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谢中书书》教案(4篇)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结合书下解释疏通文意,理清全文的构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把握变换角度、动静结合、以声衬静的写景技巧,体会景物特点以及蕴含其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满意之感。
教学重点:对写景技巧的分析以及对情感的感悟。
教学难点:
体会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满意之感。
教学过程: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南北朝时期,在一个日暮黄昏的时候,曲山脚下,翠竹掩映下的茅屋中走出一位白衣老者,他轻捻胡须,面对群山悄悄思考,这已经不知是第多少次的拒绝皇帝的呼唤了。此刻他想到了当年做帝王之师时的点点滴滴,想到了这些年来国家每有大事皇宫的来信,想到了官场的步步惊心。于是他转身,挥毫画了这样一幅画,画上是两头牛,一头埋头于青草间,满意得意,一头被戴上了金笼头,让人牵着鼻子走。这幅画隐晦的表达了他归隐之意,他就是时人谓之‘山中宰相’”的陶弘景。今日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被称为“流淌的山水诗”的小品文《答谢中书书》。
一、解读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能够流畅的翻译课文,理清课文构造。
合作学习,通过妙用词语、变换角度、动静结合、巧用修辞的角度分析景物特点以及蕴含于景物中的情感。
探究学习,体会文中蕴含的喜爱自然思想感情,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
首先我们进展自主学习,请大家依据课文的解释翻译文章大意,现在开头。
二、疏通文意,理清构造
请同学们依据书下解释翻译课文。翻译的比拟精确,真正高水平的翻译是能最终的语言风格抓住文章的神韵,盼望在课后反复的诵读中我们也可以自己试着把它变成一篇风景美文,趣味训练一:我们是否可以将课文进展小变形,大家尝试看看是否可以把一段文字依据内容变成多段。
请同学翻译,明确文章构造为(总分总)
三、小组合作探寻景物之美
本文主要描写的对象时山川那么我们就去看看在笔下山川的魅力。
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妙用词语”“动静结合”“角度变换”几个角度来分析景物描写方法,体会景物特点,感受蕴含在景物中的特点
3、总结景物特点
妙用词语(板书小组合作结果,从词语运用角度来解析分析出景物特点,总结出情感)动静结合(板书小组合作结果,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景物特点,体会情感)
视角变换(从颜色的变换、时空的变换、视角的变换体会景物的特点,总结情感)
能够总体的概括这么景物特点的词是?美仙都奇
文章中都是对景物的描绘,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发觉的影子呢,在干吗?”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醉情山水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正如刚刚同学们所说,在这样的风光中流露出的感情是宠爱的愉悦的,甚至是沉醉的,有没有和他一样的人?
四、探寻内心世界
探求来信的内容。说明理由。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又有怎样的感情?与高雅之士比肩的欢乐。
思索谢中书的来信内容。
开放性沟通,可以从不同的猜想中再次感受的创作意图。
结语:
世有渊明,生为菊花无憾也。世有嵇康,生为琴弦无憾也。世有陶弘景,山水亦无也。
《答谢中书书》教案2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抒情谈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本文的特点首先表现在美丽的意境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大自然勃勃生气,通过凹凸、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主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己相融合的生命愉悦。另一方面,本文构造缜密、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另外,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以四言为主,很是整饬,最终,以长句收束,如同滔滔急流,泻入大海。《答谢中书书》反映了娱情山水的思想。虽然没有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超群的艺术,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到了八年级,但文言文根底较薄弱,阅读力量偏低,思维力量、审美力量不高,因此在教学时,必需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根底上疏通文意并积存重点词语,在理解感知的根底上悬着恰当的角度对诗歌进展赏析,培育学生的观赏力量和审美情操。
教学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育学生诵读力量。
2、把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引导学生品尝文章画面的精致,语言的精练,美丽的意境,
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喜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尝、积存写景的美丽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喜爱自然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漂亮的。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奇妙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日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观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尝一首流淌的山水诗。(板书课题)
二、(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
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乱,冲突锋利,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经常描山绘水。说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劝慰。本文是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古代文人们他们在书信中经常描山绘水,说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劝慰。这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齐读学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顶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品尝四字句的节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对比解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争论沟通,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察酌情指导。
3.再次朗读课文,稳固理解。
【解释以下词语】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颜色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时,四季。俱,全都。
(3)歇:消散。
(4)夕日:夕阳。
(5)颓:坠落。
(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
(7)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
(8)与:参加,这里指观赏。
(9)奇:指奇山异水。
【全文翻译】:山川风光的漂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美的啊。雄伟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亮见底。两岸的石壁颜色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早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观赏这种秀丽风光了。
四、理清思路。
明确:从构造划分,全文可分三局部。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二)、中间的写景局部,先仰视“顶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接着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三)、结尾以感慨总括前文。
五、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依据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写景的特点。(教师稍加点拨。)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美在何处呢?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点拨、讲解:
