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物摄影中光线造型及其表现效果分析摘要人像摄影作为摄影题材中最为古老重要的领域,有着独特的视觉艺术感,毋庸置疑,除却被摄对象自身具有的个性特征,光线处理与拍摄角度的选择,对人像摄影创作效果有着直接关系。无论是表现被摄对象的神态特点,还是塑造被摄对象的外在形象,均与光线处理有着密切关系。由此看来,光线处理在人像摄影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适宜的光线处理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视觉空间效果,强化视觉冲击力。基于此本文通过借鉴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光线运用的角度深入详细地分析人像摄影作品,首先对自然光在人物摄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顺光、侧光、逆光、顶光的应用。然后对自然光的特点从不同强度、不同方向的光照进行阐述,包括顺光、逆光等,以期探究人像摄影造型和光线的相互关系,提出对人像摄影创作艺术语言具体见解,为人像摄影创作的理论实践研究提供审美理论参考。关键词:人像摄影;光线;造型效果目录TOC\o"1-3"\h\u237571塑造光感的意义 1251921.1光感与人像摄影的关系 176661.2光线对人像摄影创作的重要性 1282162典型光感对人物摄影的造型效果表现 1319762.1表现型光感的特点 1311672.2再现型光感特点 2210453人物摄影中光线造型的分类 3160783.1以亮暗分类 3118393.2以光质分类 4150173.3.1直射硬光造型 4219903.3.2散射柔光造型 442723.3以光位分类 443553.3.1顺光造型 4152083.3.2侧光造型 5168463.3.3逆光造型 6181234冷暖光对人物的表现效果 6134304.1暖光源 7261124.2冷光源 7205924.2冷暖对比 720285结论 924902参考文献 101塑造光感的意义1.1光感与人像摄影的关系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当处于乌云密布的阴天时,人的心情很容易变的沉闷和忧郁,而阳光明媚时人的心情会莫名的欣喜,究其背后的原因,通过视觉传递的光感是主要因素。由于阴天中我们人眼接收到的是大面积黯淡萧瑟的景象,相对亮度偏低,可以说此时的人眼处于一定程度的“曝光不足”状态,这种状态对于人眼观察事物来讲是比较吃力的,出于人眼的本能,我们会极力的想看清眼前的事物,而正是这种“吃力”和“极力”之间的较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情绪从而变的低沉。而到了晴天,阳光洒到大地上,所有景物一览无余,此时我们的眼睛处于一种“曝光充分”的状态,对于眼前出现的信息接受起来毫无障碍,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的是一种“轻松”的状态,所以自然而然我们在晴天时更容易获得好心情。以上仅仅是光感影响人像摄影中情绪的一个小例子,并且这种影响是润物细无声且又只能后知后觉的,而人像影像创作是完全基于视觉上的一种“直观型”创作,观众往往在荧幕上看到什么就会认为是什么,这也是摄影师可以通过影像控制观众情绪的心理学基础。1.2光线对人像摄影创作的重要性人像摄影艺术是“光”与“影”的造型艺术,只有充分利用造型用光的渲染和烘托,人像摄影艺术的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正是由于人的情绪等主观感受会受到光感的影响,摄影师可以通过塑造不同的光感来有效控制观众的心理,从而强化造型效果。2典型光感对人物摄影的造型效果表现在人像摄影创作中,摄影师对光的追求和探索是无止境的,光既是造型技巧同时也是一种被表现对象,不同形态的光散布在画面中构成了不同的造型,而这种造型在很大层面上决定了画面的真实与虚幻,因而引发了观看者不同的视觉判断。基于对光线理解的不同,每个摄影师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对光线的用法也是非常自由的,在人像摄影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挖掘和总结,逐步形成表现、再现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光感造型:表现型光感与再现型光感。