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社会生活的变化1、知识回顾: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学生观看图片(8幅)出示提纲自主学习: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1、19世纪初,西方主要哪两种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这些新式的交通工具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有线电报什么时候传入中国?为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3、趣事二三事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有一天慈禧太后坐着车在皇宫里兜风,她从颐和园回紫禁城,大太监李莲英突然发现,司机孙富龄坐在老佛爷的前面开车,这不是不成体统吗?于是,他暗中对慈禧太后说:“开车的就是个奴才,怎么能坐在您的前面呢?”慈禧太后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便命令孙富龄跪着开车。有一天,慈禧太后感觉汽车开得非常慢,便问孙富龄怎么回事。孙富龄不敢说是因为跪着开车,没办法踩刹车,才开得这么慢。只好编了个谎话,说车子有点毛病,不能开快。后来,孙富龄因为没有及时踩刹车,险些在路上出了车祸。后来,慈禧太后渐渐对坐汽车失去了兴致,这辆汽车也被闲置在颐和园里了。而跪着开车的司机孙富龄,因为害怕自己日后有麻烦,便携家带口逃出了北京。展示图片(3副)二、文化生活的变迁自主学习:1、对中国近代文化生活影响较大的新成果有哪些?2、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3、《申报》哪一年哪一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作用?4、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于哪一年哪一运动时期?地位如何?展示图片(16副)三、活动与探究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是从西方传来的?四、知识反馈:一、选择题1、19世纪初相继传入中国的两种交通工具是轮船、汽车
B.火车、飞机
C.汽车、飞机
D.轮船、火车2.1932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北京的男主人通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①“大人”,你何时回来②“先生,你家小姐生病了”③“老爷,北京的学生缠足的一定很多吧”
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1876年,《申报》刊载了这样一则新闻,你认为哪一项不符合时代特点“上海至广州每日两次航船”
B.“上海商务印持馆暂歇业两个月”
C.“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
D.“淞沪铁路即日通车”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创办的A.1897年、上海
B.1887年、北京
C.1866年、天津
D.1872年、武汉5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
)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6、下列内容中,属于改变了不良社会习俗的是
①男子剪掉辫子,蓄短发
②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先生”和“君”③中山服和西服取代翎顶补服成为官员的礼服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7、
《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内容有(
)①谭嗣同英勇就义
②《马关条约》的评论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成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下图所示的出版机构①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②创办于上海③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的出版机构④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10、“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应出现在A.戊戌变法后B.洋务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D.护国运动后11、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周某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非常气愤
B.戊戌变法期间,郑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吴某乘坐火车,沿京张铁路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12、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A.平等观念
B.民主观念
C.自由观念
D.等级观念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洋务运动为起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在近代史上,交通通讯工具开始在近代中国出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应用,有线电报的传入,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新闻报纸、出版机构开始出现,中国社会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1)火车、轮船的传入和应用,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影响?(2)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架设有线电报?(3)电报、照相和电影的传入,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4)最著名的“新闻报纸”是________,当时最著名的出版机构是_________。(5)“社会习俗”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举出一点即可)(6)从近代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关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略知一二但却又比较陌生;从知识点本身而言,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比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可采取收集资料、比较、考察的方法,以增强本课的形象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采用分组合作,简单的基础知识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完成;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我采取的是将问题分解,层层引导,很好地培养他们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建构起历史的眼光”。课堂知识反馈一、选择题1、19世纪初相继传入中国的两种交通工具是A、轮船、汽车
B.火车、飞机
C.汽车、飞机
D.轮船、火车2.1932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北京的男主人通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①“大人”,你何时回来②“先生,你家小姐生病了”③“老爷,北京的学生缠足的一定很多吧”
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1876年,《申报》刊载了这样一则新闻,你认为哪一项不符合时代特点“上海至广州每日两次航船”
B.“上海商务印持馆暂歇业两个月”
C.“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
D.“淞沪铁路即日通车”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创办的A.1897年、上海
B.1887年、北京
C.1866年、天津
D.1872年、武汉5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
)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下列内容中属于改变了不良社会习俗的是①男子剪掉辫子,蓄短发
②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先生”和“君”③中山服和西服取代翎顶补服成为官员的礼服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7、
《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内容有(
)①谭嗣同英勇就义
②《马关条约》的评论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成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下图所示的出版机构①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②创办于上海③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的出版机构④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10、“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应出现在A.戊戌变法后B.洋务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D.护国运动后11、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周某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非常气愤
B.戊戌变法期间,郑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吴某乘坐火车,沿京张铁路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12、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A.平等观念
B.民主观念
C.自由观念
D.等级观念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洋务运动为起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在近代史上,交通通讯工具开始在近代中国出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应用,有线电报的传入,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新闻报纸、出版机构开始出现,中国社会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1)火车、轮船的传入和应用,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影响?(2)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架设有线电报?(3)电报、照相和电影的传入,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4)最著名的“新闻报纸”是________,当时最著名的出版机构是_________。(5)“社会习俗”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举出一点即可)(6)从近代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传入中国。
(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
(3)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近代科技成果的图片,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问、欣赏、表演、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脑习惯。(3)学生自主编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艺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月饼自动成型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明沟排水盖板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线门磁开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水黄奶油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旋转式快速接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肛周脓肿术后护理
- 校园消防知识精讲
- 怎样培养孩子耐力
- 纤维桩的操作过程
- 云计算服务应用理解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浙江2025年桐乡市事业单位招考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管道直饮水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环境监测课件50张
- 高考复习专题练习专题20函数的基本性质小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学生版+解析)
- 2025年江苏省高职单招《职测》高频必练考试题(附答案)
- 广东省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指导规则】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
- 2024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全套计算表格(含附表-带只更改标红部分-操作简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