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ltf1)课件_第1页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ltf1)课件_第2页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ltf1)课件_第3页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ltf1)课件_第4页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ltf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说明:白色为战国七雄,红色为春秋时期第一节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养士之风盛行(田恒:“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终岁,布帛取二制焉,余以衣士”。)二、百家争鸣学派:“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诸子百家通常指“九流十家”,包括儒、墨、法、道、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家。之外还有兵、医等。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是儒、墨、道、法诸家。儒、墨并称“显学”。意义:影响社会变革;繁荣文化;丰富教育思想,促进私学发展。三、私学发展儒家私学:创始人是孔子,后“儒分为八”,最有影响的是孟轲为代表的“孟氏之儒”(思孟学派:子思之儒、孟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和荀况为代表的“孙氏之儒”。思孟学派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教育理论方面的造诣最高。墨家私学:墨家是代表手工业小生产者的一个学派,创始人为墨翟。之后,“墨离为三”。墨家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政治理想出发,注重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墨家首领称为“钜子”,其私学既是教学团体,也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道家私学:老聃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主要分为老庄派和黄老派。庄周为代表的道家是道家的正宗,与儒墨相抗衡。主张出世。有《庄子》一书。黄老派是在稷下发明黄老之术而成名,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主张入世,对世事采取积极干预的态度。法家私学法家早期:以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代表,源于儒家。子夏到魏国的西河讲学,产生了“西河学派”,李悝、吴起都是子夏的弟子。法家成熟期:以商鞅(李悝的弟子)为代表,他以重“耕战”和“燔诗书而明法令”指导秦国变法。法家后期:以韩非和李斯为代表。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李斯将法家的思想付诸实践。第二节齐国的稷下学宫一、稷下学宫始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设学宫于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门(城西南门)而得名。稷下学宫历经齐桓公、威王、宣王、齐湣王、襄王、齐王建六代,历时约150年。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养士之风走向制度化的产物,也是各学派展开思想论战的园地。二、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一)稷下学宫的性质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机构作用的高等学府。(二)稷下学宫的特点1.学术自由:“不治而议论”学术自由、兼收并蓄。2.待遇优厚:76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一)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二)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三)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第三节墨子和墨家的教育思想墨子先是“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以为“其礼烦忧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墨翟作为首任“钜子”,一生“上说下教”,宣传“兼爱”主张,建立了有政纲、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的墨家学派。“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其弟子180人,“皆可使赴汤蹈火,死不旋足”。《墨子》为其弟子和后学所作,近代才得以研究。一、教育的作用(一)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提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思想,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实现“兼爱”社会的理想。推行教育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手段。“天下匹夫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者功亦多”,如反对善于耕种者“独耕”。(理想的社会应该人人受教育)(二)教育的对人的作用“素丝说”:墨翟批判儒家“教人学而执有命”的矛盾的人性观。他以素丝和染丝为比喻,说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士亦有染”。他从人性平等的立场论述教育的作用。二、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兼士”或“贤士”。“兼士”标准: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即知识技能、思维辩论、道德的要求。与“兼士”相反的是“别士”:别士自私自利,而兼士无私地兼爱所有的人。儒家主张爱有差等,对父母妻子之爱怎么可能与爱一般人一样呢?而墨家认为,爱有差别,实际上还是自私。三、论教育内容(一)政治和道德教育“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务”:“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措施(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兼爱、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非命、非乐、天志、明鬼。(二)科学和技术教育这方面包括了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其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如关于圆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圆,一中同长也。”这和我们现代的科学定义是很相近的了。又如力的概念为“力,形之所奋也。”(三)文史教育墨翟“通六艺之论”并读过“百国春秋”,最后“背周道而用夏政”,并没有完全抛弃儒家的“六艺”,只是不重视。他批评儒家六艺教育具有腐朽、寄生的特点,如他主张“非乐”,反对乐教,认为乐教不仅糜费人力财力,还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懈怠职业。评论:他的主张有批判儒家六艺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际的针对性,却表现出某种片面和狭隘性。(四)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这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目的在于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形成雄辩的本领,“上说下教”,推行“兼爱”的政治主张。“三表法”:即衡量人的认识和言谈正确与否的三条标准。“有本之者”,即“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有原之者”,即“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有用之者”,即“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人民百姓之利”。三表法虽然具有尊重实践和民众的意愿,表现出进步性,但仍具有经验主义的特点。思维和辩论的法则(形式逻辑):掌握根据“故”进行类推的方法,提出要“察类明故”。事物的类,是由事物的故(内在根据)决定的。四、论教育方法(一)主动墨翟不满儒家“拱己以待”的消极被动的施教方法。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学记》中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公孟子说“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墨家主张“虽不扣必鸣”的“强说人”(主动施教)精神,甚至还要“行说人”(不来请教也要上门去教)。“借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而独战者,其功孰多?”“不强说人,人莫知之也”,“行说人者,其劝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兼士就要“有道者勉以教人”,“上说下教”主动宣传自己的主张。

