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适应大学从心开始第一章主讲人:XXX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适应大学生活导入大学,这个美好的字眼,曾激励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为梦想坚持,曾装点我们一个又一个的青春梦想,也承载着我们满满的憧憬和希望。现在,我们站在人生新的起点,即将开启一段崭新的旅程。在这里,我们的性格、知识将进一步完善;在这里,我们将学会怎样跟自己、他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在这里,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逐步成熟并定型;在这里,我们将为走向社会做进一步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适应大学生活呢?小妍是某高职院校的新生,在上大学之前除了学习,其他事情均由父母大包小揽。上了大学,突然失去了父母的精心照顾,什么都得靠自己,小妍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她不知道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使她疲于应付,而且在新的环境中她无法找到自己的优势,感到非常自卑。又加上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惯、语言,她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同学沟通,更害怕面对人际交往中的小冲突与小摩擦。在新的环境中,她感到孤独、痛苦和焦虑,心情特别不好时还会暴饮暴食,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她的体重急剧增加了7.5千克,但她却不知道该怎么样控制自己,为此她苦恼不已。第一节

适应大学生活案例:焦虑的新生第一节:适应大学生活第二节:关注心理健康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积极适应环境目录第一章

适应大学

从心开始生活环境宽松广阔社会活动丰富多彩第一节

适应大学生活一、大学生活的特点学习安排自主灵活(一)(二)(三)第一节

适应大学生活适应是心理学名词,通常包含个体感觉的适应和个体从主观上对客观环境的顺应及对社会环境的迁就。大学生对大学环境的适应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适应概念二、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表现及原因主动适应

能够积极自觉调整身心状态和角色行为,主动参与到新的环境中。他们求知欲和认识兴趣浓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融洽,具有超前学习的心理准备和长远学习的目的,有望成为大学生活和学习的佼佼者。被动适应

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依赖性较强,学习主要靠外部压力推动,在生活中比较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经常感到担心、害怕和紧张,遇到困难更容易产生恐惧、逃避、放弃心理。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表现第一节

适应大学生活二、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表现及原因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原因(一)(二)(一)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表现第一节

适应大学生活环境适应问题01学业适应问题02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03远离了往日熟悉的人际关系,新群体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既渴望亲近,又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自我调试问题04自我概念认识的偏差以及自我角色转变的不适应。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活的衣食条件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独立意识增强,但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觉得束手无策。(二)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原因第一节

适应大学生活1内部因素2外部因素第一节

适应大学生活1、内部因素(1)个体的人格因素(2)个体的心理因素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内部世界,自我明显分化,自我矛盾冲突加剧,正在朝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自我统一发展。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社会角色、奋斗目标等方面的转变,当他们无法面对时,便容易出现用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处理问题,从而出现自卑、自责、自弃的心理,形成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不同人格特质使个体对新环境、新人际关系、新学习方式有不同的理解和适应情况。第一节

适应大学生活2、外部因素个体的家庭因素,包括家长对了女的教育方法、父母本身的心理行为、父母的关系、家庭氛围等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影响。此外,部分家长在发展孩子的心理方面投入的精力不足。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训练方面投入不足,部分学生步入大学后心理发展滞后、意志脆弱,一旦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就会产生心灵的孤独感、寂寞感和不适应感,抗挫折能力严重缺乏。家庭因素学校因素01逐步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一是学会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二是学会管理自己的钱财。02在人际交往中遵守平等、宽容、真诚、求同原则。03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习研究的能力。0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进行知识储备、自我更新。第一节

适应大学生活三、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对策采取积极行动,明确动机——学会心理自助即挫折分析法05第一节:适应大学生活第二节:关注心理健康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积极适应环境目录第一章

适应大学

从心开始张晓是某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新生,在开学一个多月之后她找到辅导员,说:“老师,我现在特别难受,每天都过得很迷茫,提不起学习和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也感觉很压抑,特别后悔来到这个学校,要不是我已经复读了一年,我肯定还会回去复读。我觉得还是中学的时候好,老师、同学都特别亲,每天过得也很充实。我现在很想回家,这几天总是会在梦里梦到自己上中学时的情景。我这几天一直都在很认真地思考要不要再回去复读一次。”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案例导入一、什么是心理健康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定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卫生组织(2001)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更可视为一种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个体都能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可以应对正常生活的压力,可以有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对任何事物都能愉快地接受,而是在对待环境和问题冲突时,能够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心理健康常常表现为一种富有弹性、伸缩自如的相对状态。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十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价;③生活目标贴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当的情绪表达与控制;⑨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做恰当的满足;⑩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做有限度的人格发挥。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四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主观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上述心理健康的标准,针对的是广泛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有没有符合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心理健康标准呢?答案是肯定的。(三)心理健康水平的等级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1.健康状态2.不良状态3.心理失调4.心理病态表现为心情经常愉悦,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并能较好地完成适合同龄人发展水平的活动,具有调动情绪的能力。

亚健康状态,能够适应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感知到的愉悦感小于痛苦感,能通过自我调整使心理状态得到改善,但也有可能因为长时间得不到缓解而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情绪低落、有效动力不足的状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缺乏同龄人应有的愉快感受。经过自我调整能够使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不能及时治疗可能恶化为精神病。扩展阅读:什么是亚健康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

