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_第1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_第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_第3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_第4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1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驾驶的课型之一。它需要教师对教材、学生的实际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选择练习时机,确定练习内容,支配课堂结构。因此本节课的练习的设计围绕如下四点进行:

1、这一节是圆柱外表积计算的练习课。学生对刚学的学问还不够娴熟,往往简单将侧面积公式,外表积公式,圆周长公式,圆面积公式等混淆。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我首先让学生回顾圆柱外表积计算的方法,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求圆柱外表积的不同方法,再通过填表让学生得到稳固。

2、在实际生活中,所求的面积要依据具体问题来敏捷确定,因此试设计了让学生依据具体问题来确定所求问题是求哪些面的'面积这一环节,从而使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理解解答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还支配了让学生小组商量:解答这些问题的留意点,使学生在沟通和商量的过程中明白解答这些问题时要留意以下三点:

〔1〕要留意所求问题是求哪些面的面积;

〔2〕要留意统一单位;

〔3〕要弄清晰实行哪种方法取近似值。

3、将圆柱实行不同的分法其外表积的改变不同,因此要让学生理解其改变规律。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让学生通过商量来理解改变规律的环节,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解答有关外表积改变的问题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4、在练习中,除了有单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问题外,更多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解题能力得以提高。

本节练习课,在让学生进行基本练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沟通、商量,使学生进一步步认识了圆柱的形体特征,使得学生利用公式进行娴熟的计算。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主动思索,获取学问,这种做法,对学生把握基础学问,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能力起到了主动的促进作用。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2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P33~P3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外表积的含义,把握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2、依据圆柱外表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教学过程:

一、猜想面积大小,激发情趣导入

1、用你们手上的A4纸做一个尽量大的圆柱?〔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

2、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谁大?为什么?

3、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刚刚的环节中,用现成的练习纸,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做一个圆柱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比、评〞中唤起对圆柱侧面积学问的回忆。

二、组织动手实践,探究圆柱外表积

1、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外表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

2、你们觉得这两个圆柱谁的外表积大?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他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外表积就大。

3、刚刚我们是从直观的比较知道了谁的外表积大,假如要知道大多少,那怎么办呢?

生:计算的方法

师:怎么计算圆柱的外表积呢?

圆柱的外表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板书〕

4、那如今你们就算算这两个圆柱的外表积是多少?

生:〔不知所措〕没有数字怎么算啊?

师:哦!那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字呢?知道了这些数字后你准备怎么计算?

生1: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

生2: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

生3: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

师:老师如今告知你的数字是这张纸的长是31.4厘米。宽是18.84厘米。那你们会算吗?怎样算,假如独立思索有困难的话可以小组商量来共同完成。

5、汇报展示:

状况一:半径:31.4÷3.14÷2=5(cm)

底面积:3.14×5×5=78.5(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外表积:591.576+78.5×2=748.576(平方厘米)

状况二:半径:18.84÷3.14÷2=3(cm)

底面积:3.14×3×3=28.26(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外表积:591.576+28.26×2=648.096(平方厘米)

师:通过我们计算验证了我们刚刚的推断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们打开书翻到33页自学例2,从这个例题中你学到什么?

生:分三步来算,先算侧面积再算底面积然后把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加起来。

生2:这样做挺麻烦的有没有更简洁一点的方法呢?

6、好!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补充第二种方法〕

教具的演示: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然后把圆柱体的两个底面通过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问: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圆柱体的哪一部分?〔底面周长,也就是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是圆柱体底面半径〕

所以圆柱体外表积=长方形面积=底面周长×〔高+半径〕

用字母表示:S=C×(h+r)

我们用这个方法来验证一下我们的例2看是不是比原来简洁?

汇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比原来的方法简洁。〔说一说认为简洁的缘由〕

那么今日我们学习了圆柱体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你们学会了吗?〔会〕那老师也得做几题验证一下你们把握得怎么样。

本环节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出:不同条件下用不同方法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渐渐培育学生用多种途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分组闯关练习

1、多媒体出示题目。

第一关〔填空〕

沿圆柱体的高剪开,侧面展开后会得到一个〔〕形,长是圆柱的〔〕,宽是圆柱的〔〕,因此圆柱的侧面积=〔〕×〔〕。

第二关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外表积是〔〕平方分米。

第三关〔用你喜爱的方法完成下面各题〕

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15厘米,求它的外表积?

