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1、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1、研究意识经验的心理学2、研究潜意识过程的心理学3、研究个体差异的心理学4、研究可观察行为的心理学5、研究直觉重组的心理学6、研究人性潜能的心理学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此为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2)、参与观察法2、调查法3、档案法4、个案法5、实验法3、 心理现象产生过程:1、感觉通路2、运动通路3、脑的低级中枢4、大脑4、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脑的基本任务就是产生神经的、肌肉的和腺体的反应。构成脑的基本成分是神经细胞,既神经元,它们产生思想、感情和行为。5、 大脑皮层分支:主要分为:额叶(与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活动有关)、顶叶(与控制躯体的感觉有关)、枕叶(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听觉、语言、情绪、等情绪有关)6、 胼胝体的功能:两个大脑半球通过一种特殊的组织而连接在一起,这种组织称为胼胝体,它包含许多从大脑一边半球到另一边半球的轴突纤维。个体的“说话”半球与“知觉”半球基本上是通过胼胝体来互相联系的。传入信息几乎自动地迅速传到另一侧半球,所以,一侧半球获得某种信息,它通常能够立即与另一侧半球共享这种信息。1、心理年龄的概念: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2、儿童的主导活动的表现:儿童的主导活动从以游戏活动为主导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导。由于主导活动起了根本变化,促使儿童在心理方面发生质的变化。心理发展主要变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社会性发展主要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转向重视伙伴关系。3、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有以下7个变化:1、感觉方面:儿童的感受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自觉方面:儿童的知觉已初步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持续性和概括性,但儿童自觉组织和支配自己的知觉的能力还很差,还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精神的分析和综合。3、注意方面:儿童的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但有意注意发展迅速发展迅速,有意注意由被动变为主动,注意的内容由具体直观发展到抽象概括。4、记忆方面: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儿童记忆容量较大,有意记忆逐渐超过无意记忆而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5、思维方面: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6、想象方面:儿童想象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迅速增长,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创造性想象显著发展,想象的现实性有了较大的提高。7、语言方面:儿童的词汇增加很快,语法运用逐步趋于合理、完善,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和多样化。4、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不平衡、不稳定、不和谐。5、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平衡,使得青少年的自我调节能力脆弱,他们在心理发展上会产生种种矛盾,并容易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1、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之间的矛盾幼稚性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水平较低,思想方式仍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人格特点缺乏稳定的情绪体验。2、心理断奶与依赖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需要交流的矛盾。4、勇敢和却懦之间的矛盾。5自以为是与自卑感之间的矛盾。6、否定童年有眷恋童年之间的矛盾。6、 感觉的概念: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闻到气味、尝到滋味、看到颜色、听到声音等。还有我们自己身体的内部状况,如感到疼、痒、胀、麻等等。感觉是以生理为基础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信息为依据的,而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多种感觉器官联合活动的结果,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知觉多半是各种感觉的统合,并且包括着当时的心情、期盼以及过去的经验与学得的知识。7、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绝对感受性就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是才能引起感觉,太弱的刺激人们常常感觉不到。绝对感受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说需要的刺激量越大,则感受性越大。绝对感受性低意味着需要很强的刺激才能引起感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用公式表现为:E=1/R在公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8、 后像的概念:(名词解释)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像。9、 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10、 刻板的概念:(名词解释)刻板印象是指对社会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能潜藏于人的意识之中。比如,人们普遍认为东北人身材高大,豪爽直率,江浙人聪明伶俐、善于随机应变。这些就是刻板印象。11、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含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以刺激并不都反映出来,而只对其中少数刺激进行反映。这种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并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因素: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的影响。A、客观条件:对象和背景本身的特点;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运动和变化。B、主观条件:一般来说,人总是把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活动目的和任务相联系的刺激作为对象,把其他的刺激作为背景。人的知觉选择性,就是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辨别和确认出来的规律,这对于直观教学、军事、伪装等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通过长期联系和经验积累,不仅可以提高对某一类对象的知觉分辨能力,而且这种知觉选择能力还可以迁移到其他的知觉辨认任务上。2、知觉的整体性:含义:知觉是一个主动加工处理感觉信息的过程。当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不完整的情况下时,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使自己的知觉仍然保持完整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影响因素:客观因素: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对象各组成部分的排列特点;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观因素:主要是人的知识经验。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事物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赋予它确定的含义,并用词语加以概括,从而把它标志出来,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当客观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其物理特性发生的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能否保持知觉的恒常性,受限于一定范围内客观刺激物模式的变化。人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恒常性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意识的概念意识指个体对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身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首先,意识是一种觉知。其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最后,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意识的水平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又不同于意识。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生理运动的变化人在集中注意时,血液循环和呼吸都可能出现变化。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整合功能4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大题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利用其积极作用,消除其不利作用。1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有新异性。首先,教学方法方式新颖多样教师在教学方法方式上要避免单调呆板,争取多样化。