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PT第3版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PT第3版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PT第3版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PT第3版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PT第3版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套PPT教学课件1开始大学新生活2自我经营从大学开始开始大学新生活李开复先生(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收到一封来信:“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忍耐和适应……”李开复老师认为,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的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这封来信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悔恨和无奈。大学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它又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资料来源:李开复.大学四年应该是这样度过———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职业技术,2007年第21期)/01一、认识大学:大学与大学精神大学何以称为大学呢?。一、认识大学:大学与大学精神“大学”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定国安邦的“大学”。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而传十章分别解释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认识大学:大学与大学精神在西方,1810年,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柏林大学,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并确立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这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开端。1854年,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约翰·亨利·纽曼(JohnHenryNewman)给大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群英会集的殿堂,天下各处各地的学子到这里来,以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为大学做了最为通俗的解释。他认为大学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一、认识大学:大学与大学精神自中国近代与西方交流以来,西方的“University”开始被翻译成“书院”,后又改称为“大学堂”“大学校”,1912年以后“大学”成为正式的名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开始大兴仿日的近代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大学制度则转为效仿美国的大学制度,并延续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大学教育全面学习国外的高等教育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学逐步走上了深化改革、稳步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之路,在大学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以及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现已实现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一、认识大学:大学与大学精神何为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大学自身发展中形成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体现。“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创新精神0102批判精神03经世致用二、感受大学:新学习、新生活、新开始(一)学习上的变化学习方法由“学什么”转变到“怎么学”,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学习内容也具有宽、深、新的特点。二、感受大学:新学习、新生活、新开始(二)生活上的变化大学过的是集体生活,由依赖父母安排向凡事要靠自己处理转变,作息时间和卫生习惯等方面不同的同学生活在一起,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或多或少的调整。二、感受大学:新学习、新生活、新开始(三)人际关系上的变化“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团学组织、班委会等组织的活动增多;各种学生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人际交往,诸如结交朋友、老乡会、师生交往等活动也更加频繁。大学生在参加各种活动时开始尝试着建立人脉、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二、感受大学:新学习、新生活、新开始(四)管理方式上的变化更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三、常见的适应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常见的适应问题1.心理上的不适应一方面,相较于高中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大学的环境更加丰富多彩又复杂多变,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律性和独立性,能合理自主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在高中通常是班级里的尖子生,难免内心有一定优越感,而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周围群英荟萃,竞争激烈,自己曾经的优势不再凸显。三、常见的适应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常见的适应问题2.学习上的不适应一方面,进入大学,来自外界的学习压力骤减。另一方面,大学的学习节奏与高中截然不同。三、常见的适应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常见的适应问题3.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由于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每位同学的处事风格也往往不同。在这种多元化的环境中,同学们彼此不了解,又不懂得如何恰当地同他人相处,便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其他同学产生摩擦,难以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三、常见的适应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常见的适应问题4.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大学新生远离家乡求学,常面临着水土、气候、语言、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方面的变化,容易产生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与无措感。三、常见的适应问题及其解决途径首先,要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其次,要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再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可以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来实现,也可以积极向老师和学长请教,学习过来人的成长经验。同时,还应正确定位自己,避免过分强调个性,形成逆反心理。1.尽快实现角色转换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二)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三、常见的适应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敬人者人恒敬之,学会包容别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培养自己多种兴趣爱好,陶冶情趣,使生活充实丰富,同时多参加有益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社会公益活动等。3.发展自身特长4.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二)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尽快树立人生理想,确立行动目标。5.树立明确目标三、常见的适应问题及其解决途径01020304(三)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正确认知自我学会宣泄学会转移注意力换位思考我心中的象牙塔活动目标:对大学生活的思考活动场地:室内人员要求:不限材料准备:纸、笔活动目标:

(1)列出自己上大学的十条理由。

(2)如果你是大学校长,将创建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3)为什么选择现在的专业?是否喜欢现在的专业?

(4)你对自己的专业了解多少(专业名称、培养目标、核心课程、教学方法、知识和技能、相关专业、职业领域、就业岗位群等)?

(5)除了所选的专业,自己还喜欢或更喜欢哪些专业?

(6)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该如何开展?互动讨论:相互传递记录纸并交流探讨。想一想:自己如何面对大学中的新变化?自我经营从大学开始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的小雪是某大学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每天一踏进办公室,她就打开电脑,针对公司近期的一些重要问题,结合最新的行业信息,构思着最佳的解决方案,电脑和人脑都飞速地运转。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小雪设定的五年规划目标是:成为本行业某知名公司的创意总监。小雪认为在进入职场之前就必须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她觉得大学的生活的确丰富多彩,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是小雪给自己的座右铭。“适合自己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是小雪给自己职业规划的基本原则。那么,你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的呢?这些规划的依据又是什么呢?/02一、大学各发展阶段大学期间面临着很多发展任务,主要包括:基本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的形成、思想道德与身心素质的养成、基本社会工作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的基本确定。这样看来,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划,仿佛是一个不断攀爬“金字塔”(图1-1)的过程。二、职业生涯各发展阶段一般而言,个人可能经历的主要职业阶段大体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下降五个阶段。二、职业生涯各发展阶段成长阶段1出生到14岁。在这一阶段,儿童通过对家庭成员、朋友以及老师的认同以及与他们之间的互动,逐渐建立起职业自我概念。探索阶段215~24岁。开始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试图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自己对职业的了解,以及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匹配起来。确立阶段3发生在25~44岁。工作生命周期中的核心部分。由三个子阶段构成。1.尝试子阶段;2.稳定子阶段;3.中期危机子阶段。维持阶段4到了45~60岁这一年龄段,人们通常已经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或多或少地有所建树。下降阶段5接受权力和责任减少的现实,成为年轻人的良师益友。三、大学教育与职业发展