2、汇报结果,给予评价。

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了以上几个层次的练习题。整个习题,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全部学问点,而且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有效的培育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质疑〔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反馈小结:

教学反思

1、自主探究,体验学习乐趣

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打破了“例题――习题〞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探究的舞台〔也就是提出贯穿整节课的一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层层深入,思维碰撞时时激起,学生在学习学问的同时也体验到学习乐趣。

2、合作沟通,加深对学问的理解深度。

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沟通的平台,在互相的沟通中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到达共识、共享、共进,共同归纳出计算圆柱外表积常用的三种形式,从而加深了对学问的理解深度。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3

《新课标》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进展创造条件,让优秀学生不断出现,并且加快进展。让后进生也能跟上,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到达个人进展的较高水平。在这个学期,我也始终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所以在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有很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推导公式,针对这种状况,我敬重学生的差异,实行分层要求:a、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的同学,马上开动脑筋想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假如行,怎么转化。b、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的同学呢?我又有另外的要求:你们看能不能再结合试验操作清楚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在这样分层要求的状况下,每个学生的讨论目标都很明确。每个学生经过独立思索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觉,这样就促使小组沟通活动有效进行。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4

本课用课前预习课上小组内沟通汇报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课前布置了《圆柱的外表积》预习提纲:

1、什么是圆柱的外表积?

2、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侧面展开图是什么样子?

3、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

4、怎样求圆柱的底面面积?

5、怎样求圆柱的外表积?

课上学生很快商量出圆柱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所以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已经能想象和深刻理解,并且通过想象和推理能够明确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宽〕就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展开的长方形的宽〔长〕就是圆柱体的高,因此,学生对于怎样求圆柱体的外表积能够理解和初步把握。

但是,通过学生尝试计算圆柱体外表积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学生对于圆柱体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虽然初步把握但是很不娴熟,具体表如今求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时,特殊简单出现混淆,缘由就是对求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把握欠娴熟,特殊是求圆的面积时,部分学生总是遗忘把半径进行平方,或者是直接用给出的直径去平方,这都是对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把握不娴熟的表现;第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正确率都有待提高,由于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圆周率,又有半径的平方的计算,所以许多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很低。缘由就是学生的口算能力、笔算能力都没有形成技能,只把握计算方法但不能娴熟精确的计算,这都是学生能够精确求出圆柱体外表积的障碍。

针对这种状况,我准备实行这样的方法:第一:强化学生对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第二:在计算时提示学生认真仔细,出错时要找出出错的缘由,对证改错。同时结合课前三分钟计算的时间,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习。

总之,让学生娴熟精确的计算圆柱的外表积和侧面积,可以为下一步学习和计算圆柱的体积扫清障碍。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5

教材分析

《圆柱的外表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外表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外表积。先说明圆柱的外表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外表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外表积的组成部分,求外表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外表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外表积的含义,把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把握求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究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爱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许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讨论,今日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觉新知

1、认识圆柱的外表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样子的纸来做卷筒呢?〔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假如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到底,说明学生对学问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育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讨论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状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看、思索、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2+长方形面积

生C:必需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长×宽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S=2rh

师:假如圆住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如今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外表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存时,我觉得应当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板书设计

长方形=长×宽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依靠仿照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要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培育他们获取新学问的能力。本节课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告知学生圆柱的特征,而是让他们自己观看、触摸,感受什么是圆柱的外表积。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实践,操作,将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展开,让学生明白圆柱体的外表积就是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通过观看,学生明白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的面积。接着小组合作探讨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里让我惊异的是,有一个孩子一边演示一边总结,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最终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推导出圆柱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思路清楚,算理透彻,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可以说,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也不是自己推导出现成的结论让孩子们去识记,去背诵,而是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经受了学问的“再创造〞过程。由于学生经受了不断的“再创造〞的过程,主动主动的从事数学思索、建构数学学问,所以整堂课的学习气氛和教学效果取得了双丰收,这样,孩子们怎能对数学不动心呢?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7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21-P22中的例2、例3,完成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外表积的含义,把握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育学生观看、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增添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育喜爱数学、学好学生的兴趣。

教具预备:

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外表积的含义,把握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依据实际状况来计算圆柱的外表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下面()图形旋转会形成圆柱。

二、认识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你能想方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商量。

⑵沟通: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商量: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看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假如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测量什么数据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底面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沟通: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结:算商标纸的面积,事实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发散提高: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状况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5.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三、认识外表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假如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沟通。师板书:

长:3.14×2=6.28〔厘米〕宽: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直径2厘米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

⑵假如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⑷沟通: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外表积。

⑴商量:什么是圆柱的外表?怎么算圆柱的外表积?

