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1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3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4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一、教学设计:做到“目中有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需要心中有教材,更需要目中有学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设计,我关注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对教学内容确实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以适合学生的“初始状态〞为原则。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喜爱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八戒没意见,引出“平均分〞。4个月饼好分,2个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势表示。在学生“山穷水尽〞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

二、教学方法:做到:“朴实有效〞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老师们给我提出了许多的珍贵意见。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了月饼实物图片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操作,加上老师的体态语和手势语以及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并说“二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学生由“不会〞到“会〞的效果特别明显。我认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操作,这样的课堂不肯定高效。

三、教师的主导性: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肯定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学习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是由原来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我认为教师还是要适时地点拨、讲解和有效的提问,因为教师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已有的阅历基础上停步不前时,我们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到达预期的目标。

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苦练数学教学基本功。用朴实的教学,在真实的课堂中,一样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从想半个月饼可用哪一个数来表示到想1/2以外的分数,在让学生自己猜想、自己想象的基础上得出揭示了课题、得到了1/3、1/4、1/5等不同的分数。让学生由1/2的意义推广到1/3、1/4等分数的意义,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又培育了学生的学问迁移能力。

2、充分培育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节课两次让学生动手操作,第一次是在分完苹果和三角形的1/2以后,让学生动手涂出长方形的1/2;第二次是在明白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思之后动手涂出圆或长方形的几分之一;通过学生所涂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的.道理。

3、充分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分数的意义对于三年级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本课借助分苹果的例子,说透1/2所表示的意思,进而让学生自己举出1/2的事例,学生说出了分梨子、橘子、长方形、正方形等。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又让学生看图联想分数,如看到花,想到一个花瓣大约是花的1/6、看到伞想到每份是伞的1/8、看到桌子想到1/2、1/3或1/6等等,并且将学问延长到课外,让学生到生活中的物体中查找分数。

缺乏之处:

1、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学问点设计太多,几分之一的含义、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几分之几的认识都设计到了,但几分之一的比较和几分之几的认识,讲得不深不透,学生理解得并不是很清晰,假如将几分之几的认识放到第二课时学习,这样支配或许更好。

教学环节不够紧凑,在让学生动手涂分数时,应有时间限制,学生预备的圆假如是同样大的,在比较大小时就不会出现找不到比较的图形的现象了。正因为在两次动手操作时,时间没把握好,以至后续的两个思维性较强的填分数的题没有完成。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通过设疑、激趣、猜测、验证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激趣环节-----重在有序呈现学习材料

新课开始,教师有目的地呈现以下一些学习材料:6支笔、2本故事书、1个苹果。告知学生:老师想把6支笔奖给上周班级口算竞赛得奖的2个同学,那么,每个人应当分得几支?把2本故事书奖给班级演讲竞赛的两位同学,每个人应当分得几本?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的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多少呢?这时老师实际操作一下,学生对这些材料不仅感兴趣,而且马上就会看到三种分法中,只有第三种1个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2个小朋友时,分得的结果不是整数。老师告知学生实际生活中,当分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我们就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种数就是分数。

二、猜测、沟通环节---------重在理解平均分

有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学问的最正确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觉、自己去探究,因为这种发觉,理解最深刻,也最简单把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当学生初步知道什么叫平均分时,老师就支配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让学生明白怎样分才能使每一份同样多。老师给每个小组发4张长方形纸、一个圆片、一根绳子。让他们进行小组活动,把每一张长方形纸根据自己的宠爱随便分成几份,看看怎样分以后,每一份才相等,分别是总数的几份之几。用分数怎样来表示。

这样的合作沟通活动,使学生明白只有平均分以后,才能得到分数。老师趁机让学生完成书上的部分习题,学生很简单看出那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三、验证、实践环节---------重在领会和运用

验证、实践环节的创设主要是检验学生把握学问、形成技能、进展智力的状况。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进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在学生基本上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以后,老师可以设计了几个层次的练习:

1、让学生推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不是平均分能不能得到分数?