2.1表现型光感的特点表现型光感追求独特的视觉效果,探索光感的创造性,常以光线来引导观众的视线,这类光感主观意图先行,在画面上常用高亮度、大反差的视觉效果来塑造整体光感,不考虑光源的合理性,时常使用光斑光束来制造潜在情绪。在光质的选择上多以硬光为主,同时在光位选择上追求较为特殊的角度,以逆光、侧逆光、顶光、底光等不常见到的角度来表现环境和人物。运用表现型光感来塑造画面情绪,首先会让画面从直观感性层面看起来非常有“力量”,形成了一种由明、暗对比所产生的强烈形式感,而这种“力量”,其实就是表现型光感塑造戏剧情绪之处。图1-1例如影片《无耻混蛋》中卧底密会的这场戏(图1-1),大光比的人物、大反差的场景、设计独特的光区,高光与暗部的巧妙分布,软硬光质的丰富搭配等都是表现型光感的典型组成元素,正是这些元素综合起来最后达成用光抒情,刻画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升华情节意境的效果,让观众切身的感受到由这种光感带来的紧张、对抗、神秘的情绪,同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调动起观众的观影兴趣。2.2再现型光感特点再现型光感追求真实自然的视觉效果,讲究光源的可靠性和出处,一般会与前期美术场景设计深度结合制订布光方案,将用光痕迹降至最低。与表现型光感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再现型光感常常以门、窗作为主要光源出处或者设置大量的道具光源出现在画面中以增加光感的合理性,整体看上去人物与环境的融合程度很高,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表现主体上。在光感塑造上,大都以主光为画面的主导大方向,减少过多的修饰光成分,在光质的选择上多以自然的柔光为主,画面反差控制适当,呈现出的总体光感造型效果非常简洁纯粹。再现型光感塑造出的情绪倾向于平和、冷静、客观,在大部分场景中都能提供给观看者一种“真实感”,但这种“真实”并非“写实”,而是通过摄影师对画面精心控制后产生的一种“氛围感”,这种氛围感便是再现型光感产生的情绪化力量,它并不像表现型光感能在瞬间激发观众在视觉上的某种想象,而是潜移默化地去抓住观众,随着情节的推进慢慢地在观众心中构建起令人信服的情境,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也是再现型光感在塑造戏剧情绪方面最大的亮点。3人物摄影中光线造型的分类3.1以亮暗分类通过不同的曝光控制,改变画面中重要部分的亮度是建立光线造型效果的首要任务。图2-1和图2-2为两场吃饭剧情的场景。图2-1图2-2基于摄影师对实际理解的不同,致使画面中人物面部的亮度控制相差很大,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前者倾向于欢快、兴奋,后者整体情绪倾向于压抑、烦躁,不同的光线效果就构成了迥然不同的光感,这样的控制会直接影响观众对于人物形象的判断和理解。在长期的实践拍摄中,摄影师们通过对画面亮度的观察和应用,总结出了亮暗与一些情绪的对应关系。亮——兴奋、欢乐、幸福、喜悦、甜蜜、轻松等。体现的是积极的情绪。暗——压抑、忧愁、痛苦、悲哀、苦涩、沉重等。体现的是消极的情绪。从以上分类不难看出,亮度的高低首先对于影像塑造人物摄影的造型效果走向起了导向作用。3.2以光质分类3.3.1直射硬光造型在进行人物肖像拍摄时候,为了更好勾勒人物轮廓,要用到直射光,直射光有软硬之分,光的硬度差别在于光线是否具有方向性。如果光线具有明显的方向,比如我们在房间内关闭其他灯只留一盏,看看它的光线朝哪个方向照射,或者说深夜里汽车的远光灯,都是一个道理,它会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的投影。换一块柔光屏甚至白布,都可以起到减弱光线方向性,让光线过渡更为柔和的效果。直射硬光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光感强烈,被摄体分为受光面和背光面,具有光与影的两重性,其明暗反差强,光比大,当直射光与其他光源配合使用时,会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能在瞬间引导观众的视线走向,整体的亮度起伏和跨度都很大,随之产生的明暗交界线勾勒出一个个黑白分明的立体结构,会在视觉上引起观众心理某种“不适感”,整体情绪倾向于激烈,紧张,冲突。3.3.2散射柔光造型散射柔光没有明显的方向性,被摄物受光层次丰富、均匀,影调柔和,细腻,整体情绪倾向于温和、松弛,常用于表现角色一些微妙的感觉。