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不患人之小己知,患不知人也”一句出自()

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

2.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

3.苏轼《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运用的手法有()

A.比喻、对偶B.对比、比喻C.对偶、对比D.拟人、对比

4.以诗境空灵淡远而著称的我国现代诗人是()。A.艾青B.徐志摩C.郭沫若D.闻一多

5.“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

A.柳永、辛弃疾B.李清照、柳永C.辛弃疾、李清照D.苏轼、辛弃疾

6.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是A.A.《断魂枪》B.《米龙老爹》C.《麦琪的礼物》D.《苦恼》

7.《论学问》提出读书做学问的用途是

A.增长才识B.旅游C.改造国民性D.如何绘画

8.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是()A.知迷不悟阴谋诡计潜移默化贻笑大方

B.首屈一指宏福齐天仗义执言汗牛充栋

C.利令智昏再接再厉秣马厉兵变本加厉

D.蜂拥而上叹为观止一愁莫展眼花缭乱

9.下列句中,“所以”可译成“用来”的是()A.以其所以至之鲜也。

B.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C.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D.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10.《诗经》中的《氓》属于()

A.颂B.大雅C.小雅D.风

11.《诗经》中采自各地民歌的是

A.颂B.大雅C.小雅D.风

12.国外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开了癌症发生的奥秘。

每一个人体细胞就是一个小生命,都有增殖、成熟、分化、死亡这样一个过程,细胞一代代地生长、增殖,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简单地讲,有正负两类信号控制着细胞的生长。正信号促使它进入增殖周期,阻止它发.生成熟分化;负信号则相反,抑制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促使它发生成熟分化。在细胞的一生中,自始至终要受到这两类信号的精确调节。假如这种控制失灵,细胞该分化不分化,无限制地增殖,那么人体就要发生肿瘤了。在人体细胞中,有两类基因担负着这种信号的传递。一类叫抑癌基因,传送负信号。如果抑癌基因出现差错,或者受到外来物理、化学或精神刺激、干扰,运作失调,就会发生肿瘤。如果抑癌基因通过调节,重新复活,恢复正常功能,也可以奇迹般地使癌消失,从而达到自愈效果。

目前,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下,人类已经借助基因工程,分离到了一些抑癌基因。在实验室中,科学家可以使丢失抑癌基因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重新获得抑癌基因,再次转化为正常细胞。专家们预言,基因修补疗法用于临床,人类彻底攻克癌症的时代为期不远了。

下面对第二段中“每一个人体细胞就是一个小生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个人都经历着从生到死的生命活动,而每一个人体细胞恰恰都是人体的组成部分

B.每一个人正常的生命活动都是靠每一个人体细胞维持着的

C.每一个人体细胞都有增殖、成熟、分化、死亡的过程

D.每—个人体细胞都能够一代代地生长、增殖,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中所指人物和作者分别是()

A.岳飞、辛弃疾B.周瑜、杜甫C.诸葛亮、李白D.诸葛亮、杜甫

14.其作品被称为俄国19世纪40~70年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的作家是()

A.托尔斯泰B.屠格涅夫C.果戈里D.普希金

15.《礼记》是一部A.A.法家著作B.道家著作C.墨家著作D.儒家著作

二、填空题(10题)16.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_________。

17.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

18._________词多以抗金为主旨,其上继东坡、下开稼轩,在南宋初词坛影响较大。

19.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_________。

20.《关山月》是一首__________诗。

21.《关山月》是一首__________诗。

22.______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

23.中国戏剧主要包括__和__。

24.苏轼《水调歌头》词:"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5.“__________出于柙,__________毁于椟中。”

三、判断题(5题)26.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27.《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28.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29.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0.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分析这首诗写景句子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32.分析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33.词中九组叠字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这段文字在写作上还有何特色?

35.鲁迅认为当时的青年的使命是什么?

