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精讲精研+能力提升】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种群【精讲精研+能力提升】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种群【精讲精研+能力提升】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种群【精讲精研+能力提升】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种群【精讲精研+能力提升】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科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二总复习第一节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第一节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第二节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控制内分泌系统第27课时种群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定义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体,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个体组成。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也是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一“全”:指全部个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有性别差异的生物包括雌雄个体。二“单”:指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三“同”:指同一物种、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2.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特征蜉蝣、蝉没有生殖后期增长型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而处于生殖后期的个体数较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趋向于增长。稳定型表示种群中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与处于生殖后期的个体数大致相等,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种群数量较为稳定。衰退型表示种群中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少而处于生殖后期的个体数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因此,通过分析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1)种群密度是反应种群大小的最常用指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3)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4)两性植物、雌雄同体的动物没有性别比例。(2)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蒲公英、蚯蚓、

蚜虫、跳蝻(若虫、虫卵)样方法的计数原则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处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如图:

注: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要统计

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标志重捕法误差分析逐个计数估算其他方法:①用红外相机照相、拍视频进行分析;(如,东北虎、东北豹)②分析粪便中的DNA;(大熊猫)③分析成熟个体的声音特征(鲸,长臂猿、鴞、秧鸡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用黑光灯诱捕:抽样检测:(适用于植物或运动能力差、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适用运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适用夜间有趋光性的昆虫)(适用水体中的微生物)(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迁徙动物

新高考新思考1.有人认为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减少,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不一定。种群数量不仅受年龄结构的影响,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某同学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粒黄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50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尝试用简要文字和箭头写出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

取出50粒黄玉米种子→剩余黄玉米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玉米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3.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什么?蝗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考点二不同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方式不同1.建立数学模型是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现实系统或其性质的一个抽象简化的数学结构。(2)一般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即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3)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数学方程式或曲线图。①数学方程式:科学、准确,但不够直观。②曲线图:直观,但不够精确。(4)建构数学模型的意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5)举例说明建构数学模型的步骤(以“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活

动为例):2.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1)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公式比较(2).常见的有关数学模型(3).“J”形和“S”形两种种群数量曲线模型的整合拓展归纳准确分析“λ”曲线①a段——λ>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②b段——λ尽管下降,但仍大于1,此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直增长。③c段——λ=1,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④d段——λ<1,种群数量逐年下降。⑤e段——尽管λ呈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1,故种群数量逐年下降。3.环境容纳量(1)概念: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________。(2)形成原因最大数量(3)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与K/2值(4)特点①环境容纳量并不是任何增长方式的种群都具有,理想环境下不存在环境容纳量;②环境容纳量可以改变,但是这种改变一般不随生物自身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与种群数量、出生率、死亡率无关),而是随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如资源情况、气候情况及天敌情况等;(是由该环境的有效资源决定的)③环境容纳量不是一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最大值,而是一定环境条件下,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1.合理密植会增加种群数量并提高K值(

)2.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某时期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可能小于

零。(

)3.环境容纳量不会随生物自身繁殖率的改变而改变。(

)4.环境容纳量是种群长期维持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有时可

能超过环境容纳量()×√√判断√(5)K值与K/2值的应用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因为这样能够提高环境容纳量。与种群有关的4个易错点(1)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还与气候、食物等有关。此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与种群数量有关。(3)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的种群密度也可用样方法调查。(4)“S”形曲线的开始部分≠“J”形曲线:“J”形曲线自始至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而“S”形曲线自始至终都具有环境阻力,因此不能认为“S”形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形曲线,只能说比较接近。例1、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黄猩猩果蝇研究“S”形增长,需饲养在瓶内并喂食酵母菌B.逻辑斯谛增长的种群,到K值时一定会在K值上下波动C.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的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D.在指数增长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是不变的A逻辑斯谛增长的种群,到K值时一般会在K值上下波动,但如果外界环境变化很大,K值很可能会下降。例2.种群“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为Nt=N0

λt

,下列有关该模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只有当λ>1时,种群才呈“J”形增长B.当λ=1时,种群无繁殖现象,且下一代灭亡C.当0<λ<1时,种群密度不断下降,理论上种群不会消失D.该模型建立的条件是无天敌、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

适宜的理想条件B只有当λ>1时,种群数量增加,λ不变,才呈“J”形增长,A正确;当λ=1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B错误;当0<λ<1时,种群密度不断下降,理论上种群不会消失,C正确;在无天敌、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现“J”形增长,D正确。

考点三生态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动1.种群的数量波动猞猁和雪兔北极旅鼠2.种群数量的调节

新高考新思考如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北美地区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表示猞猁种群数量变化的是甲还是乙?这种变化属于什么类型的波动?猞猁的存在是否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2)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什么?(3)在所研究的1890—1935年期间,从图中任意一时段可看出,雪兔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________(填“早于”或“晚于”)猞猁种群K值的出现时间?乙;周期性波动;是食物增加及猞猁的数量急剧减早于例3.下图是欧洲灰鹭在1928—1977年的50年间,因气候原因而出现的种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