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康复策略及方法_第1页
脑性瘫痪的康复策略及方法_第2页
脑性瘫痪的康复策略及方法_第3页
脑性瘫痪的康复策略及方法_第4页
脑性瘫痪的康复策略及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策略

当前第1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婴幼儿期的脑处于发育最旺盛时期,脑的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接受治疗后效果好,因此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和治疗十分重要。

★早期发现异常,不等于过早和急于诊断脑瘫

★一般认为出生后6个月到9个月作出诊断为早期诊断,最迟应在1岁左右就要作出诊断。一、脑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当前第2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1)有引起脑瘫的原因(高危因素)(2)有脑损伤的发育神经学异常(3)婴儿期出现脑瘫的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及不同类型表现)(4)并发损害(5)辅助检查1、诊断脑瘫的依据:当前第3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以下6个要素:

①运动发育落后或异常;②肌张力异常;③肌力异常;④姿势异常;⑤反射发育异常;⑥辅助检查的异常。

其中前五项是脑瘫诊断的必备要素。2、诊断标准:当前第4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脑瘫应与以下各类异常及疾病相鉴别(1)一过性运动障碍或发育迟缓:与脑瘫的区别是将来运动可以正常化。(2)颅内感染性疾病:以颅内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治愈后无运动障碍。(3)脑肿瘤:为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伴有脑肿瘤的特征性症状。(4)智力低下:可以有运动发育落后,但以后运动功能会正常或接近正常,以智力落后为主要表现。3、小儿脑瘫的鉴别诊断当前第5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5)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应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相鉴别,前者存在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假性肌肥大、特殊的起立姿势、血清肌酸激酶增高、肌电图改变、肌活检有特征性改变。(6)先天性肌迟缓及良性先天性肌张力低下:应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相鉴别,前两者多在以后逐渐好转或恢复正常。(7)各类先天性代谢性疾病:除了有运动功能障碍外,都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当前第6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8)脑白质营养不良:应与痉挛型脑瘫相鉴别,前者病情呈进行性。(9)脊椎损伤、脊椎肿瘤、先天畸形等脊椎病:应与痉挛型截瘫相鉴别,可进行X光检查、脑脊液检查、脊髓造影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10)小脑退行性病变:应与共济失调型脑瘫相鉴别,前者表现为缓慢进展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当前第7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一、身体状况的评定二、肌力评定四、肌张力评定五、关节活动度评定六、反射发育评定七、姿势运动发育特点与评定

第二节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当前第8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人体发育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二个月能独走。当前第9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一般状况、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定。

1、了解患儿的身体素质,患儿对康复治疗的承受能力。

2、应对患儿的心理、精神状态进行评定,注意性格特点、情绪、行为、反应能力等。

3、应掌握婴幼儿的感觉、认知发育。

4、进行智力评定,掌握患儿的智力情况,对于制定合理可行的康复治疗方案很有必要。

采用我国常用儿童发育筛查与心理测评量表

一、身体状况的评定当前第10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1、可在全身各个部位,通过一定的动作姿势,分别对各个肌群的肌力作出评定。2、等张、等长、等速3、常用的肌力检查方法:

①手法肌力检查(manualmuscletesting,MMT),②分级标准通常采用六级分级法。③检察时置患儿的关节于中间位,观察其对抗向各个方向运动的阻力状况。④运动方向为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旋前—旋后,通常检察关节周围肌群以及躯干的肌群。二、肌力评定当前第11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MMT肌力分级标准当前第12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1、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运动的基础,表现形式有三种: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

2、只有这三种肌张力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才会维持与保证人的正常姿势与运动。

3、肌张力的变化可反映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和损伤程度,脑瘫患儿均存在肌张力的异常。三、肌张力评定当前第13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脑瘫患儿肌张力评价分类表当前第14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痉挛型、强直型——肌张力增高或亢进迟缓型——对姿势变化无抵抗、呈低紧张状态不随意运动型——姿势张力可能时强时弱共济失调型——偏低临床可见: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过剩;

主动肌收缩过剩;

拮抗肌过度松弛;

