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细胞学基础_第1页
遗传细胞学基础_第2页
遗传细胞学基础_第3页
遗传细胞学基础_第4页
遗传细胞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细胞学基础第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章细胞学基础第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章细胞学基础一、细胞学中与遗传学紧密相关的内容: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发育及繁殖行为二、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侧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功能、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2、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两性细胞融合(受精)的过程及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3、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的生物学意义。第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根据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将生物分为: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具有前细胞形态的构成单位。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细胞)细菌、蓝藻(蓝细菌);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菌、高等植物、动物、人类;第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病毒结构第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第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第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比较第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比较第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真核细胞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线粒体质体(植物)核糖体中心体(动物)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植物)第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细胞壁与动物细胞不同,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及壁胞间连丝。细胞壁的作用:对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第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二、细胞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分子组成第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二、细胞膜功能:维持细胞一定的形态结构,使细胞形成一个功能单位,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选择性透过某些物质,大分子物质通过微孔进出细胞;细胞内膜对细胞内空间进行分隔,形成结构、功能不同又相互协调的区域。第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三、细胞质指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所有物质的统称。细胞质中分布着蛋白纤丝组成的细胞骨架及各种细胞器。细胞器:是指细胞质内除了核以外的一些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物体。主要有:线粒体、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内质网(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动物细胞特有)。第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线粒体棒状、粒状、线状。由内外两层膜构成。外膜光滑,内膜内折形成嵴,其上有许多基粒,含有多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能氧化磷酸化,可以传递和贮存能量。第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线粒体线粒体中含有大量脂类,主要是磷脂类,是线粒体双层膜的主要成分。线粒体中还含有DNA、RNA和核糖体等,并且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线粒体中DNA的碱基成分与核中不同,杂交试验不相互作用,具有自我增值、自行加倍和突变能力。第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叶绿体盘状、球状、棒状、泡状。由内外两层膜构成,外膜光滑,内膜内折形成片层结构,其上有许多基粒,含有多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能光合磷酸化,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第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核糖体核糖体很小,但数量很多,相当于细胞整个重量的1/5;核糖体由40%的蛋白质和60%的核糖核酸(rRNA)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第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内质网广泛分布的膜结构。内质网是单层膜结构,它在形态上是多型的,不仅有管状,也有一些呈囊腔状或小泡状。向内与核膜及高尔基体相连,向外与质膜相连。内质网外面附有核糖体的,称为粗糙型内质网;不附有核糖体的,称为平滑型内质网。主要功能:粗面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是最终合成产物的通道。合成的蛋白质被运送到高尔基体的膜内第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四、细胞核形态: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一般为球形或卵圆形。原核细胞的细胞无定形的细胞核,只有一团核物质,称为拟核或核质体。数量:通常是一细胞一核,少数细胞有多核(如变虫)或无核(如哺动物的红血球细胞)。第二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四、细胞核功能: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它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都起主导作用。结构:1.核膜2.核液3.核仁4.染色质和染色体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四、细胞核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核膜核膜是双层膜,对核与细胞质间起重要的分隔作用;细胞核与细胞质又不是完全隔离的,核膜上分布有一些直径约40-70nm的核孔,利于细胞质与核间进行大分子物质的交换。核膜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存在一个“解体-重建”的过程,并可作为细胞分裂阶段划分的标志。进入细胞分裂中期核膜解体;进入细胞分裂末期核膜重建。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核液充满核内的液体状物质称为核液,也称为核浆或核内基质。核液主要成分为蛋白质、RNA、酶等。核仁和染色质存在于核液中。