(一)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专业学习是大学学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贯穿大学学习的主线。专业学习要有目的和规划。开始专业学习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三是养成专业思维三、大学教育与职业发展(二)课外活动与职业发展埃德加·沙因博士(EdgarH.Schein)在《员工精神———优秀员工的职业基准》一书中提到,拥有敬业、责任、进取、合作、忠诚、创新、效率、服从精神的员工最受欢迎。这八种精神就是职业素养的精髓所在。课外活动是高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以育人为宗旨,以培训学生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开放性教育活动。三、大学教育与职业发展(三)社会活动与职业发展社会活动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促进自我认识,实现自我完善。(2)做好职业定位,契合职业要求。(3)积累工作经验,增加就业机会。三、大学教育与职业发展(三)社会活动与职业发展大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的时候,需要把握三个“平衡”

(1)在学业和社会活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2)在获取知识和获取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3)在锻炼能力和保护自我安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四、自我经营从现在开始自我经营,是对自己的动态性发展谋划,可贯穿人的一生,在个体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各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自我经营的内涵四、自我经营从现在开始1.确定志向2.自我评估3.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4.选择职业和职业发展路线5.设定职业目标6.制订行动计划7.反馈、评估与调整(二)自我经营与职业发展

1.自己心目中的大学生活应该是怎样的,与现实的大学生活有哪些差异?面对期望与现实的落差,自己是如何看待的?

2.试着写一写自己的职业理想。写出那些从小时候到现今的职业理想变迁,可以包括职业类型、职业名称、工作地域、工作环境、工作伙伴、工作待遇和职业发展期望等。12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及影响因素职业生涯规划导论职业生涯规划导论无边无际的太平洋中,一艘航船和一块木板相遇了。“你要去哪里?”木板问航船。“我要航行到墨西哥湾,你呢?”“我,我也不知道要漂向哪里?”“什么?在广阔的太平洋中你却在漂泊……”航船有些着急。“这又怎么样呢?我已经从印度洋漂到了太平洋,还不是在走!”木板无所谓地说。“可太平洋是你要去的地方吗?”“哦,这你倒是提醒了我,其实我一直想去非洲的好望角。”“没有方向的努力,只能是漂泊,永远也到不了自己要去的地方。”说完,航船向着墨西哥湾的方向驶去……/01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界定职业的具体含义可以通过以下四个层面予以清晰地阐明:一是与人类的需求和职业结构相关,强调社会分工;二是与职业的内在属性相关,强调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三是与社会伦理相关,强调用劳动创造财富,获得合理的收入分配;四是与个人生活相关,强调物质资料来源与精神生活的满足。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界定(一)职业生涯的内涵1.职业所谓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里,明确规定了职业的五个基本要素:职业名称、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劳动方式和工作场所。当然职业也具备了其他特征,包括社会性、时代性、同一性、差异性、层次性、专业性、多样性、技术性、稳定性、经济性与规范性等。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界定2.生涯美国著名的生涯学家唐纳德·E.舒伯(DonaldE.Super)提出的观点:“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历程,统合了人的一生当中各种职业与生活的角色,由此表现出每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他提出,生涯由三个层面构成:第一个层面,时间,即个人生命进程;第二个层面,经历,即每个人一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第三个层面,角色,即每个人对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投入程度。(一)职业生涯的内涵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界定3.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有关工作经历的过程或结果,包括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的结束。(一)职业生涯的内涵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界定有关“职位”、“工作”、“职业”、“职责”、“职业领域”以及“生涯规划”这几个词的含义,虽然在理论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争议,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大致将它们定义如下,这样有助于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体系以及后续阐述的理解。(二)常见概念的区分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界定工作是由一系列相似的职位所组成的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职位与分配给个人的一系列具体任务直接相关。1.职位2.工作职业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一系列相似的工作。3.职业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界定职责,是指任职者为履行一定的组织职能或完成工作使命,所负责的范围和承担的一系列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4.职责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一般被称为职业领域。5.职业领域生涯规划是一个有意识地对自己全部工作和生活进行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考量,并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的过程。6.生涯规划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界定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界定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客观分析职业环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职业倾向,权衡、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职业探索与奋斗的历程,其目的是争取最大的收益、选择实现职业理想的最佳路径,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特点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01020304(一)帮助个体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二)激励个体不断自我实现,积极进取(三)增强个体的就业竞争力(四)有助于个体明确工作重点,合理调整工作状态三、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一)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误区1.大学阶段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时过早2.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大学生涯规划3.未来无法预料,没必要做职业生涯规划4.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静态过程三、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二)职业生涯规划效果不佳的原因1.缺乏对自我客观、全面的分析2.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急功近利1.想一想: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2.说一说:大学生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及影响因素有时候我觉得特别讨厌自己,无论做什么都犹豫不决,哪怕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也会来回思考、反复掂量,总担心如果选择这个,就失去了那个,特别怕后悔,往往在最后一秒随便抓住一个答案,结果还是常后悔。一些小事儿我都拿不定主意,何况是关乎未来的事情呢?上大学读电气自动化专业是父母的意愿———那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现在临近毕业了,有的同学准备自己创业,有的同学准备考研,有的同学准备去向往已久的城市打拼……我是一点头绪也没有。唉!郁闷、迷茫……我该怎么办?/02一、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一)职业决策的一般影响因素4.社会环境的影响3.朋友、同龄群体的影响2.家庭的影响1.个人条件的影响一、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二)安妮·罗伊职业决策公式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人和职业都有稳定的特征,而适当的职业选择就是要在这二者之间进行匹配。帕森斯明确阐述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