板书:圆柱的外表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外表积。算后沟通,提示学生分步计算。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⑴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⑵对比板演,商量:

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知道底面圆的直径怎么求圆柱的底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知道圆的半径呢?

想一想:假如知道的是圆的周长呢?

四.总结反思

1.今日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清晰的问题?

2.生活中的圆柱体外表都是一个侧面加两个底面吗?哪些不是?又该怎样计算它们的外表积呢?

畅谈体会。

五、稳固应用

1.完成练习六第1题。

留意指导学生思索问题要求的是圆柱的哪个面。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用铁皮做油桶时,需要做圆柱的哪几个面?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深厚,学习主动主动,课堂上他们动手操作,仔细观看,独立思索,相互商量,合作沟通,最终发觉了学问,领悟了学问,品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学生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进展。

1.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主动参加的有效方法。在教学的'环节中,我创设了“八宝粥罐头〞的情景,从学生的已有学问出发,让学生边看边想边说,复习了圆的面积和圆柱的特征。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细心设疑:老师要制作一个圆柱形教具,请你帮助选择合适的部件〔两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和一些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思维进入了主动的状态:选择哪一个长方形才会与两个圆围成圆柱呢,促使学生思索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的关系。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气氛中来。第二环节中,让学生在熟识的生活背景下,依据已把握的数学学问大胆探究,培育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有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学问的最正确途径是自己去发觉。〞因为这种发觉理解最深,也最简单把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独立思索,互相商量,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觉或创造的过程。本节课中,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依据学生原有的学问结构,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索时间,对“选择哪一个长方形才会与两个圆围成圆柱呢〞进行独立探究、尝试、商量、辩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推导出来了。

3.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创建“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究,在“实践〞中发觉。在实践中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从而得知圆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学问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同时,情感上得到满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觉数学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独特得以进展。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难点是敏捷运用侧面积、外表积的有关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这个在上一课时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各种展开方式最终通过割补确定沿高剪开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学生已经有了特别直观的印象,而且学生也探究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此本节课直接让学生简洁回忆这部分学问,然后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确定,并板书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练习题的支配充分考虑到今后利用外表积的学问要解决的问题时会遇到的各种状况而设定。第一组题目的对比,最终说说求那部分的面积都在提示学生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后面对这个外表积应用的三种状况也做了总结;第二组题目除了对外表积应用之外还考虑到材料类题目尾数取舍需采纳进一法。总之题目的选择重在表达“生活中的数学〞这个理念。

课前对这堂课充满了向往,课上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面对六年级的学生,平常一贯把他们当成大人看待,激励方式变得单一,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的主动性也在降低,多数学生不情愿单独回答下列问题,让课堂形式有些枯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还是喜爱表扬和鼓舞的,今后要在这方面稍加重视。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9

一节课讲得再好,关键是学生学到了什么。

今日我在讲圆柱的外表积时,先是让学生想像圆柱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通过对圆柱结构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在计算圆柱外表积时,我们肯定要看清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假如是一个实物图,这个还好些,我们只要依据题目所提供的实物图进行解答。假如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是一个生活中的实物,我们在解决时就要结合实物实际状况进行解析。如油桶的`制作它就是要算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的面积。再如水桶的制作,就不再是在侧面积的基础上加上两个底面积,而是只要加上一个底面积即可。如给一个大厅里的圆柱子刷涂料,这是要算的面积则是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在讲解时,我放手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不同的圆柱体,从而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数学。本节课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展开后,它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一般而言,展开的长方形的长是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是相等的,否则这个水桶就会漏水。这个学问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以后作业中常出错的“闪光点〞。所以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让学生通过圆柱体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圆柱底面周长就是展开后长方形的长。

虽然今日学生作业只是套用公式,学生没有什么失误,但在拓展题,还是暴露出灵性缺乏。期望在以后练习中还需进一步强化,从而到达熟能生巧的地步。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10

[头疼问题]

近期六年级的任课教师都会头疼我们也不例外

年级组集体备课时会叹气

在走廊里碰头时会感慨

叹气、感慨地主要缘由就是:近期作业的错误率很高〔特殊是学困生〕

这使我不免停下“匆忙的步伐〞凝视着这些作业叉叉多的孩子

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细细掂量]

