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综述4800字(论文)】_第1页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综述4800字(论文)】_第2页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综述4800字(论文)】_第3页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综述4800字(论文)】_第4页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综述4800字(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综述目录TOC\o"1-3"\h\u3916第1章引言 413235第2章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 5227442.1病因研究 5286072.2病机概述 6189952.2.1风邢致咳 680762.2.2热邪致咳 753342.2.3湿邪致咳 7214252.2.4燥邪致咳 728325第3章慢性咳嗽的内治法 815403第4章慢性咳嗽的外治法 818850第5章慢性咳嗽的预防 92964第6章慢性咳嗽的未来与展望 1024937参考文献 10第1章引言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机制,其机制是清除分泌物和有害因素,呼吸道咳嗽频繁、严重,会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难以正常进行,咳嗽在急性期症状减轻后复发[1]。咳嗽是慢性咳嗽的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超过8周,胸片未见明显改变异常就会出现并发其他症状。临床表现为干咳或少量白色痰液。症状出现在三到八周后,肺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运动、吸入冷空气或说话往往会加重病情[2]。大量资料表明,祖国医学有着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因此能获得良好的疗效[3-4]。因此本文总结了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可为丰富中医诊治慢性咳嗽疗法提供参考。第2章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2.1病因研究中医认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声为咳,咳吐粘液为嗽,两者通常并存,称为咳嗽。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在此基础上后世又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近代医家对古典著作进行研究,结合实践,提出的论点各有侧重。但总体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为正虚邪实,痰气互结,进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而“痰湿蕴肺”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重要临床分型。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咳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2病机概述本病病性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痰湿、水饮、瘀血、气滞为标,气血阴阳虚为本。《内经》云五脏六腑受邪,皆可发为咳嗽,故肝、心、脾、肺、肾五脏脏腑阴阳失调为本—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常,肝条达气机的功能失常,脾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失常,肾蒸腾气化功能失常,心藏神的功能失常,遇上外邪侵袭均可导致发病。心不能藏神,心火妄动,在心火的作用下,津液受到火邪的煎灼,从而形成痰浊,痰浊阻塞于肺,壅堵肺气,进而导致肺宣发清肃气机的功能失常,从而导致气机逆乱根据《景岳全书》中对于咳嗽的观点,在中医理论中,咳嗽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外感六淫外邪和内伤。本病的病因病机目前在中医界还未达成共识,但各学者的观点基本归集为:本病四季皆可发病,以春秋季节及季节交替发病为主,外感、内伤等原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因患者素体禀赋特异,病后体虚、内伤劳倦等致脏腑亏虚,在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其中以风、寒、热邪为主,或在烟尘、花粉、异味等刺激下,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肺失宣降,而引起气道痉挛,病情日久又反伤及肺、脾、肾,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导致痰浊、气滞、血瘀等而表现为以呛咳为主要表现的各种慢性临床症状,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6]。2.2.1风邢致咳肺主气,外感邪气先入肺,后皮、皮毛先被肺取去,故肺先受之。