亚健康状态虽然不是明显的病态,但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浪费精力,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力,毁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亚健康状态包括24种症状,如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楚、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喉咙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黏、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如果人长期出现以上一项或者几项症状,就表明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与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有重要关系,比如摄取的食物维生素少、脂肪含量高,生活不规律,运动与休息安排不当,等等。另外,吸烟、酗酒及环境污染也是人产生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外因。(资料来源:时勘.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3.经受着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1.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2.经受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大学给了大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自信心、自尊心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渴望走向独立,希望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然而,他们很多独立的想法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而得不到实施。(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学生生理上的发育已基本完全,但正处于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远远未能达到成熟状态。大学时代是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他们希望能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他们害怕孤独,希望能够拥有无话不谈或者能够在心理和情感上共鸣的知己。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030201(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对学习能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接纳自我3.能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5.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7.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人际关系问题压力问题自我问题生涯与就业问题家庭问题慢性疾病情感问题精神障碍学业问题其他问题晓军最近总觉得很压抑,茶饭不思,精神萎靡,明明就快考英语四级了,拿着复习资料看不进去,非常痛苦。虽然考试在即,但在别人看起来,他并不着急,室友李强觉得他最近变懒了,变邋遢了。以前晓军是宿舍的学霸,别人在玩游戏,他在戴着耳机背单词;别人在打电话聊天,他在楼道里读英语。现在,整天睡到午饭时间才起来,起床后脸也不洗,床上乱得一团糟。李强觉得很纳闷:“这到底是怎么了?”最后,晓军被室友送到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他起初还不愿意去,认为自己扛一下就好了,可是扛了一个月也没好。咨询师怀疑晓军得了抑郁症,建议转介晓军去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晓军一听要去精神疾病医院,立刻摇头:“打死我也不去,等放假了我回家休息一下就好了。”其实晓军是被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给吓住了,一下子认为自己的问题很严重,同时又觉得很丢人。后来晓军确实被诊断为中度抑郁,医生建议服药治疗,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回到宿舍,晓军拿着医生开的药有点犹豫:“是吃还是不吃?我真的需要吃药吗?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三、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案例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思考晓军究竟怎么了?他为什么打死也不去精神病院?关于心理健康,你是不是也有和晓军一样的想法——丢人的事,扛一下就过去了,不需要心理帮助。你认为的晓军的心理健康吗,正常吗?(一)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一)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注: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以自知力为判断和鉴别的指标。完整的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是判断是否有精神障碍及严重程度、疗效的指征。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二)精神障碍1、什么是精神障碍?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人出现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

严重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6种。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2、关于精神障碍的错误观念精神障碍很可怕得了精神障碍会被人笑话是因为自己脆弱才会得精神障碍出现精神异常只要扛一扛,就会过去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都有副作用,能不吃尽量不吃只要症状好了以后,就可以不服药了3.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4)恐怖症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1、焦虑症

一种以持久性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呈急性发作或慢性持续状态。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控制不住,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其威胁与焦虑的程度很不相符。

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其具体症状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身体紧张植物性神经反应过强(1)(2)过分机警(3)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2、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指情绪显著而持久(抑郁发作须持续至少两周)的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种精神障碍。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迟缓(1)(2)(3)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3、强迫症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或行为所困扰,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1)强迫观念(2)强迫行为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4、恐怖症恐怖症又称恐惧症,是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没有必要恐惧,但仍不能防止恐惧感发作,恐惧感发作时往往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真正的恐惧症和普通的恐惧情绪是不一样的。恐惧症的症状表现分为以下几类:社交恐惧症、幽闭恐惧症、广场恐惧症、考试恐惧症等。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案例:暴饮暴食的小美有一天,佳琪和话剧社的小美吃饭,小美的饭量让佳琪感到吃惊。佳琪吃了一两米饭、两个菜,感觉吃得很饱了。小美要了二两米饭、3个菜,吃完后还不过瘾,又买了一堆甜点,再加一杯酸奶。佳琪暗暗想,这都够我吃一天的了。佳琪觉得奇怪,小美平时很爱美,还会为了保持身材而节食,今天怎么吃这么多东西呢?佳琪问小美:“小美,你怎么了?今儿怎么吃这么多东西?别吃了吧。”小美说:“我也不知道,有时候就是想吃,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吃完之后又很内疚,觉得自己不应该吃这么多。”佳琪说:“要不你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看看吧,听说那儿的老师很不错,人很好,或许可以帮到你。”小美说:“我不去,我觉得他们帮不了我,他们就和你聊聊天,浪费时间,再说了,去心理咨询又不是件光荣的事,我才不要去那个地方呢。最关键的是我没多大的事儿。”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思考小美究竟怎么了?她需不需要去做心理咨询?关于心理咨询,你是不是也有和小美一样的想法——丢人,浪费时间,就是简单的谈话,根本没有帮助?你认为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三)心理咨询概述“心理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1、什么是心理咨询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2、心理咨询的特点1助人自助2互动性3心理性小链接:心理健康中的“灰色区”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处在不同地带的人所需要的心理服务是不同的

纯白浅灰深灰纯黑心理表现健康人格、自信心高、适应力强各种由生活人际关系

压力而产生心理冲突

的人各种变态人格与人格异常与障碍的人精神障碍患者所需服务无须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心理治疗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3、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正常人群;有心理问题,但是并非精神异常的人群。(1)心理咨询适应的工作对象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3、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发展性问题思考:你认为生活中哪些是发展性问题?哪些是障碍性问题?障碍性问题(2)心理咨询可以解决的问题高职大学生碰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种:第二节