2、请你用分数来正确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这要求学生能理解某个图形,是怎么分的?分成了几份?用什么分数表示。

3、老师在一个长方形的黑板上贴了许多的大拇指,作为奖品来嘉奖学生,老师要求学生拿走总数中的二分之一、再拿走总数中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等。

这些练习主要是使学生深刻领会分数是怎么来的、怎么来正确地读写分数……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

1、首先,数学活动姓“数〞,它肯定是从实际生活中产生的,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密不行分的。本课的导入,就比较留意这一点,适当的激取、设疑,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情景,对新课的学习是比较有利的。

2、其次,数学活动姓“动〞,它能唤起学生对学问的`渴求,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和公式、意义和法则。在本课中,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沟通、同桌沟通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他们的创造性极大可能地发挥出来。

3、最终,数学活动要“活〞,《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等重要学问的基础学问,这节课的一个重点是理解平均分、知道平均分,并且要会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或者几份〕能用适当的分数表示。所以,老师敏捷地设计一些练习,尤其是最终一个练习,就要求学生比较敏捷地应用今日学习的学问来解决。这样的数学课很有应用味,也留意拓宽了学生的学问面。

总之,要实施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就要求我们老师以课本为根据,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高兴地摘果子。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一些整数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简单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学问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学问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学问与新学问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需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答“把4块月饼分给2名同学应当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几块?〞学生很快的答到“平均分〞每人分2块,很公平。接着我又提出了“把2块月饼分给2名同学应当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几块?〞学生也很快答出了“平均分〞每人分1块。接着我又趁热打铁问“把1块月饼分给2名同学应当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感受当所分物品的个数是非整数时,就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从而引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个人得到其中的一半,也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从而引出新课“分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留意引导学生自主地经受学问形成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让学生感受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让学生亲身经受了分数的形成过程,把本来冗杂、抽象的东西变得到简洁、直观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

学习是主动的,感悟是深刻的。当我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时,学生的发言是那么主动、那么精确、那么精彩,令我都不禁为他们鼓掌叫绝。再让学生学具上表示分数时,学生兴趣盎然,水到渠成,有的学生甚至表示出了1/7、1/12、1/24……而且对分数的意义理解很不错。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有所提升,我设计的练习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在分数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如何用分数表示,用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认识。练习的设计顾及了面向全体学生,也考虑到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所以支配了拓展练习,以促其思维进展,采纳旋转、推理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究、获得胜利体验的学习过程。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10月26号我执教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行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小数的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由于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若只依据字面的意思根本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这堂课我以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纸片为道具,让学生通过观看比较、动手操作中去发觉数学学问。在教学设计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数可以分成整数和分数。整数,孩子们始终都在接触,所以都很熟识。于是就从中秋分月饼导入,从4个平均分成两份,到2个平均分成两份,再到把1个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商量半个该怎么表示,引起孩子学问结构的冲击;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状况下才产生分数。从学生回答的半个月饼引入分数,认识和理解的含义。

〔二〕通过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深层理解

理解分数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同桌和小组间的商量和动手创造一个,让学生充分理解的含义。

〔三〕运用学问迁移,探究几分之一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动手与操作,创造一个几分之一;并沟通商量分数的意义。

〔四〕练习与稳固

虽然这堂课完成了预设目标和学问点,教学过程较理想;但是也存在缺乏之处,下面就反思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缺乏之处:

1、我在执教过程中可能过分看重时间的安排,学生虽然对只是的理解都没问题,但是在对分数的含义表达上却不尽人意。在理解的含义时时间太过焦急,只是通过个别同学的回答,就把描述含义的语句出示板书了。导致学生在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时,语言表达特别不理想。

2、在学生动手操作中,疏忽了学生涂色的规范性,在展示作品时局限性较大,应当正确和错误对比进行;不同折法对比进行。

3、学生由于对分数的含义表达不到位,在练习中又缺少对含义的解说,导致最终一个练习,学生存在较大困难。

不过这堂课给了我许多珍贵的阅历,各位老师也给了许多珍贵的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关分数的学问,它也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我们所学的数的概念补充和扩展。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肯定的困难。所以本单元的关键就是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分数这一抽象的概念。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创设一个猴子分桃的场景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然后充分直观的理解分数的概念,加强平均分的理解,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启发引导,期望学生能够开心的学习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图片,并找其中的分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其实离自己很近。也使一些可怕学数学的同学漫漫的知道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动手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主动动脑,独立思索,给学生充分思索和探究的余地。

但这节课也有美中缺乏的地方,教师虽然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但是没有准时地留意对差生的引导,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留意对教材的活学活用,更要注重对一些基础学问的加深稳固和练习,在课上解决一部分的差生。

而另一课时――简洁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通过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计算方法的机会,同时也锻炼、培育学生运用分数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整堂课设计与教学过程突出了以下一些特点:

1、从生活情景出发,以游戏环节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

2、大胆利用课件让学生自学,使全体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4、在学生的反馈中,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准时的指导。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从整数到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我设计了分学具的活动,让学生在熟识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奇妙地帮助学生从整数到分数进行了一次数概念的扩展。