例如,讲课时语言要生动,抑扬顿挫,并伴以手势活动,重点的地方可以讲慢一点,甚至重复一下,提高音量,还可以停顿一下,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其次教学内容丰富,联系实际,有逻辑性教学内容丰富,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的教学一般能吸引学生的注意。2消除干扰性的无关刺激,避免分散注意要避免各种无关刺激对课堂的干扰,防止学生分心。例如,校园环境要安静整洁,教室不宜有过多的装饰和张贴等。(二) 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技能,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来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1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教师要经常性地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师还要善于根据学习任务,经常向学生提出进一步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2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让学生了解每一门课程的具体目的,与自己的升学就业联系起来,以激发学习的间接兴趣。3锻炼意志让学生学会不断提醒自己,强制自己坚持学习,完成任务,锻炼意志,提高有意注意的能力。4采用启发式教学如教师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三)运用两种注意转化规律来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使教学活动既能成为学生心驰神往,乐而为之的事,又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的概念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类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整体观,注重人类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内部心理结构,认知结构或图式的建构。1完形学派的学习理论1912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彼此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观察学习班杜拉指出,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1观察学习的类型其一,直接的观察学习,其二,抽象性观察学习,其三,创造性观察。2观察学习的过程其一,注意过程,其二,保持过程,其三,复制过程,其四,动机过程。记忆的概念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记忆表象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例如,看电影时某个感人至深的镜头,在一段时间内会记忆犹新。这类存在于头脑中的事物形象就是表象。由于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不同,可以把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运动表象等不同类型。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3个特点:其一,记忆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其二,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其三,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记忆环节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识记,保持或遗忘,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的。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遗忘的含义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现或错误再现,它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过程的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之后的最初时间遗忘得最快,之后逐渐减慢,最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的。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以语言为中介,实现的对事物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思维的类型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发展的水平将其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是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它要解决的是操作性的问题。动作思维是在操作和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的,随着动作的停止而结束,具有极其鲜明的情境性。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即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考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思想形象化,或建立一个新的形象体系,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3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指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具体化,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活动。二,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1常规思维2创造思维独创性三,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1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2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主要特点求同。四,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1直觉思维整体性突发性直观性模糊性特点2分析思维五,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1经验思维2理论思维思维的形式一,推理二,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1问题的本质2知觉情境与问题表征3思维定势4功能固着与变通5动机与情绪三,决策创造思维的特点1变通性2独特性3流畅性创造思维的阶段即过程1准备期2酝酿期3豁朗期4实验期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一,思维和语言的联系1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2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3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1思维和语言的本质特征不同语言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实现。这一点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2思维和语言的生理机制不同3思维和语言同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4思维和语言的构成因素不同5思维和语言的规律不同思维与语言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共同的必然结果,没有思维,不会有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没有语言,也就没有具备内涵的思维;思维借助语言进行表述,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就是思维的内容。在人类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思维和语言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同时,思维和语言的正常发展,促进着人类的正常发展。动机的涵义动机是指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里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外显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内部心里过程而不是结果。动机要求有生理的和心理的活动。动机与需要有密切的联系。需要是产生动机的重要因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人的绝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只有当这种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并有满足需要的客体存在时,需要才变成实际行动的动机。所以,动机往往是由满足需要的客体引起的,动机的基础是对某种客体的需要。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激励功能情绪的组成部分是由生理唤醒,认知解释,主观感受和行为表达这四部分组成的过程。情绪的分类7种基本情绪,即愤怒,厌恶,恐惧,高兴,悲伤,轻蔑,和惊讶。情绪状态1心境2激情3应激情绪的外部表现1面部表情2姿态表情3语言表情总之,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言表情等,构成了人类的非语言交往形式,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称之为“体态语”大题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一,健康情绪的标志第一,情绪的目的性明确,表达方式恰当。第二,情绪反应适时、适度。第三,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二,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1正确表达情绪体验第一,适当的原因和对象引发与之相适应的情绪反应。第二,情绪反应与情境刺激相一致。第三,注意情绪反应有一定的作用时间限定。