一轮本子改下来错误有以下几类

1、优等生:列出一个长长的算式,直接得出错误的结果〔看不出是哪一步出错,反正计算错〕

2、中等生:求外表积时,也许知道侧面积+两个底面积;但真正列式的时候底面积没乘2;而到了只需要加一个底面积的时候〔无盖水桶等实际问题的时候〕却乘2;

3、学困生:列出的算式都有问题。一查,圆面积计算公式都不会〔够厉害〕,最基本的都不会,圆柱的外表积和体积又如何能正确求出;个别的20多分钟头都不抬,就在计算一个图形题,认真一看列式出错,后面的脱式计算过程中的结果有的有6、7位小数;依旧不知困乏的算啊算,看着都累

4、不知敏捷变通,一般来讲3.14最好是最终再乘,这样可以降低计算的冗杂程度,减轻计算的强度;但部分学困生士气可嘉,不管那一套,列式中3.14在前面就先算;放在后头就最终算,老实得可爱;当你在讲计算技巧的时候可爱的孩子们还在埋头苦算,结果错误百出。

[标本兼治]

1、学优生:提出要求:不能一步得出结果,要脱式:关注做作业、打草稿的看法、习惯,养成草稿本清楚、数字清晰,可以避开匆忙之中抄错数字导致整题出错。

2、中等生、学困生:

〔1〕重视公式的娴熟程度:通过演示、推导、同桌互说、单独抽问、上黑板默写等方法帮助夯实基础。

〔2〕重点分析典型习题,帮助学生找到审题、列式、解题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性练习,提高技能

〔3〕重点强记:3.14*1=…3.14*9=常用计算结果,到达娴熟程度,提高练习时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可以用于检验计算过程中的结果正确与否。

〔4〕抓听讲习惯:要求要严格,教师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评的时候,应要求全部学生抬头关注,集中精力听讲〔往往这样的时候学困生是不睬你的,要适当的喊他起来站个1分多钟,点一点他。〕,有了这个保证,讲评的'效果就有了,出错的几率就就会降低了。再结合以上措施,效果就会更好。

[写在结尾]

有了措施,就需要有行动——老师的行动、学生的行动都要跟上,期望一段日子后会有好效果。

也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好的做法,共同提高第二单元的质量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的含义,把握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纳了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讲解和尝试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使新课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与练,相结合,有效地培育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

本课教学重点是把握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对于圆柱体侧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我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动手操作、观看、发觉,促进学问的迁移,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把握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较好地突破难点。

2、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看、思索和探究圆柱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鼓舞学生主动主动地获取新知,让学生经受学问形成的过程,同时培育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本节课,我转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做到讲、练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使练习随着讲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在练习外表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使讲、练,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的学问是有效的、有用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育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4、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育。

学生学习了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后,在做稍冗杂一点的补充作业时,出错的同学较多,这说明学生敏捷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12

“圆柱的外表积〞一课,教材先提出“圆柱的外表积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在沟通中逐步理解圆柱外表积的含义。然后支配了让学生将圆柱模型展开,看一看展开的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把它们标出来等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受试验讨论,建立数学模型的抽象思维过程,发觉圆柱的外表积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圆柱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对于圆柱外表积的学问,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有的学生可能已经从数学课本上了解了一些,加之在“圆柱的认识〞中也有了一些体验和感悟,个别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已经知道一些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但是即使学生知道方法,却不肯定真正理解。所以,教学中教师注重通过出示学习材料、提问、让学生操作和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圆柱的外表积与圆面积、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对于圆柱体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要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观看、推理中促进学问的迁移,使学生把握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即通过“等积变形〞将圆柱的侧面转化为长方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敬重学生的学问基础和已有的生活阅历,让学生亲身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并依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调整教学思路。

我认为.数学建模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理解。数学教学活动要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因此,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确圆柱外表积的含义,知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会用外表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受探究圆柱外表积计算公式的过程,遵循由“观看物体——建立表象——抽象图形——建立模型(空间观念)〞的认知规律,通过实践操作、商量、沟通等活动,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课开始,教师从数学学问的内在联系入手,提出两个综合性问题,唤醒学生对有关外表积计算的回忆,这是顺利开展数学活动、理解圆柱体外表积的重要基础。接着提出:“圆柱的外表积指的又是什么?〞为后来的操作和丰富直观表象起到了导向作用,从而为学生经受建模过程,达成数学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我支配了自己制作、剪开、展开侧面、观看图形等活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领悟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从而逐步归纳出圆柱的外表积的计算公式。由此可见,借助实践操作活动建立丰富的直观表象,可以为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支撑,更重要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阅历,奠定了良好的数学理解基础。

