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经济科学奖_第1页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_第2页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_第3页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_第4页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01设立背景评选意义历届获奖目录0302基本信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为纪念中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而设立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于1985年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该奖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组织评选,其获奖成果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各领域的最高水平。设立背景设立人员设立原因设立背景设立原因为纪念孙冶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贡献,经济学家薛暮桥、于光远、许涤新等发起于1983年6月19日成立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委员会”,1985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开始设立并评选。是中国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人员孙冶方孙志方先生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化名宋亮、孙宝山、叶非木、勉之等,无锡玉祁镇人,模范**员,著名经济学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经济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历届获奖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2年1994年010302040506历届获奖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010302040506历届获奖2008年2010年2012年2015年2017年2019年010302040506历届获奖1984年第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奖(4本)1、罗季荣:《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2、梁文森、田江海:《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出版。3、尹世杰(主编)、王美涵、罗镇齐、何同甫、郑必清、谢丽卿、杨体仁、胡在知、袁培树、凌宏城、陈汀柯、彭明朗、陈锡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4、孙尚清(主编)、张卓元(副主编)、蔡中杰(副主编)、陈吉元(副主编)、张曙光、薛永应、刘厚成、张泽厚、陈玉光、陈胜昌、汪海波、戴园晨、霍俊超、冒天启、恽希良、任惟忠:《论经济结构对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论文奖(47篇)1、周叔莲:《科学、技术、生产力》,《光明日报》,1977年5月30日。2、苏绍智、冯兰瑞:《驳姚文元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的谬论》,《人民日报》,1977年8月9日。1986年第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奖(5本)黄达:《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周叔莲(主编)、裴叔平(主编)、洪惠如、杨沐、徐传珍、于丽文、黄觉非、王玉书、陈慧琴、陈栋生、黄江南、陈树勋、丁敬平、孙克亮、钱家骏、黄载尧:《中国工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出版。雍文远(主编)、李鸿江(副主编)、袁恩桢(副主编)、王志平、王国诚、朱懋庸、杨建文、罗宗、周建明、张继光、钱世明、龚金国、曹麟章、童源轼:《社会必要产品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陈琦伟:《国际竞争论》,学林出版社,1986年3月出版。林子力:《论联产承包责任制—兼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1988年第三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4本)1、熊映梧(主编)、王恺、张艺、吴国华、孟庆琳:《生产力经济学原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出版。2、胡汝银:《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6月出版。3、潘振民、罗首切:《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6月出版。4、中国科学院课题组、北京大学课题组、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吴敬琏课题组、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国家计委课题组、上海课题组:《中国改革大思路》,沈阳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论文奖(7篇)1、丁声俊:《关于我国粮食发展战略问题》,《河南粮食经济》,1985年第11期。2、李成瑞:《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若干问题》,《财贸经济》,1986年第11期。1990年第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4部)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李扬:《财政补贴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6月出版。胡代光、魏埙、宋承先、刘诗白主编:《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论文奖(8篇)1,蔡江南、符钢战、沈晗耀、林绥:《企业劳动力面临的问题及其出路——对上海企业的调查研究报告》,《上海经济研究》,1987年第6期。2,樊纲:《灰市场理论》,《经济研究》,1988年第8期。3,吴敬琏:《通货膨胀的诊断和治理》,《管理世界》,1989年第4期。1992年第五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4部)李拉亚:《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杨坚白等:《新中国经济的变迁与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出版。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4月出版。吴敬琏:《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1994年第六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6部)许涤新(主编)、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1990年9月、1993年8月出版。(本书其他作者:汪士信、石奇、方卓芬、方行、简锐、胡铁文、徐雪筠、陈正炎、王水、徐新吾、黄如桐、姜铎(蒋立),唐传泗、贵畹兰、汝仁、刘佛丁、丁长清、吴太昌、朱秀琴、郭太炎)王慧炯(主编)、陈小洪(副主编):《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本书其他作者:胡汝银、林栋梁、郑易生、张景曾、仝月婷、莫天全、吕朴、夏小林、王卫、杨良、常清、廖英敏、卢文荣、陈海淳、鲁志强、胡欣欣)王洛林、翁君奕、张小金、李文溥、陈其林、黄建忠、庄宗明、郭俊胜、朱崇实:《外商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鹭江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马建堂(主笔):《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本书其他作者:陈小洪、吴仁洪、金尔林、王丽杰、房汉廷、姚广海、丁宏祥)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12月出版。1996年第七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5部)严瑞珍、王沅:《中国贫困山区发展的道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袁志刚:《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2月出版。朱玲、蒋中一:《以工代赈与缓解贫困》,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中华书局,1995年11月出版。刘伟(主笔):《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本书其他作者:蔡志洲、杨去龙)论文奖(11篇)1、**:《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2、赵晓雷:《对**工业化思想的经济学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3期。1998年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3部)1.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2.杨承训:《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3.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论文奖(12篇)1.朱善利:《论经济总量均衡的条件》,载《效率、公平与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论坛》1992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出版。2.赵汇:《怎样理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2期。3.杨瑞龙:《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4.