2克服不良情绪(1)宣泄(2)转移(3)自我安慰(4)积极进行自我暗示(5)调整认知功能(6)健康生活调节三,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个体不仅应当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应当学会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做到知足常乐,不断增强自信心,创造快乐,多些宽容,广交朋友,善于进行自我激励,养成幽默风趣的生活风格等。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有多重途径概括起来可分为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种智力的概念:在心里学上,一般认为智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认知能力,也就是从经验学习、解决问题、运用知识适应新情境的能力。简答:智力多元理论:美国心里学家加德纳突出了智力多元理论,确定了人类有效适应环境的9种智力,分别是: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自知智力、社交智力、自然智力、存在智力。智力商数IQ即为智商,是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与其实足年龄的比值,智商的计算公式:IQ=心理年龄I实足年龄X100公式中的心理年龄有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测得,实足年龄按月计算,乘以100是为了消除小数。大题: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显然,作为一种心理属性,智力本身是不能遗传的。遗传对智力的影响其实表现在身体素质上,特别是脑功能上。身体素质是智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不过,身体素质并非智力,具有良好素质的个体,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培养和训练,是难以形成良好智力的。二、环境的影响:1早期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都认为环境对智力有影响,改善社会条件和接受正规教育能够提高智力水平。儿童的基因在出生后就不能再改变,但可通过改善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充分开发他们全部潜能,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心理学家亨特的研究也表明人生早期的环境条件对智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2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在智力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使个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和发展个体智力。学龄儿童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显得尤其关键。三、培养和开发智力的方法:1智力培养和开发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模式,需要教师理解智力的有关理论和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策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2智力培养和开发的训练模式:(1)符尔斯坦工具强化训练教程:第一部分是非语言的个别实施工具如:圆点组织、直觉分析、图解。第二部分由教师解读题,师生间语言交流的工具如:空间定向、比较、家庭关系、数列、演绎推理。第三部分由学生自己读题理解完成的工具如:归类、指导、时间关系分析、关系转化、表征图案设计。(2)斯腾伯格应用智力培养方案。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2整体性、3稳定性与可变性、4社会性与生物性、5功能性费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他认为人的意识由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部分组成。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阿德勒的人格理论:他强调人始终克服自卑、寻求优越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他认为人格由精神质、内外倾性和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等三个基本维度构成。投射测验含义:它是一种要求被试对一些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做出描述或反应,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分析来推断被试的内在心理特点的测量技术。(一)罗夏墨迹测验(二)主题统觉测验。气质与教育教学:气质特征: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性格的特征:1态度特征:它是人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2情绪特征:它是指人在情绪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的特征。3意志特征:它是指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的程度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人在意志行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或不良品质方面的性格特征。4理智特征:它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人们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风格方面的差异。性格差异与教育教学:1摸清特点,扬长避短。对于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是“一把钥匙还一把锁”要“因势利导,长善救失”即发扬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改造不良的性格特征。通过说服、榜样、实践训练等教育方法,实施有效的奖惩,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等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2帮助明辨是非,强调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能力。3关注性格缺陷学生的教育问题,矫正学生的性格缺陷,教师必须关怀爱护学生,针对学生性格缺陷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多种途径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发展,以恢复他们的自信心。压力的含义:是个体处于威胁性的环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如果这种感受经常由于某些活动事件而持续存在,就演变成为个人的生活压力。如此看来,所谓压力,事实上是指压力感的意思。其一,压力是一种身心反应,例如一名学生说:“我要代表我们学校参加全市的演讲比赛,我觉得压力大”他用压力来表示他的紧张,压力是他对演讲事件的反应。这反应包括心理成分和生理成分。其二,压力是一种过程,这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状态和情境。压力产生的三个阶段:1刺激产生2感受产生3认知产生压力的生理反应:1紧急反应2一般适应症候群:警觉阶段、抗击阶段、衰竭阶段。压力的心理反应:1焦虑2冷漠或抑郁3无助压力源的概念:是导致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情境、刺激、活动、事件等。1生活事件2日常烦恼3心理困扰:心理困扰亦称心理性压力源,是个人内心在心理因素所形成的压力来源,例如,个人心理冲突、对过去经历的懊悔、行为挫折、完美主义、人际冲突、个人期望过高或认知障碍等。应对的含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面对压力情境或时间时,运用自身的内外资源(应对资源)做出旨在消除、减弱、预防该压力情境或事件的努力过程。压力的影响因素:1环境:良好的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缓减压力所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应用心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避免成为一个孤立无缘的人。2经验3准备状态:对即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压力的感受。4认知:对刺激事件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感受到的压力大小。5人格: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感受不同。压力的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产品代理销售合同
- 电商运营策略案例分析实战作业指导书
- 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企业经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工程学院《地理信息软件工程》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东方学院《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技术进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五金行业购销协议范例下载版
- 黑龙江大学《农产品品质分析及安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大学《光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商业店铺转让协议范本版
- 2024年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招聘42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与设计思路
- 毕节七星关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2024
- 定密工作报告范文
- 智能制造装备与集成 课件 07 典型纺织智能智能生产线实例
- 商业健康保险在全民医保中的定位研究
- 奥运英语竞赛问答(小学组)
- 代发工资委托书格式样本
- 川崎病诊治专家共识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案例分析报告
- 教师孝行事迹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