(二)创造孔子自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墨子批评儒家的“述而不作”,主张“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看到“作”是“述”的基础。可见,墨子更加重创造。(三)实践儒家强调行的动机,但墨子则主张“合其志(动机)功(效果)而观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家强调实践,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因为:“言必信,行必果”;“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志不强者智不达”。(四)量力墨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量力的原则。其一,就学生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墨子学生在正业之外还请求学射,墨子说:“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其二,就学生的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减)”。第四节孟轲的教育思想一、孟子的生平孟子,名轲,战国中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其母仉(zhang)氏教子有方。历史上流传着“孟母三迁”和“断杼教子”的故事。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为思孟学派。作为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亚圣”。孟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二、论教育的作用(一)论教育的政治作用在政治上,孟子主张“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第一,“制民之产”。因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第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第三,仁政的根本在“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二)论教育对人的作用1.性善论—论教育对人的作用的理论基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人性论的解释,见p67-682.教育对人的作用(1)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放心”,指的就是人在后天所丧失了的善端。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发挥,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就是圣人,他曾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三、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培养“大丈夫”(1)孟子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所谓“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称为“五伦”。(2)人才培养目标—“大丈夫”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丈夫”。“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四、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持志养气首先,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次,立志还要养气(“气”指情绪、情感类的精神状态)。“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扰乱)其气”。“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持志”才能统帅着“气”,“养气”有利于“持志”。(二)动心忍性孟子非常强调意志锻炼的重要性,尤其是主张在逆境中得到磨砺。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违背)乱其所为(行,将。拂,违背。乱,使其乱。总是受到各种干扰而不能如愿),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三)存心养性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在的善性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所以孟子主张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感官为“小体”,缺乏理性,会影响理性思维(大体)。(四)反求诸己孟子继承了孔子“君子求诸己”的修养方法,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同时,面对超过自己的人,不能怨恨,也同样应当反躬自问,“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五、论教学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对内在善性的发掘。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为强调“思”的作用,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一)深造自得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谈到《诗》时,他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是为得之。”(二)盈科而进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还以“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三)教亦多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私下敬慕效仿而未直接拜师得到传授。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四)专心有恒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他举例:“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系着生丝绳的箭)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他说:“山径之蹊(意:人行处)间,介然(意:经常不断)用之而成路;为间(意:短时)不用,则茅塞之矣”。“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第五节荀况的教育思想一、荀况的生活时代和生平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他在稷下学宫长期执教,“最为老师”。齐襄王时,三次任学宫“祭酒”。荀子对当时诸子各家的观点都予以批评,包括儒家的观点,同时他又批判地吸取了各家学说,特别是法家思想,因此被誉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孟子讲王道,法家讲霸道,荀子持王与霸的统一。二、“性恶论”与教育对个人的作用他认为人本性是恶的,之所以有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的意思,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荀子从性恶论出发认为如要改恶从善,就必须通过教育,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首先,他提出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可学而能,可事而成”。其次,他提出“性伪之合”“性者,本性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性伪合而天下治。”第三、他提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1.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教育的重要意义“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3.重视人的主观努力,用荀子的话说就是“积”“习俗移志,安久移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对教育的作用是作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估价的。“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其惟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君子,孰禁我哉!”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而且还可以使自己获得知识和智慧。三、论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圣人“学恶乎(从哪里)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儒者的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才。人才标准:德才兼备、言行并重选才标准:言行俱佳,国宝;拙于言而擅长行,国器;长于言而拙于行,国用;口善言,身行恶,国妖。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四、论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特别强调学习《诗》、《书》、《礼》、《乐》、《春秋》和《易》等儒家经籍,而尤重礼乐。他认为礼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所以说:“学至乎《礼》而止矣。”“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礼乐并施就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乐。”五、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荀子提出了完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阶段的思想:闻、见、知、行。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一)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闻、见: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知: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荀子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行,蠕(稍微)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二)注重“积”“渐”荀子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其关键在于人本身的主观努力(“积”),也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渐”)。“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注错,“犹措置也”)习俗之所积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三)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荀子特别重视良好的思想方法和学习心态。所谓“蔽”,就是片面性,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只被事物的一个方面所支配,从而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有解除其蔽,以救其偏,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因此,荀子提出了“解蔽”之法,这便是“兼陈中衡(兼,全面。陈,陈列。中,符合。衡,本义为秤,引申为标准。)”,也就是说,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来,摆列在一起,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四)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虚”就是虚心,即“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不要先入为主。“壹”就是专心,即“不以夫一害此一”,就是不一心二用。“静”,即“不以梦剧乱知”,就是不能用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或者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思维活动。虚壹而静: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专心有恒:“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六、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甚至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因为“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是治国之本,而教师正是传授“礼”和实行“礼”的关键。“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而法度坏”。“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不在其中)。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做到“师云而云”。“言不称师谓之畔;教不称师谓之信。信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第六节道家的教育思想一、老庄及道家学派老聃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主要分为老庄派和黄老派。庄周为代表的道家是道家的正宗,与儒墨相抗衡。主张出世。有《庄子》一书。黄老派是在稷下发明黄老之术而成名,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主张入世,对世事采取积极干预的态度。二、论教育的目的老子认为“道恒无为,而无不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它永远不变地存在着,不停地在天地万物中间运行着,即“自然无为”。道家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是遵循自然无为原则“为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教育的作用:自然之教自然人性论观点:人性即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教育的作用:“为道”,即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之教”,使人“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老子批判儒家教育的“人为”:“大道废,有仁义。智能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主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甚至主张“绝学无忧”的“愚民政策”(“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其无知无欲也”)。作为个人“为道”就必须具有“知常”。(“知不知,尚