关注心理健康拓展阅读:心理咨询求助者须知开放和坦诚很重要。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要做到:开放和坦诚,愿意讲自己的问题,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觉得咨询对自己没有帮助,应该怎么办?一走了之?不,应该坦诚地向咨询师表达,商讨适合自己的方式。除了短程咨询,通常情况下心理咨询都需要一个持续过程,第一次咨询通常是了解情况和建立关系,不要在进行一次咨询之后觉得对自己没有帮助就停止,建议在见一个咨询师2~3次后再作决定。需要大家明确的是,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聊天,它是专业的“聊天”,专业的“聊天”就有专业的规矩。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工作,不同于简单的聊天,它必须有严格的地点设置,这是心理咨询设置中最根本的一点。心理咨询的场景是在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进行的。另外,咨询师的咨询时间安排也需要有严格的预约设置。咨询师一般不接受临时求助者,除非属于危机情况。第一节:适应大学生活第二节:关注心理健康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积极适应环境目录第一章

适应大学

从心开始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积极适应环境心理素质训练活动训练活动1: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训练活动2:大学生心理健康小测试训练活动3:亲历心理变化,从我“不得不”到“我选择”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积极适应环境思考与练习

1.你理想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要想拥有理想中的大学你需要做的十件事是什么?

2.你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判断?3.你所在的学校有心理咨询中心吗?如果有,你知道具体位置吗?你知道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时间吗?除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还有哪些机构可以帮助你解决心理问题?开

步!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第二章主讲人:XXX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普通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导言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案例心理解读如果你不把自己当回事,那别人更瞧不起你,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对自己的态度。“每个人应当从小就看重自己,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得肯定你自己。”珍惜独一无二的自己,珍惜这短暂的几十年光阴,然后再去不断充实自己,最后世界才会认同你的价值。正如人们常说:“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那么,你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你喜欢自己的外表吗?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满意吗?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意吗?周围的人是喜欢你还是讨厌你?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样的?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看似五花八门,根源往往是基本的问题,就是: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决定了如何看待别人,如何看待世界。第一节:正确认识自我第二节:积极悦纳自我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认识悦纳自我目录第二章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一、认识自我意识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一)自我意识

的概念(三)自我意识

的内容(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一)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三结构说”,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从人格的三个维度上研究自我的发展。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既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与意识相对应的是“潜意识”,弗洛伊德曾用冰山比喻。意识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尖峰,而潜意识则是潜藏于海底的冰体,蕴藏深厚,但不被看到,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潜意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人格三结构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一、什么是自我意识A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是指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B

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正因为如此,人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自己,也认识别人。良好的自我意识表现为个体对自我的正确评价,并保持认可与悦纳的态度。自我意识形成的最重要的表现,一方面是个人依靠积累的社会经验的支持来发展自我,另一方面是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特点与品质。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3.自我控制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绪成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二)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知与评价,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三)自我意识的内容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

三个自我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序列,而且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其中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这些要素不同的组合,形成了不同个体不同的自我意识。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的认识。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个体对自我的身体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形成自我体验的基础.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知识拓展: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准1自知之明2整合的自我意识3自我肯定自知之明整合的自我意识自我肯定4理想我与现实我统一理想我与现实我统一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积极进行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一致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知道自己的优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实现自我发展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二、自我意识的发展“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该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埃里克森“心理社会”阶段理论(1)婴儿期(0—1.5岁):信任对不信任儿童早期(约1.5—3岁):自主对自我怀疑

学龄初期(约3—6岁):主动对内疚学龄期(约6—12岁):勤奋对自卑

青春期(约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约18—25岁):亲密对孤独成年中期(约25—65岁):繁殖对停滞成年晚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与绝望(2)(3)(4)(5)(6)(7)(8)

埃里克森认为这八个阶段是按照序列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主要的发展任务,需要重点解决的冲突或危机。虽然每个阶段的危机不会完全消失,但如果个体想要成功应对后面发展阶段的冲突,那么就要在特定的阶段成功地解决这个主要危机。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任性自卑失控逆反虚荣自负从众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总体上来说,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但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各种发展偏差。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一)消极的自觉——自卑

自卑是指自我评价过低,否定自己,有己不如人的感觉,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多采取逃避方式。

长期被自卑笼罩的人,不仅心理活动失去平衡,还会出现生理失调和病变。最明显的是自卑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自卑感的由来自卑感的作用(1)(2)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二)极端的自信——自负

自负的人一般过高估计和评价自己,他们通常在做事时信心满满,而且喜欢选择那些困难的任务,而在遇到挫折后,他们或是沮丧,或是把失败的责任推向客观的原因,常常伴有看问题过分简单、行为目标过高、对他人求全责备,固执己见和偏执等特点。

自负的原因非常复杂,其根源还是自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家庭环境②教养方式③缺乏伙伴(社会交往)④创伤性经历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一)情绪的自我——失控自我失控是指随心所欲地做出社会不能接受的行为,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造成自我失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认知失调、意志力薄弱等。

行为失控情绪失控言语失控常常不顾听话者的年龄和个性,不看对方的态度和爱好,高兴说什么就说什么,说话不经过大脑思考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喜怒无常,个人经常成为情绪的奴隶,任由情绪来摆布。不考虑行为的后果,冲动、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面对必须长期坚持的学习、工作却半途而废,面临困难的情境而临阵脱逃,碰到人际冲突而大动干戈等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四)极端的自立——逆反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强烈,希望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当某些主客观原因使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意愿受阻时,他们便会产生种种不满和反抗倾向,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当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逆反心理是一种反控制的逆向思维。

大学生逆反的主要特点是有意识地做成人或社会所不期望的事,以示对现状的不满。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五)扭曲的自尊——虚荣

虚荣心是人类一种普通的心理状态,心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是过分自尊的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虚荣心表现在行为上,主要是盲目攀比、好大喜功、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自我表现欲太强、有强烈的嫉妒心等。虚荣心一般表现为两种:①不择手段,努力使自己比别人强,以强过别人来获得快乐与满足;②当受条件所限,无法使自己比别人强时,就会在与别人的差距中感受折磨与痛苦。知识拓展:避开“孔雀心理”,做真实的自我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

孔雀心态,或称孔雀心理,是一种争胜的心态,一种攀比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因争强好胜常给自身带来麻烦。那么如何避免“孔雀心理”呢?

