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沉脉主病及现代相关研究_第1页
浅析沉脉主病及现代相关研究_第2页
浅析沉脉主病及现代相关研究_第3页
浅析沉脉主病及现代相关研究_第4页
浅析沉脉主病及现代相关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沉脉主病及现代相关研究3现代相关研究

小结4

2临床意义

1文献描述welcometousethesePowerPointtemplates,NewContentdesign,10yearsexperience1文献描述1.《内经》首见沉脉。《素问·五脏生成》曰:“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2.《难经》:“伏者,脉行筋下也”。3.西晋·王叔和《脉经》“举之不足,按之有余”。4.金·张璧《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缓度三关,状如烂绵曰沉”。5.元·戴起宗《脉诀刊误》“轻指于皮肤间不可得,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welcometousethesePowerPointtemplates,NewContentdesign,10yearsexperience文献描述

6.明·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沉,轻按无,重乃应指,深按有力,犹石沉水”。7.明·李时珍《濒湖脉学》“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8.明·张太素《太素脉秘诀》“重重寻之,仿佛隐,比之于微,此有缓起于骨上”。9.清·张璐《诊宗三昧》“沉脉者,轻取不应,重按乃得。举指减小,更按益力,纵之不即应指”。10.清·施雯《脉法大成》“如厚绵包裹黄豆,内颇有力而外如散大也”。沉脉主里证沉脉为平人之脉沉脉亦主表证沉脉可判断疾病预后2临床意义

沉脉主里证2.1气动则脉应,气行则血行。病理性沉脉的形成,不外乎两方面,一为阳气衰微,推动无力,不能运血于表,故见脉沉无力;一为邪气侵里,正邪相争于里,气血集结于内,故见脉沉有力。沉亦主表2.2

张景岳云:“其有寒邪外感,阳为阴蔽,脉见沉紧而数,及有头疼身热等证者,正属表邪,不得以沉为里也。”又如《四诊抉微》云:“表寒重者,阳气不能外达,脉必先见沉紧。”寒性收引,脉道拘急,故可见“紧”,“数”非言其脉率快,而是言每次脉动偏快,至数可以在正常高限以内。沉亦主表2.2里证之沉是其脉位深在,于筋骨肌肉处。表证之沉是有“沉像”,而非里证之沉。姜春华教授:“当发热恶寒之际,脉紧而数,兼有沉象,乃脉之紧束有似于沉”。里证之沉多由正气虚衰,不能鼓动脉气外达,或正邪相争于里,气血博结于内。表证之沉多由寒邪束表,卫阳郁遏,脉气被郁所致。沉脉为平人之脉2.3此论断由仲景首言,如《伤寒论》“寸口,……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在机体荣卫平和的状态下,可见沉脉)。此外,由于气候与昼夜变化、形体、体质、性格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正常人也可见到沉脉。临证时需要四诊合参,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沉脉可判断疾病预后2.4从阴阳属性来说,沉为阴脉,若阳证、热证见之预后不佳。

《难经·十七难》“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而反得沉涩而微者,死也。”

脉象特征方面,厉树忠等人通过时域脉象图分析看出,沉脉主波峰较低,起伏平缓,幅度也比较低;通过功率谱分析认为,沉脉与浮脉和常脉相比,能量最低,谱能比(反映能量的分布情况)最高。说明与浮脉相比沉脉能量更加集中于信号的低频段。现代研究33余慈邦--桡动脉向下扩张、脉管管径变细龚安特--组织张力与组织塑性有关费兆馥--脉象是中和心脏与血管的舒缩运动、动脉管道弹性震动及在指压干扰下血流血管运动变化。现代研究33在病理性脉象的形成方面:余慈邦--桡动脉向下扩张、脉管管径变细龚安特--组织张力与组织塑性有关费兆馥--脉象是中和心脏与血管的舒缩运动、动脉管道弹性震动及在指压干扰下血流血管运动变化。

沉脉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心脏搏动、外周血管状态、血管周围组织状态及采集时刻的压力状态等,在病理状态时必须结合临床具体症状才能对疾病做出诊断。

现代研究33

沉脉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心脏搏动、外周血管状态、血管周围组织状态及采集时刻的压力状态等,在病理状态时必须结合临床具体症状才能对疾病做出诊断。

沉脉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心脏搏动、外周血管状态、血管周围组织状态及采集时刻的压力状态等,在病理状态时必须结合临床具体症状才能对疾病做出诊断。在脉象的标准化研究方面,现在研究多以最佳取脉压力范围来确定脉位浅深(最佳取脉压力是指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寸口脉象时,压力脉图振幅最大时所对应的取脉压力,而此压力多为中医师指下感觉最明显脉动时的压力)3

现代研究

《现代中医诊断学》认为单按关脉时取脉压力>1.715N为沉脉。张瑞祥等通过对浮、中、沉脉象图的判断,认为60mmHg的脉压振幅下为沉脉。费兆馥认为减/加压取脉过程分可为3个压力段,压力250~170g左右为沉取。付骢远提出压力脉图浮、中、沉取的客观标准,建议20~25kpa(1mmHg=0.133kPa)为沉取。

小结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