动摇或变化。 4、脑瘫异常肌张力的表现类型当前第15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①锥体系损伤时,被动运动各关节,开始抵抗增强然后突然减弱,称为折刀现象。②锥体外系损伤时,被动运动时抵抗始终增强且均一,称为铅管样或齿轮样运动。③锥体系损伤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地分布于上肢以内收肌、屈肌及旋前肌明显,下肢以伸肌明显。④锥体外系损伤时,除上述表现外,可有活动时肌张力的突然增强。当前第16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⑤肌张力低下时的几种表现蛙位姿势(俯卧位或仰卧位)W字姿势(仰卧位)二折姿势(坐位)倒U字姿势(俯悬卧位)外翻或内翻扁平足,站立时腰椎前弯,骨盆固定差而走路左右摇摆似鸭步,翼状肩,膝反张等当前第17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倒U字姿势(俯悬卧位)二折姿势(坐位)当前第18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⑥肌张力增高时的异常姿势头背屈,角弓反张,下肢交叉,尖足,特殊的坐位姿势,非对称性姿势等。对肌张力增高的传统分度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比较粗略。多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或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二者都将肌张力分为

0~4级改良Ashworth量表较Ashworth量表分得更细当前第19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当前第20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1.决定关节活动度的主要因素:①关节解剖结构的变化;②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收缩)的肌张力;③与原动肌相对抗的拮抗肌(伸展)肌张力④协同肌的肌张力。四、关节活动度评定当前第21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①头部侧向转动试验;②臂弹回试验;③围巾征;④腘窝角;⑤股角(又称内收肌角或外展角);⑥牵拉试验⑦足背屈角;⑧跟耳试验。2.临床通常采用的评定主要方法当前第22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1.头部侧向转动试验正常时下颌可达肩峰,左右对称,肌张力增高时阻力增大,下颌难以达肩峰。

2.臂弹回试验使小儿上肢伸展后,突然松手,正常时在伸展上肢时有抵抗,松手后马上恢复原来的屈曲位置。

3.围巾征将小儿手通过前胸拉向对侧肩部,使上臂围绕颈部,尽可能向后拉,观察肘关节是否过中线,新生儿不过中线,4~6个月小儿过中线。肌张力低下时,手臂会像围巾一样紧紧围在脖子上,无间隙;肌张力增高时肘不过中线。

当前第23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4.腘窝角小儿仰卧位,屈曲大腿使其紧贴到胸腹部,然后伸直小腿,观察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角度减小,降低时角度增大。正常4个月龄后应大于90°。5.股角(又称内收肌角)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膝部使下肢伸直并缓缓拉向两侧,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观察两大腿之间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角度减小,降低时角度增大。正常4个月龄后应大于90°。6.牵拉试验小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双手向小儿前上方牵拉,正常小儿5个月时头不再后垂,上肢主动屈肘用力。肌张力低时头后垂,不能主动屈肘。当前第24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7.足背屈角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拇指抵住小儿足底,其它手握住小腿及足跟,将足向背推,观察足与小腿之间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足背屈角增大,降低时足背屈角减小。正常4~12个月龄为0°~20°。

8.跟耳试验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牵拉足部尽量靠向同侧耳部,骨盆不离开床面,观察足跟与髋关节的连线与桌面的角度。正常4个月龄后应大于90°。

当前第25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小儿反射发育十分准确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是脑瘫诊断与评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神经成熟度,可分为

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应以及正常情况下诱导不出来的病理反射。五、反射发育评定当前第26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一)原始反射(脊髓、脑干水平)

是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

在胎儿娩出以后逐渐失去实际意义,多于2~6个月内消失,原始反射缺如、减弱或残存,都是异常的表现。

当前第27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28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二)立直反射(中脑和间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育的基础。当前第29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平衡反应

(三)大脑皮层水平反射当前第30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神经系统发育的高级阶段,出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平衡反应是人站立和行走的重要条件,多在立直反射出现不久即开始逐步出现和完善,终生存在。

♠完成平衡反应不仅需要大脑皮层的调节,而且需要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等综合作用才能完成。当前第31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脑瘫患儿平衡反应出现延迟或异常;严重痉挛型脑瘫几乎不能建立平衡反应;中、轻度痉挛型脑瘫建立不完全,可能被不正常动作或原始动作干扰,出现较晚;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由于不自主动作和不能控制的姿势和肌张力的变化,虽然大部分反应都可建立,但反应不协调、不直接。脑瘫患儿的特点当前第32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六、姿势运动发育特点与评定机体在相对静止时克服地心引力所呈现的自然姿势(一)主要特点

小儿从一个动作转换成另一个动作时,身体各部位之间所呈现的位置关系,是克服地心引力所呈现的自然姿势。

只有保持正常的姿势,才能出现正常的运动。当前第33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二)如何观察主要观察是否遵循小儿运动发育规律,即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连续不断的发育。例如是否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由上到下);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由近到远);从全手掌抓握到手指抓握(由粗到细);从阳性支持反射到站立(由低级到高级);从直腰坐到坐位的自由玩耍(由简单到复杂)。评定时根据小儿的年龄,判断是否存在发育落后或异常。当前第34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1、由屈曲向伸展的发育,经过四期变化,主要受肌张力影响。2、从反射活动到随意动作发育。3、手、口、眼协调发育。