①特质,即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

②因素,即应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的知识和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前途;

③上述两者的平衡。根据这个理论,帕森斯提出了“职业选择中的三大原则”。(一)帕森斯(Parsons)特质因素论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原则二:了解工作原则一:了解自我原则三:匹配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二)霍兰德(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帕森斯物质因素论的基础上,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ohnHolland)提出了职业兴趣论。该理论认为,个人的人格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配与对应,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与职业成就的基础;不同的人可以分成六种人格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而人所处的环境也可以相应地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会对相应的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图2-2)。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三)舒伯(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1.生涯发展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起,唐纳德·E.舒伯(DonaldE.Super)以新的方式对生涯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生涯彩虹理论。该理论很好地概括了人一生的职业发展历程,认为职业发展是人生成长的一部分,除了职业角色外,个人在生活中还扮演着其他角色,如子女、父母、伴侣、公民等。他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五个主要阶段。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三)舒伯(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2.生涯彩虹图

1976—1979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之后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舒伯将它命名为“生涯的彩虹图”(图2-3)。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四)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1991年,盖瑞·彼得森(GaryPeterson)、詹姆斯·桑普森(JamesSampson)和罗伯特·里尔登(RobertReardon)合著了《生涯发展和服务:一种认知的方法》一书,阐述了思考生涯发展的新方法,即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即使个人充分掌握了自己的内在特质和外部工作世界的信息,也未必能做好职业生涯决策;人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必须不断面临生涯决定的问题,因此决策在生涯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理论通过认知信息加工金字塔模型(图2-4)来描述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它包含职业生涯选择所涉及的各种成分,即执行加工领域、决策技能领域和知识领域。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金字塔的底部是知识领域,包含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自我知识即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技能,职业知识则包括了解特定的职业、专业及组织方式。金字塔的中部被称为决策技能领域,包含了进行良好决策的五个步骤,即CASVE循环(图2-5)。在金字塔的顶部是执行加工领域,即通过元认知对自身状态进行观察、监督和调控。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理论

1.想一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2.谈一谈:某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畅想有什么启示?1职业动机、兴趣与价值观2职业人格3职业能力和技能评估4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5职业素质与人岗匹配职业动机、兴趣与价值观婷婷,23岁,打扮时髦、充满活力,像许多大学生一样,在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懵懵懂懂,读了文秘专业。刚刚毕业两年多,已经换过四家公司,她说,自己的每份工作都不如意,都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她近来看了很多成功人士的书籍,从书中总能发现这样的话语:“我十分喜欢从事现在的工作”“我对我的事业充满热爱”。想想自己,为什么对每份工作都缺少激情?她非常想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工作。/01一、需要、动机与职业(一)需要的含义及种类需要(Need)是个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一个人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要求,是一个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具有对象性、社会制约性和动力性三个特点。一、需要、动机与职业(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把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图3-1)。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一、需要、动机与职业图3-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模型一、需要、动机与职业(三)动机的含义及种类动机(Motivation)是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和内部动力,具有引发、调节和强化行为的作用。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机的产生是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需要、动机与职业(四)需要与动机的关系0102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需要会引起有机体的自动调节机制的活动。一、需要、动机与职业(五)动机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在简单的工作情境下,动机强度较高会导致较好的工作成绩;在难度适中的工作情境下,中等强度的动机会导致最佳的成绩;而在难度较大的工作情境下,动机强度较低会导致较低的成绩。1.动机与工作效率一、需要、动机与职业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个体价值最大化的动机,来源于希望做到最好、争取成功的成就需要。约翰·威廉阿特金森认为在成就动机的形成过程中有两种心理:一种是希望成功,使人在行动上趋近目标以追求成功;一种是害怕失败,使人回避目标以避免失败。当二者力量相等时,就会造成心理冲突,使人焦虑和痛苦。2.成就动机与工作任务选择一、需要、动机与职业(1)对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有浓厚的兴趣;(2)很早就在生活中发展出了独立和自立的观念;(3)设立适当的、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4)为了获得长远的收益而暂时放弃眼前的利益;(5)必要时,会根据从先前的表现中所获得的信息来调整、改变自己当下的目标;(6)对决策的结果负责;(7)能坚持不懈地完成目标,能在目标太难或太容易时重新修订自己的目标;(8)通过想象或幻想来预期自己取得成功的情境;(9)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价值感;(10)设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不让目标成为自己的一种负担;(11)想要达到某种层次才会对实现目标持有强烈的愿望;(12)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为了钱或分数之类的回报。3.成就动机与职业成就

