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愁》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联系语文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要求的分析: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能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乡愁》教材分析1.余光中的《乡愁》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该单元是一组以爱国与思乡为主题的中外经典诗歌。其主题是“土地情思”。这一单元的第一课便是《诗两首》。余光中的《乡愁》是其中的第二首,是写思乡愁绪的。在诗中,诗人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愁之浓,浓到思乡情结无法解开。2.余光中的这首《乡愁》抒写思乡愁绪,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着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的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也越来越浓,最终由个别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这首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通过学习,既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思想爱国的深厚感情,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乡愁》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中国心诗和外国诗的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较为充分地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情感美。但因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及其对诗歌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学生的欣赏易停留在表面,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情,感受诗的美。诗人对每一个形象的选择,都是为了服从所要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都蕴含着一定的含义。教学时,要向学生分析这些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用得好在哪里。这些形象(即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想象。教学时,作为教师的我,将对诗中精彩处和难点作必要的讲析,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家乡祖国的感情。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我觉得应该是在让学通过把握诗歌中四个中心物象领会其象征含义进而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乡愁》教学设计长山镇第一初中教学目标:1、理解本诗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3、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更为深沉的爱国情怀,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教学重点: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教学难点:对诗中四种意象的体会和把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八年级下学期去实践基地待了一周,那时候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想家)请大家说一说你想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你这种感受好表达吗?除了说“很想家”,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没什么,因为你这种情绪是无形的,所以不容易表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看他是怎样来表达这种不可捉摸的情绪的。二、作者简介1、课件出示内容: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河》、《石室之死》等。2、学生自己阅读,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里面对你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信息是什么?(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余光中先生长时间居住在台湾的经历)三、初读诗歌,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诗歌内容。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可以说优点,也可以说缺点。3、师问:“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过渡语):这首诗的四个小节我们能不能用一种语速、语气读下来?下面我们一小节一小节地来读一下,看一看。四、研读诗歌,体会情感。1、指导朗读第1小节,理解内容。=1\*GB2⑴教师投影出示第1小节。=2\*GB2⑵指名朗读,学生评议,指出读的不足的方面。=3\*GB2⑶出示两份背景资料,学生读一读。=1\*GB3①余光中先生为何对乡愁这样深刻,在他所写《思蜀》一文中,记述了青少年时那段难忘的生活,他说:“最难忘是那盏不时抖动的桐油灯,母亲在灯下纳着鞋底,我就在灯下捧着线装的《古文观止》,吟咏着《留侯论》《出师表》,尽管一灯如寐,母子默默相守之情与夜同深。”=2\*GB3②余光中小时候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学校里有一个取信栏,他每天去那里看两次。用眼扫视着那一长排信封的队伍,多次失败之后收到一封信了,比伙房打牙祭还快活。读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然后细察信封上的邮票,那上面盖着邮戳呢。小圆圈内有一个大城市,母亲就住在那里呢。看能看见,摸能摸着,就是没法回到那个小圆圈内去。浩浩长江万里,他在这头(上游),母亲在那头(下游)。=4\*GB2⑷师:1928年出生的余光中先生,十几岁的时候正赶上抗日战争时期。此时的他,小小年纪离开母亲外出求学,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可想而知。母子之间联系的方式就是信件。1981年他曾经在小诗《梅雨笺》里写到:“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地一敲/扁扁的心情(薄薄的家信)/就留下了烙印。”现在我们再来读第一小节。=5\*GB2⑸指名朗读。问:“这一次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6\*GB2⑹分析“小小”一词。如果用“小”来替换“小小”,效果怎么样?(体会作者以小写大的写法)2、指导朗读第2小节,理解内容。=1\*GB2⑴教师投影出示第2小节。=2\*GB2⑵指名朗读,学生评议。=3\*GB2⑶出示资料:1956年余光中先生结婚。两年后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留学进修,算是新婚别。身在异国,心在家里,捻弄着那一张窄窄的来程船票,乡愁顿起。