3.3以光位分类3.3.1顺光造型顺光也称为正面光,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物正面,相机位置照射过来的光线,严格意义上则是指以被摄体为中心,光源在相机一方10°-15°夹角范围内形成的照明光线。正面光的光效特征是光照充足,画面明亮,缺少阴影,因此看上去视效较平,少了一点立体表现力,但清晰无误,比较平实展现被摄者的美。缺少阴影的原因是正面光源发出的光线与被摄体几乎成90°垂直的夹角,所以,被摄体面对镜头的部分几乎能够全部受光,而且,因为照相机正对受光部位拍摄,使得被摄体的阴影看上去被压缩到了边缘线——即是说侧面和正面的交接地带,因此,被摄体看上去没有任何的阴影,缺乏明暗对比的画面视觉效果看上去自然会平平淡淡,比如证件照和身份证上面的照片,就是典型的标准顺光光位拍摄出来的照片在顺光环境中,对象的亮度通常大于背景的亮度,与背景产生对比并凸显人物。不过,如果光线太强,反差会比较大。如果想确保对象曝光准确,背景常常会成一团死黑。另外,由于对象受到大面积的光线,影调不足,人物自身层次感也很薄弱(图3-1)。图3-1顺光属于较难控制的光感造型,通常会使画面缺乏明暗关系,立体感差,但如果控制好影调结构,尤其是在大反差场景中,顺光是最能突显演员内心情绪的光位,在这种光位照明下形成的光感造型会让演员内心中的情感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正面光虽然在造型上会削弱模特的立体感,但同时却可以减少人物皮肤上的瑕疵和斑点,增加人物皮肤细密平滑的视觉感,这在表现女性肖像中会有显著表现,其次,正面光充分的照明可以更好的表现出色彩的饱和度与鲜艳度,对于人物的服饰和皮肤的色泽有突出表现。此外,正面光因为没有强烈的反差,明亮柔和的影调可以营造一种明快青春的画面氛围,非常适合表现青年或者少女人像。正面光没有办法生动刻画人物的明暗层次,但我们可以在人物的服饰搭配,拍摄背景等元素中去营造一些变化,打破正面光的的平淡感。而空间感则可以通过人物的肢体动作,影调关系等来形成透视,使原本缺乏立体感的被摄体在空间感上上升一个层次。同时,正面光较平的视效,可以突出被摄体的外形姿态,所以营造一个生动的形象,模特的外部形态也是照片优质表现力的重要一步。3.3.2侧光造型侧光根据光照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前侧光和正侧光。前侧光是指以拍摄主体为正中心,在单反相机一方左右30°-60°范围内的照明光线,前侧光下的被摄体明暗反差都很明显,呈现亮部,灰部,暗部等较丰富的明暗影调层次,有较强的立体表现,能生动刻画被摄主体的质感特征。这与正面光有鲜明的视效差异,所以说有些正面光不适宜表现的模特的时候,使用前侧光可以有更生动的画面表达。只是前侧光仍然可以产生亮面大于暗面的明亮影调,正因为其可以形成较大面积的受光面,所以在人物面部五官和形体细节的刻画上有生动表现,而且因为阴影的对比作用,人物服饰和皮肤的质感也被得到有效突出。因此,前侧光被广泛应用于人像艺术肖像中。也就是常说的硬光拍摄。可见侧光是比较常用的光感造型技巧,能较大程度拉开画面反差,强化画面整体的立体感,同时可以营造出自然饱满的空间感,是塑造一个画面情绪的基础光感,在涉及到大范围调度的场景时侧光尤为适用。而正侧光则是指以被摄体为中心,在相机一方左右成90°垂直的照明光线。正侧光照明之下,人物面部一半受光,一半不受光,有阴阳脸的视效,很有个性,请看图。正侧光可以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效果,具有很强的立体塑造性能力,对于模特眼睛,鼻梁,嘴型和身体外形有生动的表现力。相比较于前侧光,正侧光在画面中产生了更大比重的阴影区域,影调要比前侧光更加深邃。不同光质的光线对于侧光的塑型效果有较大影响。比如当侧光是直射光时候,被摄对象的明暗对比强烈,外形轮廓很鲜明,反差效果非常强烈,如果侧光是散射光,那么明暗反差就会变得缓和,明暗过渡会柔和很多,中间影调层次更加丰富,对细节的表现更加细腻,相比直射光,整个画面影调倾向于柔和。此外,因为侧光可以生成较大的明暗反差效果,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对光比进行控制,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对暗部进行补光3.3.3逆光造型在逆光环境中,对象位于相机与光源之间,光源照明环境,不过对象位于黑暗的部分,虽然对象与背景有很高的亮度差别,有时也可以看到不错的轮廓光,只是对象主体细节不足,面部光影不好看。