(一)兴趣与职业兴趣1.兴趣与职业兴趣的内涵兴趣(Interest)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是一种社会性的动机。当兴趣不指向对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称为爱好。在实际生活中,兴趣与职业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每一种兴趣都可以与一种职业联系起来。二、兴趣与职业二、兴趣与职业2.兴趣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职业兴趣在个体的职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影响个体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激发个体的探索与创造力、增强个体的职业适应性和稳定性。个体在选择职业时,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时,枯燥的工作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二、兴趣与职业(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1.理论假设与结构约翰·霍兰德(JohnHolland)在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于1969年提出了自我兴趣测量及“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该理论指出:二、兴趣与职业(1)职业选择是人格的一种表现,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具有相同人格特质的人,这种人格特质反映在职业上就是职业兴趣;(2)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即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研究型、艺术型和实际型;(3)个人的职业兴趣往往是多方面的,很少集中在某一种类型上。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具备所有这六种兴趣,只是偏好程度不同。因此,通常用得分最高的三种兴趣的首字母依分数从高到低排列,组成“霍兰德代码”。类型共同特点职业环境典型职业社会型(S)公正、理解、平等、服务、理想。喜欢与人交往,善言谈,愿意教导他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人际交往、教导、医治、帮助他人等方面的技能。精神关爱,愿意负担社会责任教师、咨询人员、公关、护士、牧师企业型(E)追求权力、权威、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力、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目的性强说服他人或支配他人的能力,敢于承担风险,目标导向项目经理、营销管理者、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制片人常规型(C)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有自我牺牲精神文书技巧,组织能力,听取并遵从指示的能力,能够按时完成工作并达到严格的标准,有组织、有计划秘书、行政人员、记事员、会计、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研究型(I)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领导。理性,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运用复杂和抽象的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谨慎缜密,独立工作,一定的写作能力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学家、化学家、心理学家、工程设计师、大学教授艺术型(A)创意、自我表达、自由、审美。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创造力,对情感的表现能力,以非传统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相当自由、开放演艺界人士、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歌唱家、乐队指挥、诗人、剧作家实际型(R)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手工或机械技能,对工具、机器等进行操作;对“事物”工作能力强于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程序员、制图员、装配工、木匠、厨师、农民、工程师、军官、兽医二、兴趣与职业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与典型职业匹配表二、兴趣与职业2.职业环境类型010203同一职业群内的人有相似的人格特质,因此对情景和问题有类似的反应,从而产生特定的职业氛围,即职业环境,它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念、态度倾向和行为模式;工作环境也分为六种类型,其名称及性质与兴趣类型的分类一致;具体职业通常也采用上述字母代码的方式来描述其工作性质和职业氛围。二、兴趣与职业3.六角形模型二、兴趣与职业4.职业兴趣与职业环境匹配(1)一个人的职业兴趣类型和职业环境之间的适配将增强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2)一个人并非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完全对应的职业环境。(3)专业类型的不匹配并不意味着职业类型的不匹配。(4)专业类型可以与兴趣类型相结合。(5)职业兴趣与职业环境的“完全适配”只是对理想目标不断趋近的过程。三、职业价值观价值观(Value)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具有自我激励作用;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对动机具有导向作用。三、职业价值观价值观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价值观因人而异0102价值观相对稳定三、职业价值观(二)职业价值观

1.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在职业决策上感到困惑的同学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我在工作中想得到什么?最在乎什么?”“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职业价值观往往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三、职业价值观2.职业锚理论

1978年,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提出的“职业锚”理论是目前为止被普遍公认的职业价值观理论。职业锚(CareerAnchors)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即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自我意向的一个部分。他认为,职业设计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三、职业价值观“职业锚”有以下几个特点:(1)职业锚以工作者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产生于早期职业生涯。工作者的工作经验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职业锚。(2)职业锚的定位过程不是工作者的各种能力、才干或者作业动机的简单测量,而是在工作实践中,依据自身和已被证明的才干、动机、需要和价值观,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3)职业锚是工作者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动机、需要、价值观、能力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三、职业价值观职业锚的分类1.技术职能型2.管理能力型3.自主型4.安全稳定型5.创业型6.服务型7.挑战型8.生活型三、职业价值观3.职业价值观测量职业价值观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舒伯于1970年编制而成,用来衡量一个人在工作内外的价值观,以及激励员工的工作目标。量表将职业价值观念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内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二是外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性质有关的外部因素;三是报酬。该量表共计13个因素,包括:利他主义、美感、智力刺激、成就感、独立性、社会地位、管理、经济报酬、社会交际、安全感、舒适、人际关系、变异性或追求新意。三、职业价值观4.职业价值观困惑及解决方法职业价值观的困惑还反映在职业道德的冲突上。一方面,个体自己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勤奋敬业、质朴俭约、诚信交往的道德价值观;另一方面,又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甚至表现出对物质、功利、享乐的崇拜,对精神世界、意义世界的漠视。要解决职业价值观的困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职业中的终极型价值观和工具型价值观。

(2)改变价值规则。价值规则是人们对所持价值观的定义。

1.想一想:价值观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业发展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方向性作用,甚至超过了兴趣和人格的影响。那么,现在请想一想并且回答:什么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自己真正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2.说一说:需要、动机与兴趣的关系是什么?它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什么影响?