1.知足常乐2.凡人心态3.少设对手4.摆脱从众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六)放纵的自我——任性

任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需要、愿望或要求毫不克制,听凭秉性行事,放纵不约束自己;抗拒、不服从外来的管教;不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

任性行为大部分是在儿时,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导致的结果。当然,也有后天形成的,比如,因为男朋友对女朋友过分宠爱。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七)退缩的自主——从众

从众,是指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学习从众

一些大学生入校后没有自我规划,学业方面跟风现象明显。②消费从众

大学校园里,攀比之风、请客之风盛行。第一节:正确认识自我第二节:积极悦纳自我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认识悦纳自我目录第二章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第二节

积极悦纳自我导言

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能较为客观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有适当的自尊,能及时洞察自己的感觉和意图;而消极的自我意识如自卑、自我否定、缺乏自制力等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只有认识和了解自我,并对自己的经验持一种接受态度的人,才可能得到快乐幸福的生活,才有可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以获取更大的成功。如果对自己认识不清,或对与主观自我不一致的经验持否定、回避、拒绝的态度,就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阻碍个人发展。因此,重视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完善自我应是每个人永恒的选择和终身的追求。一、科学认识自我第二节

积极悦纳自我(一)通过自我反省认识自己(二)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我(三)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认识自我(四)通过心理测验认识自我

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对自我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知道如何去完善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才会在社会情境中找到恰当的位置,更有利于人际交往。知识拓展:周哈里窗第二节

积极悦纳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周哈里窗模型。“窗”是指一个人的心就像一扇窗,周哈里窗展示了关于自我认知、行为举止和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之间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前提下形成的差异,由此分割为四个范畴。①面对公众的自我塑造范畴②被公众获知但自我无意识范畴③自我有意识在公众面前保留的范畴④公众及自我两者无意识范畴,也称为潜意识第二节

积极悦纳自我二、积极悦纳自我(一)欣赏自身优点(二)坦然面对不足(三)正确看待挫折悦纳自我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持肯定、认可的态度,是无条件的自我接纳,它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能悦纳自我的人,在他人面前更勇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对人际交往也有促进作用。第二节

积极悦纳自我三、有效地控制自我

(一)培养顽强的意志力培养顽强的意志,发展坚持性和自制力,增强挫折耐受力,使自己能自觉主动地认清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二)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自我肯定的信念,在自我意识中往往以“我行”“我能行”“我是不错的”“我比很多人都强”等观念得以存在与表现,并会有意无意地体现在他的行为之中。有效地控制自我是完善自我意识的根本途径,职学生要控制自我,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正确认识自我第二节:积极悦纳自我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认识悦纳自我目录第二章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认识悦纳自我心理素质训练活动训练活动1:20个“我是谁”训练活动2:测一测——你的自信心训练活动3:画“自画像”训练活动5:价值观探析训练活动4:我的生命曲线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认识悦纳自我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自我意识?从内容上来说,自我意识怎么分类?(2)大学生有哪些自我意识的偏差?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3)列举生活中心理偏差的案例,并结合自己的所思所学,对其进行心理分析。悦纳自我

!第二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和谐协调利益第三章主讲人:XXX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章

人际和谐

协调利益导入

有一个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到底是什么样子?上帝说先带他去看地狱,于是带他来到一间房间。只见里面有一个长条形的桌子,桌上摆满了各种很香的食物,桌子边上坐满了人,但是每个人都面黄肌瘦,非常饥饿,他们每人有一双很长很长的筷子,他们想尽力把夹起的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可是由于筷子太长,没有一个人能把菜喂到嘴里,所以这个房间里所有的人都表现出非常痛苦的样子,看着好吃的菜,却吃不到。于是这个人就跟上帝说:“太残忍了吧,那带我去天堂看看吧!”上帝说:“好啊,其实天堂就在地狱的隔壁!”于是他们来到隔壁的房间,看到的是同样的长条桌子,同样很好吃的食物,同样的每人拿了一双不可能喂到自己嘴里的筷子,不同的是他们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都用长长的筷子把自己夹起的食物喂到了别人的嘴里,所以大家都吃到了美味的食物,而且人与人之间相处得也非常开心。亚里士多德说:“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多多交流,你怎样去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第一节:追求人际和谐第二节:掌握交往艺术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学会与人交往目录第三章

人际和谐

协调利益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一、人际交往的含义及功能

人际交往的本质就是交往者满足交往双方的物质和心理需求。人际交往让我们个人顺利地完成社会化,和谐的人际氛围促进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人际交往让我们每个人顺利地完成社会化,和谐的人际氛围促进个体的适应与发展。对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以下功能。心理互通,共同成长,塑造完整人格头脑风暴,建构新思维,激发学习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人走向成功的助推器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二、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锁定目标阶段情感加工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确立阶段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特曼和泰勒认为,人际关系的建立一般需要经过锁定目标、情感探索、情感加工和情感确立等由浅入深的四个阶段。大学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把握好这四个阶段。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一)锁定目标阶段