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核仁核仁为无膜包裹的、形态不规则的、一半致密而坚实、另一半呈海绵状的小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还可能存在少量的类脂和DNA。数量:为一个或几个,折光率高,呈球形。核仁往往与个别染色体的特定部位(核仁组织者区域)相联系。细胞分裂过程中也会暂时分散。功能:合成rRNA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包括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核内对碱性染料着色均匀的网状、丝状的物质。染色体:细胞分裂期,核内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折叠盘曲而成的杆状小体。其形态结构相对稳定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形态表现。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染色质与染色体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染色质与染色体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细胞大小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较小(1μm~10μm)较大10μm~100μ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无核膜,无核仁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染色体只是丝状DNA分子由蛋白质和DNA分子组成细胞壁主要含糖类和蛋白质含纤维素、果胶细胞器只有分散的核糖体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生物种类细菌、放线菌、古生菌等真菌、原生动物、高等动植物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一、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一)主缢痕(初级缢痕;着丝粒区):染色体上染色较浅、向内凹陷成狭小区段的部位。1.着丝粒:位于着丝粒区,连结两个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特殊区段。2.着丝点:是主缢痕处,两染色单体外侧表层部位与纺锤丝接触的,由微管蛋白组装而成的颗粒结构,与染色体的运动有关。3.着丝粒与着丝点的区别:着丝粒是细胞分裂中期时两条染色单体相互联结的部位,而着丝点是指主缢痕处和纺锤丝接触的结构。第三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4.染色体的分类:V型:着丝点位于染色体的中间,则两臂大致相等,因而在细胞分裂后期当染色体向两极牵引时,表现为V形。L型:着丝点较近于染色体的一端,两臂长短不一,形成一个长臂和一个短臂,因而表现为L形。棒状:着丝点靠近染色体末端,则有一个长臂和一个极短的臂,因而近似于棒状。颗粒状:着丝点在染色体的末端,由于只有一个臂,故亦称棒状,某些染色体的两臂极短,则称颗粒状。第三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第三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二)次缢痕(副缢痕;核仁形成区)主缢痕外的着色较浅的染色体缢缩区。此处不能弯曲,与核仁形成有关。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在短臂一端。1.随体:某些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2.核仁组织中心:个别染色体靠近随体的次缢痕处有一个染色很深的核仁组织中心,联系着一个核仁。一般具有核仁的特殊功能,在细胞分裂时紧密联系着核仁,因而被称为核仁组织中心,位于次缢痕部位,是rRNA基因所在部位。3.端粒:每个染色体末端特化的部位,着色较深。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组成。其作用是防止染色体降解、连粘,抑制细胞凋亡,与寿命长短有关。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二、染色体的数目和大小(一)染色体数目:1.正常情况下,每种生物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而且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在性细胞中总是成单的,所以在染色体的数目上,生物体细胞是性细胞的一倍,通常分别以2n和n表示。例如:水稻2n=24n=12普通小麦2n=42n=21烟草2n=48n=24玉米2n=20n=10黄瓜2n=14n=7西瓜2n=22n=11第三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2.不同物种间染色体数目差异很大各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往往差异很大,马蛔虫的变种只有一对染色体;而另一种蝶类则有191对染色体。在被子植物中,有一种菊科植物也只有2对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瓶尔小草属的一些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多达400-600对。由此可见,染色体数目的多少,并不反映物种进化的程度。第三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3.染色体组型(染色体核型)每一种生物染色体数目、大小及形态都是各异的,这种特定的染色体组成称为作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分析:根据每种生物染色体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核内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进行分析的过程。第三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4.B染色体(超数染色体,副染色体):有些生物细胞中出现的额外染色体。较正常染色体小,多由异染色质组成,不载有基因。第三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同物种和同一物种的染色体之间差异都很大,染色体大小主要指长度而言,而在宽度上,同一物种的染色体大致是相同的,一般染色体的长度为0.2-50μm,宽度为0.2-2.0μm.在高等植物中,单子叶植物一般比双子叶植物的染色体大些。(牡丹属和槐臼属具有较大的染色体,是个例外)(二)染色体的大小第四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三)生物染色体的一般特征1.数目恒定,体细胞(2n)是性细胞(n)的2倍;2.与生物的进化无关,可用于生物的分类;3.数目恒定是相对的(如动物的肝脏,单子叶植物的胚乳)。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第四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一、无丝分裂: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因为在整个分裂过程中看不到纺锤丝,故称为无丝分裂,是低等生物的主要分裂方式。第四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第四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二、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视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便于研究把细胞周期划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周期:指从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包括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第四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一)有丝分裂的过程1、间期: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根据染色体的合成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G1期、S期、G2期。