=4\*GB2⑷看了这段资料,你觉得余光中先生当时远在大洋彼岸时心里的感受会怎样?=5\*GB2⑸师说:“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说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心中既有对他们以前幸福美好生活的回忆,也一定憧憬他们相逢的情景。心中有甜蜜也有悲伤。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情绪读一读这一小节。”=6\*GB2⑹指名再次朗读。3、指导朗读第3小节,理解内容。=1\*GB2⑴教师投影出示第3小节。=2\*GB2⑵指名朗读,学生评议。=3\*GB2⑶观看视频,汶川地震背景下的诗歌朗诵《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4\*GB2⑷师:“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至亲至爱的人永远地离开了自己。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实在是无法形容。”=5\*GB2⑸指名再次朗读,注意读出感情。=6\*GB2⑹师:他(她)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就读的好?3、指导朗读第4小节,理解内容。=1\*GB2⑴教师投影出示第4小节。=2\*GB2⑵指名朗读,根据情况提问。=3\*GB2⑶师问:这一小节的内容与前3小节是否一样?读的时候该注意什么?=4\*GB2⑷分析“浅浅”一词。台湾海峡真的是“浅浅”的吗?能否改为“深深”?“浅浅”一词表现出了什么?=5\*GB2⑸出示资料:=1\*GB3①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在纽约会见华侨时说,祖国要统一,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现在只剩下台湾问题:“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2\*GB3②我自己十三年来已经还乡多次,就地理而言,不应再患乡愁,但就文化而言,大陆之日新月异并不能完全解我对历史的孺慕,对童年的怅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灵魂故乡。——余光中=6\*GB2⑹有感情地朗读第4小节。4、师述: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2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这乡愁仅是余光中一个人的乡愁吗?为什么他仅用了20分钟就写出了《乡愁》?五、朗读全诗,赏析美点。=1\*GB2⑴出示整首诗,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GB2⑵师问:这首诗写的好不好?好在何处?=3\*GB2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酌情引导补充。=1\*GB3①在意象的选取和提炼上,有单纯而丰富之美。=2\*GB3②形式美: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的美,句式整齐而又和谐对称。长句与短句有参差之美;音乐美,相同的位置上相同句式,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构成美的旋律。六、课堂练习请仿照这首诗中的“……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母爱”或“友谊”等,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七、拓展阅读1、出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2、播放歌曲《乡愁四韵》。3、推荐阅读余光中的其他作品。《乡愁》评测练习请仿照这首诗中的“……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母爱”或“友谊”等,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乡愁》效果分析我觉得《乡愁》一节课上的算是比较成功,分析如下:1.一节课的效果要看学生的收获。这节课学生精力集中,能随着教学思路,随着朗读的深入,逐步实现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感悟到作者的思乡情之浓重,并且深受感染。2.这节课上补充的几个材料,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了作者的经历,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使学生对作者心生敬意。资料助读的效果很好。3.随着朗读的指导,学习的深入,学生朗读的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4.课堂上的小练习中,学生对“乡愁”、“母爱”、“友谊”等,仿照诗歌用“……是……”的句式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说明学生已经从文中学到了以有形写无形、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有的学生上课时发言还不够积极,课堂气氛应该再活跃一下。《乡愁》课后反思《乡愁》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思乡曲,我投入地用心去教,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地让学生去读,去自己感悟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也努力地把自己体验到的该诗中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当中,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一读,自由读,读出重音,停顿,注意语速、语调,感受诗歌。二读,听读,听别人读,体会朗读技巧的运用,以及如何用声音表现诗的感情,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本节课,我觉得资料助读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对作者经历的了解,对时代背景的了解都对他们把握诗歌的感情起到了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群众欢乐庆典活动承办协议
- 撤资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苗木供应协议范本下载
- 高级管理层核心保密义务协议范本
- 2024年工程制图教案: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 2024年度停车场承包经营协议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期中考试试卷
- 2024杭州房地产交易协议范本
- 学院食堂合同范本
- 2024年高端大理石采购协议模板
- 嵌入式系统中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 JT-T-325-2018营运客运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 加油站库存管理制度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100题(满分必刷)
-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词汇表.上册
- (2024年)互联网医院整体方案介绍课件
- 工程造价及竣工结算投标方案(技术标)
- JTG 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
- 医保执法三项制度
- 未来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