这种情况若是运用反光板补光,就会使得画面增加了更多的光源,使得原来的光影失衡使图像看起来不自然。逆光是最容易塑造情绪效果的光位,它能在被摄物表面构成十分明晰的线条感,同时产生大大小小的受光面和反光面,极大的丰富了影调关系和形式感。在逆光的照射下被摄物首先会被观众注意,特别是使用强烈的硬质逆光,在感性层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其创造出的情绪会让主体附着上一种妙不可言的“灵气”,最大程度深化人物的性格。4冷暖光对人物的表现效果光有冷暖之分,光的冷暖源于开尔文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的色温理论,详细的我在这里不展开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大致来说就是偏暖的光发橘红色,而偏冷的光发蓝绿色。清晨和傍晚的光线是暖色,而正午的光线则是偏蓝色的,这些变化对于相机来说是十分敏感的,现代相机都有白平衡和色温设置来平很色调。原则上讲,无论光线的色调是什么,只要你调整到对应的白平衡或者相应的色温值,拍出来的照片都可以还原到5500-5600K的标准色温,也就是说白色会还原成白。人像摄影中,对色温的要求相对更高,这样会使人的肤色更加真实。一般情况下相机的自动白平衡都能换能测量出现现场光的色温并自动调节,但当自动白平衡无法准确还原或者无法达到拍摄者对色调的要求时,也可以手动选择白平衡或者这色温。具体操作因相机而异,一般可以选择日光、阴天、阴影、闪光灯、钨丝灯、荧光灯固定的白平衡设置或者按照色温值来设置,如果想让白平衡设置更精确,你也可以使用自定义白平衡设置,方法是在现场光源下拍摄一张白纸,拍摄时注意要让白纸充满画面,然后存储起来,拍摄时调用这个白平衡数据,前提是光源不变,如果你用RAW格式拍摄照片,可以通过后期编辑时选择白平衡相关工具,然后用选取工具点击照片上应该为中性色的部分,软件会自动矫正图像的颜色,也可以使用批处理工具,这样则大大减少了你的时间。尽管前面讲了白平衡的重要性,但并不排除摄影师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人为地让作品“偏色”,毕竟创意是在理念支配下完成的创作,而不是某种错误的遮羞布。4.1暖光源红、橙、黄等色彩属于暖色系,在人像摄影拍摄时,假如运用这些色系的色彩组合画面,或者选用这些色彩组成画面的主要色调,让它们在画面的色彩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可以拍摄出一幅暖色调画面的摄影作品。这种色调的画面,寓意活力、光明、健康、热情、快乐、进取等等,赋予观众一种积极的情感联想,给观者以温暖、热情、欢乐的感觉。要强调画面的暖调效果,可以如积极使用红、橙、黄和偏红、橙、黄的色彩构成画面,或者在室外利用口出和口落时的低色温拍摄出暖调效果。此外在闪光灯模式下拍摄,而且在照相灯具上加装暖色的滤光纸,可以让灯光发出红色使得画面发出暖光,得到具有暖调效果的照片。4.2冷光源蓝色、青色或者以蓝青混合为主的蓝青色为主要成分的色彩构成的画自称为冷调画面。利用冷光源进行人像摄影容易给人具有冷静、寒冷、冷酷、清爽的情感联想。在具体使用中可借助以下方法完成:①选择蓝色、青色、紫色等冷色调的服饰和背景构成画面;②在黎明太阳未出时或口落以后拍摄外景人像;③在室内光源或闪光灯下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模式拍摄;④在用电脑软件进行后期调色时利用色彩平衡等工具主观的改变画面色调,使得画面色彩偏蓝绿、紫蓝色等冷色调。4.2冷暖对比冷暖是相对的,简单而言亮部暖暗部就冷,亮部冷暗部就暖,灰部是固有色也是最纯的色倾向如果有强弱,那就必然有最强暖色和最强冷色。然而在实际拍摄人像时,应该选择逆光,因为逆光能让冷暖对比自然的呈现出来。首先是时机的选择,自然的色温差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的冷暖对比是不同的,阳光越发强烈的时候,就会消弱这种冷暖对比。比如选择在阳光灿烂的时机去拍摄,时刻不对,太空会带着强烈的蓝色,整个画面显得炫目刺眼,然而当华灯初上,夕阳西下之时,亮部显得暖,暗部显得冷,天空与地面就会形成各自的冷暖对比,整个片子就显得和谐。二是机位的选择,在选择机位的时候应该充分借助自然光、人造光、以及不同物体的反射光加强冷暖对比,把遮挡法、低角度应用到构图当中。三是后期如何调节冷暖对比,如通过白平衡调整,让冷暖色调都能呈现出来——如果色温显著偏向冷暖中的一方,则不会出现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