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气象学概述第二节气象学在林业上的作用和意义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大气圈atmosphere大气科学水圈hydrosphere水文科学岩石圈lithosphere地质科学土壤圈
pedosphere土壤科学生物圈biosphere生物科学EcologyScience生态科学气候系统EnvironmentalScience环境科学气候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概念。它是指那些能够决定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的各种因子的统一体。第一节
气象学概述一、大气科学概念及其分类二、气象学概述研究大气的组成、结构、物理现象、化学变化、运动规律及其它问题的科学。(一)大气科学的概念atmosphericscience一、大气科学概念及其分类对于大气科学,根据着眼点不同可将其进行分类,通常我们按照传统的方法来分,可分为
气象学和气候学。(二)大气科学分类1、气象学(Meteorology):是大气科学的主要部分,是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风、云、雨、雾、雷、电等气温的升降,水分的蒸发与凝结动力气象学物理气象学天气学气象学天气学(synopticMeteorology):研究天气及其演变规律,并预测预报未来天气的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预报天气的变化发展。
天气(weather):指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及其变化的综合。2、气候学(Climatology)
研究气候的形成、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状况。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至少需要30年的气象资料来研究3、天气与气候的区别:⑴定义不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状况。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天气指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及其变化的综合⑵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⑶天气是短期的大气状况,是瞬息万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大气状况,是稳定少变的。想一想:下列描述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的?哪些描述的是气候的?A、哈尔滨市今冬普降大雪
B、东边日出西边雨
C、小楼昨夜又东风
D、春光明媚,草长莺飞
E、冬冷夏热,降水稀少F、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G、百年不遇强降雨引发山洪H、五县一市受灾I、昆明四季如春J、重庆、武汉、南京被称为“三大火炉”K、北京四季分明课下思考与讨论:“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描写气候还是天气的诗句?(一)基本概念(二)气象学的发展及研究任务二、气象学概述高空探测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一)基本概念下垫面(underlyingsurface):气象学上称的下垫面就是指与大气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海洋、陆地、森林、草原、湖泊、裸土、积雪等都是大气的下垫面。(二)气象学的发展及研究任务1、气象学的发展气象学是在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地重要手段之一。古气象史时代:从人类有文字记载历史时期到17世纪末,原始的天象观察、简单的手工器械测定和不完整的文字记载为主。近现代气象史时代:从17世纪末至今,这一时期世界气象科学经历了四次飞跃。第一次飞跃:17世纪末以后的160年(1700-1859年),一些气象仪器相继发明,气象学进入定量发展阶段,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气象观测仪器的应用,导致对信风和全球大气环流的研究。第二次飞跃:(1860-1940年),无线电报的发明,地面观测站迅速发展,地面天气图发明,天气学和动力气象学形成并发展。第三次飞跃:(1940-1980年),无线电探空仪发明,高空观测迅速建立,大尺度气象学发展,数值天气预报变为现实。第四次飞跃:(1980-至今),空间和地面大气遥感探测与气象信息技术系统日趋完善,气候研究更加广泛和综合。2、气象学的研究任务(1)观测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大气现象,大气层与下垫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气象效应;(2)系统的、科学的解释这些现象、作用和效应,阐明它们的发生和演变规律;(3)根据所认识的规律分析、诊断和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天气、气候,为国民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和模拟人为天气过程、人为气候环境,为人工影响天气、气候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节
气象学在林业上的作用和意义
一、森林气象学概念二、森林气象学研究内容、任务及方法三、气象学在林业上的作用和意义一、
森林气象学概念森林气象学(forestmeteorology)是研究森林或林业与气象条件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学科。是气象学与林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也是森林生态学和应用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一)研究内容1、主要研究森林和林木生长的气象条件以及森林的气象效应。2、研究气象或气候条件如何影响森林生物体,包括个体与群体,种与种群,以及森林生态系统。3、研究森林生物体对气象或气候条件反作用和影响。二、森林气象学研究内容、任务及方法(二)研究任务1、研究气象或气候条件对森林培育,形成稳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充分分发挥森林改善环境,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2、研究各种类型森林对气象或气候条件的影响,研究森林净化大气土壤和水质的作用,森林与荒漠化防治;3、研究森林气候与人类健康、疗养休息娱乐和旅游的关系;4、研究生物物种保存和繁殖的气象或气候条件。(三)研究方法森林气象学的研究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要应用森林学和大气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森林气象学的理论,并使森林气象学的理论与林业生产实践相结合。1、培育、经营和管理森林的目的——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2、森林气象学是科学认识森林与外界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具体到各项林业生产活动与森林气象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三、气象学在林业上的作用和意义①在采种工作中②在育苗工作中③在造林工作中④在营建防护林工作中⑤在森林经营工作中⑥在林木良种选育工作中⑦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⑧在护林防火工作中⑨在森林采伐运输工作中⑩在城市及工矿区园林绿化工作中预测种子成熟期、采集期,做好种子处理和贮藏工作采取恰当的耕作、栽培、管理和防灾措施做好造林规划和区划,划分好当地立地条件类型做好造林设计确定主要的盛行风向,设计好林带的走向、配置、宽度和树种搭配确定较好的抚育采伐方式以及森林的更新方式与主伐方式选好良种优树以及确定经营管理措施做好预测预报,并利用适当天气条件进行防治确定火险等级决定采伐季节、木材运输合理进行绿化设计,配置好绿地栽植行道树、风景林、环境保护林等1、气象台
2、世界气象组织补充内容:地面观测场百叶箱此外还有专业服务的民航气象台,海洋气象台。我国气象台建制大致有四级: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省、市、自治区气象台地方气象台气象台哈尔滨市气象台黑龙江省气象台东北区域气象中心多普勒雷达WMO前身是国际气象组织,创建于1873年,总部设在日内瓦1950年3月23日WMO公约正式生效,即WMO正式诞生1960年WMO将公约生效日3月23日正式定为世界气象日WorldMeteorologyOrganization世界气象组织(WMO)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2000年:气象服务五十年
2001年: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2007年: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2008年: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2009年: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
2010年: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2011年:人与气候
2012年: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
2013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编程实践中的常见挑战与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测试数据管理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解析试题及答案
- C语言与高性能计算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一级Msoffice知识梳理试题及答案
- 店铺租赁合同协议书样本
- 员工餐饮合同协议书范本
- 单方解除工程合同协议书
-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移交
- 计算机四级编程语言学习路径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高三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 延长县黑家堡共大滩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数学真题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检测仪校准规范
- 山西、陕西、宁夏、青海四省区普通高中新高考2025届高三质量检测 数学试题(含解析)
- 初三志愿填报家长会课件
- 粮食收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枯木砍伐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医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行业发展潜力评估及市场前景预判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预测与投资研究报告
-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