肺气娇嫩,不耐寒热,外感病原体入侵,肺部异常,导致气机失调,上而咳嗽。风是百病之首,肺是首当其冲的。至于伏风,风邪藏于肺络脉,即伏风,我们一般从先天性的入手。风邪是六种外感邪中的主要致病因子,其余邪气大多是根据风邪侵入人体的。风邪入内,伤肺。慢性咳嗽基本病机可概括为:风邪袭肺、痰饮内阻、阳气虚证,二者相互作用。2.2.2热邪致咳六邪中,热邪最为特殊。其他都不是季节性的,四季都能感受到,只有热邪在夏季才能看到,发病时间主要在夏至和秋初。《内经》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邪引起的咳嗽,多是由于热邪从皮肤进入,伤肺所致。。2.2.3湿邪致咳湿重滞滞,易侵入人体。易滞留于脏腑经络之间,抑制气的运动,使脏气升降异常。湿邪若侵肺,则会导致肺气机制异常升降,引起咳嗽。因此,在治疗中看不到潮湿和除湿。因此,要分清湿邪,因病施治。湿热: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二者常共同致病,具有黏性和弥漫性特点。古时对湿热咳嗽的讨论不多,但现代医家对湿热咳嗽的病机、治疗方法、方剂等都有论述。2.2.4燥邪致咳肺娇嫩,喜清洁湿润,但对干燥有害。燥邪侵肺,它常被口鼻的皮肤和皮毛侵犯,容易损伤肺液,导致肺功能紊乱,甚至损害肺络脉。燥为次寒,如炎夏熏蒸,提示燥为阴邪,属继发寒。肺体清弱,不耐寒寒。燥邪袭肺,肺气郁滞,不可张扬,上半身咳嗽。凉燥可伴有表寒证,如怕冷发热、不出汗、脉紧;而温燥则伴有表热,如发热、出汗、心烦、舌红、脉浮等。临床治疗时,温、凉时的区别,分别给出温润法和温润法的规律。燥邪:燥邪具有燥涩的特点,燥邪易伤肺。第3章慢性咳嗽的内治法刘彦梅[7]等认为风寒型咳嗽以止咳宣肺与疏风散寒为主要原则,采用三拗汤治疗,配方为款冬花12g,百部、前胡、紫苏各10g,白前、紫菀各8g,甘草6g,杏仁、橘红、麻黄各5g,生姜3片。王月娇[8]等认为若患者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多痰且进食后痰液量急剧增加,舌苔白腻,乏力或倦怠,属于痰湿型咳嗽,燥湿健脾为主要原则,三子养亲汤治疗,配方为茯苓15g,白术12g,贝母、莱菔子、半夏各10g,杏仁、陈皮各6g,白芥子、苏子各5g。胡清伟[9]等认为若患者精神萎靡,手心以及足心发热,逐渐消瘦并伴有盗汗,多见干咳,痰液较为黏稠或者痰液有血,舌苔较少且舌体发红,饮食偏好冷凉多津等相关症状,则属肺阴亏耗型咳嗽,止咳化痰、润肺滋阴为治则,沙参麦冬汤治疗,配方为天花粉15g,北沙参、扁豆、麦冬各12g,知母、百部、元参各10g,玉竹、桑叶各9g,川贝6g,黄芩5g。慢性咳嗽病位在肺,卫气衰弱,脾胃虚弱为先,脾失健运,凝湿生痰,肾肺气虚,则肾纳气失重。第4章慢性咳嗽的外治法中医推拿:以面粉为润滑介质,医者以左手握住患者左手,右手进行施术,患儿大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自指根至指尖的距离来回行推法,推200-300次,穴位包括清补脾(患者大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自指根至指尖的距离来回行推法,推200-300次)、揉板门(用拇指端在患者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200-300次)、平肝经(患者食指指面,由指根推向指尖,推100-200次)、清肺经(无名指指面,由指根推向指尖,推300-500次)、清大肠经(食指桡侧,由指根推向指尖,推200-300次)、揉小天心(用拇指端在患者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做揉法100-200次)、逆运内八卦(医者拇指罗纹面以内劳宫为圆心至中指根横纹2/3处为半径做运法,自兑卦起至乾卦止,运至离卦时轻轻而过,逆时针方向运200-300次)、按揉中脘(医者用拇指指腹置于患者中脘穴处,做按揉法1-2分钟)、摩腹(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掌面或四指在腹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环旋抚摩,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顺时针摩腹和逆时针摩腹的具体时间比例)、横擦肺俞(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手掌置于患者肺俞穴,做来回横擦法至局部透热微红)。刮痧疗法:以水牛角刮痧板及凡士林进行刮痧,在刮治过程中可边蘸取润滑油边刮,不可平刮,而且需注重手法的调整,不可逆刮。手法用力适中,皮肤出现片状痧斑即可。刮治结束后,擦干润滑油,穿好衣物,饮温水一杯,嘱患者避风寒,注意保暖,且当日不可洗澡。推拿过后行刮痧疗法,依据痧印的消退以及咳嗽的好转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刮痧。刘书芹等人研究指出,小儿推拿中平肝清肺可清肺热;揉小天心、清补脾既可清肺热又可以通瘀散结、消积,健脾和胃、消胀助消化;擦肺腧可豁痰利肺,止咳平喘;揉板门可清泻脾土湿热,健脾和胃;逆运内八卦可以止咳平喘,理气消食,同时逆运内八卦还可调节胃的功能状态;清大肠可清泻肠腑湿热而通便;点中脘可调理脾胃,理气助消化;摩腹可消食化积,健脾通便;根据临床不同的症状,可以进行辨证加减穴位[10]。第5章慢性咳嗽的预防预防邪风侵袭人体,同时也要注意对于自身的保护,补肺固表健脾胃、再加上慢慢调理补养温和的治疗方法会更见成效。患者的疾病在整个发病过程进入缓解期的阶段时,这时候应是肺、肾、脾不足,自身抵抗力下降,对于外界的环境的侵袭免疫力不好,再加上体质寒凉平衡失调,导致外界壹点点的细菌、邪风就能皮肤毛孔侵入,或者通过呼吸道侵袭入及肺腑,造成壹直咳嗽不停。本病的治疗关键点主要放在缓解期上,所以在缓解期的时期患者应该预防邪风侵袭人体,同时也要注意对于自身的保护,补肺固表健脾胃、再加上慢慢调理补养温和的治疗方法会更见成效。