锁定目标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最初总是从交往对象的注意开始的。只有当双方的某些特质能引起自己情感上的共鸣时,才会引起互动,从而把对方纳入自己交往对象的范围。当交往双方相互注意时,这种状态更为良好,说明双方进行了互相选择,处于一致性互动状态中,这就为人际关系的初步沟通与初步尝试建立更深、更好的关系创立了条件。因此,作为大学生,在此阶段应增强自我的人际吸引,引起别人的交往兴趣,在初步沟通过程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积极的定向。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二)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是为了探索彼此双方有无共同的情感领域。经过一定的情感探索、情感沟通,交往双方开始了角色性接触,如打招呼、聊天、工作上的联系、学习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相互照顾等,目的是使双方交往有所深入,具有很明显的正式交往特征,但仍未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或隐秘敏感区。此时,双方在一起能友好相处,离开对方也无关紧要,彼此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在此交往阶段,双方应不断发现和挖掘各自的特长和共性,向对方逐步表露自我。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三)情感加工阶段

此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人际关系的信任感、安全感已得到确立,沟通交流的范围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多个方面,有较深的情感依赖,相互间会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双方的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如果在这一阶段交往关系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此阶段,双方要真诚、互相理解,善于“换位思考”,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人格,只有这样才能维系良好的交往关系。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四)情感确立阶段

在这一阶段,随着交往双方接触频率的增加,彼此间的了解不断加深,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心理距离越来越小,在心理上逐渐有了依恋和融合,人际关系性质已发生实质性变化。此时,彼此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相互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各自精神、物质空间,情感上也易高度共鸣,即人们常说的“知己”。但是双方一旦分离或产生冲突,会出现焦虑、牵挂和烦躁等情绪,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三、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2晕轮效应3刻板印象4投射效应5近因效应1首因效应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他人而言,在交往中不要犯先入为主的错误,而使自己在交友的最初就错失良友,或者误交不太好的人;忌“以貌取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自己而言,要尽量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会对个体以后的认知产生影响,如先入为主、一见钟情。能否留给别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时留下的印象。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知识拓展:SOLER模式

1977年,社会心理学家古拉德·伊根根据研究发现,在同陌生人交往的最初,按照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可明显增加别人对我们的接纳性,使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其中,S(squarely)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O(open)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L(lean)表示身体微微前倾;E(eye)表示目光接触;R(relaxed)表示放松。

当我们按照SOLER方法表现自己时,会使我们给别人留下一个“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的轻松良好的印象。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二)晕轮效应

这提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克服这种对他人的认知判断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对他人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切忌以偏概全(全盘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尽量消除“偏见”,从多角度分析取舍。同时,晕轮效应也提醒我们,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塑造和突出自身的正面形象。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根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推论概括该人其他一些未曾了解的特征。它属于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造成同一群体刻板印象的原因:①群体的共同目标;②相同的群体成员身份;③共同的信息来源;④相互之间便利的信息沟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刻板印象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刻板印象并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和真实情况。对人际交往而言,切忌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知识拓展:刻板效应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中的人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向两组被试者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者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甲组认为,此人眼睛深陷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认为,此人眼睛深陷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为什么两组被试者对同一组照片人物的面部特征所作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很简单,是人们对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刻板效应就是一种心理定式。(四)投射效应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

投射效应是指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假设他人和自己拥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具体而言,它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投射效应能使我们对其他人的知觉失真。在人际交往中切忌片面地以己论人。投射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要顾及他人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五)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交往对象的最近信息改变了对其以往的印象,又称为“最近印象”,它常常发生在熟悉者之间。近因效应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是比较常见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克服近因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切忌只看一时一事,要用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也要注意利用“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来改变形象,弥补交往中的不足,从而赢得他人的好感,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四、克服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自卑孤僻嫉妒愤怒猜疑

人生有“四喜”,其中之一是“他乡遇故知”。它反映了人的社会交往的需求。众所周知,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幸福指数的高低。在大学阶段,个体仍然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不良情绪或心理容易对其人际交往产生破坏性影响。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一)自卑

自卑是指由于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低,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或评价不正确,总觉得自己优点太少,缺点太多,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

自卑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严重心理障碍。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积极参与活动,增加活动成功的体验,利用补偿心理确立自信,不可好高骛远,要以勤补拙、扬长避短,注意自我激励。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二)嫉妒

嫉妒是“恐惧”(害怕他人优于自己)和“愤怒”(愤恨自己不如他人)混合的心理,是一种深藏于心中的情感以歪曲的形态爆发出来的情绪反应,表现为不服输、不愉快、敌视、自惭、自怨等。它是一种痛苦的难堪的情绪反应。大学生必须努力摆脱和克服这种有害心理:一是要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二是进行恰当的对比,遏制嫉妒心理的产生;三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使思想积极升华。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三)猜疑

猜疑是指一种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具有这种心理的人整天疑神疑鬼,对别人的言行敏感、不信任,进行猜疑。多疑的人使更多的人离自己而去,会使自己陷入自我封闭和自卑的境地,对自己的身心发展、健康不利。

大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要做到:①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认识他人,避免猜疑;②要加强与他人的接触、多与人交流,消除猜疑;③对获取的信息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鉴别,不可偏听偏信。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四)愤怒

当愿望受到干扰、目标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人们往往产生愤怒情绪,它是一种强烈而不满的情绪,并伴随着一种必须马上发泄出来的冲动。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克服愤怒,首先要认清怒意,学会换位思考,当接收到来自对方的不良情绪时,给别人找一个理由,以不攻击对方的方式将不满表达出来,正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倾诉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减少冲动情绪,学会宽容待人。小链接:高压锅效应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

