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网络架构及维护电信cdma2000简介_第1页
移动网网络架构及维护电信cdma2000简介_第2页
移动网网络架构及维护电信cdma2000简介_第3页
移动网网络架构及维护电信cdma2000简介_第4页
移动网网络架构及维护电信cdma2000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DMA2000 封面名称字体大小:,加粗 段前段后均为0磅 000中国电信岗位认证编写小组编第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 三种主要的IMT-2000无线传输方 CDMA2000无线侧标准演 概 cdma20001X与1xEV-DO的比 CDMA2000网络侧标准演 CDMA2000系统网络架构简 第二章中国电信CDMA2000网 网络结 系统功能结 无线接入网网络结 话路网网络结 信令网网络结 分组网网络结 网络提供的业务与功 网络支持的业 网络支持的功 4(第第三代过渡。从标准化角度来看,面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及空中接口演进(airinterfaceevolution,AIE)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用频分多址(FDMA)来区分用户,仅提供语音业务,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投入,典型代表是的AMPS(advanced phonesystem)和欧洲的TACS(totalaccesscommunicationsystem)。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90年始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CDMA司IS-95CDMA系统及欧洲的GSM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针对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外,还增加了中、低速数据业务,但无论在支持全球漫游方面还是在支持高速多业务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即国际电信(ITU)定义的IMT-2000。在IMT-2000的网络规范中包括电信工业TIA提交的CDMA2000,欧洲电信标准化ETSI)提交的WCDMA,中国电信科学技术(CATT)提交的TD-SCDMA。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中,WCDMA和CDMA2000是基于频分双工(FDD)模式,TD-SCDMA基于时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业务将从语音扩展到数据、图像、等多业务,它是一个全球覆盖的移动综合业务数字网,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Internet3G3GPP3GPP23GPP1998年12月成立的主要制定以GSM网为基础以WCDMA为无线接口的3G标准-UMTS。3GPP2成立于1999年1月,主要制定以ANSI-41网为基础,以CDMA2000为无线接口的3G标准-CDMA2000。IMT-2000一、CDMA2000技术CDMA2000是在IS-95系统的基础上由高通、朗讯和摩托罗拉等公司一起,性都是相同的。CDMA2000技术在无线接口方面进行了增强。WCDMA最初主要由爱立信公司和诺基亚公司为代表的欧洲通信厂商提出希望借助3G发展的契机,能够进入国际市场,以NTT o为主的各个公司技术与欧洲的WCDMA相融合,成为现在的WCDMA系统。WCDAM主要采用了带宽为5MHz的带宽技199910ITUTD-SCDMA20005政大会正式接纳TD-SCDMA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CDMA较如表1-1所示。1-1IMT-20003G欧洲,CDMA2000无线侧标准演进CDMA2000是TIA标准组织用于指代第三代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名称,也是准名称为IS-2000,它由TIA制定,并经3GPP2批准成为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标准。作为一种宽带CDMA技术,CDMA2000数据速率为:室外车辆环境下144kbit/s,室外步行环境下384kbit/s,室内环境下2Mbit/s。按照标准规定,CDMA2000X系统的一个载波带宽为1.25MHz,如果系统分别独立使用每个载波,则成为CDMA20001x系统,如果系统将3个载波使用,则称为CDMA20003X系统。CDMA2000无线侧标准演进过程如图1-1所示1-1CDMA2000

2006年21x1xEV-1xEV-1、1xRelease19992000网电路域沿用了IS-95CDMA系统的ANSI-41IETFIP2、1xRelease20003、1xEV-DO2000102.4Mbps,4、1xEV-DO200443.1Mbps,QoSEV-DORev.A1.25MHz3.1Mbps1.8Mbps支持时延敏感的对称性业务:VOIP,PTT,,无线游戏cdma2000RFcdma2000handoff,powercontrol,access支持双模(cdma20001xEV-DO)cdma20001x1xEV-DODOCDMARev.01dB3.1MbpsRev.01.8MbpsRev.05、1xEV-DO1xEVDORev.B15x4.9Mbps(upto73.5Mbps)15x1.8Mbps(upto27Mbps)6、1xEV-DO继续提高系统的效 129Mbps下行75.6Mbps上大幅度提值数据速率和系统容量,降低时主要的新技术为:CDMAwithEqualizerorInterferenceIFDMA(Interleaved7、1xReleaseC(1xEV-CDMA20001x3.1Mbit/s;而反向峰值速率仍为153.6kbit/s;CDMA20008、1xReleaseD(1xEV-CDMA20001x比较项CDMA20001X1xEV-DO比较项CDMA20001X1xEV-DORev.01xEV-DORev.A峰值速率前向:153.6Kbps(RC3)反向:153.6Kbps前向:2.4Mbps反向:153.6Kbps前向:3.1MbpsRF与编码特性卷积码与Turbo48阶FIR滤波器只有Turbo码48阶FIR滤波器只有Turbo码48阶FIR滤波器切换前向、反向都有前向:VSHO反向:软切换前向:VSHO反向:软切换接入过程基本接入过程基本接入过程基本/增强接入过程功率与速率控制前向、反向都有快速功率控制,无速率控制反向:速率控制+功率控制反向:速率控制+功率控制信道复用前向、反向都是CDM方式前向:CDM+TDM反向:CDM前向:CDM+TDM反向:CDMCDMA2000网络侧标准演进ATMIPCDMA2000ALL-IP网络。