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知人论世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为“杜工部”。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现状,后世将他的诗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四川。第二年,经亲友的帮助,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即成都杜甫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是上元二年(761)的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中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文题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被;“茅屋为秋风所破”,即茅屋被秋风破;“歌”,古诗的一种体裁。题目交代了诗的创作缘由和体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朗读诗歌秋高:秋深。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品读诗歌怒号(háo):大声吼叫。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忍能对面为盗贼:竟狠心这样当面做“贼”。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忍能,狠心。对面,当面。为,做。入竹去:进入竹林。呼不得:喝止不住。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如何能得到。大庇: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突兀: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狠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诗歌译文赏析诗歌,品味语言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两句诗是如何写秋风的威力的?
句中的“怒”字将秋风拟人化,写出秋风的猛烈无情。"卷”“三重”表现出风的猛烈,写出了诗人受害之重。2.赏析“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飞”“渡”“洒”“桂育”“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也体现出诗人焦灼痛苦的心情。3.诗人在文中到底“叹息”些什么?
诗人不仅“叹息”天公毁屋无情,“叹息”儿童幼稚,不明诗人苦衷,还“叹息”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的家庭境况如何?
生活困窘。句中用“铁”字形容被子,说明了被子很破、很凉、很硬,可见诗人生活之贫困。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由自己联想到他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等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的激情和希望。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境界?
写出了诗人饱尝人间疾苦、体察世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崇高精神。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是抒发情感的最强音。写作特色(1)用词生动准确。如首句中“风怒号”三字,用词生动准确,活画出秋风咆哮之状。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秋风之大而无情。“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可见秋风之猛。还有“渡”“洒”“挂胃”“飘转”“沉”,这一个接一个的动词,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2)逐层蓄势,转笔陡然。
本诗的艺术构思极有特色。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进,极写个人的不幸遭遇,待蓄足势后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诗歌主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过程,表达了自己生活的不幸,并推己及人地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士人,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THETHATCHEDCOTTAGEISBROKENBYTHEAUTUMNWIN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新课导入(配乐《江河水》,语速缓慢,感情低沉,涕泪满襟。)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深秋,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北风凛冽的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吹得树叶飘飘洒洒,吹得草屋七零八落。大风过后,乌云密布,一场暴雨倾盆而泻。一位老人从茅屋中蹒跚走出,看着被风卷走的茅草,看着被雨淋湿的小屋,不禁悲从中来,时局动荡,风雨成灾,孤苦无依,面对这一切,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在音乐声中深情朗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新课导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学常识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1.走近作者文学常识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文学常识3、诗歌体裁
这首诗歌的体裁称为歌行体。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这种古诗,朗朗上口,体现“歌”的特点;用长短句,有“行”的动感。吟读感知音韵美1、读准字音挂罥()俄顷()丧乱()大厦()塘坳()布衾()大庇()突兀()juànqǐngsāngshààoqīnbìwù吟读感知音韵美2、朗读吟读感知音韵美3、读准停顿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吟读感知音韵美4、读出语气第一节:深沉,悲痛第二节:无赖,悲伤第三节:难过、凄凉第四节:希望,决心5、读出情感译读感知诗意美1、结合文中注释,小组合作讨论,理解诗意,教师指导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juàn挂沉到池塘水中秋深高译读感知诗意美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江水,散落在江的对岸。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译读感知诗意美明确:(1)秋风破屋(2)群童抱茅(3)彻夜难眠(4)祈求广厦2、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焦灼苦痛愤懑无奈忧思不绝忧国忧民赏读品诗语言美我认为“怒号”一词用得好。因为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说明风之大,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我认为“卷”字用得好,因为这个“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我认为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用得好,这些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1、你觉得这段哪些词语写得美?为什么?请你用“我认为词用得好,因为。”句式说话。赏读品诗语言美讨论明确:一个穿着单薄、破旧衣衫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焦灼和怨愤使他不住的颤栗着。他托着瘦弱的身体,到处去捡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2、你能想象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诗人站在茅屋面前的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渣土清运服务合同协议
- 废旧摩托销售合同协议
- 店铺转合同协议
- 废铝买卖中介合同协议
- it维护合同协议
- 建筑工种劳务合同协议
- 高价回收钢筋废料合同协议
- 3p工程合同协议
- 4人股东合同协议范本
- 建筑工程环保合同协议
- 2024年医院重点岗位人员定期轮岗制度
- TCI 324-2024 冠心病患者防治精准护理技术规范
- 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课件 51-第2章-2.5.2-铺面基层施工
- 桥门式起重机拆卸、搬迁、安装施工方案
-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Reading for Writing 词汇与写作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规程1
- 《大数据导论(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 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预赛一试试题(解析版)
- 2025届新高考化学热点精准复习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的方法与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