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集团有限公司7二区高大支模结构施工方案_第1页
电缆集团有限公司7二区高大支模结构施工方案_第2页
电缆集团有限公司7二区高大支模结构施工方案_第3页
电缆集团有限公司7二区高大支模结构施工方案_第4页
电缆集团有限公司7二区高大支模结构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7#中压电缆车间二区高大支模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施工单位:2014年7月24日高大支模施工方案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总体施工方案模板、支撑的设计及验算1、模板体系概况2、模板的支设3、柱、梁、顶木模板与支撑计算构造措施高大支模支撑系统的设计及搭设方法1、回填土及满堂底部处理2、柱模板设计及安装3、梁、楼板模板设计及安装高大支模混凝土施工要点施工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应急救援预案1、概况2、机构设置3、报警救援及其他联络电话4、人员分工与职责5、应急救援工作程序6、应急救援方法十、附图1、钢管支撑平面布置图2、钢管支撑立面、剖面布置图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7#中压电缆车间二区高大支模结构施工方案工程概况及特点本项目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7#中压电缆车间二区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16468m2,八层框架结构,一层层高为6。5M,二层~四层层高为4。5M,五层为6.5M,六层~八层为4.5M,建筑高度为40M,室内±0。000相当于青岛高程3。35M。高大支模部位为:新建车间的2—L~2-P轴和2-1~2-4轴,建筑面积约为582㎡,开间尺寸为24.24M,进身尺寸为24M,高度为15。6M(-0。15M~15.45M),框架柱断面为800×800、800×1300,框架梁断面主要为:300×700、350×800、600×1600,其中600×1600的梁为后张法预应力大梁,各层三支,标高分别位于15。45M、19.95M、26.45M、30.95M的结构层,现浇板厚度为130,砼采用商品砼,标号均为:C45.以上结构具有截面大、楼层高、跨度大、荷载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为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正常进行,同时解决高大模板支设的难题,特编制本方案。本方案主要是对本工程高大支模系统进行设计及验算,详见附后计算书。编制依据1.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7#中压电缆车间2区新建项目施工图纸;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2011版);7。江苏省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总体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特点,为保证施工的安全,确保工期及成本节约,通过分析对比,决定采用满堂钢管架(φ48MM×3MM)和木模板的支撑体系.模板选用长度×宽度为1220mm×2440mm,厚度为16mm的多层夹板,方木截面尺寸为40mm×90mm由于高支模的梁截面尺寸比较大,最大梁为600mm×1600mm,而且上层施工时,下层钢管支撑不能拆除,因此钢管支撑架设时,该部位回填土的处理及底部加固相当重要,具体施工程序及相关安排如下:1、分层夯填基础及地面回填土(密实度≥95%)2、满浇200厚C20砼垫层3、架设落地满堂钢管架,同时分层焊接、绑扎柱钢筋4、分层支设柱模板5、检查、验收柱模板及支撑体系并加固整改到位6、分层浇筑柱砼7、安装顶板结构模板8、检查、验收顶板结构模板及支撑体系并加固整改到位9、绑扎顶板结构层钢筋10、再次检查、验收模板支撑体系确认无问题后,会同监理和建设方对钢筋、模板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签发砼浇筑令11、召开混凝土施工前的班前会议,对施工顺序、重点施工部位和难度较大部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12、浇筑混凝土13、待结构层砼强度达到75%时,架设上部满堂钢管架。由于下层130厚的C45钢筋砼现浇板已浇好,只要下层现浇结构的模板和支撑不拆除,钢管底部不需要加固处理,只要在钢管支撑下垫一层100×100×6MM厚的钢板,即可确保其钢管支撑的安全。14、浇筑第五层楼面时,下面四层支撑不拆除,施工六层楼面时,在砼浇筑前7天张拉四层大梁,大梁张拉结束后再浇筑六层楼面.施工屋面前张拉五层梁,张拉结束一周后施工屋面砼。待上部结构全部完成后,再拆除下层高支模结构层模板和支撑。四、模板、支撑的设计及验算1、模板体系概况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决定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模板体系。2、模板的支设⑴、施工之前由项目工程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明确主要轴线位置及与其它构件位置的关系,向施工人员讲解图纸设计意图,解决图纸中的疑难问题,使各区段分管施工员对施工工艺、施工重点有全面的了解,并清楚质量要求及工期控制目标,之后施工员向操作人员交底。⑵、钢筋工程检查合格隐蔽以后,经项目经理部通知,班组施工人员方可进行模板支设,支设前应按图纸详细复核预埋铁件、穿管、预留洞口的位置、数量是否正确,每个施工段内支模顺序是:柱→梁→楼板→柱梁接头加固。⑶、方柱模板采用十一夹板面板,厚度16MM,加固肋木(竖向)采用40×90MM木方@150~200MM及φ48×3MM的双钢管(水平方向),配合对拉紧固螺栓.⑷、结构层楼板模板采用十一夹板面板,厚度16MM,楞方采用40×90MM木方@100MM,利用满堂内架配合木方及钢管加固.⑸、结构层梁模板采用十一夹板面板,厚度16MM,楞方采用40×90MM木方及φ48×3MM的钢管,配合对拉紧固螺栓.⑹、当梁高超过800MM时另加对拉穿梁螺栓,螺栓通过山形卡、螺帽与加固肋等连接,螺栓横向间距为500MM,竖向排距视梁的具体高度确定,梁高600-800MM加一道,800-1000MM加两道,,1000-1300MM加三道。⑺、柱、梁头交接部位利用十一夹板按具体结构尺寸现场加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加固必须坚固可靠,接缝严密保证质量。为解决梁、柱及楼板处上下柱体经常出现的错位问题,在上层模板支设时应向下延伸200MM深,在模板外侧加补木楞。3、柱、梁、顶木模板及支撑计算柱模板支撑计算书一、柱模板基本参数柱模板的截面宽度B=800mm,B方向对拉螺栓1道,柱模板的截面高度H=1300mm,H方向对拉螺栓1道,柱模板的计算高度L=6600mm,柱箍间距计算跨度d=500mm。柱箍采用双钢管48mm×3mm。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40mm,高度90mm.B方向竖楞5根,H方向竖楞7根.面板厚度16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1.000h;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30.000℃;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6。600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6。600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18。71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0.9×18。720=16.848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0.9×3。000=2。700kN/m2。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面板计算简图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50m。荷载计算值q=1。2×16。848×0.500+1.40×2.700×0。500=11.999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0.00×1.60×1。60/6=21。33cm3;I=50.00×1。60×1.60×1.60/12=17.07cm4;(1)抗弯强度计算f=M/W〈[f]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M=0。100ql2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M=0.100×(1.20×8.424+1.40×1.350)×0.208×0。208=0.052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52×1000×1000/21333=2.441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T=3Q/2bh〈[T]其中最大剪力Q=0。600×(1.20×8。424+1。4×1。350)×0。