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_第1页
医学专题-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_第2页
医学专题-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_第3页
医学专题-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_第4页
医学专题-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局部用药(yònɡyào)的毒性研究第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

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是根据局部用药部位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设计(shèjì)的。

涂剂、擦剂皮肤用药膏剂、凝胶剂

其他透皮吸收制剂常用局部用药制剂滴眼剂、滴鼻剂喷雾剂、肌内注射直肠和阴道制剂第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第一节皮肤用药(制剂)的毒性(dúxìnɡ)研究一、皮肤组织结构表皮(biǎopí)真皮皮下组织第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

皮肤(pífū)覆盖全身。表皮较薄,厚为。角质层

表皮颗粒层生发层真皮依附于皮下组织,厚约2mm。胶原

真皮弹性硬蛋白纤维母细胞第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二、化学物质对皮肤毒性作用(zuòyòng)的类型

皮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对皮肤产生(chǎnshēng)的损害损害主要为:一)皮肤原发性刺激原发性刺激—--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引起的病理性反应。红斑、水肿原发性刺激的表现水疱疮溃疡第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

强碱脂溶性溶剂

原发性刺激机理

镉酸盐银、汞、砷等金属(jīnshǔ)盐

特征

有明确的毒理学量-效关系。首次接触即可产生某种特征。第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二)皮肤致敏皮肤致敏为变态反应,包括药物(yàowù)致敏和光敏反应。作用机制药物与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具用免疫原性。药物在光的作用下,形成半抗原性物质。

特征没有明确的毒理学量-效关系。再次接触该药物才能激发特定症状。第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三)皮肤(pífū)致癌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多环芳烃类金属盐----无机砷盐第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三、皮肤用药(yònɡyào)(制剂)毒性研究一)皮肤用药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guānchá)完整与非完整皮肤短期内接触受试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2、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豚鼠、大鼠

2)受试药物-膏剂、液体或粉末

3、试验方法

1)剂量选择-3个剂量组

2)给受试物方法和观察-涂敷固定

4、结果判断第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二)皮肤用药(yònɡyào)长期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guānchá)动物皮肤长期接触受试物,对机体产生的异常毒性反应。

2、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豚鼠或大鼠

2)受试药物-膏剂、液体几粉末

3、试验方法

1)剂量选择-3个剂量计对照组

2)给受试物方法及时间-涂敷固定、每日一次至少6小时,按临床用药时间的3

倍时间。第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3)检测项目-每日观察皮肤临床症状、皮肤病力学检查;一般症状、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学检查。

4、结果判断

进行统计学计算,并应写明安全剂量、中毒剂量、中毒的靶器官(qìguān)以及中毒的可逆性。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三)皮肤(pífū)刺激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皮肤接触受试物后所产生的刺激反应情况。

2、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豚鼠

2)受试药物-膏剂、液体或粉末

3、试验方法-1g或1ml涂敷固定、于去除受试物后1、24、48和72小时(xiǎoshí)观察涂敷部位红肿、红斑以及上述变化的恢复情况和时间。第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皮肤刺激反应评分反应分值反应分值红斑水肿无红斑0无水肿0略见红斑1稍有水肿1中度红斑2明显可见(边缘高出皮肤)2严重红斑3皮肤隆起(lónɡqǐ)水肿轮廓清晰3紫色红斑并有焦痂形成4水中隆起>1mm4

总分8第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4、结果判断与评价强度平均分值无刺激<0.5(0-0.5)

轻度刺激<2.0(0.5-2.0)

中度(zhōnɡdù)刺激<4.0(0.5-4.0)

严重刺激<6.0(0.5-6.0)

极严重刺激>6.0(6.0-8.0)第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四)皮肤过敏试验(shìyàn)1、试验目的-通过(tōngguò)动物皮肤重复接触受试物,观察机体免疫系统反映在皮肤上的表现。2、实验材料

1)动物-豚鼠

2)受试药物-膏剂、液体不稀释直接涂敷

3)阳性致敏物-2,4-而硝基氯代苯

1%-致敏浓度

0.1%-激发浓度第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3、试验方法

1)试验分组随机分成三组,给药组、赋形剂组、阳性对照组

2)致敏接触

0.1-0.2ml(g)涂于脱毛区,接触6小时,第七天和14天亦同样方法重复(chóngfù)。

3)激发接触末次给药后第14天,激发给药,6、24、48和72小时观察皮肤过敏情况。第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4、结果判断与评价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标准刺激反应程度(chéngdù)分值刺激反应程度(chéngdù)分值红斑形成水肿形成无红斑0

无水肿0轻度红斑1

轻度水肿1中度红斑2

中度水肿2重度红斑3

重度水肿3水肿性红斑4最高总分值7第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致敏率分类过敏反应强度致敏率%弱致敏性0-10轻度致敏性10-30中度致敏性30-60高度致敏性60-80极度致敏性80-100

