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案例_第1页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案例_第2页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案例_第3页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案例_第4页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案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案例1、在教学内容方面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对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至关重要。大学语文对于大学生贯彻和践行“立德树人”教育宗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要始终贯彻习近平“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努力实现《大学语文》向“课程思政”扩展,不断推动课程育人功能落地生根。(2)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升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形成能力素质为本位,全面落实新时代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努力造就“三农”工作合格人才。(3)注重科学思维品格训练、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意识培养,为大学生可持续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和实践,帮助大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坚持“三立足”。立足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主体专业建设方向、大学生岗位能力发展和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按照适应需求、面向人人要求,坚持“校本性”,注重“职业性”,突出“实用性”,强化“人文性”,实现“教育性”,培养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创新创造精神和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6)顺应“三变化”。一是顺应对象的变化,即大学生是最富于主体意识、理性精神和质疑思维的青年群体;二是顺应目的的变化,即思政教育是习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技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慧眼去分辨真正利国利民的途径和行为;三是顺应方式的变化,即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授方式转化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情投入的对话式、探讨式的训练方式。2、在教学方法方面:(1).遵循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突出职业教育、人文教育特色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的,坚持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针对“三变化”积极探索和运用适合大学生实际的、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切实突出职业教育、人文教育特色,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2).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促进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发展深入研究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规律,完善课程和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正确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育教学反思,积极开展教改研究,努力提高实施课程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效率,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论修养水平。科学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切实加强语文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要密切联系当今社会生活实际尤其是大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使语文课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校园文明建设)的有机部分,指导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方面: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素质、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扎实的综合文化素质。所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基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宗旨,以人文教育、创新思维为目标,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文化素质。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知识教育目标主要包括语言文字、文史知识、文化文明常识和经典阅读四个方面。其中文化文明常识可根据学院办学定位,主要讲授中华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等,通过讲授我国灿烂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帮助学生更完整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光辉历史;经典名篇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干环节,是知识生产的核心,也是发挥大学语文综合功能的艺术过程,具有丰富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和综合性育人功能,讲授中要注意发掘其中的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等意义和功能,注意将语言能力、文史知识、文化文明常识等内容贯穿于名篇名著的理解和赏析中,注意语文、文学与文化文明的表里关系,贯穿“大语文”或“人文语文”的思想,以实现经典名篇的教育教学价值。(2)能力培养目标一是巩固和深化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阅读、交流的能力,尤其是书面及口头表达水平,同时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阅读、理解、分析、写作的扎实基础。二是根据职业教育面向基层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方向,侧重学生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3)德育渗透目标《大学语文》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干通识课程,其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很强的传播人文精神、开展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功能。教学中应注意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积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此,可通过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和精华,塑造学生的高尚情趣、宽广情怀,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能力和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形成健全人格,肩负起为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3.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能力培养为主轴。主轴一:任务驱动。在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主轴二:能力培养。基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