208=1.500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500。0/(2×500。000×16。000)=0。28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0.677ql4/100EI〈[v]=l/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8.424×2084/(100×6000×170667)=0.105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8.3/250,满足要求!四、竖楞木方的计算竖楞木方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竖楞木方计算简图竖楞木方的计算宽度取BH两方向最大间距0.208m。荷载计算值q=1.2×16。848×0.208+1.40×2.700×0。208=5。000kN/m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2.500/0。500=5.000kN/m最大弯矩M=0。1ql2=0.1×5。000×0.50×0.50=0.125kN.m最大剪力Q=0.6×0.500×5.000=1.500kN最大支座力N=1。1×0。500×5.000=2.750kN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00×10.00×10.00/6=83.33cm3;I=5.00×10。00×10.00×10。00/12=416.67cm4;(1)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0。125×106/83333。3=1.50N/mm2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500/(2×50×100)=0.450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0。677×3.510×500.04/(100×9000。00×4166666.8)=0.040mm最大挠度小于500。0/250,满足要求!五、B方向柱箍的计算竖楞木方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P:P=(1。2×16。85+1.40×2.70)×0.188×0.500=2。25kN柱箍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0。304kN.m最大变形vmax=0。050mm最大支座力Qmax=6。963kN抗弯计算强度f=0.304×106/10160.0=29.92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3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六、B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计算公式:N〈[N]=fA其中N——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A-—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f—-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对拉螺栓的直径(mm):12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10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A=76.000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N]=12。920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N=6。963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七、H方向柱箍的计算竖楞木方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P:P=(1.2×16。85+1。40×2.70)×0.208×0.500=2.50kN柱箍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0.779kN.m最大变形vmax=0.282mm最大支座力Qmax=10。988kN抗弯计算强度f=0.779×106/10160.0=76。67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78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八、H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计算公式:N〈[N]=fA其中N-—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A-—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f-—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对拉螺栓的直径(mm):12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10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A=76。000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N]=12.920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N=10。988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梁侧模板计算书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600mm,高度1600mm,两侧楼板厚度13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内龙骨间距200mm,内龙骨采用40×90mm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mm.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500+5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600mm,直径14mm。面板厚度16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模板组装示意图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1.000h;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600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12。02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0.9×12.020=10.818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0。9×4.000=3.600kN/m2。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30m.荷载计算值q=1.2×10。818×0.300+1。40×3。600×0.300=5.406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30。00×1.60×1.60/6=12.80cm3;I=30.00×1。60×1。60×1.60/12=10。24cm4;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变形计算受力图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649kNN2=1.784kNN3=1.784kNN4=0.649kN最大弯矩M=0。048kN。m最大变形V=0.290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48×1000×1000/12800=3.75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973.0/(2×300.000×16。000)=0.304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290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2×0。30×10.82+1.4×0.30×3。60=5。406kN/m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30×10.82=3.245kN/m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内龙骨计算简图内龙骨弯矩图(kN。m)内龙骨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内龙骨变形计算受力图内龙骨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675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4。