G1期:DNA合成前期(准备阶段),细胞体积增长。为DNA合成做准备。S期:DNA合成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在此期加倍。G2期:DNA合成后期至核分裂间的间隙。第四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2、前期

:细胞核内出现细长而卷曲的染色体,以后逐渐凝缩缩短变粗,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表明此时染色体已经自我复制,但染色体的着丝点还没有分裂。这时,核仁和核膜逐渐模糊不明显。第四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3、中期

:核仁和核膜均消失了,细胞内出现来自两极的纺锤丝所构成的纺锤体。各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纺锤体中央的赤道面上。此期是染色体鉴别和染色体计数的最佳时间。第四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4、后期

:每个着丝粒分裂为二,这时各条染色体已成为一条染色体,受纺锤丝的牵引,每条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因此,每极各具有与原来细胞同样数目的染色体。第四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5、末期

:在两极围绕着染色体出现新的核膜,染色体又变得松散细长,核仁重新出现,于是在一个母细胞内形成两个子核。接着细胞质分裂,纺锤体的赤道板区域形成细胞板,分裂为两个细胞,恢复为分裂前的间期状态。第五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前期第五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末期第五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1次,1次分裂1个细胞形成2个细胞,子细胞与母细胞一样。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3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体细胞数量增长时进行的一种分裂方式,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之间以及子细胞和母细胞之间在染色体数量和质量(即遗传组成上)是相同的,这就保证了细胞上下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际上有丝分裂是母细胞产生和自己相同的子细胞的分裂方式。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又称为成熟分裂,是在性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为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故称为减数分裂。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一)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期Ⅰ(三线一变)(1)细线期

:核内出现细长如线的染色体,由于染色体在间期已经复制,这时每个染色体都是由共同的一个着丝点联系的两条染色单体所组成。(2)偶线期(联会):

各对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出现联会现象。2n个染色体经过联会而成为n对染色体。各对染色体的对应部分相互紧密并列,逐渐沿着纵向联结在一起,形成二价体。一般有多少个二价体,即表示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3)粗线期(交换):

二价体逐渐缩短变粗,因为二价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又称四合体或四联体。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复合体是在粗线期形成的。此时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出现交换,因而造成遗传物质的重组。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4)双线期(交叉):四合体继续缩短变粗,各个联会了的二价体虽因非姊妹染色单体相互排斥而松懈,但仍被一到几个交叉联结在一起,这种交叉式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某些片段在粗线期发生交换的结果。第六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5)终变期(端化)

染色体变的更为浓缩和粗短,这是前期Ⅰ终止的标志。这时看到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这一过程叫做交叉的端化,这时,每个二价体分散在整个细胞内,可以一一区分开来,所以是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第六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2.中期Ⅰ核膜、核仁消失,细胞质里出现纺锤体。纺锤丝与各染色体的着丝点连接。从纺锤体的侧面观察,各二价体不是像有丝分裂中期那样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而是分散在赤道板的两侧,即二价体中的两个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是面向相反的两极的,并且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朝向哪一极是随机的。是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第六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3.后期Ⅰ由于受附着在各个同源染色体着丝点的纺锤丝的牵引,各个二价体各自分开,这样二价体的两个同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拉开,每极只分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1个,实现了2n数目减半(n).这时每个染色体还是包含两条染色单体,因为它们的着丝点并没有分开。第六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4.末期Ⅰ染色体移到两极后,松散变细,逐渐形成两个子核;同时细胞质分裂为两部分,于是形成两个子细胞,称为二分体。第六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第六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二)减数第二次分裂1.前期Ⅱ每个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着丝点仍连在一起,但染色单体彼此散的很开。