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高压锅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压力越大,愤怒情绪越容易被激发。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同一地区,炎热夏天的暴力犯罪比率要比其他季节高出好几个百分点。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原来,夏季高温、人多拥挤等因素造成人们内心压力骤增,此时,一些小事都会成为愤怒情绪的导火索,并使这种情绪衍化为不可收拾的暴力攻击行为。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五)孤僻

孤僻并不是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长期极度的孤僻是自我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远离与隔绝的结果,它伴随着寂寞、沉闷和抑郁。离群索居、不善交流这些不利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际关系的质量。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要克服孤僻心理,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优化性格,多参加集体活动,克服孤僻心理。小链接:隔绝实验第一节

追求人际和谐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酬金聘请人到一个小房间去住。这个小房间与外界完全隔绝,没有报纸,没有电话,不准写信,也不让其他人进入,只有必需的饮食等生活用品。有五个人应聘参加实验。实验结果是:一个人在小房间只待了2小时就出来了,三个人待了2天,另一个人待了8天。这个待了8天的人出来以后说:“如果再让我在里面待一分钟,我就要发疯了。”第一节:追求人际和谐第二节:掌握交往艺术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学会与人交往目录第三章

人际和谐

协调利益第二节

掌握交往艺术一、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或互补我们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接纳自己的优点、缺点和限制。只有一个真正自我悦纳的人才能做到内心恬静、稳定、包容、亲和等,才会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悦纳自我人们喜欢美的东西,这是一种自然倾向。尤其是在交往初期,外貌美容易促成一种好的印象,产生一种光环作用外表吸引力个性特征是一个人的内在美,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智慧、才智、学识等。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使交往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个性特征和能力第二节

掌握交往艺术二、成功交往的原则尊重原则宽容原则适度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需要原则互利原则第二节

掌握交往艺术三、人际交往的技巧

人际关系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家庭、事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在充分展示自我魅力的基础上,再主动掌握一些实用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那么在解决人际冲突、改善人际关系方面就会如鱼得水、收放自如,能够及时消除因人际关系紧张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摆脱困境,保持健康的心态。识别对方心理需要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掌握赞扬和批评艺术善于处理冲突第二节

掌握交往艺术(一)识别对方心理需要

在交往中要善于识别对方需要,体察对方的心境,适时恰当地予以心理满足,这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不同心境下的人有不同的情感需要,交往中如果能够适当地把握,根据不同心境下的不同情感的需要,适时地予以满足,往往会大大缩短交往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助于交往顺利进行,有利于交往程度的加深。第二节

掌握交往艺术(二)积极的态度热情主动在人际交往中,热情能给人以温暖,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融化冷漠的心灵。幽默洒脱在人际交往中,幽默的言行往往会激发别人对你的兴趣,还可以启发自己和别人的智慧。第二节

掌握交往艺术(三)良好的沟通技巧提高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过程离不开双方的沟通,即双方在信息、情感、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唯有如此,才能相互理解、求同存异,使双方的关系得以维持并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恰当的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是指在人际沟通中自愿地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传递给对方。对陌生人、熟人和亲密朋友,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积极的倾听

倾听是人际沟通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理解他人的前提,学会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也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第二节

掌握交往艺术(四)掌握赞扬和批评的艺术诚准直善信

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学会对人的欣赏,赞扬是一项艺术。同时也应该学会批评,批评也是一项艺术。批评错了,或不中肯,带来的负面影响则难以估量,批评应做到以下五条:第二节

掌握交往艺术(五)善于处理冲突

冲突是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不仅竞争对手或敌我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朋友甚至情侣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人们一般认为冲突是不良现象,应该尽可能加以避免,但事实上,它既不是好现象,也不是坏现象,完全取决于人们在处理冲突时采取的方式、方法。人们在处理冲突时常常采用以下几种策略:回避的策略、让步的策略、支配的策略以及和解的策略。第一节:追求人际和谐第二节:掌握交往艺术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学会与人交往目录第三章

人际和谐

协调利益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学会与人交往心理素质训练活动训练活动1:测一测——你的人际关系训练活动2:训练人际沟通的方法训练活动3:“盲行”活动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学会与人交往思考与练习(1)从多角度分析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的原因并谈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改善?(2)如何提高你的人际魅力?(3)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

步!第三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直视恋爱 发展动力第四章主讲人:XXX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入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伴着青春的脚步,爱情会悄悄降临到年轻人的心中,随着性心理的成熟,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自然会在大学生的内心萌发。然而,爱的能力是需要学习与培养的。第一节:解读爱的真谛第二节:提高爱的能力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端正恋爱观念目录第四章

直视恋爱 发展动力第一节

解读爱的真谛爱情是一对男女之间建立在性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强烈的内心情感体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是两颗心相互向往、吸引,达到精神升华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爱情是什么一、认识爱的本质排他性●冲动性●直觉性●●相似性●互补性性爱情爱爱情的生理基础和自然前提爱情的社会性成分第一节

解读爱的真谛爱情的基本特征一、认识爱的本质每一个人只能爱一个异性,这才是真正的爱专一性彼此相爱的人,他们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都拒绝第三者的加入排他性在爱情中,双方相互吸引,彼此不离开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内心才感觉到踏实依存性平等性爱情的平等性是以互爱为前提的。爱情的产生及发展得益于男女双方相互追求、相互爱慕。第一节