(三)姿势运动发育评定1、仰卧位姿势发育当前第35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2、俯卧位姿势发育

1、由屈曲向伸展发育: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臀高头低→臀头同高→臀低头高

2、抗重力伸展发育规律:头部贴床→头离床→胸离床→肘支撑→手支撑→一只手支撑体重的抬头过程3、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肘爬→腹爬→四爬→高爬

当前第36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3、坐位姿势发育

1、全前倾——半全前倾——扶腰坐——拱背坐——自由坐

2、坐位发育与平衡反射发育密切相关;

3、坐位发育是抗重力发育的继续。

当前第37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4、立位姿势发育

1、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持体重→足尖支持体重→立位跳跃→扶站→抓站→独站→牵手走→独走

2、连续不断发育规律;3、立位平衡

当前第38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5、步行姿势发育规律1、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2、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落发展;3、无上肢交替运动到有上肢交替运动;

4、肩与骨盆从无分离动作向有分离动作发育;

5、由走小步向迈大步的有节律步调发育;

6、小儿步行接地期比游走期长;

7、足尖与后跟地时间短,主要为全脚接地;

8、接地时需很多肌肉参加活动,对游脚期作用大的是大腿肌肉。

当前第39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四)反射与姿势运动发育的关系

1、手握持反射消失时,前臂的支撑就出现。

2、ATNR消失时,躯干回旋出现,可以翻身,并逐渐发展。

3、ATNR消失,手口眼协调,四肢支撑爬行出现。

4、Moro反射消失,才出现中脑以上水平的反射。

5、足握持反射消失,小儿才能支撑站立。

6、STNR消失,分离动作,自由伸展和屈曲。

7、紧张性迷路反射消失(TLR),抬头、分离动作。

当前第40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8、小儿俯卧位悬垂反射时,头上抬,髋膝关节伸展,说明小儿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躯干调节作用是由全身屈曲姿势向全身伸展姿势的发展。9、躯干回旋是小儿通过躯干旋转与上肢的支撑动作,完成坐起的动作的前提,是一种旋转坐起的矫正反射。10、侧弯反射消失,身体可以稳定的直立。

11、只有坐、立位平衡反应完善时,坐位、立位姿势方能稳定。

当前第41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五)脑瘫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1.运动发育的未成熟性2.运动发育的不均衡性①运动发育与精神发育的不均衡性;②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过程中的分离现象;③各种功能发育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平衡发展;。④对于外界刺激的异常反应而导致的运动紊乱当前第42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①运动发育延迟的同时伴有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②四肢和躯干的非对称性;③固定的运动模式;④抗重力运动困难;⑤做分离运动困难的整体运动模式;⑥发育不均衡,如上肢与下肢、仰卧位与俯卧位、左侧与右侧运动发育不均衡;3.运动发育的异常性

当前第43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⑦肌张力不均衡,如异常肌张力、姿势变化时的肌张力增高、降低或动摇;⑧原始反射残存,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出现延迟或不出现;⑨感觉运动发育落后,感觉“过敏”而导致运动失调;⑩联合反应和代偿性运动。违背了运动姿势发育的六大规律当前第44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锥体系损伤呈痉挛性瘫痪;

◆锥体外系损伤呈不自主运动、肌阵挛或强直;

◆小脑损伤呈平衡障碍、共济失调、震颤等。◆得不到正常运动、姿势、肌张力的感受,不断体会和感受异常的姿势运动模式,◆形成异常的感觉神经通路和神经反馈,◆导致发育向异常的方向发展、强化而固定下来,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逐渐明显,症状逐渐加重。4.运动障碍的多样性5.异常发育的顺应性当前第45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其他评定内容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基本动作和技巧。对于小儿脑瘫的康复目标,家庭及社会对其康复最基本的要求是患儿可以生活自理。46当前第46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2.儿童功能独立检查量表

是从成人的FIM量表演变而来,是针对残障儿童行动、自理、认知、社交等功能的专业评定量表。WeeFIM具有全面、简明的特点,能测量儿童功能残障碍的程度以及看护者对儿童进行辅助的种类和数量。是用来评价残障儿童在家庭和社会中生活能力的量表。