3.谈一谈:职业人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对职业自我认知分别有什么作用?

4.做一做: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并尝试解读自己的测评报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及影响因素小V经朋友介绍来到一家大型家电公司销售部门实习。按照部门主管所说,如果小V能够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就有机会留下来。但是,实习期满后公司没有与她签约。离开公司后,小V又到一家公司做化妆品销售的工作,两个月她只做了两单生意。她产生了较大的挫败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她躲在家里,对找工作失去了信心。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新的工作。/02一、人格与气质、性格所谓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生物遗传因素、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气质(Temperament)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日常生活中所谓的脾气、秉性。性格(Character)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二、人格与职业发展(一)气质与职业发展二、人格与职业发展(二)性格与职业发展职业性格是人们在长期特定的职业生活中所形成的与职业相联系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例如,有的人总是对工作一丝不苟,有的人总是谦虚谨慎。职业心理学认为,性格影响着一个人对职业的适应性,一定的性格适于从事一定的职业,如外向、开朗的人适合从事教师、社会工作等;世故的人适合做商人、销售人员等。三、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测量

MBTI(Myers-BriggsTypeIndicator)是人格分类理论模型的一种,其基本理论是以瑞士心理分析家荣格于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一书中有关知觉、判断和人格态度的观点为基础而提出的,并由美国心理学家凯瑟琳·布里格斯(KatherineBriggs)及其女儿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Myers)研究发展成为测量工具。(一)MBTI职业人格测试三、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测量1.MBTI的结构

MBTI的四个维度分别为:精力支配(E—I)、接收信息(S—N)、决策判断(T—F)和行为方式(J—P)。每个维度分为两极,例如,精力支配的一端是外向(E),另一端是内向(I),每一端有不同的甚至相对立的行为表现特点,接受测量者的分数分布在两极之间。每个人在每个维度上只有一种偏好,如一个人是内向的就不能是外向的。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一个内向的人丝毫没有外向的特征,只能说他偏向内向。三、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测量简单列举几种职业人格组合:1SJ型——合法主义者/维护者2SP型——现实主义者/工匠3NT型——科学家/思想家4NF型——理想主义者/精神领袖三、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测量2.MBTI与职业匹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MBTI已成为全球著名的性格测试之一,在职业发展、职业咨询、婚姻咨询、高等教育、团队优化、人员培训以及领袖训练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关于MBTI的信度、效度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根据MBTI人格类型可以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三、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测量(二)DISC性格理论

1926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马斯顿提出了一套理论,用以解释人的情绪反应。这四项因子分别为支配、影响、稳健与服从。这套方法是以这四项因子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的,即DISC性格理论。D型的人,属于支配型的人,善于发号施令,以目标为导向。I型的人,属于影响型的人,标准的乐观主义者。S型的人,属于稳健型,是非常有耐心的倾听者。C型的人,属于服从型,是理性的人。三、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测量(三)大五人格理论1.外倾性2.稳定性3.开放性4.宜人性5.尽责性三、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测量(四)职业人格测量方法的运用比较综上所述,每一种人格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和发展环境,不同人格的人在不同的工作领域都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根据自己的人格特点选择适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职业发展中的焦虑不安,缩短从职业生涯开始到成功之间的距离。当然,世上无百分百适合某种人格的职业,也无百分百不适合某种人格的职业,懂得用己所长,整合资源、发展自己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况且,人格测量的标准和手段并不唯一,现实环境也纷繁多变,因此在使用人格测量方法时一定避免评价绝对化、单一化,更不要在工作中歧视某种人格类型的人。

1.请完成气质测验和MBTI职业人格测试,了解自己的职业气质和人格倾向。

2.谈一谈:怎样发挥自己的气质、性格上的优点?

3.说一说:怎样把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特征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职业能力和技能评估小雅是某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家境殷实,从小就是爸爸妈妈的乖乖女。并且,作为班级里唯一的女孩子,平日里老师和同学们也都对她关爱有加。她几乎不旷课,课余偶尔约上几个老乡逛逛街,大学生活充实、快乐。可是,刚到了大三,她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大家似乎更为积极主动,有的同学经常给家人打电话讨论工作的事情,有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到专业相关企业实习,有的同学经常和工学结合单位保持联系并希望能去单位就业,有的同学积极准备升本。看着大家都忙碌起来,她有些着急了,但是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擅长什么,能做什么?对于找工作她没有什么信心,因为压根儿就不清楚该怎么找,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优点或长处会被用人单位看上。而且,就算有幸能找到一份工作,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03一、能力与职业能力(一)能力一般认为,能力(Ability)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条件,包括现有的成就水平和潜力的可能性。直接影响人们的活动效率,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当中,并从中得到发展。一、能力与职业能力能力的特点(3)能力具有结构类型的差异(1)能力具有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具有发展早晚的差异(4)能力具有可发展性一、能力与职业能力(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从事一定工作岗位所需的,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能力。它由知识、理解能力和技能等诸多要素组成。职业能力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共用能力,如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特殊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殊或较强的能力一、能力与职业能力我国职业教育界认为职业能力包括:职业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职业基础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职业基础能力职业专业能力(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2)方法能力。(3)社会能力。(4)个人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二、技能(一)技能的内涵技能(Skill)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例如,表达技能、操作技能等。二、技能(二)知识、能力与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知识、能力和技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不表现为知识技能的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动态过程中。不同的人可能具有相等的知识,但他们的能力不一定是相等的水平;反之亦然。二、技能(三)技能的分类1.专业知识技能2.可迁移技能3.适应性技能三、职业能力与技能的评估职业能力的评估职业技能的评估