CDMA2000网络侧演进将是逐步和后向兼容的。CDMA2000网络向ALL-IP演进步骤为Phase0、Phase1、Phase2和Phase3。Phase0和Phase1阶段基于传统电路模式的无线网络路交换技术和初始分组换技术,只不过Phase1阶段相比Phase0阶段来说,提供分支数据会话的切换功能支持,采用IP方式传输。Phase2阶段网首次引进软交换思想基于呼叫控制和承载分离原则用分组网技术体承载和编转换功能。Phase320042统(PDS)和IP多子系统(IMS,PDS为IP多子系统提供可靠的IP承载通道,IMS为CDMA2000提供丰富的移动多相关业务。CDMA2000CDMA20001-2CDMA2000结构和第二代相同,不同的是CDMA2000系统引入了分组域交换的数据业务,相对于第二 收发信机BTS包括基带单元、射频单元和控制单元三部分,属于系统的无线部分,是由控制器(BSC)控制,服务于某个小区的无限收发信设备。主要完成控制器与无线信道BTS(如:IS-2000)MS 控制器BSCBSCBTS 分组控制功能PCF是CDMA2000系统中新增的功能实体,为了支持分组数据,用于转发无线系统和分组IS-IS-IS-IS-ANSI-ANSI-IS-IS-网络交换系统NSS又称网,它主要包括两部分:电路域网络交换系统(C-NSS),分组移动交换中心MSC对位于它所覆盖区域中的移动台进行控制和完成通话接续的功能,主要完成通话接续、计费、BSS和MSC之间的切换和辅助性的无线资源管理、用户移动性管理等功能。拜访位置寄存器VR(Visortionster)是一个数据库是所管辖区域中M(统称拜访客户)的来话、去话呼叫所需检索的信息以及用户签约业务和附加业务的信息,例如客户的号码,所处位置区域的识别,向客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VR通常与MSC集成,也可以独立同时MSC用户位置寄存器(VLR)是服务于其控制区域内移动用户的,着进入其控制区域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相关信息,为已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VLR从该移动用户的归属用户位置寄存(HLR)处获取并必要的数据。一旦移动用户离开该VLRVLRVLR将取消临时记录的该移动用户数据。因此,VLR可看作为一个动态用户数据库。信息包括永久性的(如用户的鉴别,其簿号码及其享有的业务)或变化的(即移动ACHLR互通功能IWF提供CDMA系统与当前可用的各种公众和数据网络之间的连接IWF的基本功设备识别寄存器EIR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完成对移动设备的识别、监视、闭锁等功能,以防止移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是将CDMA2000接入Interner的模块,PDSN负责为移动用户提供分组数据业务的管理和控制,包括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链路,对用户进行认证,对分组数据的归 HA主要负责用户的分组数据业务的移动管理和认证,包括鉴别来自移动台的移动IP注终止FA与PDSN之间的通信,接收从认证、与计费服务器(AAA)得到用户的信息,动态地为移动用户分配归属IP地址等。认证、与计费服务器AAA主要负责管理交换网的移动用户的权限,提供认证、与计费服务四、操作系1、网络NMC负责整个CDMA网络的管理、提供对整个网络的全局管理,处于系统的最2、操作中心理功能、系统状态监视功能、系统实时控制功能、数据修改、性能管理、用户、功第二章中国电信CDMA20001X1X1X1X1X

图2-1cdma2000无线接入网实现移动终端接入到移动网络,主要逻辑实体包括1X(1XBTS)、控制器(1XBSC)、HRPD(HRPDBTS)、HRPD控制器(HRPDBSC)、接入网鉴权、、计费服务器(AN-AAA)和分组控制功能(PCF)。1X采用cdma20001XRev.0版本的空中接术提供无线收发信息功能1X控制器:管理多个1X,提供语音、数据业务的资源管理、会话管理、HRPD控制器:管理多个HRPD 接入网鉴权、、计费服务器:提供接入网级的接入认证功能分组控制功能:与1X控制器或HRPD控制器配合,提供与分组数据有网等功能,包括网电路域和网分组域两个部分。 网电路拜访位置寄存器:与呼叫处理有关数据的数据库,用于完成呼叫接续 网关:提供控制功能 网分组归属:提供移动IP地址分配、路由选择和数据加密等功能拜访:提供移动IP、反向隧道协商以及数据分组转发等功能本地网本地网本地网图2-2cdma2000中国电信cdma2000TDM2-DC1DC1SSAB图2-3cdma2000cdma2000DC1SS(6-中设置,MSCe与所属大区的SS相连,采用IP承载方式,协议为SIP-I。HLR以省为单位集中设置。针对大容量的MSCe和HLR,采用适当的容灾备份方案。软交换话路基于CN2网络承载,以独立进行网路组织TDMcdma2000TDMTMSC2MSC。其中,TMSC2TDMMSCTDMMGWMGW路与TDM话路的转接。目前,MSCMSCBSCBSC可以直接上连至省会MSC;待MSC全部退网后,TMSC2设备退网。A省B省(C)A省B省(C)图2-4cdma2000HSTP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LSTP和SP的省际信令消息,采用利旧固网信令网的方式,以省为单位设置。HSTPA、BHSTP的成对HSTP省内互联。LSTP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SPLSTP与所属省的A、B2HSTPCLSTP(CLSTP)的省份,LSTP与(C)LSTP之间开通B链路,并负责转接(C)LSTP的省际信令消息。SPMSCe、HLR、SCP、IP、SMSC、MPCSP互联级的SP连接所在省的HSTP级的SP所对应的设备包括级的SCP(C)LSTPCSPMSC、HLR、IP、VC、SMSC、MPC设备。cdma2000MAPTUP/ISUPMAPGT,GTHSTP2GT译方式;针对省内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