患者的疾病在整个发病过程进入缓解期的阶段时,这时候应是肺、肾、脾不足,自身抵抗力下降,对于外界的环境的侵袭免疫力不好,再加上体质寒凉平衡失调,导致外界壹点点的细菌、邪风就能皮肤毛孔侵入,或者通过呼吸道侵袭入及肺腑,造成壹直咳嗽不停[11-12]。营卫不平衡,导致体内气血失调体质娇弱,对于环境的邪风侵袭很容易感染上,染上邪风以后很难康复。本病的患者平常情况下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主要原因是因为阳气保护不够,导致体内平衡失调,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跟体内的内环境又不能相互适应或者相互调和,则会出现体内抵抗力下降,导致不能抵抗外在风邪,内外不调,造成这种病患上以后继而不愈。另外患者胃胀满,体质虚弱,表现气色苍白和蜡黄,此种表现为脾胃虚弱,不能很好的消化营养物质,但是由于胃乃身体动力根本,营养之源。脾气不足会导致消化道分泌不够畅通,成为体内生痰的源头[13];肺部乃是呼吸道存在场所,成为痰的聚集之地,造成贮存痰形成的内在源头,万一受到外界环境风邪刺激,会导致本病发生。所以则会形成本病。因此缓解期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肺表不固、伴有体内调节失衡,治疗则以缓解期治疗主要补肺固表、调和营卫为主[14-15]。第6章慢性咳嗽的未来与展望从古至今,中药学都是医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中药的相关产业在我国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良好发展,目前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能力。伴随着人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健康不断增长的重视,中药在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华上下五千年诞生了一套完整的中药学理论体系。使得中药学成为我国最具有竞争力和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门学科。中药帮助无数的人民治疗了各种疑难杂证可谓是做出了巨大贡献。近些年来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慢性咳嗽的不断尝试,中医药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果,为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与手段,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病痛。但目前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临床研究,和对发病机制和中药疗效机制的实验室研究;多数的研究设计治疗时间过短,未达到激素治疗的最佳有效期,或更久的治疗疗程;随访时间过短,随访的项目没有系统化。综上,优化中医药临床研究、治疗方案,对促进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案、多元化治疗手段、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甚至对证实中医药的疗效确切性、促进中医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减轻患者及社会医疗负担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参考文献[1]中孙攀博,毛武建,杨玉萍.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2):176-178.[2]刘彬,刘芳.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J].医药前沿,2017,7(16):164-165.[3]李丽.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7-29.[4]韩祯,陈鲁,于海洋.浅析五脏辨证在小儿慢性咳嗽中的临床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7):95-96.[5]黄波贞.半夏厚朴汤合麦门冬汤治疗慢性咳嗽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11):57-59.[6]黄定飞,骆亮生,刘倩,等.慢性咳嗽中医辨证施治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11):169-171.[7]刘彦梅,吴欣娟,位庚,等.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辨证诊治思路[J].陕西中医,2017,38(11):1585-1586.[8]王月娇,马健.叶天士从脾胃辨治慢性咳嗽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7):545-546.[9]胡清伟.中医辨证中药雾化治疗和预防儿童雾霾相关性咳嗽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2):76-77.[10]李敏,昝俊杰.慢性咳嗽的中医辨治思路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76):208-208.[11]涂媚.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