中国社会科学院“严重亏损国有企业研究”课题组(郑海航、江小涓、张承耀负责):《严重亏损国有企业的亏损原因剖析》,《管理世界》,1997年第1期。2000年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1部)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论文奖(10篇)1.宋晓梧、张小建、陈宇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本书总论),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2.阎滔:《论从抑制通胀到扩大内需转型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改革》,1998年第6期。3.胡鞍钢:《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序),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3.韩俊:《农村经济结构的变更与国民经济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第九章,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5.宋文兵:《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6.许宪春:《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问题》,《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2002年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3部)1、李维安等:《公司治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2、臧旭恒等:《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联合出版。3、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出版。论文奖(8篇)1、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节选自《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第一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2、范从来:《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3、王燕等:《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2004年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3部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2003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2.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3.纪宝成主编:《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论文奖:10篇1.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设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2.张晓朴:《入世后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选择》(上、下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4、5期。3.余永定:《通过加总推出的总供给曲线》,《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4.2006年第十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3部)1、王元龙:《中国金融安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2、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地主制经济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3、左大培:《内生稳态增长模型的生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论文奖(10篇)1、林汉川、夏敏仁、何杰、管鸿禧:《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北京、辽宁、江苏、浙江、湖北、广东、云南问卷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2、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3、胡必亮:《村庄信任与标会》,《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2008年第十三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2部)1.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共5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3月、2005年8月、2006年7月、2008年5月出版。2.何炼成:《价值学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出版。论文奖(7篇)1.沈坤荣、付文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2.白重恩、谢长泰、钱颖一:《中国的资本回报率》,《比较》第二十八辑,中信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3.李周主编:《中国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中国扶贫绩效及其因素分析》,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刘遵义)等:《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2010年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著作、论文分别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著作奖(空缺)论文奖(8篇)1.陈增敬、LARRYEPSTEIN:Ambiguity,RiskandAssetReturnsinContinuousTime(中文译名:《连续时间条件下的模糊性、风险性和资产收益》),Econometrica,Vol.70,No.4,2002.(《经济计量学》2002年7月,第70卷)2.曾力生:Effectsofchangesinoutputsandinpricesontheeconomicsystem:aninput-outputanalysisusingthespectraltheoryofnonnegativematrices(中文译名:《产量变动和价格变动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利用非负矩阵谱理论的投入产出分析》),EconomicTheory,Vol.34,Issu.3,2008.(《经济学理论》2008年3月,第34卷)3.李子奈:《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4.张晓朴:《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后评价分析和政策建议》,《比较》2008年9月第38辑。5.2012年第十五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名单(按出版顺序排列)著作奖(每部奖金20万元)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主持人:侯云春、韩俊、蒋省三):《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2、刘世锦等:《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和战略选择》,中信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论文奖(每篇奖金10万元)1、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2、宋铮、KjetilStoresletten,andFabrizioZilibotti:GrowingLikeChina(中文译名:《中国式增长》),AmericanEconomicReview101(February2011)(《美国经济评论》2011年2月第101期)。3、楼继伟:《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的六项制度》,《比较》2011年第6辑;“SixSystemicReformswithwhichChinaMustPressAhead”,inMasahikoAokiandJinglianWu(eds)TheChineseEconomy:ANewTransition,IEAConferenceVolumeNo.150-IV(Basingstoke:PalgraveMacMillan),2012.2015年2015年11月8日,本次获奖作品包括著作3部,论文4篇。论文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发表于《比较》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获得论文奖,另外三篇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负责人:张平,执笔:汪红驹)《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魏尚进、张晓波《竞争性储蓄动机:中国持续增长的性别比例与储蓄率》姚洋、钟宁桦《中国企业中的工会与工人的福利》。

著作奖谈敏《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朱玲、杨春学、魏众、罗楚亮、姚宇、金成武、邓曲恒、王震、何伟《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田国强、陈旭东《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2017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7届(2016年度)获奖作品名单著作奖(每部奖金20万元)1.林重庚、迈克尔·斯宾塞等:《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与建议》,中信出版社,2011年12月。2.李实、佐藤宏、史泰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