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反应平均值=

合计(héjì)动物总数第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皮肤(pífū)涂抹致癌试验1、试验目的2、实验(shíyàn)材料

1)动物-敏感品系鼠

2)受试物

3)阳性对照药-苯比、巴豆油3、试验方法

1)试验分组-阴性、阳性、实验组

2)给药量-每周1-2次第十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3)给药方法

4)给药后观察4、结果判断与评价

1)皮肤损伤(sǔnshāng)程度

2)组织病理学检查

3)皮肤肿瘤发生率计发生率与时间的关系,评定皮肤致癌的效应。第二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五)皮肤吸收(xīshōu)试验1、整体皮肤吸收试验

化合物经皮渗透的量同皮肤微灌流量直接相关,通过测量与皮肤灌流量相关的电压,测算出化学经皮吸收速率。

1)LDV法

用643.8nm氦-氖激光,照射血管中流动中的红细胞,测量用药前后变化(biànhuà),测定出皮肤吸收速度。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2)PPG法

LED射出的800-940nm红外线照射(zhàoshè),收集反射光转变成电压波谱,通过电压波谱变化,计算皮肤吸收量的大小。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2、离体皮肤吸收试验

1)静态渗透装置上室防药剂,下室接受液,下室中间方皮肤并密封,药剂放于皮肤之上,每隔一定时间后,测定接受液,计算皮肤渗透率。

2)流动渗透装置上述方法的改进,接受液为血浆(xuèjiāng)或白蛋白,以5ml/小时的速度灌流,测定不同时间灌流液的药量。以次测定皮肤的透过率。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六)皮肤(pífū)光敏试验1、试验目的-观察(guānchá)受试物接触皮肤后遇光照是否有光敏反应2、试验方法

1)光敏反应试验评价标准

2)光毒性试验评价标准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第二节眼睛用药(yònɡyào)刺激性试验眼睛(yǎnjing)的结构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

角膜结膜炎炎症(yánzhèng)角膜表面水肿上皮脱落刺激作用结膜充血、水肿灼痛、流泪、畏光

慢性结膜炎、睑腺炎、分泌物增多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

试验目的角膜浑浊(húnzhuó)刺激性试验试验方法虹膜结果与评价结膜水肿分泌物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一)试验目的(mùdì)-观察动物眼睛接触受试物所产生的刺激反应二)试验方法家兔,原液(原膏)加入眼睛肿0.1ml(0.1g),闭合5-10分钟。6、24、48和72

小时至7天眼刺激情况。三)结果与评价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眼刺激反应评分眼刺激反应分值角膜浑浊0-4虹膜(hóngmó)

0-2结膜0-3水肿0-4分泌物0-3总分16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眼刺激性评价(píngjià)标准刺激程度积分无刺激性0-3轻度(qīnɡdù)刺激性4-8中度刺激性9-12重度刺激性13-16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第三节肌内注射用药(yònɡyào)局部刺激性试验试验目的-肌内注射后药物对肌肉的刺激性反应情况。试验方法

家兔6只,一侧骨四头肌注射供试物,另一侧注射生理盐水1-2ml作为对照,48小时处死动物,取骨四头肌纵向剖开,肉眼观察,观察注射部位刺激情况,必要时作组织(zǔzhī)病理学检查。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家兔(jiātù)股四头肌肌肉组织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结果与评价肌内注射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反应级数刺激反应

0给药部位无明显反应

1给药部位轻度充血,直径0.5cm以下

2给药部位中度(zhōnɡdù)充血,直径1.0cm以下

3给药部位中度充血,红肿,肌肉有变性

4出现肌肉褐色变性,坏死0.5cm以下

5肌肉严重变性,出现大片坏死超过2认为不符合规定,不可进行肌内注射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第四节静脉给药局部(júbù)刺激性试验

见第十七章:全身用药(yònɡyào)毒性试验中-血管刺激性试验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第五节滴鼻剂和吸入剂的毒性(dúxìnɡ)试验一、滴鼻剂和吸入剂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受试物一次滴入或吸入后对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或死亡情况。

2、试验方法

3个剂量组,组距0.65-0.85,滴入或吸入

4小时(xiǎoshí)后即可以及7-14天观察动物。

3、结果评价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二、滴鼻剂和吸入剂刺激性试验(shìyàn)

1、试验目的-观察受试物一次滴入或吸入后对动物产生的刺激反应。

2、试验方法将受试物滴入或喷雾与动物,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观察油污充血、红肿等。

3、结果评价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ppt第六节应用于直肠、阴道制剂的毒性(dúxìnɡ)试验一、直肠、阴道用药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受试物对动物直肠或阴道产生的毒性反应或死亡情况(qíngkuà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