第六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2.中期Ⅱ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各个分裂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开始分裂。第六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3.后期Ⅱ着丝点分裂为二,姊妹染色单体由纺锤丝拉向两极。第六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4.末期Ⅱ拉到两极的染色体形成新的子核,同时细胞质又分为两部分。这样经过两次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称为四分体或四分孢子。各个细胞核李只有最初细胞的的半数染色体,即2n减数为n.第六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第七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二、减数分裂的特点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连续分裂2次,1个细胞形成4个细胞(四分体),子细胞染色体是母细胞一半。第七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三、减数分裂的意义1.一个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其染色体数只有体细胞的一半,经过受精形成合子时,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的2n水平,从而保证了子代与亲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2.后期I同源染色体的成员移向两极是随机的,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是自由的。为子代的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进化。第七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四、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1.减数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2.减数分裂遗传物质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3.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独立分离,而有丝分裂中期则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极;4.减数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目减半;5.细胞分裂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的排列有差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于赤道板两侧,而有丝分裂时则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第七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4细胞的减数分裂第七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一)无性生殖: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而产生后代,又称为营养体生殖。如利用根、茎、芽、枝条等进行的繁殖。(二)有性生殖:通过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再进一步分裂、分化、发育而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一、生物的生殖方式第七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一)精子的发生(形成)

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分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变态发育二、动物配子的发生与受精第七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二)卵子的发生(形成)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

解集第二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卵子)分化减数Ⅰ减数Ⅱ减数Ⅱ第七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三)受精受精(体外受精、体内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称为受精。第七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动物配子的发生图解第七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三、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一)植物雌蕊与雄蕊结构第八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二)雄配子的形成在雄蕊的花药中分化出孢原组织,进一步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2n),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孢子(n),从而发育成4个小孢子,进一步发育成4个单核花粉粒。它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而生殖细胞又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一个成熟的花粉粒,其中包含1个营养核和2个精细胞,称为雄配子体。第八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三)雌配子的形成在雌蕊的子房里着生着胚珠,在胚珠的珠心里分化出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由一个大孢子母细胞(2n)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呈直线排列的四个大孢子(n),即四分孢子,其中只有远离珠孔的一个大孢子继续发育,它的核经过连续三次有丝分裂,形成具有八个核(n)的胚囊,称为雌配子体,其中有3个为反足细胞,2个为助细胞,2个为极核,另1个为卵细胞,即为雌配子。第八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第八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四)受精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花粉管内两个精核进入胚囊;其中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形成合子(n)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第八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第八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被子植物各部分的遗传来源染色体数前体来源胚2n合子受精产物胚乳3n胚乳核受精产物种皮2n珠被母本组织果皮2n子房壁母本组织第八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四、直感现象(一)直感现象:指由于花粉作用而引起种子、果实的特征、特性表现差异的现象,也就是说不同遗传组成的花粉可以导致种子、果实表现不同的特征(部分表现父本的性状特征)。第八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二)直感现象分类1.胚乳直感:也称为花粉直感,胚乳的部分性状直接表现与父本一致。胚乳直感的直接原因就是双受精,胚乳中的n条染色体来自父本。在一些胚乳发达的单子叶植物常出现胚乳直感现象,如玉米。2.果实直感:由于花粉的影响而使种皮或果皮等来源于母本的组织表现出父本的某些性状。例如棉籽的纤维特征(种皮细胞延伸形成)等。果实直感与双受精过程无关,而是由于胚对种皮、果皮发育过程中产生了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影响。第八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五、无融合生殖无融核生殖营养无融核生殖无融核结子单性结实单倍体无融核生殖二倍体无融核生殖不定胚孤雌生殖雌核生殖雄核生殖第八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一)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通常认为无融合生殖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但是,无融合生殖过程中所表现的遗传变异特征更接近于无性生殖。第九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二)无融合生殖分类营养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结子、单性结实。1.营养无融合生殖

:包括代替有性生殖的营养生殖类型。如大蒜的总状花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