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受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学问的认同和理解,培育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课上,我鼓舞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受到平均分的意义。遇到一个圆形要同桌分时,学生体会到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要平均分圆形的过程中,经受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在分学具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主动探究的情感。

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加体会,再次感受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图形,只有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才可以用1/2来表示。然后在认识几分之一时,也让学生自己创造分数,并相互说说自己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分数。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主动动脑探究,隐性的心理参加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当然在学生全体参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老师的引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反馈的状况和动态生成中要依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留意敬重学生,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商量,鼓舞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欢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气氛,。

此外,由于本人教学阅历还不够丰富,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缺乏之处值得反思:

1、本节课我在掌握课堂节奏方面做得不够好,前松后紧,前两个例题教学得很充分,第三个例题教学略显仓促。

2、在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过程中有时过于急躁,代替的多,放手的少,应依据学生状况多鼓舞学生说一说,生生相互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依据课堂中学生的发言点评的还不够到位。教师的点评不仅是对学生所把握学问的一个提升,还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你给他机会,他就会还你一个奇迹。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本节课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所以就显得十分重要,要为以后的分数学习打好基础。课本创设了野餐活动时分食品的情景,让学生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通过平均分的结果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时就产生了分数。这时就重点商量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可以怎么表示,结果是半个。初步认识“半个〞可以用分数1/2表示,在此过程中介绍1/2的读、写以及各部分名称。并教授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如:1/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分,每份表示它的1/2,让孩子们一一说说,同桌互相说一说。但是,在教学分数含义的时候,我有点操之过急,没有让学生发觉而是自己说了出来,我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发觉他们的含义,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可以对其提示。而我却在教学中无形养成了思维的惰性,这是对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培育的不负责任。

在教学分数的比较的时候,我让学生预备的是两张圆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1/2和1/4,通过图片上不同的颜色来比较分数的大小,也通过举例分糖,有10颗糖果,分给10个小朋友,每人只能分得1个,若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5个,尽量引导孩子们总结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1份就越少。

之后通过练习,孩子们对于这部分的学问把握的还不错,但是,在教学中我仍旧有许多缺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揭示:1/2是分数,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让学生感受到分数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需要,在安排苹果、矿泉水的过程中唤醒了学生原有的平均分的阅历,同时随着问题的进展,把一个饼平均分引起了学生认知冲突,教师步步引导,吸引学生自觉地进行了数概念的扩展】

活动二、感悟新知,建构模型

1.认识1/2

〔1〕直观感知1/2

联系半个饼的分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的产生。出示课件〔分饼的过程〕

师边演示边说:把一张饼平均分成2份,这一份就是它的1/2。另一份呢?

生:另一半也是这张饼的1/2。

师:谁的1/2?

生:这张饼的1/2

师:谁能完好的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1/2的?

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饼的1/2〔4名学生说〕

同位相互说一遍。

〔2〕介绍1/2的读写法

师:二分之一怎样写呢,先画一条短粗的线,用来表示平均分,下面写2,上面写1,读作二分之一。

〔3〕解释推断

出示课件〔不平均分的饼〕

师:假如把这个饼这样平均分成2份,它其中的'一份还能用1/2表示吗?为什么?〔指名学生说〕

教师小结:对,只有把这个饼平均分成2份,它的每一份才能用1/2表示。

〔4〕操作体验,深化认识

师:小组长拿出学具袋,每人一个图形,你能折出它的1/2吗?(能)马上折出它的1/2,用斜线涂色法涂上颜色.涂完以后同位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察。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的。

生: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1/2。

想一想:这几个不同的图形为什么涂色部分都用1/2表示呢?〔先找同学说一说,然后师作小结〕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我紧扣新课改的理念,亲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了学生熟识的、感兴趣的情境,到达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备学生、备生活、备教材,在这堂课教学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感悟学问

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参加热情,使学生获得了剧烈的情感体验。

2、加强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找一找、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整堂课中,我留意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发觉,再自主探究。同时,我留意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主动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4、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巧破

