,大幅提高香烟税,以削减吸烟人群。最终,提案遭到拒绝。理由竟然是担忧相关产业的农夫工人失业,使国家就业形势恶化。听起来就像金三角的人为他们的鸦片种植业辩护。如今,面对超过三亿的烟民,五千多亿的烟税收入,三千多万相关就业人口,形势更加尾大不掉。

近年来,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也有了,就是不能令行禁止。连世博园的餐馆里都有人吸烟。服务员根本不敢去管,怕影响生意。儿子说,为什么不设一个举报电话,让警察来开罚款单呢?我嘴上说这问题太简单,不是罚款解决得了的问题。心里却清晰,没有相关立法,警察能干什么呢?

这时候,立法就是我们的大预防。公共场所禁烟。禁止烟草广告。从幼儿园开头不吸烟训练。斩断政府和烟企的利益关系。提高香烟税,直到烟草业不能内部消化,被迫提高香烟售价。这些大预防的事儿做不好,再过十年评比,我想中国的控烟成果仍旧不会有进步。

烟患未除,车害又至

在成都,带儿子去扫墓。去长途汽车站,非常钟的车程,我们的出租车跑了仨小时,比走路还慢。按计程表那司机只能拿到二十多块钱,怎么活?吃力不讨好的不单是司机。我们国家的许多做法一样让人汗颜。

据说中国大城市空气污染80%~90%来自汽车废气。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和交通堵塞已经臭名远扬。前段时间,京藏大路大堵车。我是从美国当地的报纸头版读到的消息。美国人关怀这事不只是奇怪   。究竟,地球只有一个大气层啊!

最近回国也的确看到了一些亮点。动车和高铁舒适快捷,没有一丝烟味儿。这展现着中国从硬件到软件整体上的现代化。

但是,亮点还是太少。更多的消息让人干焦急。据说,中国肺癌发病率十年翻番,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赶上世界潮头。追究缘由,很难说汽车尾气与吸烟哪一个罪过更大。由于同期中国的吸烟人口并没有成倍增加。汽车量倒是始终在翻番。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还要翻番,将达到两亿。盼望那时的汽车都可以像世博会通用汽车馆展现的那样,可以零排放无污染,可以直立停放节约空间。要不然,中国的汽车工业就是又一个烟草业。

面对这些让人引以为“懊”的消息,健康管理师又哪来的热忱劝病人戒烟呢!

酒中仙与乙型肝炎

美籍华人易先生,算来过世已经快八年了。除了好喝两口,他倒也没有其他明显的健康危急因素。易先生第一次找我看病,是由于啤酒肚越来越大,又总觉得乏力。最终确诊为乙型肝炎,并且伴有肝硬化和腹水。经过抗病毒治疗,他的乙肝病毒得到了掌握。但是,转氨酶始终有酒精型肝炎的表现。

由于戒不了酒,易先生好几次因肝昏迷住院。也因此,他被拒绝列为肝移植候选人。太太离他而去,易先生仍旧不改。一年后,甲胎蛋白转阳,肝消失包块,肝炎变成了肝癌。这时候,易先生才幡然醒悟,痛下决心戒酒。

他自费回国做了肝移植。很惋惜,半年后,肝癌复发。一起复发的还有他的酒瘾。那年的圣诞夜,他享受了人生最终一次豪饮。圣诞节当天,易先生在急诊室过世。真可谓“生命诚珍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酒中仙,两者皆可抛。”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中仙”李白妇孺皆知。“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情画意也被印在酒瓶上。酒税收入与烟税并驾齐驱。中心电视台历年的广告标王都是酒厂独占鳌头。与欧洲和美洲相比,中国的“酒中仙”们面临着一个更致命的危急因素,那就是中国乙型肝炎的高发病率。

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不外乎母婴传播,性传播和接触感染者血液。易先生没有性滥交历史,没有亲密接触史,也没有手术或输血史。因此,他很有可能是通过被污染的注射器感染的。要知道,中国在九十年月并没有普及一次性注射器。为了省钱,医院重复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在这个过程中,无法统计有多少人因此感染了乙肝病毒。那时候的易先生,还在国内省吃俭用地为事业打拼。

1996年,美国凯龙公司的主管威廉・路特博士来到中国。他找到卫生部,要推销乙肝疫苗。

路特博士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曾任加州高校旧金山分校生物化学部主任。加州高校旧金山分校就是在他的带领下,重点进展分子生物学,由一个一般临床讨论中心转型成为与哈佛、冷泉港齐名的生命科学重镇。路特博士主持研发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乙型肝炎疫苗,开创了疫苗生产的崭新途径。以此为主打产品之一,他创建了凯龙公司。

但是,路特博士的中国之行无功而返。据说是由于政府“差钱”。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台湾地区接受劝说,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后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当地乙肝发病率和相关死亡率。这也许为台湾的医疗保险省下了不少开支。

如今,面临浩大的酒民队伍和过亿的乙肝人口,中国的肝癌治疗想不当世界第一都难。当年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不买乙肝疫苗省下的钱又在哪里呢?

省小钱,惹大祸。这又是中国大预防失败的一个典型例子。没有胜利的大预防,医生们的努力就像螳臂当车,蚍蜉撼树,抽刀断水,徒呼无奈!

大预防和小预防相互协作才能做好的事情还有许多。比如,性病和艾滋病,肥胖和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