212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0.631mm内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00×10.00×10.00/6=83.33cm3;I=5.00×10.00×10。00×10.00/12=416.67cm4;(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0。675×106/83333.3=8.10N/mm2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内龙骨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2703/(2×50×100)=0.81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内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内龙骨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0.631mm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250,满足要求!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0.442kN.m最大变形vmax=0。126mm最大支座力Qmax=9.056kN抗弯计算强度f=0。442×106/10160.0=43。50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六、对拉螺栓的计算计算公式:N<[N]=fA其中N——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A—-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f——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对拉螺栓的直径(mm):14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12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A=105.000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N]=17.850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N=9.056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5.3m,梁截面B×D=600mm×16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0.425m,立杆的步距h=1.70m,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面板厚度16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木方40×9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2。梁两侧立杆间距1.20m(450+300+450)。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4根计算。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153001530016001600600450300450图1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25.500×1.600×0。100=4.08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500×0.100×(2×1.600+0。600)/0。600=0.317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2.500+2.000)×0.600×0。100=0。270kN均布荷载q=1。20×4.080+1。20×0.317=5.276kN/m集中荷载P=1。40×0.270=0.378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10.00×1.80×1.80/6=5.40cm3;I=10。00×1.80×1.80×1。80/12=4.86cm4;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变形计算受力图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208kNN2=0.599kNN3=0。507kNN4=0.916kNN5=0.507kNN6=0.599kNN7=0。208kN最大弯矩M=0.005kN.m最大变形V=0。010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05×1000×1000/5400=0.926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319。0/(2×100.000×18.000)=0.266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010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250,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一)梁底木方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0.916/0.100=9.157kN/m最大弯矩M=0.1ql2=0。1×9.16×0。10×0.10=0.009kN.m最大剪力Q=0.6×0.100×9。157=0。549kN最大支座力N=1.1×0.100×9.157=1。007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4。00×9.00×9.00/6=54.00cm3;I=4。00×9.00×9。00×9。00/12=243。00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0。009×106/54000.0=0.17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549/(2×40×90)=0.229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4.989kN/m最大变形v=0.677×4.989×100。04/(100×9500.00×2430000.0)=0。000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250,满足要求!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一)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0.048kN。m最大变形vmax=0。026mm最大支座力Qmax=1。665kN抗弯计算强度f=0.048×106/4491.0=10.69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0.250kN.m最大变形vmax=0.093mm最大支座力Qmax=7。284kN抗弯计算强度f=0.250×106/4491.0=55.61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7。28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7。28kN(已经包括组合系数)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0.100×15。300=1.827kNN=7.284+1。827=9。111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60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l0—-计算长度(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l0=k1uh(1)l0=(h+2a)(2)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3;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00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m;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63×1.700×1.60=3。163m=3163/16.0=198.330=0.184=9111/(0.184×424)=116.881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600+2×0.300=2.200m=2200/16.0=137.931=0。363=9111/(0。363×424)=59。28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l0=k1k2(h+2a)(3)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32;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63×1.032×(1。