解读爱的真谛依恋利他亲密卷入爱情的双方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性地去寻找对方来陪伴和宽慰,而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恋爱的双方不仅对对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赖,而且会有身体接触的需求。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分。恋爱中的人会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对方有不足时,也会表现出高度的宽容。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人,在恋爱中也会表现出理解、宽容、关怀和无私。爱情以喜欢为前提,但不能与喜欢等同。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二、把握爱的基础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化水平比较高的成年人能区别喜欢和爱情,但个别成人和相当多的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区分喜欢与爱情。第一节

解读爱的真谛三、跟准爱的节奏选择伴侣。人们会把自己选择的伴侣与自己想象中的配偶来进行对比,更多地从外貌和气质上进行考虑,如果谁符合或接近自己的标准,就会去关注对方。爱之初恋开始关注、试探对方,尝试展示自己,引起对方的注意,如果对方对自己也同样关注,这时就会出现爱之迷恋,在此阶段有一种互相展示的原始动力。爱之迷恋热恋阶段中恋爱双方看到的都是彼此的优点,对所有与恋爱有关的事物都有种美好的向往。这一阶段,爱情的化合反应达到白热化,恋爱双方对爱情的表达更多地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两个人希望时时刻刻都在一起。爱之热恋双方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对方的陪护和存在,离开一阵子都会觉得不顺心或是心不安。这一阶段的恋爱相对少了狂热化的表现,更多的则是心灵上的依赖。爱之依恋当双方看透爱恋、看破现实时,双方都会释然,愿意放逐对方的理想,选择让磨难造就出属于对方自己的本色,让对方为自己而活,也活出自我。爱之独恋(一)爱情成熟的五个阶段第一节

解读爱的真谛三、跟准爱的节(二)追求爱的完满亲密。这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激情。以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承诺。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包括:短期的承诺和长期的承诺。短期承诺是作出爱不爱一个人的决定;长期承诺则是作出维护这一爱情关系的承诺,包括忠诚和责任心。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第一节

解读爱的真谛三、跟准爱的节奏

包含成分爱情的类型亲密喜欢式爱情在一起感觉舒服,但是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如友谊,喜欢不等于爱情,但可能发展成爱情。激情迷恋式爱情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承诺空洞式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亲密+激情浪漫式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亲密+承诺伴侣式爱情常见于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激情+承诺愚昧式爱情没有亲密关系的激情是生理上的冲动;没有亲密关系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亲密+激情+承诺完美爱情同时具备三要素,只有这一类型才是爱情的庐山真面目爱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没有能力的勇气,有心无力。虽然如此,并不是只有等具备了这三个要素以后才能开始谈恋爱。三要素中,除了激情,亲密和承诺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转化为现实,并非一蹴而就;即使是,也需要后期不断地维护。三、跟准爱的节奏第一节

解读爱的真谛三、跟准爱的节奏第一节

解读爱的真谛吊桥效应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就如,英雄救美容易演绎出爱情佳话。趣味心理知识哈特菲尔德认为激情爱的实质是个体的紧张和唤起的状态被贴上了“爱情”的标签。根据沙赫特的“情绪二因素理论”,情绪等于“生理唤起”+“认知标签”。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可以非常相似,比如在恐惧、焦虑、开心的时候,人们的心跳都会加快、手会颤抖。人们因对反应的解释不同,可能会体验到不同的情感,这种解释往往与外部的线索和“诱因”有关系。以英雄救美为例,因为在危急状态下,美女生理上高度唤起,这时候如果英雄从天而降,就很容易被美女理解为她紧张的理由。于是危险过后,美女会觉得温情和被吸引感油然而生。理论解析三、跟准爱的节奏第一节

解读爱的真谛选择自主性动机简单化情绪不成熟与不稳定性表达方式公开化大学生脱离了家庭的束缚,自主自立意识明显增强,何时谈恋爱、和谁恋爱、怎样恋爱等较少受传统习俗的局限,有的也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而是自己做主,显示出较强的独立性。恋爱选择的自主性许多恋爱的大学生并不会认真地思考自己为什么恋爱,他们恋爱仅仅是凭感觉,他们认为,恋爱与婚姻无关,重要的是现在谈恋爱,而不考虑未来结婚、生儿育女等问题。恋爱动机简单化越来越多恋爱中的大学生一改过去的隐蔽形式,不在乎别人的注目和议论,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卿卿我我。他们认为这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别人无权干涉,这是感情真诚奔放的自然流露。表达方式公开化恋爱呈低年级化,在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在恋爱对象的选择上迟疑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情感不成熟与不稳定性(三)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第一节:解读爱的真谛第二节:提高爱的能力第三节:心理素质训练:端正恋爱观念目录第四章

