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_第1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_第2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_第3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_第4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

声音的传播必需要有介质

C.

水中的声速大于空气中的声速

D.

真空中可以有回声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击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A.

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

B.

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C.

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

D.

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D.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4.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8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频率为300~480Hz,人能听到声音

B.

频率为5~8Hz,人不能听到声音,是超声

C.

频率为5~8Hz,人能听到声音

D.

频率为5~8Hz,人不能听到声音,是次声5.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产生的原因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7.在一次晚会上,“小沈阳”在节目中分别模仿了刘欢、阿宝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从物理角度分析,他模仿的是刘欢和阿宝说话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8.侦察兵为及早发现敌军骑兵的活动,常把耳朵帖在地面上听,就能判断附近是否有敌人的骑兵,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马蹄贴在地上,使土地振动发出声音

B.

声音可以由土地传播

C.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大

D.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人耳9.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10.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地震、大海啸、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灾害发生后救护伤员时,医生、护士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听诊器诊断伤员的心跳声和呼吸声,能起到改变这些声音音色的作用

B.

用B超检查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是利用了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的特点

C.

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D.

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11.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

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

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

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

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12.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A.

响度不同

B.

振幅不同

C.

音调不同

D.

音色不同13.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A.

增大说话频率

B.

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

改变讲话的音色

D.

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工人在工作中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B.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C.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5m/s

D.

秋千摆动越来越低,说明能量不守恒15.按照歌谱来唱歌,“2”和“6”低的是(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响度和音色二、填空题16.

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引发珠穆朗玛峰雪崩,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__声波发生,这种声波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强烈的地震能引发雪崩,是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__,导致雪层滑动发生雪崩.17.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则测得该处海水深__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18.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________;教室外面有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在

________减弱噪声.19.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D3.【答案】A4.【答案】D5.【答案】B6.【答案】B7.【答案】C8.【答案】D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A二、填空题16.【答案】次;不能;能量17.【答案】3000;不能18.【答案】340m/s;传播过程中19.【答案】空气;振动20.【答案】低;次声波21.【答案】振动;小;真空三、解答题22.【答案】答:根据题干的图中信息得到:狗的发声范围:452~1800赫兹,猫的发声范围是:760~1500赫兹,而蝙蝠是10000~120000赫兹,海豚的是7000~120000赫兹.狗的听觉范围是:15~50000赫兹,猫的听觉范围是:60~65000赫兹,而蝙蝠是1000~120000赫兹,海豚的是150~150000赫兹.所以猫的发声的频率范围最小.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海豚.

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一般均小于自己的听觉频率范围;(如:狗的发声范围:452~1800赫兹,狗的听觉范围是:15~50000赫兹)

很多动物可以听到人所听不到的超声波(如:狗可以听到低于20赫兹的声音,蝙蝠、海豚都可以听到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23.【答案】解:设汽车速度为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