600+2×0。300)=2.640m=2640/16.0=165.547=0.260=9111/(0。260×424)=82.80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表1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1————-—-——-———————————-————————-————-———步距h(m)h≤0。90。9<h≤1。21。2<h≤1.51。5〈h≤2.1k11。2431。1851。1671.163——-—————————-——-——-—-————-——————--———--表2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2———-—-——-———————--—-——-——-———--—-—-——-——-——-—H(m)46810121416182025303540h+2a或u1h(m)1.351.01.0141.0261。0391.0421.0541。0611。0811.0921.1131。1371.1551.1731.441.01.0121.0221。0311.0391。0471.0561.0641.0721.0921.1111.1291.1491。531.01。0071.0151。0241.0311.0391.0471.0551。0621.0791。0971。1141.1321。621.01.0071.0141。0211.0291。0361.0431.0511。0561.0741.0901.1061.1231。801.01。0071。0141.0201。0261.0331.0401.0461。0521.0671.0811.0961.1111.921。01.0071。0121.0181.0241.0301。0351。0421.0481。0621。0761.0901.1042.041。01.0071。0121。0181.0221.0291。0351。0391.0441.0601。0731.0871.1012.251.01。0071.0101.0161.0201.0271。0321。0371。0421.0571.0701.0811.0942.701.01.0071.0101.0161.0201.0271.0321.0371.0421.0531.0661.0781.091——————————————————-——————--——-——--——-—--—-———————以上表参照:《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5。3m,立杆的纵距b=0.85m,立杆的横距l=0.85m,立杆的步距h=1。70m。面板厚度16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木方40×90mm,间距15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q1=25.100×0.130×0。850+0.300×0.850=3。029kN/m活荷载标准值q2=(2。000+2。500)×0.850=3.825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85.00×1.60×1.60/6=36。27cm3;I=85.00×1.60×1.60×1.60/12=29.01cm4;(1)抗弯强度计算f=M/W<[f]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M=0.100ql2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M=0.100×(1.20×3。029+1.40×3.825)×0。150×0.150=0.020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20×1000×1000/36267=0.558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T=3Q/2bh〈[T]其中最大剪力Q=0.600×(1。20×3.029+1。4×3.825)×0。150=0.809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809.0/(2×850.000×16.000)=0。089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0.677ql4/100EI〈[v]=l/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3。029×1504/(100×6000×290133)=0。006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250,满足要求!二、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25。100×0。130×0.150=0.489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0.300×0.150=0.045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2.500+2.000)×0。150=0。675kN/m静荷载q1=1。20×0.489+1.20×0.045=0。641kN/m活荷载q2=1.40×0.675=0.945kN/m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0.945+0.641)×0。850=1.348kN2.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1.348/0.850=1.586kN/m最大弯矩M=0.1ql2=0.1×1.59×0。85×0。85=0。115kN.m最大剪力Q=0.6×0。850×1。586=0.809kN最大支座力N=1。1×0。850×1.586=1。483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4.00×9.00×9。00/6=54.00cm3;I=4。00×9。00×9.00×9.00/12=243.00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0.115×106/54000.0=2。12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809/(2×40×90)=0.337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0。534kN/m最大变形v=0.677×0.534×850。04/(100×9000.00×2430000.0)=0.086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850.0/250,满足要求!三、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P=1.483kN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q=0.096kN/m。托梁计算简图托梁弯矩图(kN。m)托梁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托梁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723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9.309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0.161mm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10。00×10.00×10.00/6=166.67cm3;I=10.00×10.00×10。00×10.00/12=833。33cm4;(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0.723×106/166666。7=4。34N/mm2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顶托梁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4818/(2×100×100)=0。723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顶托梁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0.161mm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850.0/250,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0.100×15.300=1.523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2)模板的自重(kN):NG2=0。300×0.850×0.850=0。217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25.100×0.130×0.850×0.850=2.358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4。097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500+2.000)×0.850×0。