建立分数表象的关键是1/2的认识。在教学中,我始终抓住平均分,通过折一折中的有意刁难,推断中的比较辨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本册教材主要是借助操作、直观,从“部分-整体〞的角度初步认识分数。支配简洁的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的目的也是为了理解分数的含义。支配分数的简洁应用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用分数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沟通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胜利之处:1.借助直观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分一个物体,如一块月饼、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理解不管是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整个例1和例2的教学中,学生发觉我们所得到的分数都只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其次,对于平均分的.教学要尤为重视,分数必需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分数,我们通常所说的分数线事实上就是表示平均分的含义。2.注重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理解分数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分月饼的现实情境,在平均分的活动中得出用1/2、1/4表示;然后用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在平均分的活动中得出用1/3、1/5表示。通过这样多种外在的表征方式,实现由平均分物体到图形表征,最终抽象出分数的数学符号,表达了“行为〞“图形〞“符号〞等多元表征方式之间的转换,做到了顺向思维的引导;最终又通过折一张正方形纸表示出它的1/4,这是依据给出的分数符号进行的回溯操作活动。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实质上就是在“有来有回〞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经受了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建立起“行为〞与“符号〞之间的互相对应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缺乏之处:个别学生对于平均分还是存在推断上的问题,导致练习中出现错误。再教设计:留意强调“平均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且能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知道将分数应用到生活中。但是由于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只依据字面的意思根本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这堂课我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片为道具,结合白板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比较去发觉数学学问。

通过6个新课的学习和4个练习课结束了本单元的学习。从中也发觉了不少问题:

1、由于分数概念的抽象性,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在分苹果过程中导出“一半〞,从而顺利解说“二分之一〞的写法以及读法。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二分之一〞,还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为接下来学习的几分之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和同分母分数大小时,暴露出问题,学生无法区分同分子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关系,出现概念混淆的`现象。我借助数形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离开图后,学生概念模糊,常常张冠李戴,错误率较高。

2、由于班级中有些学生不是很活跃,因此我在“说写分数〞、“比大小〞、“智力冲刺〞等环节让学生在组内沟通,这样学生就不会怕出糗而“保持静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但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也出现小插曲。有些问题一个组内没有一位同学可以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

3、课堂效果虽然不错,但是课后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新学问没有一个良好的消化过程,所以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加长了学习的时间。

从以上的问题中,我思索到:学习肯定要有肯定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在做中学,所以后阶段也为学生预备一些相对应的复习资料,保证每天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在教学中设计的第一环节,设计意图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动手折纸来作为课前导入,学生喜闻乐见,兴趣盎然,消除学生接爱学问的心理。我给学提供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片,让学生把纸片分成2份,学生在分的过程,自然而然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分法,一种是平均分,一咱是没有平均分,这校操作后再让学生对所折的状况进行分类,学生很简单会把平均分的分为一类,把没有平均分的也分为一类,一个长方形的一半,不能用数字1来表示,怎么来表示呢?自然就引出了分数二分之一,然会教师导题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在折纸的`过程中,既突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又奇妙地从整数引出分数,新、旧学问自然过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第一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因没有完全预设到学生的学情,所以在动手折纸中学生出现了折后不划出折痕,用斜线画出其中一部分因没有阅历画得较慢等现象,耽搁了时间。在将学生的图形贴到黑板上进行分类时,学生只能依据现有的阅历,根据图形颜色进行分类,而阴影部分画斜线的方向也给了学生误导,使这一环节整整占去了10多分钟,比预设时间要多出5分多钟。为了保证整节课学问的完好性,后面环节的时间都有压缩,整节课显得前松后紧,并未达本钱节课的料想的效果。

记得一次北京学习时,听一位老师的说课,他把说学情做为重要一环。说学情并不是只凭自己的想或书中的介绍,而是针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学问技能的前期检测,了解学生的现有学问水平和阅历,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不仅是教学设计精彩,而且教学预设中多了更多精彩的生成。所以在以后的设计教学时,肯定要对一部分或大多部分学生进行前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跟得上教师的步伐,并在教师引导下把学生载向学问的彼岸。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由平均分1个物体导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有过平均分一个物体的阅历,很快就想到一人一半或者每人分半块,进而顺理成章的引出半个就是二分之一。本课重点就是理解分数的意义,而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从二分之一入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本课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完好的表达二分之一的意义上。

首先是从平均分一个蛋糕引出二分之一的含义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在前几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发觉学生在后面认识几分之一的`时候,仍旧要不断强调平均分。

经过教研室胡老师指导,我意识到学生在后期仍旧不能完好的表达分数的意义,是因为前面在认识二分之一的时候,学生的说没有到位,导致后期始终要反复强调平均分。所以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多说,说蛋糕的二分之一意义不够,还找了饼干和西瓜等实物的二分之一继续让学生说。在让学生描述的时候,不仅停留在学生个别汇报,还要求学生同桌互说,男生说,女生说再集体说。通过这样的调整,在后面学生自己总结几分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