1.谈一谈:如何理解“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

2.试一试: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技能,分析自己已经具备的能力和技能与职业要求间的差距。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及影响因素得知某一知名公司招聘秘书,文秘专业高职毕业生张荣带上了全部个人资料:简历、学习成绩单、教师评价表、求职信、各种奖状、外语与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赶到了公司。他到了招聘现场一看,包括自己在内共有六位应聘者。他们有来自重点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师范大学政教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还有几位是将要毕业的研究生。与这些研究生、本科生相比,张荣顿时觉得自己比他们矮了一截。面试任务是请大家做两件事:一是起草报告,二是文字录入。起草内容为一份上报给总公司的报告,希望增加一个秘书名额;再起草一份通知,要求公司各部门尽快上报这一季度的工作进程,一律手写。交卷后领一份文件稿,用计算机录入,打印一份,复印两份。完成后将卷子与简历一起上交就可以离开,一周内等通知。第四天,张荣就接到了通知,要他去面谈录用后的一些具体问题。应聘时,张荣觉得自己不是名牌学校毕业,学历也不如其他应聘者,所以他没有抱很大的希望,接到通知的那一刻,高兴之余更多的是不解:难道学历、名校不是企业所看重的?难道是我的能力优于其他应聘者?胜任某种岗位的必要条件就是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04一、通识教育与职业能力(一)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人才。通识教育的着眼点是“全人教育”,即将人的知、情、意、行都纳入综合培养目标,既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又给予学生各种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还培养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塑造学生积极包容的价值观,使其成为一个有格调的人。一、通识教育与职业能力(二)通识教育的作用经由通识教育获得的知识虽然对专业素养的提升效果不大,但这些知识和经历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思考和行为方式,并将持久地体现在个人未来的工作生涯中。

通识教育不仅塑造一个人的基本职业能力,从信息加工金字塔模型的角度看,通识教育还提供关于职业的知识。一、通识教育与职业能力几类通识课程对职业知识积累的影响:1.世界历史课程世界历史课程能帮助一个人了解世界格局和未来的发展趋势。2.社会学和经济学课程社会学和经济学课程能够增进一个人对组织的发展、功能、背景等方面的理解。3.自然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能帮助一个人理解科学技术对行业发展和工作方式的影响。4.人际沟通和心理学等课程人际沟通和心理学等课程能增进我们对与工作和家庭生活关系、人际关系的理解。二、专业教育与职业能力1专业教育的内涵相对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是指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2专业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关系专业教育对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实际上,专业与职业既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并非毫不相关。三、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一)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学会分享与合作的能力。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意识、动机、习惯;二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三是评价和反思;四是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怎样迅速、充分、有效地获取、选择和存储所需信息;二是怎样利用所获得的信息来解决问题;三是怎样打破常规重新组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呢?1.目标明确2.方法得当三、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二)沟通能力培养2.用身体语言强化沟通1.用言辞修饰沟通3.在实践中锻炼沟通能力三、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三)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做事分清轻重缓急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三、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四)情绪管理能力培养1自我情绪梳理

(1)培养坚毅的性格。

(2)营造一个愉快的生活环境。

(3)通过一些陶冶性情的兴趣爱好来排解情绪。

(4)多进行运动,如打球、跳舞、爬山等。

(5)通过记日记来理清思绪。2寻求外在支持(1)身边要有三两个知心朋友。(2)寻求社会支持。三、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五)印象管理能力培养图3-4印象管理流程图四、职业技能培养专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其他获得途径1.培训/继续教育2.学徒3.自我学习

1.想一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2.想一想:请按照职业能力分类,客观地评估自己具备了哪些职业能力?