850=3.251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1.20NG+1。40NQ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9.47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60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l0—-计算长度(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l0=k1uh(1)l0=(h+2a)(2)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3;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00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m;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63×1.700×1.60=3.163m=3163/16.0=198。330=0。184=9468/(0。184×424)=121.461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600+2×0。300=2。200m=2200/16.0=137.931=0.363=9468/(0.363×424)=61。605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l0=k1k2(h+2a)(3)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32;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63×1.032×(1.600+2×0。300)=2.640m=2640/16。0=165.547=0.260=9468/(0。260×424)=86.05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五、构造措施1、每根立杆底部均应设置100×100×6MM的铁板底座.2、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上皮不大于200mm处3、立杆的接长采用对接扣件,两根相邻的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在高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4、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5、满堂模板支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在中间的一道水平拉结杆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6、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邻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的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7、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8、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9、满堂钢管支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10、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劳。11、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12、满堂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围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5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为5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º~60º.13、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六、高大支模支撑系统的设计及搭设方法1、回填土及满堂架底部处理⑴、回填土:按规范要求分层30~50CM回填土方,并用16T压路机进行碾压。⑵、砼硬化场地:150厚碎石垫层并压实,上浇C20砼200厚。⑶、满堂架底部处理:每根立杆下垫6厚100×100的铁板,再竖立杆。2、柱模板设计与安装⑴材料:梁、板、柱模板均采用十一夹板,厚度为16mm。竖楞采用40*90方木,水平加固杆件采用Φ48壁厚3mm的钢管.加固螺杆采用Φ12mm对拉螺杆,水平间距500mm,竖向间距400mm。第1排螺杆距地面不超过250mm。⑵施工流程:柱定位放线→加焊模板定位钢筋→拼装模板→支设模板→调整定位→加固模板(上螺杆、水平钢管)→加设斜向顶拉撑(调整垂直度)→加设水平系杆,确保其整体稳定性。柱用16mm厚十一夹板做模板,40*90mm木方做竖楞,间距300mm,外用2Φ48钢管做水平横楞,控制柱断面和固定围楞,水平钢管(柱箍)间距为500mm,第一道钢管距地面250mm,用Φ20塑料管内穿Φ12对拉螺栓,山形卡子固定。3、梁、楼板模板⑴、在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无误后,搭设、调平梁、板支架,在横楞上铺放底模并固定。对于跨度超过4米⑵、施工流程如下:复核梁底板底标高、调整梁底模位置→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底模→按规范要求起拱→绑扎梁钢筋→安装两侧梁模→安装对拉螺杆→复核、调整梁截面尺寸→铺设板模。⑶、注意事项。①、梁侧模竖楞间距为100mm,螺杆水平间距、竖向间距均为500mm;②、梁柱交接的核心区模板复杂,要求拼缝严密、加固牢靠;③、底模起拱应在钢筋绑扎以前进行;④、大梁梁底均采用2排立杆,所有立杆沿梁长度方向的间距为425mm,立杆底部加垫铁板;⑤、检查梁截面模板尺寸、预拱度、预留孔洞等,确认无误后加固;⑥、在支撑的高度方向每1700mm高度设置一道水平系杆,底部距底托顶面200mm高度处设置一道水平扫地杆;⑦、在每一道大梁的两侧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确保钢管架的整体稳定性;⑧、模板的平整度、预拱度必须仔细核查到位;⑨、单块就位拼装时,每个跨度先从四周向中间铺设;⑩、模板接缝处下方必须有木方,木方搭接的位置必须相互错开1000mm以上。附:梁,板模板支设示意图模板支设质量检验允许偏差如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轴线位移柱、梁、墙52标高±53截面尺寸柱、梁、墙+4—54每层垂直度6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6表面平整度57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38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39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移2外露长度+10-010预留洞中心线位移10截面内部尺寸+10-0七、高大支模混凝土施工要点由于高大支模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钢筋密集,混凝土连续施工强度大、难度高,个别节点施工过程复杂,施工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并不产生离析现象,预防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等。施工主要控制措施如下:1、为避免混凝土内外产生的温差过大,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浇筑混凝土以前及时与混凝土供应商进行联系,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等材料的掺用情况;为防止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由于塞车出现砼供应不上的问题,要求砼搅拌站在砼运输路线上有多种选择,确保有2条可以选择的运输路线.2、对节点钢筋密集部位,拟根据现场实际要求来调整混凝土粗骨料的直径,确保该节点混凝土质量。3、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18,同时,为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最大温升,减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在混凝土中掺用优质粉煤灰和适量减水剂,使混凝土缓凝,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时间,使温升时间延长,给后续工作及混凝土养护带来便利。4、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混凝土输送泵等机具的维护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