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临湘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深度自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临湘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深度自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临湘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深度自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临湘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深度自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临湘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深度自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书写。1、1看拼音,写词语。

jīngyíng

xuānnào

qízhì

xuányá

míngmèi

lǐngyù

bìmiǎn

tōngxiāo

二、积累运用。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盈盈一水间(jiàn)B.雨(yù)雪霏霏C.燕(yàn)山月似钩D.孰为汝多知乎(zhì)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笨拙

旗帜

不可思意

万象更新B.迷蒙

疙瘩

技高一筹

全神贯注C.喜悦

咆哮

万不得已

跌跌撞撞D.豪迈

忧虑

五湖四海

暴露无遗4、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独有偶,也有一位天文学家通过测量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在宇宙空间中的起伏变化,获得结论!B.他是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者应该不耻下问,多多请教他。C.看到表演艺术家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D.如今的中国政通人和,各民族人民携手并肩奔小康。三、非选择题6、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①________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________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②杰奎琳________踏上最后一级楼梯,她手中的蜡烛________熄灭了。7、句子长廊,按要求写句子。

1.女儿进门后,对其中一位男士说:“叔叔,我要投诉。”(改成间接引语)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他的记性好!(改成直接引语)

3.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仿写)

母爱是

4.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为陈述句)

5.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8、修改下列病句。

(1)《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家长热捧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反映了当下子女教育的热点问题,非常接地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中国诗词大会,使人们重拾诗词之美,也就越发珍惜诗词这一国之瑰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精彩的回忆

(1)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马诗》)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寒食》)

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增广贤文》)

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淮南子》)

(3)《匆匆》一文中写道:“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________,像__________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__之情。

(4)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或__________。”张思德同志是为__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是__________的。(《为人民服务》)10、阅读空间。①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②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③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1.以上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他的作品大多数以北京为背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选文中的第①、②段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第③段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家家赶做年菜”“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等是抓住_________________来介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4.读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从“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赶年集厉彦林①“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唱儿歌,赶年集,迎新年,是我美好的童年记忆。②我的故乡在沂蒙山区东部,山多岭多,交通不便。农村大都五天一集,集市像块磁铁,把方圆十几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享受独属于乡村的喜悦。我们公社驻地逢五、逢十是集。一入腊月,地里没活儿了,年味就渐渐浓起来,丰收的喜悦挂在乡亲们脸上,见了面格外客气,嘘长问短。年底时,崎岖的山路上人群熙来攘往,馒头、油条、猪肉、粉条等大包小包的年货在涌动。小孩子跟在大人的后面,蹦蹦跳跳地赶集、串亲戚。③春节快到了,不管贫富都要赶年集置办年货。人们会把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花到最后一个年集上。在穷乡僻壤,赶年集,是孩子们迎新年的头等大事,多数孩子兜无分文,就是看热闹。腊月三十最后一个年集,头天夜里又下了一场雪,我和伙伴们还是执意相约赶年集。临行前,母亲给我套了件又厚又沉的大棉袄,父亲从兜里掏出两张五角的新钱,顺手给了我一张,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时在一旁微笑着的母亲狠狠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心领神会,又把手里那五角钱塞给了我,然后拍拍我的头说:“去吧,看放鞭炮,隔远点哦。”④跑出村口,只见赶集的人很多。雪后的山路被手推车、自行车和脚印踏成一条黑色弯曲的长丝带,清晰而漫长。甩年货、购年货的都着急,牲畜的叫声、车轮声、笑声、歌声此起彼伏,相映成趣。只记得公社供销社商店的外街用红漆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大红字,工整厚重,格外显眼。集市,就在公社居地村西侧宽阔的河滩上。河里结了冰,地上是薄薄的雪,摊位沿道路两侧展开,依次摆满小树林,商品琳琅满目,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非常热闹。⑤时近中午,年集达到了高潮。河滩上用竹席临时撑起的棚屋,一个挨一个,大勺小勺叮当响,各色小吃应有尽有,香味扑鼻。⑥赶年集有规矩:女孩买花,男孩恋炮,婆婆买鞋,老头购帽。割肉、买菜、买鞭炮,再购对联和年画。男孩子只关心鞭炮和牛肉锅、烧饼摊。女孩子只关心红绒花、红头绳和花布。我母亲不舍得花钱,从来不赶集,过年自己什么新东西也不添。下午快散集的时候,我找到绒花摊。红绒花是一种纯手工制品,花蕊、花瓣、花叶活灵活现,粗大的麦草捆上插满密密麻麻的绒花,在风中颤动,疲倦地招引着客户。⑦“大爷,我买六朵绒花,三根红头绳!”我底气十足地说。⑧“不还价,两毛!”卖花的大爷顺手帮我插在一截高粱秸上,高粱秸像是开满绒花的树枝。⑨望着远处手拿风车纸花的女孩,我心中盘算着如何把绒花分给妹妹和操劳忙碌的母亲。这新年礼物虽小,但很珍贵,饱含温暖的年味和对亲人美好的祝福。等望见老家屋顶的那缕炊烟,我才想起没吃午饭,肚子咕咕地叫了。正在拽着针线纳过年棉鞋的母亲,从锅里给我端来预留着的热乎乎的饭,用力搓搓我被冻红的耳朵和手,还心疼地埋怨我回来晚了,饿坏了……⑩年集是一幅凝聚着热闹繁荣与美好憧憬的乡俗年画,又是生活变化、社会进步的缩影。⑪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我心中依然涌动着对年集的美好记忆和对团聚的渴望。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仿佛回到少年时代,身穿新棉衣,手捧父母的呵护与微笑,跑进新年每一缕阳光里……(有改动)1.选文通过对“赶年集”的回忆,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④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结尾写道:“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诚然,

以往过年是赶年集、放鞭炮、舞狮舞龙……如今新的过年方式已成为主流,网上购物、电话拜年、抢红包……传统的年味在慢慢淡去,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

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母亲节快到了,《人民日报》曾丼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完成后面的两道题。

A.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B.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①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