3.想一想:自己所期望的职业或岗位对专业能力有哪些要求?为此,在校学习期间要做什么准备?职业素质与人岗匹配某次,三位毕业生一同去面试某公司的业务员。当三位同学进入办公室时,人事主管客气友好地请他们入座,然后转身出去。当主管回到办公室时发现:两位同学坐在沙发上,一个翘起二郎腿,并不停地上下抖动;另一个斜靠在沙发一角,两手紧握,手指“咯咯”发响;只有一位同学端坐在椅子上等候面试。人事主管起身微笑着对两位沙发上的同学说:“对不起,你们二位的面试已经结束了,请离场。”两位同学四目对视,不知何故。面试为什么没有问问题就结束了?/05一、职业素质的内涵与特征(一)职业素质的内涵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它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一、职业素质的内涵与特征(二)职业素质的基本特征1.职业性2.稳定性3.内在性4.整体性5.发展性二、个人职业素质的养成(一)个人基础职业素质的养成1.强化职业意识2.重视职业习惯养成3.重视职业实践活动二、个人职业素质的养成(二)个人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培养工匠精神1(1)敬业。(2)精益。(3)专注。(4)创新。培养职场礼仪2(1)形象礼仪。(2)办公礼仪。(3)商务礼仪。(4)社交礼仪。培养职业情商3(1)心态修炼:①积极的工作状态。②积极的工作表现。③积极的工作态度。④积极的工作信念。(2)思维方式:①学会掌控消极情绪。②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三、团队素质的养成(一)领悟团队精神核心是协同合作。(二)培养团队忠诚1.不为利益轻易动心2.重视团队3.信任团队(三)培养团队沟通能力沟通是管理的灵魂。(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1.主动做事2.敬业3.宽容4.树立全局意识四、人岗匹配模型(一)人岗匹配的内涵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这使得工作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一方面,不同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同,只有满足这些素质要求的劳动者才可以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劳动者在能力、兴趣、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一个人虽然不能胜任某一项工作,却可能在另一个领域做得很好。因此,劳动者对岗位的选择也应更为主动。四、人岗匹配模型(二)人岗匹配程度的影响因素1员工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匹配(1)能力匹配。(2)个性匹配。2员工要求与岗位供给的匹配(1)工作本身匹配。(2)工作条件匹配。(3)工作回报匹配。(4)人际关系匹配。

1.想一想:自己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想做的工作对职业素质有什么样的要求?

2.谈一谈:如果在未来的工作中发现自己与工作岗位不够匹配,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提高匹配程度?

3.做一做:按照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分析自己职业素质的优点和不足,根据不足,制订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计划。1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转型2行业发展与劳动力市场3组织特点与岗位分析4家庭角色与职业生涯5职业资格认证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转型小蒋在学校里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码农”。几年下来,虽然也做了几款软件,但是逐渐对编程提不起兴趣,找不到兴奋点。虽说IT业不景气,可他手上的工作一点没少。痛苦、郁闷、彷徨!他也想过跳槽,换一个行业,但是又觉得自己除了编程什么都不会,于是几次心理波动都被扼杀在了摇篮里。随着年龄增大,小蒋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从小蒋混成了“老蒋”,然而IT业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给他带来越来越强的紧迫感,今后的职业生涯该怎么走?/01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1经济趋于全球化2知识经济兴起3高科技推动全球经济进入全新发展阶段4信息技术改变工作、生活方式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现状不断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持续转变。“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经济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服务业在各行业中占比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断提高,增强了经济运行的稳定性;②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升级,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驱动力;③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进入活跃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④全球价值链发生变化,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①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②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③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三、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转型对职业的影响(一)行业兴衰与从业人数需求(二)经济模式的变化对人才提出新要求(三)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1.谈一谈:经济全球化为个体职业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2.说一说:我国经济转型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什么影响?行业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光伏、纳米材料、新能源等概念型专业非常热门。因为物理成绩好,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没想到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在扬州开发区一家光伏企业工作的小刘说道,他连日来为是否跳槽而纠结。中国光伏产业从起步到发展不过几年时间,当前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市场依赖外需,在欧美等国相继对我国光伏产业实施双反措施后,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导致不少光伏企业裁员。面对这样的行业环境,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该如何决策呢?/02一、行业现状与职业定位(一)职业与行业、产业的关系一、行业现状与职业定位(二)行业环境分析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0102重大事件对行业的影响03行业的发展前景预测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人口结构演变决定着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的总体趋势面临结构性劳动力短缺问题劳动力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一)(二)(三)(四)(五)非公有制单位是接收人才的主力企业需要应对长期的劳动力价格上升三、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需要进一步化解大学生知识转化率偏低大学生准备不足,职业生涯模糊

1.请查阅资料,结合本节内容,谈一谈当前国内的宏观就业形势。

2.请查阅资料,结合本节内容,谈一谈自己所学专业所处的行业就业形势。组织特点与岗位分析小孙是2008年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家外企公司任职至今,工作岗位算是专业对口,但是最近工作出现了倦怠的现象,觉得没有工作激情,失去了人生的追求,每天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他还经常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被领导重视,对当前公司的不少做法不认同,他想去尝试其他感兴趣的工作,但又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03一、组织分析组织环境适宜于个人发展时,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容易取得成功。当然,组织环境同社会环境一样,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些变化同样对职业生涯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个人所在的组织环境也是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一)组织的类型3.政府组织1.营利性组织2.非营利性组织4.准政府组织一、组织分析一、能力与职业能力(二)组织环境分析3.组织制度1.组织实力4.组织发展战略5.组织适应能力6.组织文化2.组织领导人一、能力与职业能力二、岗位分析与职业定位岗位分析是指对岗位进行整体分析,以便确定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内涵,可以用6W1H来表述:用谁做(Who)、做什么(What)、何时做(When)、在哪里做(Where)、为什么做(Why)、为谁做(Whom)、如何做(How)。岗位分析的结果是岗位说明书,它把该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任职资格等信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以便管理人员使用。二、岗位分析与职业定位(一)岗位描述1.岗位是什么(岗位的一般定义)2.岗位做什么(典型工作的一天)3.岗位要求具备什么(岗位的任职资格)二、岗位分析与职业定位(二)岗位晋升通路1.相关岗位2.职业发展通路和晋升方向二、岗位分析与职业定位(三)一定背景下的岗位要求010203不同行业对岗位的理解(行业背景下的岗位要求)不同类型及发展阶段企业对岗位的理解(企业背景下的岗位要求)不同领导对岗位的理解和要求(人为背景下的岗位要求)二、岗位分析与职业定位(四)找出自己与目标岗位的差距,做好职业能力和素质准备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是量化自己与岗位差距的前提,因此自我探索十分必要。我们花了许多时间去了解行业、职业和岗位,了解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要求,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了解自己与这些要求之间的差距,在大学期间弥补这些差距。差距是可以量化的,可以通过锻炼来缩小和弥补,如组织能力不强就多参加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英语口语不好就参加英语角多说多练等。

