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课件教学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课件教学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课件教学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课件教学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课件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再塑生命的人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学习目标1.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2.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3.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4.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导入新课讲授新课预习课文相关介绍检查预习讲授新课走近作者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一生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曾获“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1887年3月3日,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莎莉文教会她写字、手语。在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的教育下,海伦自强不息,最终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内心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文中记叙的就是引领海伦·凯勒走向光明,为她“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讲授新课搓捻()企()盼繁衍()迁徙()遐()想觅()食绽()放花团锦簇()疲倦不堪()截()然析字正音cuōniǎnqǐyǎnxǐxiámìzhàncùkānjié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1.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生命的原貌是什么样子的?

2.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她的感受又是如何?

整体感知截然不同幸福不幸爱、教育讲授新课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她的感受又是如何?段落事件海伦的感受第5段第一次亲密接触

自豪、高兴第9—12段第13段教“我”比较复杂的字陌生第6、第8段给我洋娃娃,教“我”拼写第7段教“我”学会简单的字领悟教“我”学会区分“杯”和“水”不耐烦—恍然大悟求知欲油然而生喜悦、幸福讲授新课1.找出文中表示“我”的感情变化的词语安静的等待、陌生、自豪、模仿、争执、发脾气、恍然大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2.行文脉络相识前:相识莎莉文老师教“我”拼写词(6-7)莎莉文老师教“我”区别具体事物(8-9)井房散步,从自然中认识“水”(10-13)“我”的内心惶恐、绝望。(1-5)再塑生命的人讲授新课讲授新课精读课文细节探究“再塑生命”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吗?挫折——不能分清“杯”和“水”

海伦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莎莉文(1)把洋娃娃扫到炉边把帽子给我(爱心与耐心)(2)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教学技巧高超)效果我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问题探究讲授新课

海伦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海伦·凯勒

安妮·莎莉文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热爱教育对象毅力:小海伦没有对认识文字放弃灵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好老师:问题探究讲授新课问题探究本文突破了“以写老师为主”的惯例,既写老师,也写自己,而且写自己的篇幅比写老师的还多。你认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的种种感受,写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等等。都是为了从侧面写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写老师的可敬可爱。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讲授新课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海伦是怎样的一个学生?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问题探究讲授新课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理解。字面: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内容:文中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意义: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问题探究讲授新课①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反面说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语言品析讲授新课②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这句话表面看来是说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的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哑人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语言品析讲授新课③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她对世界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水”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语言品析讲授新课

海伦是世界上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拓展延伸当堂检测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谱写《命运交响曲》,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

——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与世界当堂检测民间艺人,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相继失明……

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阿炳当堂检测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当堂检测美国政治家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当堂检测自学成才,掌握英语、日语、德语等,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张海迪当堂检测[邰丽华]如果有一天,能够给我有三天的听力。第一天,我要听听陪我渡过20多年的音乐。第二天,要听听关心关爱我的周围的朋友们的声音。最后一天,我要听听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最美妙的声音。假如给我三天的听力当堂检测《植树的牧羊人》语文七年级上册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速读课文,理清小说思路。抓住文章线索,把握文章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叙述和描写以及用词准确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惜我们拥有的绿色环境,提高我们对环保的认识。三维目标

曾经在古罗马时代流水淙淙,人们可以垂钓的地方,后来变成了狂风呼啸的荒漠,这大概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严惩。现在牧羊人通过一己之力又把不毛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他是怎样和神对抗,创造了伟大的事业?让咱们一起走进《植树的牧羊人》吧!精彩课堂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战争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很难被人归类,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精彩课堂2.背景链接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用23年时间为我们写的震撼心灵的环保主题的故事,当这本书送到出版商手里时,仅仅有7页是打字机打出来的,其余全部是作家一笔一笔手写的。画家弗瑞德里克·拜克花费了5年时间以熏瞎一只眼睛为代价来完成这部作品的绘画。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植树的牧羊人》是让·乔诺晚期的作品,是虚构的小说世界。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作出了贡献。精彩课堂慷慨(

)薰衣草(

)干涸()废墟(

坍塌(

)戳(

)山毛榉(

)帐篷(

kāngkǎixūnhéxūtānchuōjǔpéng2.生难字词(1)字音精彩课堂(2)词义【干涸】干枯,没有水。【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造就】培养使有成就。【硬朗】(老人)身体健壮。【溜达】散步,闲走。【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精彩课堂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要加以指导,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速读课文完成问题。文章以什么为顺序?叙述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赞扬了牧羊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精彩课堂步骤三品析语言感受魅力1.“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这句话有什么深层含义?

“毁灭”是指一战、二战给人们和环境带来的灾难,“创造”指牧羊人植树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地批判,对牧羊人植树深切地赞美之情。精彩课堂2.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品析句子)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喝到了水后对牧羊人的感激赞美之情。精彩课堂3.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品析句子)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牧羊人种橡子的细心认真,表达了“我”对他的赞美之情。精彩课堂4.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品析句子)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原的荒凉和令人恐怖的气氛。5.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品析句子)

环境描写。第一句烘托了牧羊人严谨、勤劳的性格,为下文写牧羊人种树作了铺垫。第二句渲染了高原荒凉的气氛。与原文高原的变化形成了对比。精彩课堂6.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品析句子)

动作描写。一连串的动作具体细致地写出牧羊人挑选橡子的过程,表现了牧羊人做事认真、仔细的特点。精彩课堂步骤四精读课文探究人物1.分析下列语句,概括牧羊人的性格特征。(1)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

牧羊人乐于助人,对人热心。(2)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

牧羊人讲卫生,爱干净,会料理。精彩课堂(3)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牧羊人穿着朴素,生活节俭。(4)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牧羊人爱劳动,乐于奉献。精彩课堂2.归纳总结牧羊人的精神。

牧羊人始终默默无闻,无私给予,不求名利和回报,心怀谦卑、感激,心中充满着喜悦和希望。在事业成功时悄然离世,人们享受到了他的赐予却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他的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相对于众生喧哗,唯利是图的现代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精彩课堂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

《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我”的一段跨越四十年的回忆,讲述了牧羊人默默无闻的种树,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牧羊人执着坚持自己的信念——上帝如果赋予我生命,我就应该去种树,而最终人定胜天的思想,赞扬了他无私给予的奉献精神,探寻了人类幸福的根源以及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的问题。精彩课堂2.拓展延伸

读下面的材料,补全对联。

有这样八位老人,他们在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