36.(二)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文章的通病就不外两种,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第一步是选择,斯蒂芬生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剪裁就是选择的消极方面。有选择就必有排弃,有割爱。在兴酣采烈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尤其是费过苦心得来的,要把它一笔勾销,似未免可惜。所以割爱大是难事,它需要客观的冷静,尤其需要谨严的自我批评。不知选择大半由于思想的懒惰和虚荣心所生的错觉。遇到一个题目来,不肯朝深一层处想,只浮光掠影地凑合一些实在是肤浅陈腐而自以为新奇的意思,就把它们和盘托出。我常看大学生的论文,把一个题目所有的话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每一点都约略提及,可是没有一点说得透彻,甚至前后重复或自相矛盾。如果有几个人同做一个题目,说的话和那话说出来的形式都大半彼此相同,看起来只觉得“天下老鸦一般黑”。这种文章如何能说服读者或感动读者?这里我们可以再就用兵打比譬,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在艺术和在自然一样,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经济的方式,浪费不仅是亏损而且也是伤害,与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得好,不如以同样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把它做得斩钉截铁。做文章也是如此。世间没有说得完的话.你想把它说完,只晃得你愚蠢;你没有理由可说人人都说的话,除非你比旁人说得好,而这却不是把所有的话都说完所能办到的。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读者看到.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受说服和感动。这就是选择,这就是攻坚破锐;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六、作文(1题)37.写作题目:人人争做环保使者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者,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

6.B

7.A

8.C

9.D本题考查了文言多义词的辨析。A、B、C三项中的“所以”,均表原因,译为“……的原因”。D项中的“所以”,表凭借,译为“用来……”,整句话译为: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做法。

10.D

11.D

12.C

13.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14.B

15.D

16.张生(或张珙、张君端)

17.六宫粉黛无颜色

18.张孝祥

19.张生(或张珙、张君端)

20.乐府旧题

21.乐府旧题

22.王昌龄

23.戏曲话剧戏曲话剧

24.人有悲欢离合

25.虎兕龟玉

26.Y

27.N

28.Y

29.Y

30.N

31.表达出远离纷争、喧嚣、危险的官场,追求轻松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思想情感。

32.《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也鲜明地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来观察景物,并在诗中成功地描绘出完整的画面。开头两句就给这幅画定下了暗淡而清新的色调:秋天的傍晚,刚刚下过雨。三四句写景,月光透过松树的缝隙照到地上。清泉从石上流过。五六句写景和人,竹林中的女子,莲花中的渔船,诗中既有总体的色调渲染,又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山月、清泉、竹林、莲花、浣女、渔舟,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33.这首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词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词人内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而“点点滴滴”虽然是对“梧桐细雨”的客观描绘,但写的仍然是词人心灵的感受,写尽了词人在黄昏时节的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这九组叠字,不见前人首创,亦不见后人有成功的模仿,妙手偶得,别开生面,自然生动。

34.在写作上的特色有两点:一是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作者在提出和论证“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一论点时引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许多例证来阐明自己深湛的见解。他引用穆勒的观点穆勒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作比较来说明快乐是有肉体和精神之别的。针对这一观点作者首先驳斥穆勒观点的荒谬性提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作者在驳斥穆勒对快乐所下的定义时很风趣地指出“猪是否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二是作者的选词用语也很有特点不仅词采精妙而且富于机智。作者善于使用警策语顺手拈来即成妙语。如作者描述人在快乐和悲伤时的不同心情和感受。为反驳将“快乐”两分法的荒谬性作者指出“一切快乐都是精神上的”。作者举例说明:“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在写作上的特色有两点:一是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作者在提出和论证“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一论点时,引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许多例证来阐明自己深湛的见解。他引用穆勒的观点,穆勒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作比较来说明快乐是有肉体和精神之别的。针对这一观点,作者首先驳斥穆勒观点的荒谬性,提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作者在驳斥穆勒对快乐所下的定义时,很风趣地指出,“猪是否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二是作者的选词用语也很有特点,不仅词采精妙,而且富于机智。作者善于使用警策语,顺手拈来,即成妙语。如作者描述人在快乐和悲伤时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