我给学生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思索与实践操作的时间,在得出结果后,教师尽可能全面把握学生的状况,准时捕捉课堂资源,提出:“说一说,在计算圆柱的外表积时,应留意些什么?〞组织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和商量中,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在练习中,我首先出示一组基本练习题,使学生娴熟把握求一般的圆柱体外表积的方法,加深对圆柱体外表积公式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接着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体验运用学问胜利解决问题的愉悦。最终,通过让学生再次回想计算圆柱体外表积的公式,进而加深对新学问的把握。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13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深厚,学习主动主动,课堂上他们动手操作,仔细观看,独立思索,相互商量,合作沟通,最终发觉了学问,领悟了学问,品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学生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进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主动性参加的有效方法。

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就创设了“饮料罐〞情景,你想学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愿望。

第二环节中,让学生在熟识的生活背景下,依据已把握的数学学问大胆探究,培育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言展示的机会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潜在意识,使其情感上得到满足。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14

圆柱体的外表积计算是一个难点。本堂课中学生虽然很明确的知道求圆柱体的外表积是求两个底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的面积和。但在实施过程中有肯定的困难,有写同学是因为对其中的公式或意义没有真正理解。不知道要求侧面积先求什么,求了圆底面周长又和圆的面积混淆,列式计算时漏洞百出,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计算又导致前功尽弃。

接触到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阅历都比较浅薄,从而对一物体的认识不够,不能完全精确的来推断求的物体是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还有实际中求外表积时采纳的近似法椰油肯定的不理解,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到达肯定的程度。

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

沿着圆柱的.一条母线把圆柱剪开后展开,圆柱的侧面就由曲面转化为平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c,矩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h。这个矩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由此可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以高,即

S圆柱侧=ch=2πrh〔r为圆柱底面的半径〕,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圆面积的和,就是圆柱的外表积〔也叫全面积〕。即S圆柱表=S圆柱侧+2S底=2πrh+2πr2。

教学时,要把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区分开来。可用纸板做成圆柱模型,然后将侧面展开,导出计算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方法,并先概括成文字公式,再过渡到字母公式。

学生计算烟囱、水管、无盖桶、封闭桶罐等用料面积时,简单多算或少算底面积,敏捷运用公式比较困难。可以多观看实物、模型,增加感性认识。也可以给出一些计算式子,要学生说明是求圆柱体的哪几个面的面积。例如:S=2πrh,是求〔〕;S=2πrh+πr2,是求〔〕;S=2πrh+2πr2,是求〔〕。

《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教学片段:

在以往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外表积时,经常为学生在学习外表积后的变式练习中,怎么都弄不清油桶、游泳池、粉刷教室到底缺哪个面而头疼。

我想,关于圆柱的外表积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吧。为了防患于未然,我想,是不是在新课的教学中就为这些状况作了一些铺垫呢?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圆柱体的特征,然后设计了如下问题:

1、求铅笔涂漆部分的面积是求〔〕的面积。

2、压路机滚动一周压过多大路面是求〔〕的面积。

3、求一个水桶用多少材料是求〔〕的面积。

4、求汽油桶用多少铁皮是求〔〕的面积。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1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把握圆柱体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

2、培育学生观看、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学问合理敏捷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学问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外表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本节课采纳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看、思索和探求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新授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练结合,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实行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鼓舞学生主动、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觉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柱形纸筒、茶叶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几何形体——圆柱。知道它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问: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个曲面叫什么?

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外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外表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圆柱外表积的意义。

设疑: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外表积。哪些面的总面积是圆柱体的外表积呢?

板书:底面积×2+侧面积=外表积

要求圆柱的外表积,首先应当计算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二〕依据条件,计算圆柱的底面积。

圆柱的底面是圆形,同学们会求它的面积吗?

〔多媒体逐一出示圆柱及条件,求它的底面积,并记录结果。〕

条件:〔厘米〕r=3d=4c=6.28

底面积(平方厘米)28.2612.563.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