(1)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雄伟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亮见底。山的峻峭,水的明媚。
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2)其次是缤纷的颜色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颜色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3)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早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闹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妙。
三种美交替消失,构成一幅漂亮迷人的山水画卷。
六、引导学生体会的思想感情
1.提问:想想,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表达了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的认为流露了现实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根底上点拨:
文章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得意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观赏它的妙处,而却能够从中发觉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总之,全文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背课文,认真品尝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尝,让我们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实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光明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觉,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绚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的美妙。
八、板书设计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九、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教案3
【教学目标】
〖学问和力量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及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品尝文章精当的语言、布局的匠心,培育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力量。
3、背诵、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力量。
2、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悟文章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洁美妙,培育学生喜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风光美、意境美。设想通过读、说来落实。
【教学难点】
本文布局的奇妙。设想通过学生再造想象来突破。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三峡》引入新课
二、介绍课题、
本文虽短,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留意断句。明确两个“书”的含义。其次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陶弘景:(详细见课本解释)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读: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
本文多为四字骈句,朗读节奏为二二。散句以句意来定。
二读:默读。
对比解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
教师酌情解决难字、句意。指名讲出文章大意。
三读:译读。
本文写景局部句式整齐,假如分行,就是一首写景诗。要求:和文章句式整齐相应,译句也要句式整齐。(译读要求较高,拟尝试一下)
1、教师读原文,学生译译文。(一学生读译文,其余学生齐读原文)
2、学生齐读原文,教师读译文。(本环节视学生译文如何而定)
四读:品读。
1、找出文中用的好的词,说出其妙处。(学生悟读,沟通发言。教师补充)
2、可用换词法领悟以下词的妙处:
入(表达一种向上的气概)──到
交辉(交相辉映,共增山色)──齐全
将歇、将颓(展现出渐渐消逝的过程,不乏拟人化颜色)──将散、将下。
乱鸣、竞跃(再现一种生气和活力,营造喧闹的气氛)──齐叫、游泳。
3、在此根底上,归纳点明本文布局上的山水相映、颜色相配、晨昏变化。同时行文起伏相错,读起来也要留意语调的变化。试着读出不同的语调。
4、你认为是以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些景物的?体会文末两句的含义。(赞美、骄傲)
五读:说读。
大自然是个宽阔的舞台,那么其中的一切事物可就是演员了,他们都想在这舞台上展现自己。假如请你用生活中的一种人来比方文中所写事物,你看它们像什么人?
1、例如:你看,那高峻的山峰直入云端,就是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2、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六读:背读。
四、作业
试把本文扩写成一段写景文。
〖板书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句式整齐之美四字骈句
↗山水相映赞美
文章意境之美→颜色相配
↘晨昏变化骄傲
《答谢中书书》教案4
教材分析:
这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能够品尝,将内心的感受与朋友沟通,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学习目标:
学问与力量目标:把握生字词,领悟文章大意,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缜密的构造,凝练,极富特色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领悟课文大意,并背诵课文。
2、学习奇妙而缜密的构思。
课前预备:
学生预备:查阅有关苏轼资料,预习课文。
教师预备:录音机、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地笔讴歌了祖国河山之美,其中不泛名篇。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状况:
1、注音:夕日欲颓沉鳞能与其奇
2、几个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四时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与
3、学生沟通搜集的陶弘景的资料与背景
教师补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人,曾任储王的侍读,因看透浑浊的现实,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有爱听山野松涛之声。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每逢有吉凶、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乡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幕墙工程节能认证施工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承包合同样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施承揽工程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加盟钟表店合同
- 民间个人担保借款合同书
- 天文观测数据结构化处理
- 2025年婴幼儿用品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环保节能门头照明系统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美甲店会员积分体系合作合同4篇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割接方案的要点、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 2025年副护士长竞聘演讲稿(3篇)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8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护理
- (一模)株洲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英语试卷
- 基础护理学导尿操作
- DB11∕T 1028-2021 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初级)航空油料计量统计员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执业药师劳动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