47当前第47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3.智力评定

4.特殊感觉障碍评定

5.感知认知评定

6.言语功能评定

48当前第48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7.患儿和家长或照顾者的满意度评定

这是一种较为主观性的评定方法,但它所提供的重要信息是其他评定方法所不能及的。如照顾的容易程度、体位的控制、个人卫生、喂养、转移、在学校的运动能力和耐力,以及照顾者和患儿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49当前第49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暂时准备到这里

1.糖尿病足不记得讲没讲

2.肥胖症

3.脑瘫的概述

4.脑瘫的诊断及评定

未完待续:脑瘫的康复治疗内容当前第50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第三节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策略

一、康复治疗途径

二、康复治疗方法与技术

三、问题与挑战当前第51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一、康复治疗途径

1、医院式康复(HBR)

2、集中式康复(IBR)3、社区康复(CBR)当前第52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现代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手术治疗辅助器具与矫形器药物治疗心理康复与教育其他治疗护理与管理二、康复治疗方法与技术传统康复治疗药物推拿按摩针刺穴位注射辅助设备器材当前第53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1)治疗原则:①遵循儿童运动发育的规律;②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同时,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诱导;③使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的能力;④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⑤诱发和强化所希望的固定运动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个运动向多个运动的协调运动;⑥康复训练前对肌张力的缓解等。(一)物理治疗(PhysicalTherapy,PT)1、运动疗法当前第54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2)治疗要点:①头部的控制;②支撑抬起训练;③翻身训练;④坐位训练;⑤膝手立位和高爬位的训练;⑥站立和立位训练;⑦步行训练;⑧步行的进步和实用性训练。当前第55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训练方法:当前第56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57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58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59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60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61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62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63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64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65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66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67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68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69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70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71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72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73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74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75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76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77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当前第78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分析,认为脑瘫患儿根本问题是由于缺少对反射性姿势和运动模式的抑制(中枢性抑制)而导致的异常。因此,Bobath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反射性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

(3)治疗技术:Bobath法、Vojta法、引导式教育等。Bobath疗法(神经发育学疗法)当前第79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Bobath疗法需要一定的场所和辅助用具,如玩具、垫子、三角垫、圆滚、Bobath球、重心移动板、平衡板、站立位训练架等。1、抑制手技(关键点的控制)2、促通手技(矫正反射、平衡反应)3、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手技根据患儿状况和治疗目标,采用不同手技。当前第80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一定的出发姿势反射性腹爬(R-K)反射性翻身(R-U)在身体的一定部位(主诱发带和辅助诱发带),按照一定的方向给予一定时间和强度的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协调化的下述运动发育。Vojta还创造了七种姿势反射检查方法

Vojta疗法(诱导疗法)当前第81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应用教育的概念体系进行康复治疗,并不是单纯的物理治疗。

◊通过引导者与功能障碍者的整体活动,诱发功能障碍者本身神经系统形成组织化和协调性。

◊引导式教育重视机能障碍者人格的形成、认知能力、日常生活动作、人际交往等能力的提高。

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education、Petö

)当前第82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辅助用具的使用课题的意图化使韵律意识化利用人际关系的促通循序渐进的引导运用运动力学的原理日课分组实施实施办法目前,引导式教育已经成为脑瘫康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小年龄组的治疗需有家长的辅助。当前第83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渐增阻力训练、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与改善训练、关节松动技术、减重步态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借助于辅助器具的训练也在不同程度的开展。其他技术TempleFay法、Domain法、Brunnstrom法、Rood法、PNF法等方法运动再学习其他

这些方法被称为易化技术,是根据神经生理学与神经发育学的原理,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调节其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康复治疗技术。

逐渐形成许多不同类型的运动模式,这些模式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磨砺,最终优化形成运动程序或纲要,并在大脑中储存记忆。当前第84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2、物理因子疗法仿生物电治疗仪经络导平仪痉挛肌治疗仪当前第85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是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患儿日常生活、学习、劳动、认知等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患儿进行训练,以恢复和学习各种精细协调动作,解决生活、学习、工作及社交中所遇到的困难,取得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适应性。(二)作业治疗(OccupationalTherapy,OT)当前第86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作业治疗的重点和内容为:①保持正常姿势;②促进上肢功能的发育;③促进感觉、知觉运动功能的发育;④促进日常生活动作;⑤促进情绪的稳定和社会适应性等。当前第87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

发生机制: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器官功能障碍,交流意愿障碍及其他障碍所致。

矫治的主要内容为:①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训练;②进食训练;③构音障碍训练;④语言发育迟缓训练;⑤利用语言交流辅助器具进行交流的能力训练等。

(三)言语障碍的矫治(speechandcommunicationtherapy,ST)当前第88页\共有97页\编于星期四\22点SDR

I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