(上)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评价积极意义:看到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罪恶,警示人们社会进步带来的道德堕落与危险;看到了社会对人性的束缚、压制、摧残甚至戕害,警示人们教育会成为“反教育”。消极意义:对人类文明采取虚无主义态度,抛弃文明;主张采取“愚民政策”,给后来的统治者以阻止民主的启示。四、论理想人格真人(精神绝对自由的人):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人的特征:无为贵柔、知足、不争、不敢为天下先。无为贵柔:“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知足:“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不自见(忘我)故明;不自是(不自以为是)故彰;不自伐(不自我炫耀)故有功;不自矜(不自高自大)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敢为天下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各国争雄),死矣。”“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百谷王。”五、论学习与求知1.“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老子说:“涤除玄(极)览,能无疵乎?”强调人的认识以清静无为为前提,排除一切杂染(成见和私见)。庄子:“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人不能陷溺于博学,强调理性在学习和认识中的重要性。3.“闻之始疑”(怀疑精神)庄子:“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五、“行不言之教”的教育原则老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反对“言教”,主张通过榜样的影响,潜移默化。“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故善人者,不善人(恶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借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精妙)。”第七节法家的教育思想一、绝对的“性恶论”政治上,主张“制民”,不重视教育。商鞅:“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人性论上,持“性恶论”。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避害的。他说:“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将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二、禁“二心私学”韩非:“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凡乱上反世者,常士有二心私学者也。”“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坚者被,锐者挫。”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非古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商鞅要求“更礼以教百姓”、“燔诗书而明法令”,以官吏“为天下师”,“学读法令”。韩非:“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第八节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一、《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据说是经孔子删定的对周朝典籍《仪礼》各篇的传解(即对经文的解释、说明和补充),故曰“礼记”。其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后期至西汉初期。经过长期流传和增删,《礼记》逐渐形成了两本册子,即汉宣帝时戴德传解的《礼记》,共85篇,称为《大戴礼记》;由其侄子戴圣传解的《礼记》,共49篇,称为《小戴礼记》。通常所讲的是《小戴礼记》。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结构图二、《中庸》(一)性与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即: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显著。故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时也是谨慎的。二、中庸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其意是“不偏不倚,既无过,也无不及”。在政治和道德实践中杜绝一切过激行为,以恰到好处为处事原则。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它要求君子处事时做到不偏不倚,做与自己身份和地位相称的事,这样就能“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三、“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发掘内心来体认外界;二是“自明诚,谓之教”或者“道问学”,通过外部求知,发扬内在本性。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要求学者治学应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即广泛地学习,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别,坚定地执行。实际上是指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五个基本环节:学、问、思、辨、行。《中庸》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置,休止)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学、问、思、辨、行被后世学者看作求知的基本途径,朱熹将其概括为“为学之序”,并把它列为其主持的白鹿洞书院的学规之一,对学者治学发挥了指导作用。《中庸》的基本精神与《大学》一致,“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中庸》共33章,6590个字,内容丰富,全书的主旨是“致中和”,即通过不偏不倚的“中”的方法处理万事万物,使人们达到和睦相处的理想境界;《中庸》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后与《大学》、《论语》、《孟子》构成“四书”,成为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

三、学记《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成篇于战国后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教育学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辟,内容相当丰富,析理深刻,是对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与总结。《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问题等。

一、论教育作用与目的《学记》继承儒家的德治思想,把教育视为实施教化和治理国家的有效手段。

《学记》作者用精美的语言阐述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安民中的作用,强调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把教育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这一观点成为后世学者看待教育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发虑先,求善良,足以稍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二、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学制、学年与考试《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按行政区划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它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其相应建立的学校就是塾、庠、序、学。这一提议对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很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教育体制。

关于学年和考试,《学记》把大学教育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是7年,大成阶段是2年。在学习过程中,小考要经常进行,大考要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表示这一阶段学业的完成。考查内容包括学业知识和品德修养,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学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这是我国古代年级制的萌芽。

2、学校管理《学记》非常重视大学入学教育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在开学这一天,天子率领文武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祭祀先圣先师。“大学始教,皮弁(bia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e),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e)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礼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也。”这是大学进行日常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程和行为指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其中天子视学制度成为我国封建教育制度的优良传统。

三、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育教学原则

《学记》总结了先秦以来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首先指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为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记》论述了“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