1.谈一谈: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

2.说一说:如何进行岗位分析,有哪几个步骤?家庭角色与职业生涯李雯的父母都是医生,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都颇具名气。在父母的影响下,李雯本科时选择了医学专业。现在面临毕业,她陷入了纠结,无法抉择未来的方向。她的父母希望她能继续读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也当医生。但是李雯觉得虽然医生可以救死扶伤,自己也很敬佩父母,但是做医生太忙了,经常不能照顾到家庭,自己还是希望找个能兼顾家庭的工作。/04一、家庭环境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家庭环境和教育家庭成员对就业的态度家庭经济状况12345家庭成员的职业观自己作为家庭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二、家庭与工作的平衡策略(一)个人层面的平衡策略(二)组织层面的平衡策略1.弹性策略2.支持策略1.认清和限定角色与关系2.发展社会支持系统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则是指当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协调满足工作和家庭两个领域的角色要求时,两种角色压力互不相容所产生的角色冲突。谈一谈:除家庭环境和教育,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受哪些家庭因素的影响?为何?职业资格认证小赵考入了一所当地比较有名的高校,寝室同学和班级同学都很好,大学生活很丰富也很开心。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发现有些同学在准备职业资格考试,专业课的老师也强调过,职业资格认证很重要。之前,他也没听毕业的表兄提起过这件事情,表兄不是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了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有什么区别?哪个更重要呢?/05一、就业准入制度1就业准入的内涵及意义就业准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于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强、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2就业准入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二、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是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职业技能标准,由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技术水平、工作能力或职业资格进行的评价与认证的考核活动。个人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必须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二、职业技能鉴定(一)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二)职业技能鉴定的等级职业技能鉴定分为:初级鉴定、中级鉴定、高级鉴定、技师鉴定和高级技师鉴定。(三)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可向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提出申请。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根据国家实施的就业准入制度而开展的、针对某些实施就业准入的职业而设立的一项制度。对于需要就业准入的职业,必须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涵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点4.鉴定内容方面3.考试性质方面2.认证方式方面1.制度体系方面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三)职业资格证书的含义职业资格证书是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职业资格证书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水平的基本要求,反映了持证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不同的职业资格级别反映了不同职业水平和能力。学历文凭主要反映持证者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证明。不同专业反映了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水平。四、人岗匹配模型(四)职业资格证书的分类1.从业资格与《从业资格证书》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起点条件。2.执业资格与《执业资格证书》

执业资格是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工种)的从业人员,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条件的要求。

1.想一想:职业资格鉴定与学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谈一谈: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鉴定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说一说:自己需要参加什么职业资格鉴定,需要做哪些准备?1职业和岗位目标的设定2职业生涯决策的方法3职业生涯决策的调整4职业生涯管理5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职业和岗位目标的设定雨涵,某职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现已工作三年多了。她一直在困惑:为什么身边的同事个个游刃有余,好像每天都很有工作劲头,工作能力和职位一路“高歌猛进”,而同样认真工作了三年多的她,换来的却是每天无精打采的状态和微薄的收入?在学校里的时候,雨涵也算是个积极的学生,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地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毕业后,她和几个同学一同进入了一家中型高科技公司做技术工作,在实验室中每天机械地对着机器或电脑开发程序,工作环境比较沉闷。非但如此,这两年有大批新员工加入公司,新人学习快,干劲足,他们的技术慢慢地赶上或者超过了自己;老员工也有不少跳槽去了其他公司。而自己在公司三年多来,技术和能力上没有大的突破,工作激情也在枯燥的工作环境中慢慢消磨殆尽。雨涵知道自己其实并不喜欢技术工作,也不喜欢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可是工作已经三年了,难道还要转行?自己今后的发展路径在哪里?/01一、职业生涯目标概述(一)职业目标的定义职业生涯目标(CareerGoal)是一个人在选定职业领域内未来时点上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关于自己职业理想的具体化。拿破仑·希尔(NapoleonHill)认为,一切成就的起点是渴望。一、职业生涯目标概述(二)职业生涯目标的意义首先其次再次职业生涯目标可以提高人生的价值。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是充满了积极体验的过程。职业生涯目标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下。二、职业生涯目标设定(一)干扰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设定的因素不清楚目标的重要性0102设定目标后害怕失败03不了解设定目标的方法二、职业生涯目标设定(二)职业生涯目标设定的一般原则2.目标的设立要清楚1.目标的设立要完整3.目标的设立要合理二、职业生涯目标设定(三)职业生涯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