直视恋爱 发展动力一、解除爱的困扰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010305不知道应不应该谈恋树立对爱情的正确态度。当真正的爱情还没有来到时,不要盲目去寻找爱情。寻找的爱情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爱情。难寻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认真审视、调整自己的择偶标准,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其自然、不强求。不知道如何拒绝对方的求爱当不准备接受他人的求爱时,最好委婉拒绝;当对方进一步追求,而自己不能接受,那就应该明确地拒绝。盲目或勉强地接受对方,可能给双方造成伤害。0204不知道应不应该袒露自己的爱学会正确认识对方对自己的情感。如果经过观察甚或考验,发现对方无意,就没有必要表白自己的心迹。若发现对方亦有情,就可大胆地表白。不知道如何结束不适合自己的爱在对方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再提出分手,对方可能好受一些,感觉到的伤害也会少一些(一)选择爱的困惑一、解除爱的困扰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单相思形成原因1.有可能发展恋情的大胆表白,同时做好对方不接受自己情感的心理准备2.如果发现对方有恋人或双面没有可能,适当压抑自身的情感3.避免持久单相思,可找知心朋友倾诉,也可以多参加活动、多交友,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爱幻想信念误区认知偏差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应的单方面的“爱情”。调试方法(二)单相思的苦恼一、解除爱的困扰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英国心理学家佛曼斯特是全世界独一无二专门研究“单相思”问题的专家。2006年,他在《人格与社会心理》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佛曼斯特指出,单相思比恋爱更常见,在英国,每年约有100余万人不幸陷入“单相思”泥潭,尤其以男性居多。单相思的模式大多是:起初双方仅是精神交流,接着其中一方萌生爱意,并陷入自己编织的情网中难以自拔,不时用隐晦的语言和行动暗示对方。如果对方年龄在25岁以下,通常会直接拒绝单恋者。单相思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在14~18岁时更常见,因为少男少女此时正处于爱幻想的青春期,不善于自我控制。单恋他人的人显得很可怜,研究显示,被恋的人到最后往往也会忧心忡忡。值得庆幸的是,单相思大多“寿命”不长,平均每次持续时间仅为36天,绝大多数人能很快走出阴影。知识链接:单相思只能持续36天一、解除爱的困扰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1.深刻认识和理解爱的本质“爱的本质就是付出和责任”。爱情是一种复杂、圣洁、崇高的情感活动,是感情与理性的统一体。没有了责任和付出的爱是不道德的爱,是不长久的爱,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2.端正恋爱动机恋爱是为了寻求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满足空虚、寻求刺激,更不是单纯地为了性满足。所谓志同道合,就是双方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基本一致,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生活理想,有相似的人生态度。这样双方才能在恋爱中共同促进和成长(三)盲目爱的困惑光明是某大学三年级男生,他说:“一年前我主动向本系一位大二女生婷发起了爱情攻势,经常请婷到校园周边的餐厅、酒吧、网吧消费,婷很乐意接受我的邀请,几乎没有拒绝过。两个月后,我们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我们每周都到外面下餐馆,逢上一些节日或高兴的日子就去泡酒吧、冰吧,学校附近这条街上的店我们差不多都去过。我还经常请她的室友或朋友,每当我出售阔气,女友对我就更温柔,这就刺激着我一次又一次为她买单。后来女友找多由头让我送她各种礼物,我为她送花、很贵的洋娃娃,我也为她买过衣服、化妆品、自行车,请她旅游,还送过她一个两千多元的手机。到后来,我感觉自己有点承受不了婷的物质需要了,有时也会拒绝她,那样她会很长时间很不高兴。甚至有一次因我拒绝给她买一条两千多元的铂金项链而投入他人的怀抱,对我说”我们不可能了,你给不了我想要的!”案例一、解除爱的困扰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光明和婷的爱情存在什么问题?你眼中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一、解除爱的困扰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思考金某是某大学文学院一年级女生,在一次老乡聚会中,一位叫宁的大三的男生明显对她有意思,不断找话题和她聊天,晚上金某回到宿舍后就接到宁的电话,宁说她给他留下了美丽的印象,并说希望明天见到她。金某并不喜欢宁,凭直觉她感觉宁颓废、无聊。但她太需要人的注意了,到大学来后宁是第一个注意她的人。她开始和宁约会,不到一周时间,宁就开始动手动脚,这叫她很害怕,也让她感觉很刺激。宁在校外租了房子,十几天后,宁就把她带到出租房,两人发生了性关系。她事后很后悔,但除了宁,几万人的校园里又有谁知道她的存在呢?和宁在一起,她觉得自己被人需要了,怕是肉体上的。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她就搬出宿舍和宁同居了。案例导入一、解除爱的困扰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四)性的神秘诱惑1.请你尝试叙说金某和宁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并说明你为什么认为可能有这样后续呢?2.你如何看待大学恋爱中的婚前性行为?3.你认为性和爱的关系是怎样的?一、解除爱的困扰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思考一、解除爱的困扰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1234对性行为负有社会责任感每一个成熟的大学生都应当了解个人性行为给他人、自我、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后果。应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对自我的行为负起责任。正确对待性大学生应努力学习和掌握性科学知识,避免性无知,消除把性仅仅看作生物本能的片面认识。减少与消除有害刺激的影响严格要求自己,抵制和消除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确保自己有健康的精神生活。倡导安全性行为爱情的平等性是以互爱为前提的。爱情的产生及发展得益于男女双方相互追求、相互爱慕。培养健康的性心理二、摆脱失恋痛苦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清的男朋友和她中断了恋爱关系,这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她对新的生活的所有期待与憧憬顷刻间化为乌有。多日来,她情绪抑郁,心烦意乱,想要忘掉这件事。可是,她却无论如何也忘不了。失恋的痛苦像恶魔一样,无情地折磨着她的心。这是她的第一次恋爱,而且是自己主动追求对方。相恋后,时间不到一个学期,曾因个性不合、观点分歧、精神相容度差发生过三次争吵,使对方越来越不耐烦,结果移情他恋。案例导入1.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陷入清的这种失恋情形?2.你或身边的朋友有过失恋经历吗?如何走出失恋阴影?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思考二、摆脱失恋痛苦第二节

提高爱的能力二、摆脱失恋痛苦(一)恋爱前的心理自测你有爱情的误区吗(1)爱情是我的全部!(2)爱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